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铿锵足音,河南大学在创建高水平大学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08年成为教育部与河南省共同建设的高校。与学校的发展同步,我校的重点实验室建设在带动各级各类实验室有序发展,并为学科发展提供支撑平台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高水平大学,要求我们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科学规划未来的发展目标,积极完善有关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发挥重点实验室在学科建设中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一、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发展历程
(一)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奠基阶段(1984-1994)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两次大的院系调整,河南大学成为一所文史优势突出的大学,理工科建设相对滞后。1984年,学校确立了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后,开始不断加强对理工学科建设。当时,学校除用于教学的实验室外,还没有一个科研实验室。1986年,朱自强教授和张举贤教授率先分别成立了固体表面研究室和高分子化学研究室,开创了我校科研实验室建设的先河。20世纪90年代初,宋纯鹏教授成立了植物生理生化研究室。这些研究室的建立为我校自然科学学科开展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雏形。
(二)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起步阶段(1994-1998)
1994年是我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起步年。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被列为学校的“五重”建设之一,制定了《河南大学重点实验室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明确提出:“搞好实验室工作可以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我校申报博士学位点,争取进入‘211工程’的必要条件。”当年,学校遴选出5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固体表面、高分子化学、植物生理生化、地理信息系统和分析化学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签订了建设计划任务书,建设期3年,每年投入专项建设经费。
(三)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强化建设阶段(1998-2008)
1998年,我校重点实验室建设掀开崭新的一页,学校成立了设备实验管理处。设备实验管理处成立以来,通过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实验室管理模式;不断加大投入建设重点实验室。先后遴选、建设了两批校级科研实验室、三批校级重点实验室、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对象,逐步建设了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举措
学校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其发展规律和管理机制,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在不断提升建设水平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围绕学校发展定位和目标,明确指导思想
始终贯彻“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型实验室建设为中心,以基础教学实验室建设为重点,不断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科学投入,规范管理,全面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的指导思想,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资源共享的原则,不断实现高层次突破,以点带面,使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走上高效、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领导重视,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一方面是实验室自身不懈努力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学校领导对重点实验室建设所给予的高度重视和在人、财、物等方面所给予的大力支持。
起步之初,学校成立了由主管校长亲自挂帅,人事处、科研处、财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重点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和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协调、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
(三)加强组织管理,建立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学校一直把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作为“五重”建设之一,省级以上层面的重点实验室实行处级单位建制,在人事、财务等方面实行垂直管理,赋予实验室主任较大的独立自主权。实验室主任可以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向海内外招聘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设立开放基金吸引国内外学者来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根据实验室建设规划自主使用建设经费等。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注重对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的建设与考核管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制订和不断完善定量考核和评价体系,努力营造争先发展的活跃氛围。
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如“实验室工作管理办法”、“科研财务和安全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保证了实验室的正常高效运转。在研究方向凝练、重大研究课题申报、开放课题遴选以及发展目标定位等方面,充分尊重和发挥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作用。
2007年“河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2008年5月,我校承办了“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讨会”。在两次会议上,我校作了典型发言,我们的经验和做法,得到省厅和高校同行的高度评价与认可。
(四)以重点投入确保平台设施和硬件建设
学校一方面全力解决和保障实验室用房问题,并投资进行水电、通风、防尘、无菌操作、实验台柜等实验环境条件改善,改造办公、学术报告设施;另一方面通过重点投入进行硬件建设,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主要集中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998年以来,学校累计投资6000多万元。同时,为每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提供30万元的年度运行经费,保障科研、学术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对大型仪器设备实行专管共用和对外开放制度,设立专管共用基金,为大型仪器设备提供运行补贴和维修费用。
(五)培养与引进并重,建设高水平学术团队
学校实施的“立体人才建设工程”和“绿色通道制度”为重点实验室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为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工作,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的黄河学者、特聘教授岗位职数不受限制,先后引进一批国内外专家学者加盟我校。可根据工作需要,自行确定委培博士生数量,保证研究队伍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培养与引进,形成了一批由优秀学科带头人领衔的创新团队。
(六)层级培养推进,形成可持续发展格局
十年来,学校通过梯队培养、层级推进,不断推出优秀的实验室进入更高级别的建设行列。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我校形成了成熟的重点实验室遴选申报程序和管理办法。校内的培养层次包括科研实验室、校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对象三级梯队。每批建设周期3年,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进行验收,然后进入下一期的遴选与建设,建设期内的设备费按年度考评成绩与名次梯度投入。
三、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成效
自1998年以来,通过学校和各实验室积极、扎实有效的工作,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取得了突出的建设成效。
(一)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类型和数量
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数量由少到多、规模由小到大、实力由弱到强,逐步形成了教育部重点、省级重点、部门属重点、校级重点等多层次的科研创新平台。目前,学校共有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26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中心1个,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对象(校重点),11个科研实验室。
(二)为学科建设构筑坚实的研究平台
作为学科建设的平台,大多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都是依托于具有优秀学科带头人、研究基础好、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重点学科而建。同时,通过平台建设,促进学科间的联合、交叉和融合。
多年来,依托我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各类重点实验室对于促进我校学科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推动和支撑作用。例如,以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为依托,获得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凝聚态物理2个省一级重点学科;获批了凝聚态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以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为依托,获得了植物学省一级重点学科;获批植物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植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硕士学位授权点。这两个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使我校的材料学科和生命科学学科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承担了一批重大科研任务,获得了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成果
紧紧围绕国家科技、经济重大需求及河南省经济发展需要,瞄准国际科学发展前沿,分别建立了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研究体系,承担了许多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如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自2005年以来,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科研课题16项,省部重大项目7项,发表了一批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气孔调节机制研究”理论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同,该成果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并获得2007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四)汇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我们立足于培养和引进并举的原则,鼓励年轻教师在职攻读学位,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和深造,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术带头人。如:张治军、杜祖亮等。在人才引进方面,我们先后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和大学引进党鸿辛院士、张平余等一批学术带头人。这些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多人被聘为特聘教授。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也成为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平台,拥有的博士数量占理工科博士总数的71%。
(五)初步具备了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的能力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和学术积淀,我校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已基本具备了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的能力,成为河南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自2003年批准立项建设以来,承担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横向合作课题等4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批准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鉴定研究成果8项;获得省部级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成果转化直接收益3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68篇,其中SCI和EI期刊论文165篇。以该实验室为支撑,建立了河南省纳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我省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六)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和专利技术,在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
1.河南省纳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为胜利油田、洛玻集团、济高集团、兰州炼油中心等单位带来上亿元的经济收益。其中纳米聚硅增注剂项目、可分散性纳米二氧化硅项目和自修复油溶性铜纳米微粒分别由胜利石油管理局、济源济高化工有限公司和济源捷润有限公司产业化生产,2005年产值达1000万元。胜利油田纯良采油厂仅2005-2006年施工纳米聚硅项目获经济效益7600万元。
2.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在转基因油菜和高能植物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申报专利3项。同时,以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为依托,探讨大田农作物在“多变低水”环境下的根冠关系、源库关系、营养体与生殖器官的关系等,研究并揭秘作物的需水规律,合理利用水资源,为河南省旱地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3.环境与健康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董学芝教授研制成功的造纸黑液废弃资源技术,破解了造纸工业中环保的关键问题,获得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并成功地在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获得发明专利,研究成果的技术转让已为河南省武陟华丰公司获得1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四、河大精神的传承:凝聚共识,自强不息,再造新学科
河南大学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这里留下了跋涉者的足迹,洒下了奋斗者的汗水,铭刻了建设者的睿智和思想。
河南大学有百年的办学传统。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学科布局严重制约着学校对资源的利用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历届校领导集体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不断地谋划从战略层面上进行调整,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依靠国内外同行的支持、依靠学校清晰的发展思路、独具特色的实验基础,以及非常准确的战略选择、脚踏实地的艰苦创业精神,使实验室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例如,学校先后引进朱自强教授和党鸿辛院士,他们搭建实验平台、培养人才、营造学术氛围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成为新时期河大构筑特有的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及运行机制的一部分。正是如此,才使我们有统一的意志和决心、握紧拳头、集中资源、提高效率,在短短的时间内筑起了本领域国家研究的重要平台和基地。
新时期河大发展历史过程中,实验室建设秉承了“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实践了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兼容并包、严谨朴实的河大精神。朱自强、党鸿辛、薛群基、山仑、黄亚彬等一大批专家学者,他们淡泊名利,勇于奉献的名师风范,探求未知,不断创新的为学之道,他们坦荡做人,与人为善的优秀品格以及自强不息、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不仅诠释了河大精神,而且更加丰富了其内涵,将会成为我校不断发展的基石。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河南大学的后人们不断战胜前进中的所有困难,为再造中国的大学而不懈奋进,致力达到大学之道、修身育人的最高境界——明德新民,止于至善。”(陈小章:中国科学基金2006。)
五、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发展展望
加快推进省部共建、尽早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和实践更加高效的管理机制,不断推进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与管理工作,建立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平台支撑体系。
(一)发展特色,力求突破
现有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要着眼于国家及地方需求,凝炼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整合研究队伍,在重大科研项目申报、重大学术影响论文发表、重大应用前景专利和高级别奖励上力争获得突破。新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布局要在“河南省十一五及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加快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团队建设
要把培养和引进具有学科话语权的学术带头人和年富力强、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学术团队作为实验室建设的核心。因此,需要优化管理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全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
(三)继续加大投入,提高平台建设和管理水平
多年来的建设经验表明,高起点、高水平的研究平台硬件建设和管理是实现高层次突破的重要保证。学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及时更新和补充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改善实验环境,优化资源配置,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进一步提高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水平。
(四)加强工程中心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按照以应用开发研究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目标,以提高研发平台的工程化水平为重点的要求,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提高我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目前,一是要加快我校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工作,建立健全工程中心的运行管理机制;二是要做好校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梯队培育工作。
(五)进一步强化梯队建设,形成规模化的平台体系
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是一个渐进的系统工程,为了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下的学科建设相适应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规模体系。因此,要坚持层级培养、梯度推进的建设方针,逐步形成部、省、校多级化、规模化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构架。
【作者为河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