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无数次地叩问:大学是什么?大学之为大学,在其拥有一种学术没有疆界的世界精神;大学之为大学,在其拥有一个思想可以碰撞的现实平台。在这里,思想可以照亮灵魂的懵懂;在这里,精神可以抚慰现实的沧桑。
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中,曾经有无数知名学者、社会贤达走进河大园,阐释科学精神,传递人文思想,成为河大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河南大学的学术交流活动更趋活跃,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专家教授来校讲学,这既是文化传统的承接,亦是学术精神的延展。
事实上,中国人一直在走出中原。自古以来,文明都是从中心向四外发散。
今天的学术基础,是由20世纪开端前后那一代走出中原、走出中国的学人所奠定的。
一 打开中原局限
1、从开封说起
我对开封有着很深的感情,在这里出生,在这里读大学。但是,今天我要从它的负面说起。开封一度是个偏僻小城,相当一段时间内谁也不愿来。我上学时,一刮风,城墙角就积起一漫坡沙。有时候白天上完课,回去床上全是沙,只好躺在上面睡觉。
但开封曾经是个大地方,我们看到的《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水浒传》,令全世界读者、学者对开封倾倒。11世纪的开封曾经是东方之都,是全世界最繁华的地方。今天,开封在世人印象里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我举一个例子。我到以色列访问,以色列人一听我是开封人,就大吃一惊,格外崇敬,因为开封有一座古代犹太教堂,中国又在二战时期对犹太民族施以援手。
再说河南大学,河大是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也就那么一二十所大学,我们河大是其中一所,曾经鼎立中原!解放之后,1952年院系调整时,河大催生出了河南医学院、农学院、政法学院,信阳师院,哺乳了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水利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河大牛过!
开封更牛。作为中原历史古都,开封的传统价值永不磨灭,而且会日益放出光芒。无论我走到哪里,一说我是从开封来的——虽然开封不如麦加、耶路撒冷、佛罗伦萨那样闻名世界——人们也都是一片敬重。中国人都知道,开封地下三米,保留着中原文化。然而,明末黄河决口,把开封的繁荣尘封在了历史中。
历史是相对的、深邃的、遥远的,在它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发生过无数的故事,繁华与衰败,兴盛与颓圮。对国家、对世界来说,中心和边缘也是相对的,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今天的落寞不等于昨天的坐老英雄,今天的繁华也不等于明天的地久天长。
2、中原信仰
中原信仰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信仰,开封古都则是中国人中原信仰的一个支撑。何谓中原?顾名思义,中心的原野,天下之中。天下有东、西、南、北、中之分,“中”又称中岳、中土、国中、中国,然后才有了华夏、殷商,中国人从中原走向四方。
事实上,中国人一直在走出中原。自古以来,文明都是从中心向四外发散。黄帝、蚩尤在中原大战之后,蚩尤即到西南地区发展。今天,苗族就自称是蚩尤的后代。百家姓分布全世界,大多出自河南,所以现在全世界的华人寻根敬祖,皆回到河南。历史上数次大的战乱时,中原衣冠旧族避兵南渡,逃向今天的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到南方百越之地躲藏。中原文化于是就在那里生根,所以福建一亿三千万客家人,都以中原为祖地。
子曰:“礼失求诸野。”走出去的人,反而更能够保存旧有传统。凡是带出去的东西就格外珍惜,现在台湾旧俗反而比我们多,欧美国家的唐人街更是以中华传统为宗属。韩国、日本的节日习俗,许多也出自中国。我们不珍惜,但他们不仅保存完好,还增加了自己的内容,所以韩国端午祭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我们的确没有韩国做得好。最近,他们又在炒作火炕申遗。
我们今天仍然说中原文化,但中原文化实为汉唐文化。到南宋民族中心转移到东南以后,中原文化就逐渐失落了。我们常说苏、杭是人间天堂,为何?因为那里是鱼米之乡,丰衣足食。隋唐时期,要开凿大运河,从苏杭鱼米之乡漕运稻米,才能支持北方政权。南宋以后,中国的中心转移到东南。所以,明清文化真正在东南影响了近代中国。而北方自元末以来逐渐凋敝,“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永乐时期,经过多次移民,河南已经很少单姓村落,也很少有宗祠,我们都不敢说自己是纯正的汉族血统。但是到了徽州、江西我们却发现,那里的家族祠堂、单姓家族的祠堂有很多。中原文化衰落了,即使是中原音韵也遭到东南地区知识分子的鄙视,被视为胡虏之音。所以,元明北杂剧虽盛,终为南戏所代替。
3、中原信仰的优长与劣势
中原信仰养育了中华民族,它的优长我们这里不必重复,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中国人文化心理上的狭窄封闭。明清时,中国人对于世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明万历年间进入中国时,遇到的首要障碍,就是在世界地图上把中国标在了一侧而非中心位置,这触碰了中国人牢不可破的中原信仰,因而遭到强烈抵制。
野心与眼界,使西方人分割了地球,形成了现代世界格局。这就是郑和与哥伦布、麦哲伦、库克的不同和距离。尽管我们拼命宣扬郑和航海的和平目的,今天却不得不正视生存竞争的残酷法则:所有的新大陆都被欧洲人占领!所有的旧大陆也遭到欧洲人的欺凌和统治!
晚清以后,中国人心目中的天朝中心塌陷了,于是走出中原,走出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学习人家的优长,师夷长技。今天的学术大厦甚至大学体系,都来自西方。今天的学术基础,是由20世纪开端前后那一代走出中原、走出中国的学人所奠定的。
4、传统中心与现代中心
传统中心都集中在文明早发地,尤其是王权所在地,注定积聚为大都市,如古埃及孟菲斯、古巴比伦巴比伦城、古希腊雅典、安阳殷都。另外,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智利库斯科印加帝国遗址也都是这类传统中心都市的遗存。
传统中心往往以交通条件为前提,处于交通要道就繁华。丝绸之路带起了中亚小国,大运河带起扬州到天津到北京一线。京剧沿着大运河和长江流域传播,从北京到天津到上海再到南京到武汉,溯长江而上,形成南派京剧。历史是变动的,交通要道也经常变动。开封1954年前为省会,郑州只是小城,后来省会迁往郑州,开封从此一落千丈,一是没有矿产资源贫乏,二是偏僻没有商业。我家乡南阳曾经是历史名城,奠定了东汉二百年江山,听父亲讲,他小时候曾听说清代南阳过大象,因为南阳处于缅甸进贡大象的进京官道上,但现代南阳风光不再,因为没有了交通优势,很偏僻。云贵高原通西藏的茶马古道也一样,过去十分热闹,今多荒颓。
国都,往往会成为商业社会中心城市。最典型的例子,古代是开封,近代是伦敦、东京。欧洲各国亦多如此,墨西哥城作为欧洲延伸,成为当今世界最大城市也因如此。然而,一些国家将首都与传统王权分离分置,例如日本首都是东京,天皇却住在京都。
美国则成为一个另类。美国是两三百年前才建立的新兴国家,本原就是脱离传统思维的异教徒开创的新大陆,因而它的政治首都是华盛顿,商业中心却是纽约。因此,“9·11”恐怖事件攻击的对象不是华盛顿的白宫和五角大楼,而是纽约曼哈顿的“双塔”世贸大厦。
而中国的传统中心,高踞金字塔顶端。中国离开首都,就感觉离开了中心,就天高皇帝远,就是偏远边鄙,但今天世界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例如美国,这样一个摆脱了欧洲传统王权控制的国家,把国家政体的金字塔结构变为板状的平铺结构,因而生活在美国任何一个地方的民众都不感到自己是偏远边鄙之民。加之现代化的传播通讯手段迅速普及,美国的每一个国民坐在家里,都以为自己是世界中心。现代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的重组正在证明:这将成为世界趋势。坐在家里办公,可能成为主宰这个世界的未来图景。
那么,学术呢?
所谓走出中原,不是指身子而是指眼界走出去。
身子即使走不出去,眼界也要出去。所以,扩大学术视野更重要。
眼界有多大,学术有多大;眼光有多远,学术有多远;境界有多深,学术有多深。
二 学术眼界与境界
1、关于学术界域
学术历来不受界域限制,学者只要胸怀天下,就能坐在家里指点江山。古人云:“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为什么?有书,就能掌握信息资讯。
学术还历来避开世俗的闹热。中国古代许多书院都避在一隅,因为士子们要静心读书嘛。河南的嵩阳书院,在中岳嵩山登封市城北三公里峻极峰下。欧洲大学从中世纪修道院而来,修道院与寺院一样都建在山上。牛津、剑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大学都不在中心城市。我留学的伯克利大学,建在美国西部繁华都市旧金山海湾对面的一片松林里,至今还保留了松林的一角。只要有了图书和学者积累,就有大学;只要有了资讯,我就是世界中心。
但中国现代大学却走了背道而驰的路,基本上都建在大都市中,以增加城市的文化氛围与校园的物资供应,可眼下却都被城市的膨胀和拥挤堵得喘不过气来。当初北大、清华建校时离城极远,出北京德胜门北40里,保留了较大的腾挪空间,但今天也被城市囊括了。
过去学术还是有限制的。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学术远离原发地的情况。如古埃及、两河流域的文明和文字研究中心,蒙古学的研究中心长期在欧美,印度梵学的研究中心一直在欧洲,中国的敦煌学长期在日本,纳西学长久在国外。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一是资源掠夺,二是兴趣与眼光。这说明,当学术扩大到比较易得的书籍之外,需要拥有更多特定资讯时,受到存量限制也就是界域限制。
2、存量限制的打开
存量限制,过去是学术的一大障碍。以往河大发展的障碍,一是传统存量不足,二是现时资讯不足,最终归结于小城的偏僻与闭塞。然而,现代传媒一夜之间把障碍消除了。网络为学术构筑了一个板状的世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人享有相同的权益,不同在于,你是否能够更加熟练地驾驭和运用它。过去我在北京图书馆啃干馍喝凉水查阅一星期的资料,今天你坐在家里鼠标一点,十分钟就出来了;过去我用十三经索引,辛苦费时查找一年也找不到一些经典例句的出处,今天你用搜索引擎一分钟就找到了;过去我要带着介绍信到各个图书馆去查目录,填单子打条进去长久等待,然后拿到书一看不在这一册,又得把整个程序重来一遍,但管理员吃午饭去了只好下午再来,今天你电脑上可能就装有《四库全书》、《古本戏曲丛刊》,一点即来;过去,我要按照搜集到的目录到图书馆里去翻阅各种报刊杂志,寻找我要的论文然后付费一张张复印,现在你在知网里一点就出来,而且可以很便宜地把文章下载。
因而,以往中心城市、大都市里的大学的资讯优势被打破。一个突出的例证是:过去北京、上海、天津的名校垄断,开始被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等突破、超越、跨越。
存量限制被无限打开的结果,是研究界域的无限制扩张。无论你在哪里,无论是在牛津、哈佛、清华、北大还是在河大,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去发现和跑马圈占自己的领地。前提是,你要打开眼界,扩展心胸,你要走出中原!
3、关于学术眼界
所谓走出中原,不是指身子而是指眼界走出去。
身子走出去,非常重要。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读书好理解,为什么要多行路呢?行路是另外一种社会实践,亲身看一看,才有真知灼见,是谓经多识广。许多事情一定要亲临现场,才能有特殊感受。所以,余秋雨倡导“行走文学”,是有一些道理的。我这么多年也喜欢到处走到处看,前后到过20余个国家,受益匪浅。
但是,身子走出去是需要物质条件的。身子即使走不出去,眼界也要出去。所以,扩大学术视野更重要。有了广泛的学术视野,就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河大奠基之初,就是要走出去的,不仅是要走出开封,而且是走向世界。河大前身是1912年在开封清代贡院旧址上创办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与清华学堂、南洋公学一起,成为当时中国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为中国现代历史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过去我们常说要放眼世界,这是针对观念往往囿于地域限制和文化限制而说的。今天,我们都已经成了世界公民,中国打喷嚏世界就感冒的时代已经到了,“西潮东渐”的势头也早已逆转,开始进入到“东潮西渐”的阶段了。过去我们对西方的研究可以说是深入骨髓,今天世界对中国的研究也已经条分缕析。一个美国的博士,可以去研究广东粤剧的表演或是它的方言和音乐。文学传播方面,莫言获诺贝尔奖是一个开端,麦家的小说《解密》刚刚又开创了在欧美21国同步发行的先河。
眼界决定了你论文的选题范围和立论角度,决定了你的阅读对象和研讨对手,决定了你的应用条件和适用领域。在立论时,你是针对河大发言、中国发言还是世界发言,角度是不一样的。你的参考文献和征引书目范围,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国内出版物上了,因为随便一个选题,都可能已经是世界性选题,有着众多的港台和外国研究者。你要站在世界平台上,与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同道讨论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做学问写文章,可以不征引台湾、日本、美国的论文,90年代就会让人感觉你落后了,21世纪再这样做就成为你论文的硬伤。
前天,英国是日不落帝国;昨天,美国是世界公民;今天,中国人也来了。
4、关于学术境界
过去做学问,首先要求学术心态的纯正。大家很熟悉王国维的学术“三重境界说”: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是说,做学问必须先有孤独感;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说,做学问要长久不懈地坚持、努力;第三重境界,终于有一天,“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到了一定阶段,顷刻之间豁然开朗。“三重境界说”强调的是学术专一与心境沉潜,但那是传统学问家的追求。
今天,多棱的世界和多学科的学术布局,特别是新兴学科与新兴社会发展的千丝万缕联系与同步,要求学术触角八方展开,广为延伸。学术培养的目的,也不再是重塑一批老学究,而是要培养更多的建设者,因此境界要求也就不一样了。过去说“专”与“精”的关系,更多强调的是“专”,今天就不一定了。
我想,今天可能更多应该强调的是高瞻远瞩、极目远眺,把世界放在心中,把地球玩弄于股掌之间。那么,第一重境界就应该换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强调站得高。第二重境界应该换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强调看得远;第三重境界则相应换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强调学无穷尽,学无止境。
眼界有多大,学术有多大;眼光有多远,学术有多远;境界有多深,学术有多深。
走出中原是指眼界、视界、胸界、心界,是你眼中要有世界,心中要有全球。
三 补充说明
走出中原,不等于要做外面的学问,去研究西方,研究敦煌,研究京剧。恰恰相反,地域文化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例如,你研究戏剧可以是本地的豫剧、曲剧、大平调、二夹弦,研究戏曲文物可以是宋代的墓葬砖雕。山西师大戏曲文物研究所,就立足于本地晋南金代戏曲墓葬集中出土的基础,做成了国际热点。也正是因为实物在,所以今天的敦煌学早已回归了敦煌。
这不是和走出中原相矛盾了?非也。走出中原是指眼界、视界、胸界、心界,是你眼中要有世界,心中要有全球。借用过去的口号,所谓“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你不是一个开封人在研究中原,而是一个世界人在研究中原,区别就在这里。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当代著名戏剧理论家、戏曲史家和文化学者。整理:张召鹏、高翠霞、冯靖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