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就是能否有一批高等院校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而评价一所高校的先进与否,看师资队伍、学术氛围、科研产出、学科优势,更要看能否培育出一流的人才,特别是具有思辨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量”是基础,“特色”是导向,“创新”是核心,只有不断改革教育教学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搭建学生创新发展平台,才能以适宜的土壤和丰富的养料为实现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助力。
一、重质量、打牢创新人才成长的知识基础
遵循人才成长由低向高,由初级向高级这样一种发展轨迹,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以期实现由量变向质变的提升。一所高校,只有树立“大质量观”,重视本科教育教学,才能为创新人才的成长筑牢知识基础。
在教学上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传统的本科教学由于在招生时就已设定了具体学科专业,因此存在学习内容相对狭隘,学生自主选择度不够等弊端。如此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不广,创新能力不强,日后很难较快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改变这一教学格局,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需求,以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为依据,设计保障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制度与方法,给予他们在学习中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高校必须根据国家专业目录调整专业布局,在本科生招生中按照学科大类或者文理科大类(而非具体专业)进行招生,学生通过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能够自主选择专业,实现“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培养理念,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为学生搭建更为优越宽松的成长平台。近年来,东北大学在专业平台课建设方面,探索将公共基础课程、部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按学科专业大类设置,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按宽口径原则设置,以进一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向;在课程体系和结构调整方面,增设学科前沿性和综合性的课程,通过设置新知识课群、专题选修课群、适度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比例等方式,突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向的机会。
在办学上以教师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保障教学质量。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永恒使命。大学只有在办学上以教师为主体,实现“学者优先”,使每位教师真正心无旁骛地育人才、做学问,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创造出一流的学术成果,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学者优先,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让学者拥有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自主和优先权力,这是提升学术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健全考核评价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学者优先的地位,满足教师自身的需要,把强烈的责任感转化为教学的内驱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教师教学咨询制度,改进教学方法,激发教学热情;通过优质教学资源建设计划,支持教师出版一批学术质量优、填补学科空白、反映学科前沿的精品教材,支持出版国家级、省部级、院校级精品课程的配套教材,凝练教学方向,积累教学经验,展示教学成果。学校经过对学术委员会章程的修订,明确了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中的权威地位和指导作用,以学术水平的高低作为委员选聘的重要衡量标准。从2012年起,除分管工作的副校长外,学校领导不再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职务,优先推荐并选聘不兼任中层正职及以上干部职务的专任教师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以此来充分体现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相对独立、相互支撑,强化“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在资源配置上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制度保障和政策激励,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需求。只有满足了受教育者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才能保证高等教育所“产出”的“人才质量”。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伴随着学生入学率的大幅提高、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高校学生的教育资源被“稀释”,导致教学和科研水平呈现不均衡发展。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须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利益出发,从入学到毕业,全程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以满足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向学生配置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每名学生都能享受到一流的教学资源”,是学校多年来始终坚持的教学理念。在此理念统领下,学校不断整合校内外、国内外一流的教育资源,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例如,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实验室的资源优势,建设大学生创新基地,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科研活动提供研究平台。同时,为最大限度挖掘现有教师资源,学校规定各学院必须由资深教授组成课题组授课,并设立首席讲课负责人,开设学科前沿知识系列讲座课程。学校的院士、教授等名师均积极响应,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为本科生授课,同时还担任相关专业学生的班导师,利用业余时间深入班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直接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为学生健康成长导航。
二、显特色、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党中央从国内外实情出发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重大决策部署,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必须顺应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指引,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以个性化教育为导向,积极探索和完善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发挥科技创新的优势,为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因材施教,建立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础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强调,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目前,我国高校现有的课程体系有的滞后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教学内容更新缓慢,考核评价指标单一,缺乏灵活性,忽视了对学生潜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实践证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按照一个模式、一个轨迹进行,应以学生的特点和能力为依据,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不仅能接触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更能在学术大师的带领下学习前沿的科学知识。东北大学从2011年开始在自动化专业新生中试点“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教授领衔的课题组为学生设计了一套系统的培养思路,即从入学开始,接受院士和海外专家的专业启蒙引导,大一、大二期间走进拥有大量先进实验设备的实验室参与各种实验创新大赛,大三进行课程设计,大四由团队导师指导毕业设计。目前,学校正在完善推广“自动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模式,统筹师资、课程、实践等各类资源,每年从优势专业选拔。100名优秀学生,成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选用国际一流教材,聘请海内外名师讲授平台课和专业基础课,本硕博贯通培养,使“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品牌和标杆。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立产学研紧密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高校与科研单位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是高校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又一重要模式。2010年起,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以此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多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目前,东北大学已经和企业建立了很多的实践基地和学生课外活动基地,并采取“4+1”、“2+2”等多种模式联合培养人才。在宝钢建设与发展初期,学校与宝钢合作,提出了“3+1+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3年在学校按正常教学计划完成学习任务,1年预分配到宝钢进行工作实践,1年返回学校进行专业学习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毕业后继续到宝钢工作;与济南钢铁联合探索“4+1”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东软集团发展的需要,推出“2+2”、“3+1”软件加强班等多种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将自己的学生安排在企业内部进行学习、实训,为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满足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以行业领域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复合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和特征。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更是培养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在推动现有学科纵深发展的同时,更要发挥自身优势,以行业领域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引导、鼓励、组织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复合交叉型人才成长提供空间。通过制定体现培养复合交叉型人才特色的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以项目为纽带,允许和鼓励学生参与新兴前沿学科的纵深探索和交叉学科的研究课题;在课程设置上强化文理互补及交叉学科的融合,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加强全面的知识基础教育并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为创新提供广博的知识基础。学校为适应社会对复合交叉型人才的需求,目前已经开放了50%的本科专业为双学位和辅修专业,通过暑期学校和开放选课,鼓励学生修读跨学科课程或修读第二专业。通过设立跨学科联合培养实验班,逐步推行“信息+X、生物+X、数理+X、外语+X”以及“X+管理、X+经济、X+哲学、X+软件”联合交叉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寓教于研,建立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5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正式启动。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2011计划”实现了创新活动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平台。高校要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通过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院合作等多种形式为依托,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继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东北大学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建“本硕博贯通英才实验班”,实行双导师制度,学生修完校内必修课后,自选金属所单独为“实验班”学生安排的选修课,毕业后授予东北大学学位证书和校院联合署名的毕业证书。2012年,学校与北京科技大学、钢铁研究总院培育组建了“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进一步拓宽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采取特区式招生吸引优质生源,根据研发需要按需单独设立指标,提高津贴标准,形成良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氛围。依托协同创新中心而采取的一系列创新人才培养举措,全面形成了科教结合的良好局面,从整体上提升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
三、善创新、从科研活动中发掘学生创造力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高校在育人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确立科普活动“乐”中学、科研训练“做”中学、科技竞赛“竞”中学的教育理念,以创意教育为基础,以创新实验室为依托,以科普立项、创新项目、科技竞赛为载体,通过课堂教育、课外实践、竞赛检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问题式、探究式和研究性学习的创新教育,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铺就一条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走廊”。
整合教学资源,搭建创新实验平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优质的创新实验平台。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科技竞赛,既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运用,也有利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学生与教师的团队、项目组合作,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团结协作的科研精神。应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实验室的资源优势,利用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一批具有较强示范性和较大学科覆盖面的实验室资源,构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为拔尖学生提供高层次的研究平台。近年来,学校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发挥“大学生创新基地”育人功效,连续实施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使更多的学有余力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课外实验实践及学科竞赛实践、创新性实验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科研乐趣、养成科研习惯。
开展创意教育,引导跨入科研大门。让本科生深度参与科研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需要教育者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另一方面,让学生“分步骤”跨入科研大门,自主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近年来,高等学校纷纷以课内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开设创新能力培养系列选修课、组建学生科技类社团、创办大学生创意节与科普节等形式开展创意教育,推进创意教育进入课堂、进入书本、进入学生头脑,为学生踏上创新之路奠定坚实基础,实现了创意教育的从无到有。东北大学为每个年级的学生设置了属于自己的科普节:大一创意节、大二科普节、大三科技节、大四创业节,为学生循序渐进地参与科研提供了保障。除此之外,“创新科技训练营”、“软件大富翁”等一批特色科普活动,以及在四大科普节日依托下形成的科普品牌赛事,都在不断扩大着科普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学生们通过广泛地参与科普活动,并依托专业强化科学研究训练,最终实现进入实验室做科研或在校级以上科技竞赛中取得成绩。
注重科研训练,形成创新能力培养必修课。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多为教师在学期初的课程设定中规定统一的实验内容、试验方法和实施步骤,以及预设实验结果等等。这种实验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个性的考量,很难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实现课堂实验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就需要尝试更具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方式——科研训练。通过科研训练,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也可以根据兴趣自拟实验项目,或者参加专门针对大学生科技竞赛(如“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挑战杯”等)开设的实验项目,由专业教师进行科研指导;通过科研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勇于探索、发现和创造的潜能。“项目化运作”是东北大学科研训练特色之一,无论个人还是班级,只要有科研创新的想法,都可通过立项的方式在网上申报。一旦审批通过,就会获得相应的资金资助。课题申报成功后,学校还为其配备指导教师,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参与科研的目的。从激发热情、扩大参与面的科普活动,到依托专业、夯实基础的科学研究训练,再到凝聚力量、提高影响的校外科技竞赛,学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科普科研活动,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参与科研的机会。据统计,全校有50%以上本科生在校期间至少参与过一次省级以上竞赛项目。
【作者系东北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