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国睿:建国初的教育体制致几代人丧失人文精神

  拿到主题之后,我一直在想中国文化是什么,中国人是什么,中国文化何以成为今天的文化,中国人今天的追究是什么?后来我把题目定为《中国文化改造的实用取向与教育改革》。

  第一个观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实际上是一种实用理性。儒家文化从一开始就越过了宇宙本元和人的终极追溯进入到经验实践。儒家文化从一开始就在讨论君臣之道、人文关系,关注社会秩序的维护,来安顿一个人的心灵。所以在知识分子当中,实际上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就是只有政治才是正式的,或者说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里面,实际上我们没有纯粹的关于人的道德,人的哲学就是人生哲学,我们所有是什么呢?是道德哲学、是政治哲学。实际上中国文化当中,一般来讲精神价值的地位似乎我们找不到。无论是什么样的精神价值,包括自由、公正、知识、科学、宗教、真善美等等,人们都非要找出它的实用价值来,非要把它归结为实用价值,否则它就不存在它的价值。这样的一个理解不知道对不对,请教于各位。

  第二个观点,近代中国的文化改造和旧往土存的政治使命紧密相连。在强烈的爱国主义之下,其实也表现出了浓重的功利色彩。

  我们看近代历史,我们说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把我们打开了大门,我们从洋务运动开始,从新学制的诞生,我们设立了一些学校,我们坚持思想是中学为提,西学为用,我们讲的还是用。而且我们意识到民主为王,在这种情况下感觉到要彻底改变传统,抛弃旧的文化,从变器到变制到变教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当中,充满着浓重的功利的色彩。

  比如说大家熟知的严复,严复翻译了很多西方的著作,比如说他对英国哲学的翻译,因为英国哲学本身关注于社会。在西方哲学里面,个人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可是到了严复那里,他已经把个人自由变成一种手段,通过个人能力的自由竞争,可以使进化过程实现,也是为了使国家,这个时候个人自由也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前不久刚刚过了“五四”,也有很多文章反思“五四”的文化价值,我们通常说的“五四”包括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新文化运动,第二个问题是“五四”青年文化。因为我们要改造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可以借助西方文化来改造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可以有那种希腊式的对人的精神价值崇尚的改造,但实际上因为有这样一个政治的宿命,结果我们没有在那样一个轨道上前行,而是沿着一个政治道路在走。

  中国近代文化中的人实际上也不是个人,所谓增进民德,这是严复提的,培育新民,这是梁启超说的新民,实际上都认为个人精神素养是成就国家、成就民族的一个素材。个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也是没有个人的。对于精神的重视仅仅局限在道德层面,而道德的关注点、道德的出发点又在于社会改造。一直以来我们变成了一个社会取向。

  第三个观点,建国初期的文化教育事业与共产党的经济、社会恢复与重建进行相连,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今天上午老师们提到了《共同纲领》,这是在特定环境下提出来的一个教育改革方针。因为共产党的教育没有可以借鉴的,只有苏联可以给我们借鉴,而我们跟前苏联早期异曲同工的地方就是国家人才,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走向的是一个培养专门化的、把学生培养成为工人,也是为社会急需的一种功利取向。比如1952年的院系调整,院系调整之后,我们工科、农林、师范、医药等等院校从108多所变成149所,综合院校明显减少,著名的八大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完成的。相反当年的南京大学曾经办学22年之后成为亚洲第一。实际上苏联模式教育体制造成的缺陷是什么呢?把学生训练成工匠,大学不再有大师,偏工科轻理科,削弱社会科学,整整几代人丧失了人文精神。

  第四个观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文化与教育改革中的实用取向日趋严重,教育的功利价值日渐突显。这跟1970年代后期整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紧密相关。小平同志提出来改革开放,提出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在座的很多年轻人知道当年这样一个口号,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整个这样一种教育改革愈演愈烈,伴随着今天我们出现了上午讨论的高考。在高考之前,有着择校,因为这一切都跟人未来的工作紧密相关。所以上好学、找好工作成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价值选择,所以读书的价值就是一种询价。

  第五个观点,中国文化的意义重建与教育的使命。我们这种文化的实用取向实际上遮蔽了文化的意义,中国文化的改造重在意义世界的重建,其实要在开放与融合当中重构中国文化的精神性。回溯近现代以来的中国文化变迁,我们发现文化深层的基因、深层的机制几乎是一样的,那就是道德是破坏立。一路走来,我们发现破了很多,立的越来越少。其实在文化的改造过程当中,我跟冯老师不太一致,上午他讲了三个革命,我谈不上是稳健派,但至少我是个改良派。文化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是大起大落。所以我的主张是一种渐进的改良,是一种文化精神的积淀与培育。上午讲到从日常生活习惯入手的个人的日常养成的教育,到我们对知识与道德的追求,所以在科学理性上,不是以找工作为目的的追求真知、追求真理,在信仰层面一个人基于宗教崇拜式的追求,对个人生命关切,难以想象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关切都不在乎的人,很难说他有社会责任。所以重构人文教育的根本其实是告诉我们要追寻生命的意义所在。

  (本文为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教授范国睿在“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2014年会上的发言。文章来源:搜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