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本文论述了知识经济对现代大学的要求;探讨了办好现代大学,应认识到人文教育是现代大学的基础,并指出了人文教育、感情、责任感、人生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应提高大学文化品位及其所应包含的内容。
副题: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
一、破题释义
“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这么一讲,肯定会有人断然地认为:“这样的提法,未免太过分!”会有人严肃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的主要基础是高科技产业,难道科技教育不也是大学的基础吗?”还会有人负责地论证:“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与融合,才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模式,才是现代大学的教育与基础。”我完全赞同这些批评意见,这些意见十分正确。我之所以采用“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作为本文的正题,是在当今形势下,非常有必要特别强调人文教育,必须强调把人文教育作为现代大学的基础,强调“人文”不仅限于知识,更必须化为素质,化为能力,化为精神,见诸思想,见诸行动。特别是在中国大陆的教育中,在中国大陆的高等教育中,更须注意,更应如此。否则,狭隘的功利主义横流,长远的战略发展忽视,遗患无穷,后果严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何况,此虑非远,已迫在眉睫,已在现实之中!我之所以加个“我感”的副题,正是为了表达我真心地尊重我想到的那些正确的批评意见;感者,感想与感触也,只表示正题是我个人的感想与感触,而非一定如此,何况,还只是“陋见”而已。
二、以史为鉴,力务育人之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无古不成今。鉴古而观今,以史为鉴,是古今中外的一种卓越的思维与成功的经验。
早在春秋战国,《礼记·学记》中就着重指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此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育人”深刻见解。《学记》中对此作了详细论述,最后结论是“此之谓务本”。1806年,普鲁士王朝军队大败于拿破仑军队,此非普鲁士兵不高,马不大,举国反省所得的结论是,要改革的是人的“头脑”,“要以精神力量弥补躯体的损失”,即要育人;于是受命筹建柏林大学的是大教育家威廉·洪堡,柏林大学特别重视人文学科,开创大学人文教育的传统。今天的美国,从里根、布什到克林顿均以当“教育总统”作为治国的第一策略与最高承诺,克林顿1997年就任第二届总统时宣布,今后4年头等大事,确保美国每个人享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这又是育人。
今天,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发展越来越快,知识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作用越来越大。试看:1997年4月美国商务部发表的《浮现中的数字经济》报告,充分表明了信息技术对美国经济的巨大影响,高增长,低通胀,高就业;信息产品、高科技产品附加值的突出。不管对知识经济看法如何,反正已是“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比尔·盖茨现象、美国商务部《浮现中的数字经济》报告以及至今美国经济的持续上升,这正预示着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已迫近了!
知识经济是基于知识的经济,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这就是说,取决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亡,人才为基。人才来于教育,而高等教育又是教育的龙头。高等教育既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又孕育与产生科技文化成果,更凭藉人才优势、学科优势与研究优势,力求将新的研究成果转化成经济优势,力求以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为适应这一形势,大学应发展科技,创造科技成果,形成“学、研、产”相结合的优势力量,努力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何况,从教育的社会性这一方面来看,教育也是一种产业,是服务产业。在美国,服务业是最大的产业。在知识经济中,不仅服务业还要增大,而且教育与培训又是服务业中的最大的产业,高等教育又在教育中占有龙头的地位。
鉴于上述各点,知识经济的发展,正不可避免地把大学推向社会中心,大学正在逐步成为知识经济的动力源泉。“万变不离其宗”,这一切最终取决于人才。以人为本,“育人”者,务本也。
三、知识经济,更应呼唤人文教育
从工业经济中,就孕育着并产生着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见于端倪,步伐虽不快,但正在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发展与成长。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相反相成的。《老子》讲得好:“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知识经济的主要基础是高科技产业,高科技产业的核心是信息科技、信息产业,而信息科技、信息产业的关键又是计算机科技、网络科技。知识经济、高科技、信息科技、计算机科技、网络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是福还是祸,是正面作用大还是负面作用大,我们应趋利避害,认识“五精五荒”:
精于科学,荒于人学。此即只充分看到科技的作用,而没有充分看到掌握与使用科技的人的作用;只重视研究科技及如何使之发挥作用,而没有重视研究使用科技的人及研究如何使其能正确地有效地把握科技与发挥科技的作用。荒于人学,就可能导致科技使用的不当,乃至形成极为严重的后果,甚至是巨大的灾难。此类事例,何胜枚举?!姑且不谈坏人掌握了科技,就是好人掌握了科技,如用之不当,后果也很严重。试看近25年来,世界自然资源损失了1/3,这是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以来,世界资源损失最惨重的时期,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极为严重。这还不值得深思痛改吗?精于科学,完全正确;荒于人学,彻底错误。
精于电脑,荒于人脑。此即精于去开发电脑,精于教学生去掌握与开发电脑,而荒于开发人脑,荒于全面地从而正确地发展学生思维。电脑的发展速度极为迅速,何况还有光子电脑、量子电脑、生物电脑等等正在呼唤,这一切发展的前景极为广阔,巨大潜力极为惊人,无疑应高度重视电脑。但是电脑毕竟不是人脑,电脑在某些方面可以胜于乃至远胜于人脑,然而不可能取代人脑。人有左脑与右脑。左脑主要同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有关,与求同思维有关;右脑主要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有关,与求异思维有关;科学技术工作主要同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有关,而文学艺术活动主要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有关。创新者,求异也,人的创造性思维主要同右脑有关,而电脑却是以严格的逻辑“思维”工作着,在逻辑“思维”这点上,电脑在极大的程度上胜于人脑,精于只以电脑这种逻辑“思维”方式去教育学生,而荒于还必须以人文教育去启迪与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这无疑是十分片面的,乃至是对人的灵性的磨灭,是对人的更大的创新能力的毁灭性打击。有的基础教育,既不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也不重视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既无生动活泼的人文教育,又无应有的自然科学的实验,而只把大量精力投入去做“娃娃主要抓计算机”的工作。有人批评得深刻,这种教育将使孩子成为计算机的附属工具。这样的孩子,这样的青少年,不懂得社会,不懂得自然界,不懂得人同社会、人同自然界的正确关系,行吗?精于电脑,十分正确;荒于人脑,极为错误。
精于网情,荒于人情。此即精于同网络打交道,甚至沉缅于网络,沦为不能自拔的“网虫”,而荒于同人打交道,甚至忘了自己毕竟生活在人的社会中,不懂得应有的基本的人情世故,更不懂得“终极关怀”。计算机科技的进步,网络科技的发展,世界连成一片,地球变成一个“村庄”,随时可以放眼世界。不适应这个形势,不精于网络,不逐步迅速地把教学、研究、工作、生产乃至于生活等等置于网络之下,势必成为现代化社会的瞎子、聋子、哑子与跛子,终遭淘汰。然而,只沉缅于网络,轻则荒废学业,贻误工作,扭曲思想与生活,重则衷情于网上的“黄、黑、毒、恶”,参与“黄色”的泛滥、“黑客”的纵横、“病毒”的肆虐,越陷越深,以“恶”为“乐”,成为社会的害虫。网络技术不管怎样发达,“能知天下事”,“天涯若比邻”,“形影不离”,但毕竟不是人与人的直接交流、了解、相处、共同生活,而只是“形”,是“影”,固然是一个实实在在、决非虚幻的“梦”,但“梦”终究是“梦”,希图以网络交流来完全或基本取代人际之间的直接接触,至少未免过于天真,由此带来的陷阱与危害,其后果难于完全预测。精于网情,还应大力加强;荒于人情,则须坚决反对。
精于商品,荒于人品。此即将人际之间的一切关系变成了商品的关系,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一切都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成为商品,无可非议。为了保护知识这种特殊商品应有的权利,还特地制定了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诸如著作权、出版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等。何况,在中国大陆,知识产权的保护还远远不够,还亟待加强。知识成为商品,决不是说一切知识在任何情况下,都得变成商品,都要花钱购买。知识产权之所以制定,决不是说一切知识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有个人的产权。知识,本来就是人类在共同而长期的协作中创造出来的。离开了社会,离开了集体,离开了历史,离开了继承,谁能创造出来?!知识应否成为商品,知识产权应否制定,并不是什么自然规律,而是应以能否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来确定。能促进,就是正确的,就是应该支持的;不能促进,甚至促退,就是错误的,就是应该反对的。商品者,逐利也,这个“利”,如利于国家强大、民族繁荣、社会进步,那就是“义”,就是高尚的人品;反之,就是“不义”,就是卑鄙的人品。这就是“利”与“义”的统一,商品与人品的统一。我们赞成的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统一。我们坚决反对的,是把“利”与“义”的割裂,把“商品”与“人品”的对立。为了一己之私,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他人利益,将知识乃至将共同劳动获得的或者他人的成果,不择手段,攫为己有,肆意侵犯知识产权,以谋求只是个人的发财致富,试问:人品何在?人格何在?精于商品,无可厚非;荒于人品,不能容忍。
精于权力,荒于道力,此即有高科技,有经济实力,有市场经济优势,就可以通过商品的“利”化为各种的“权”,就拥有“权”,特别是政治的“权”,从而可进一步谋取“暴利”与“强权”,置“自由、平等、博爱”与“仁、义、道、德”乃至人际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关系于不顾。更有甚者,这可发展为国家之间,强者通过高科技、计算机、网络,或通过厚“利”,对知识进行控制,对财富进行掠夺,制造弱国的政治与社会的不安与分裂,湮灭弱国的文化与传统。国家之间,市场之上,许多以“权”进行不当的非道义的活动,难道还少吗?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发展科技,发展经济,发展实力,当然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力,这无可非议;荒于道力,则绝不能容忍。
面对科技的高度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出现,“五个精于”是正确的。“五个荒于”是错误的。“五个精于”与“五个荒于”是冲突。正如“数字化时代的女先知”约瑟·戴森所指出,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带来了一系列冲突。我认为她所列举的冲突中,最大的冲突是“个人的强大权力”与“个人对权力的社会责任”的冲突,是“精于权力”与“荒于道力”的冲突,冲突的主要方面是“个人对此权力的社会责任”,是“荒于道力”。“五个荒于”的严重后果是荒于个人的社会责任,“五个荒于”的根本则在于“荒于人学”、“荒于人文”。正因为如此,中外许多著名的教育家与著名大学的领导人均在呼唤,现代大学须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应是学生的人文教育、人文精神,这是具有战略眼光的教育思想,这首先是为了解决高级专门人才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这一极为严肃的问题。
四、大陆教育时弊,根于轻视素质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彼,知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知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文教育与社会责任感事关重大;知己,知教育的时弊,知高等教育的误区,知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中问题之所在,这样,才能把教育事业正确、迅速、踏踏实实地推向前进。
1997年4月15日我在一次大型的教学研讨会上作了发言。在发言中,我认为中国大陆的大学教育近十几年来发展很好,但是在大学,特别是理工科大学,教育还存在时弊与误区,可归纳为“五重五轻”: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五重”完全正确,“五轻”极为错误。“五轻”的根子在于轻素质,主要是轻人文素质,轻视了教育要教化人与塑造人这一“在明明德”的本体性功能,而过于追求功利主义这一社会性功能,即陷教育于急功近利的狭隘的功利主义囹圄之中,“立竿见影”,最为典型。概而言之,重教学生做事,轻教学生做人。结果呢?物极必反,不但不能很好实现教化人与塑造人这一本体性功能,就连实现功利主义这一社会性功能也受到严重的阻碍。因为事是由人去做的,人没有做好,事怎么能做好?!事没做好,原因有四:一是事的确做不好;二是事做得没创造性,很平庸;三是事做得有创造性,可是损公肥私;四是事做得有创造性,可惜心中无中国,梦里无华夏,一心一意损中肥洋,专宰中国。应特别声明,我十分感激那些身在海外,魂绕故土,尽心尽力为中国强大、民族繁荣、人类进步而不断作出贡献的炎黄子孙。
正因为如此,这次发言的题目是用《老子》上的一句话,“不失其所者久”,这是指学校工作的最根本的一点是培养人、塑造人,是“育人”,这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是学校进行一切工作的依据,是办学的方向与目的。只有不迷失“育人”这一方向与目的,学校才能办好,长久发展。副标题用了两句话,一句是《论语》上的,“君子务本”;一句是《诗经》上的,“其命维新”。“君子务本”,是指我们培养的人才最根本的是要能爱中国,要有中华魂,有民族根;“其命维新”是指我们培养的人才要会创新,要有创新意识,有创新能力。现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更为激烈,特别是对优秀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争夺极为剧烈,因此,我更加认为,人才的素质,关键就要能表现为:一是能爱国,一是会创新。
中国大陆有人批评:“我们中小学针对应试教育进行素质教育,而大学没有应试教育问题,大学是专门教育,为什么要进行素质教育?”我们讲:我们是针对大陆教育中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而提出素质教育的,应试教育只不过是狭隘的功利主义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表现而已。至于专门教育,它同素质教育不是同一范畴中的概念,加强素质教育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专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念,而非一种教育模式。加强素质教育,众所周知,就要改革教育体系、内容与方法,增删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加强学生实践训练,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这势必将学生的思想境界陶冶与升华得更为崇高与纯净,将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展得更为宽广与合理,将学生的思维方式训练得更为活跃与完善,将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得更为突出与茁壮,这无疑是有利于杰出专门人才的成长。正如恰当地将画底处理得更为洁白,方能实现更好的图画的创作,即“绘事后素”。
有人讲:“中小学完成素质教育就可以了,何必还要在大学继续进行素质教育?”“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台之高层建于低层之上。无低层,就无高层;有低层,却不一定有高层。我们讲“教育有层次,素质也有层次。”欲穷千里目,就得再上一层楼了。学历史,小学讲故事,中学讲史实,大学讲史论,研究生阶段可就重大历史问题展开研究与发展专论,收获显然符合各自的实际,层次却是各异。一部《红楼梦》,我在小学看,去看谜语;在中学看,是看故事;在大学看,懂得了些悲欢离合;工作后看,体会到些人情世故;大陆改革开放时看,钦佩凤姐操办宁国府秦可卿的丧事,有条不紊,探春因凤姐生病代管荣国府大观园,兴利除弊,是道地发挥了个人积极性,实现“承包制”。到我当了校长后,特别喜欢看第22回,欣赏宝钗、黛玉给宝玉讲的禅宗五祖传授衣钵的故事,深深感到慧能之所以能领悟佛教真谛之所在,长期艰苦的实践磨炼与潜心的思考探索这两者的紧密结合,认知过程与非认知过程这两者的紧密结合,对一个良好的素质的形成至关重要。高层次人才应有高层次的素质要求。要达到这种要求,没有知识的大量累积与融会,没有实践的长期磨炼与启迪,没有思维方式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是绝不可能的。古今中外,谁能例外?“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大器之琢成,大道之学就,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更非低层次所能及。
我经常告诉大学生:“你们到大学来干什么?干三件事:第一,学会如何做人;第二,学会如何思维;第三,学会掌握必要的高层次的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三者不可分割,彼此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然而,学会如何做人是根本,学会如何思维是关键,而学会掌握所需的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显然,这里主要讲的素质问题,是在高层次知识基础上的高素质问题。
五、现代教育,根本在于素质
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大会制定的宣言上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这是十分正确的、符合实际的、富有远见的。
中国大陆在高等教育中,提出要解决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结构关系问题,无疑十分正确,十分必要。这同上述的宣言的精神一致。没有知识,就没有形成良好素质的基础,当然也不会有强大的能力。素质,除了先天因素以外,就是由后天因素决定的。这是讲,人从呱呱堕地后,不断接受外界的信息、知识,不断实践,不断经由脑细胞活动而思考,不断通过实践使神经细胞受到训练与感到体验,不断使先天因素得到相应的发展乃至某种改造,从而不断使这些信息、知识、实践经验与体悟升华与内化为人的内在稳定的品质,主要是稳定的神经细胞及其相关系统的特有结构。品质、能力等这些可见可感的行为与反映,只是有关素质的外露与表现而已。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说,按照控制论的观点,在某种外界条件作用下,品德、能力等只不过是人这个系统的固有特性(素质)对外界作用的响应而已。
正因为素质是以知识、以实践为基础的,是知识和实践经验与体悟的升华与内化,是长期起作用的内在的稳定因素,所以,不仅要重视而且必须重视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知识传授这一层面,而且更应重视不断的实践,重视如何将这一层面上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与体悟升华与内化为内在的稳定的品质,即素质。这样,才抓住了根本。用数学的语言讲,知识是良好的素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是必要条件,没有知识,就会愚昧、无知、野蛮,就会没有良好的素质。是非充要条件,有了知识,也不一定有良好的素质。显然,一旦没有良好的素质,知识越多,知识层次越高,就可能成为“高级书呆子”,或者可能成为“高级杀手”。孔子讲:“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对此赋予新的含义,文为知识,质为素质,彬彬者结合得当也,那么,孔子这段话是十分辩证的,值得深思。那么,如何将知识升华与内化为良好的素质呢?或者讲,如何能有良好的素质呢?中国有着优秀的教育传统,已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中庸》上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几句话,成为白鹿洞书院的教育传统,成为孙中山先生送给中山大学的校训。又如,岳麓书院的教育传统就更进了一步:“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此即学习要渊博,思考要深入,实践要尽力,只有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三者紧密结合,相互渗透,不畏艰辛,持之以恒,才可能形成良好的素质,成为有用的人才。显然,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无学习,就不能获得知识;无思考,就不能消化知识、掌握知识、超越知识、开拓知识;而无实践,就不能检验思考成果、内化思考成果、体现思考成果,就不能寻觅人生真谛、探索自然奥秘、打开未知之窗,就不能经受足够的非认知过程以形成实实在在的可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品德与能力。“躬行为启化之源”。“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实践是人才成长的保证。孟子关于“天之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这段精辟论述,正是讲明这一道理。
“因材施教”是非常正确的教育思想。人的先天因素不同,人的后天经历各异,从而人的素质千差万别,人的个性多姿多彩。全面发展主要指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而不指在这些方面的各个侧面都要有很好的发展,例如,在智育方面各门功课都得满分,在体育方面各项指标都夺第一,如此等等。一般讲来,这怎么可能呢?这往往逼迫学生去平均发展,而非全面发展,平均发展的结果,往往戕害了有“偏才”的天才,往往将有某方面特长的人才扼杀,而且几乎不可避免地将个性摧残,造就出平庸之辈。在这里,特别应指出,急功近利的狭隘功利主义,为了追求目前利益,忘了长远发展,恰恰容易导致学生不能按自己的个性去选择专业,去端正方向,去发展自己真正的特长,从而桎梏住自己个性健康的发展。古今中外,凡有大成就者,莫不有其个性,莫不是其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反面人物也如此。这一情况,可以说,古今中外毫无例外!每当谈到这一突出的人物,不仅谈到他的突出的功过,而且也会谈到他为人的特点,即其突出的个性。加强素质教育,也正是为了发现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而主动的发展。如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所讲:“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以利于人才的茁壮成长,塑造一代新人。
六、现代大学,基于人文教育
我这里强调,现代大学基于人文教育上,人文教育是现代大学的基础,决不是讲科技教育不重要,科技教育不是现代大学的基础。这里是“强调”,本文一开始就说明了这点。
文化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是基础的素质,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就很难谈得上有良好的其他的素质。正因为如此,针对中国大陆大学的实际,有关部门提出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这是十分正确的、非常及时的。中国大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证明了这点,并将继续证明这点。
文化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人为本,人的素质则为本中之本;正是从这个角度考虑,所以,就讲人文教育是一所成功的现代大学的基础。应该进一步指出,人文素质的关键是人的感情或情感。中国传统教育知、情、意,如知主要涉及智育,意主要涉及德育,则情主要涉及感情或情感,涉及情操。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鄙?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无不涉及感情或情感,无不涉及情之所喜所爱,情之所恶所恨。圣人调情,能自觉调节感情,自律情操,随心所欲,不逾矩;君子制情,能主动控制感情,慎独慎终,保持高尚情操,坚守气节;小人纵情,只会放纵感情,无所规矩,特别是听凭不健康感情的泛滥,以适我欲者为快。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动物。动于衷,形于外;动,动情也,形,表现也,行动也。对国家、民族、感情如何?对长辈、父母,感情如何?对朋友、事业,感情如何?对配偶、家庭感情如何?对一切有关人、事、物,感情如何?“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是善情?是无情?是恶情?喜怒哀乐为谁,为什么?“人生自是有情痴”,痴在何处?痴的后果如何?不能不深思!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忧、乐,感情也!为了什么?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未尽到责任,对国家、民族,是不忠;对长辈、父母,是不孝;对朋友、事业,是不义;对配偶,是不节;如此等等。中国一贯有负责任的传统。当然,对忠孝节义应该赋予时代内容,但其精神是永恒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我国一贯崇尚“以天下为己任”的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如此等等,一言以蔽之,这些德,就是责任感;对人的“终极关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肩负应有责任的崇高的人类感情。人之所以为人,不仅人有思想,而且人有一个有组织的社会,每个人在作为人的思想的支配下,自觉地对社会负责任。对社会不负责任,就是败类,甚至比禽兽不如。负责任,对社会负责,是核心素质。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丹心照汗青,对得起历史,这是责任所在。为此而死,重于泰山,人生就是如此面向死亡,走向死亡。显然,责任感的实质就是人生价值的取向。只有尽到应尽的责任,生活方充裕,生命才充实,人生才富有价值。生,才生得光荣;死,才死得伟大。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写得好,“生命诚可贵”,人生价值的个人取向;“爱情价更高”,人生价值的家庭取向;“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人生价值的国家、民族取向。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一个人只有一次而已,这是人生价值的个人取向。那么,当为了人类的进步、国家的富强、民族的繁荣、人民的幸福,而面对死亡,他没有虚度年华因而无悔恨,没有碌碌无为因而无惭羞,从而感到人生的充裕、生命的伟大。我们要教育学生要有这种崇高的人生价值取向,弘扬崇高的人文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同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
要强调指出,重视责任感是素质教育的要害。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作为毕业生的高素质,一旦毕业生走入社会,作为一个公民,就应表现为负责任,有责任感。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与迅速发展的今天,更应如此。责任感的感情化,就是什么样的感情;责任感的理性化,就是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取向。
正因为知识是素质的重要基础,文化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所以,我十分赞成把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大致介定为:文、史、哲;艺术;中外文化的现代精品;再加上,主要是对文科类的学生而言,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与此同时,认真地把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教学计划,既有其独立的教育教学内容,又紧密地同其他教育教学环节紧密结合,课内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校外实践相结合,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与自然环境建设相结合,教化、养成、熏陶相结合,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结合。在这方面,中国大陆许多大学有着许多很好做法与经验,可资借鉴。
还应着重指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应继承与弘扬人文精神,陶冶人的纯净的感情,树立人的崇高的责任感,解决人生价值的取向问题,文化素质教育十分有利于活跃与完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水平。逻辑思维,保证思维的条理性;数学思维,保证思维精确性;实证思维,保证思维可靠性;而在这些思维之上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则用以保证思维创造性。正如前述,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同人文教育的启迪有关,即主要同人的右脑的开发关系至为密切。而对知识经济,创新意识极为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重视启迪创新意识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着力开发人的右脑,不言而喻,也就至关重要。爱因斯坦的成就、经历与他自己的体验,充分证明了他的一个论述,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艺术、文学、美育在陶冶情操、升华人格方面,在活跃思维、完善思维方面,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我国春秋战国,“六艺”之教,音乐就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美”与“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美”正反两方面与“情”正反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试看,“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讲的是“情”,“西施”讲的是“美”;“女为悦己者容”,“悦己”讲的是“情”,“容”讲的是“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既写了浪漫主义之景之情,又写了气势磅薄之美。文艺作品中,情景交融,美盈溢其中。文化素质、人文素质之所以成为其他素质的基础,就是由于人文教育包含了艺术、文学等含有美育的教育,而这可以形成人的美好感情或情感。美就是因时因地因事因人的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没有美育的熏陶,没有艺术、文学等的感染,没有丰富、高尚、美好并油然而生的感情的浸润,其他素质就难于具有极为生动的内涵与无比坚实的基础。荀子讲,导之以情,这抓住了基础之点。越是高级的专门人才,就越需要有高尚的“情”,倾心于高尚的“美”,内心充满了高尚的“情”,行为就体现着高尚的“美”;推而广之,就可去达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一高尚境界。
当然,人脑是整体的。左脑思维与右脑思维不仅是不可分割的,而且是紧密联系的、彼此渗透的、相互支持的、不同而和的。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的思维,除了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也一定运用了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而一个传大的科学家、技术专家的思维,除了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外,也一定运用了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因为他们在创作中,既要求异,求创新,又要求同,求继承。更何况,伟大的科学精神,忘我地探索客观未知的精神,恰恰是在求真方面人文精神的壮丽体现;而伟大的人文精神,无私地追求人类进步与幸福的求善精神,也始终是鼓舞人们去探索客观未知的强大动力。求真、求善的统一与协调,就无疑成为求美求新的精华所在了!我们所追求就是,求真、务善、完美、创新的交融与统一。
七、立足华夏,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一所现代化的大学,必须具有一个很高的文化品位,构筑一个富有活力的高尚的文化环境,形成一个朝气蓬勃的浓厚的学术氛围,充满着求真的科学精神与求善的人文精神,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熏陶人、引导人,充满着对人的终极关怀,充分调动人的主体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滋育着优秀人才的成长。所谓很高的文化品位,首先是要有自由争鸣的学术氛围,百家争鸣,知己知彼,将心比心,方能比较,方能鉴别,方现真理,才有发展。可以说,没有学术争鸣,大学就失去了生命力,人才成长就失去了沃土。其次是要有和谐的氛围。争鸣者,在学术的探讨也,和谐者,在人际关系上的平等也。文人应相亲密,而不应相轻蔑,相亲才能平等协调、切磋琢磨,相轻则有相互排斥,乃至打击。“和谐”是系统论的要义,元素间和谐配置,动作才协调、不同而和,系统才强大有力。反之,你斗我,我斗你,非为学术,而为个人,恶莫大焉!百家争鸣,学术自由,学术争鸣,就隐含了“学术责任”,对学术负责,对真理负责,对社会负责,为善而不为恶。再次是要有强烈的时代性。孔子之所以伟大,“圣之时者也”。历史在向前发展,人、事、物都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日日新,又日新”,绝对不会倒退。我们的学术、学术争鸣、和谐相处,应具时代特色,应具今天的中华民族特点,“古为今用”,自古皆然,问题只是自觉程度不同而已。这就是说,教育要立足华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文章原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