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振元:遵循科研规律,推动高校科技创新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其发展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兴旺。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是高校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和应该承载的重要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在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一系列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对学校科研工作再谋划、再推动,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希冀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科技创新的新跨越。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

  根据中科院何传启等多位专家的研究和预测,第六次科技革命正向我们走来。在过去的500年里,世界上先后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即发生了以牛顿力学为标志的第一次科学革命,以量子论、相对论为标志的第二次科学革命,以蒸汽机和机械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以电力和内燃机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及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在过去的五次革命中,中国失去了参与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会,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路下滑。在第五次科技革命中,我国实施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发展计划,取得了一些成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回升,但没有产生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科学突破和技术发明,有人评价为“表现平平”,“中国是一个跟踪者,而且是一个没有取得优良成绩的跟踪者。”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科技革命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兴衰以及国家地位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升降。在第六次科技革命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再次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抓住机遇,就有可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失去机遇,就可能再次“表现平平”。在这个意义上说,抓好科技创新已经不是一般性的责任,而是国家责任、民族责任了!

  一些研究科技发展的专家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和纳米材料科技,提供满足人类精神生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最新科技。在这场“新生物学革命”中,我们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我们应当站在前沿,有所作为。现在,第五次科技革命已经进入后期,第六次科技革命即将来临,学校的教授、科学家们以及年轻一代的学生们,应当“把目光投向黎明”,争当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弄潮儿”。

  为迎接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作过多次重要讲话,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大量增加了科研经费投入。今年,中央又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题作为“一号文件”;最近,教育部和财政部又推出了“2011计划”,促进高校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校与外部创新力量之间的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这些,对学校都是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新科技革命的一个特点就是“快鱼吃慢鱼”,我们要认真分析形势,发挥优势,抢占机遇,争当“快鱼”,争取有比较大的作为,使学校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源头、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

  二、遵循科研规律,促进科技创新

  做好高校科技工作,必须遵循高校科技工作规律,重点有:

  一是自由探索和协同创新的关系。强调协同创新,实施“2011计划”,是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十分适时和重要。在过去的10多年时间里,无论是实施“985工程”,还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都比较偏重于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单元创新能力(创新平台)建设,而且取得了明显进展,特别是在仪器设备等条件建设和人员队伍建设上都有显著进步。但是,在创新体系结构优化、创新制度建设和形成创新合力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缺陷,过度竞争和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这也许是我国科技创新“表现平平”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校要积极参与“2011计划”,加强协同创新,切不可坐失良机。但同时,自由探索是高校科技工作的一个重要和显著的特点。高等学校教授、专家人数众多,学科领域广泛,他们边教学、边科研,各具个性地开展自由探索,这是学校知识分子活动的一大特点,也就是所谓的“独立思想,自由表达”。高校知识分子(教授们)的活动方式和在重大工程项目中的知识分子(工程师们)的活动方式是不尽相同的。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如果加以过多的限制与压力,就可能抑制创新的个性和自由探索的活力。我们要尊重自由探索和工程作业的差别,鼓励高校知识分子积极开展自由探索、自主创新。现在,国家在高校建立了自主科研经费,应当继续发挥好它的作用,为教师和学生的自由探索创造条件。我们不能把自由探索与实现国家目标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恰恰相反,要努力把实现国家目标和鼓励自由探索结合起来,尤其是在基础研究方面。

  二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重科研、轻教学”也是不少研究型大学的通病。事实上,高校人才培养的含义,不仅包括本科人才培养,还有研究生的培养;不仅包含学生的培养,还包括教师的培养。大学的真正优势恰好在于永远有一批年轻的、灵动的、充满活力的大脑。这些大脑既是需要学习的大脑,也是最富创新精神的大脑。大学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开展科学研究,实现知识的创造,在这一意义上,大学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也就统一于应对这批年轻大脑的实践中,而教师自身,也在这具有双重意义的活动中得到了提升。因此,高校科研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在科研组织、科技评价等各个方面都要注意处理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重视科研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和注重功利的条件下更是如此。而教学往往是重复性劳动,容易被忽视,需要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给予更多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多年来,我们形成了“教研结合,以研促教”的优良传统,要加以发扬,继续把科研工作和育人工作结合好。

  三是限期完成任务和长期积累创新的关系。科学研究贵在创新,如果说创新是质变的话,学术积累就是质变之前的量变,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本来不应当是问题,但在现行科研管理体制下成了问题。按现行体制,到期必须交差,到时必须把钱花完,否则结余上缴。这种体制助长了急功近利和浮躁应付,与真正的科技创新大相径庭。因此,教授们要注意处理好这个问题。对于工程性的问题,有个限期还是说得过去的;对于探索性的问题,就很难确定准确的时限。我们绝不可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要特别注意科研长期积累创新,沉得下气,潜心研究,要有“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的骨气,争取在重大问题上作出具有原始创新意义的成果。

  三、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新跨越

  高校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大家公认的。如果没有科技工作的显著成绩,学校就没有今天的学术声望和社会影响。但是,当前也遇到了新的、严峻的挑战,突出表现在:科研论文数量增长减速,质量提升困难;重大成果少,成果有效转化也少;科研能力建设资金缺乏,重大科研基地建设滞后;科研组织方式单一。出现这些情况,特别是经历了1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之后,科研工作在一定的水平上进行自我调整,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我们要对新挑战迅速做出反应,及时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新的跨越,争取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要深入分析制约因素,寻找突破路径。要深入分析影响和制约高校科技工作发展的各种因素,深入思考学科内部结构调整、科研内部组织优化、科研生长点的培育、科研激励机制的建立等问题。从学校各学院的现状出发,分析制约因素,找出短板,提出突破瓶颈的解决方案,有的问题1年解决不了,力争3~5年解决,要有雄心壮志,争取有所作为。

  二要把加强科技工作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结合起来。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好比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工作一定有一支优秀的队伍作为强大支撑。人才是科技创新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除了继续加大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外,还要切实加强现有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提高,以赢得未来。现在,全国引进“千人计划”已有近2000人,高校入选人数占全国的63%,清华大学引进50多人。中国农业大学要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各学院要对人才需求最了解、对人才在哪里最了解,要加强工作,主动“筑巢引凤”,不要“坐巢等凤”。对这一点,要有紧迫感,否则会吃亏。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要落实到人,帮助每一位教师成长,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更要创造条件,抓紧培养,让他们在业务的舞台上去比拼、成长。同时,我们还要加强服务,创造条件,让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和科研上。

  健全对教师管理的激励机制。北大中文系主任、知名教授陈平原说过:在当系主任之前,我整天喊要自由,当了系主任之后发现不对了,要给10%的人以自由,因为这些人不用我管就可以干得很好了;要给另外90%的人以规则,让大家按规则办,这个系才能办好。我觉得,他的这个观点是对的。我们在给教师宽松的同时也必须建立必要的规则,这样才能激励大家的积极性。积极调动青年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作为学校科技工作的一支生力军,最近,学校推出了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完善研究生奖助办法,进一步体现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科研项目资助制,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生力军作用。各学院要把加强科技工作与加强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结合起来,一起做好。

  三要严格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科研工作中,有两条红线不可触犯:学术道德;财经纪律。加强学术道德,关键是要抓好教育、自律和监督等环节,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随着科研、教育经费的持续增长,国家对经费的监管也将进一步加强,应高度重视财经纪律问题。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