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国:构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引领模式的思考

今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立足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明察世界多样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趋势,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职能,明确了文化传承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任务,拓展和丰富了大学的功能,体现了对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重大贡献。刚刚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为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创造了新的机遇。

  高等教育在本质上具有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功能,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优势在于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这一功能。文化传承创新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一样,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模式。总结哈工大多年的教育实践体会,我深深地体会到“凝练、融会、导行、创新”是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效模式,也是以文化人的必经途径。

  一、凝练才能积淀内涵

  “凝练”强调的是文化传承的精髓。世界文明成果浩如烟海,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即便是大学自身的传统也是丰富多彩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态度。大学文化传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育人,凝练文化精髓要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核心任务。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我们国家2600多所大学承担的共同责任,也是我们人才培养是否达标的重要标准。因此,大学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凝练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优秀文化精髓进行传承传播。

  从我们的办学体会来说,哈工大偏居东北一隅,既不占天时,更不占地利,但发展动力却经久不衰,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哪里?在哈工大,提得最多的就是“八百壮士”。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为支持哈工大发展,从全国“选苗子、拔尖子”,来自祖国各地的800多位年轻教师齐聚这个冰天雪地的北荒之地,承担起了主要教学、科研任务,他们当时平均年龄只有27.5岁。就是这批年轻人,铭记国家重托,肩负艰巨使命,扎根东北,艰苦创业,拼搏奉献,把毕生都献给了共和国的工业化事业,为哈工大发展书写了壮丽篇章,为哈工大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21世纪,在总结“八百壮士”等自身优良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两弹一星”等航天国防精神和“大庆精神”等优质精神资源,我校凝练出了以“爱国、求是、团结、奋进”为主要内容的哈工大精神,并将其全面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学科研、日常管理等各个方面,推动学校屡创佳绩、人才辈出、先进涌流。大家说:只要哈工大精神世代相传,哈工大就会永葆青春。哈工大精神正是不断凝练文化精髓的结果。

  二、融会才能以文化人

  “文化”一词,始见于《易经·贲卦》之《彖传》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坚持以文化人,才能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感动人、熏陶人、激励人、凝聚人。

  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推动文化传承内容与传承载体的有效融会,将文化渗透、融入到生动、形象的载体中,使文化可见、可感、可亲,促进文化的有效传承,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为此,我校既注重大学精神和校训的提炼传播,也设计了各具特色的人文环境和形象标识,营造了独具魅力的大学文化氛围。近年来,为进一步弘扬哈工大精神,学校将一座百年建筑改为校史博物馆,建立了融科技人文教育于一体的航天馆,开辟了“马祖光院士纪念园”,创建了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组织编撰出版了《二十世纪哈工大人》、《八百壮士系列丛书》等书籍,使哈工大先进人物和辉煌历史得以沉淀,使哈工大精神得以浓缩和凝聚,实现了文化元素与传承载体的有效融合,成为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的精神家园。

  坚持多元文化的有机融会,推动传统与现代、中华优秀文化与世界文明成果集中、渗透、融合为一体,使凝练出的文化资源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为此,我们坚持把国际化理念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探索建立国际化评估体系,以国际化推动学校各项改革,努力培育吸引、汇聚国际顶尖科学家和优秀海外学生的良好环境;深入推进与86所长期合作海外高校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大力拓展学生交流项目,鼓励并支持学生积极参加短期交流和国际学术会议,大幅提高学生海外访学经历比例和出国留学比例,公派出国研究生项目录取人数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拓展了学生国际化视野,提升了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建设了特色鲜明的国际教育体系和平台,建成了66门全英文课程,营造了多元文化和谐共融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不断加大对教师出国进修和参与高水平国际合作的支持力度,提高高校优秀教师在国际学术组织和活动中的任职人数;以首席国际学术顾问计划项目为牵引,不断提高外籍教师比例,积极拓展引智渠道,2011年从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莫斯科国立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聘请了12名国际顶尖人才作为相关学科的首席学术顾问;大力推进科学研究的国际化,瞄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构建若干具有国际水准的科研平台,支持中外学者联合开展高水平的国际科研合作,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加快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格局。

  三、导行才能自觉传承

  只有将文化认同转化为实际行动、价值追求和道德坚守,才能实现文化的自觉传承和自觉创新,这就需要通过有效的“导行”来激发唤醒师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着另一个灵魂”的教育局面。一个典型一根标杆,一个楷模一种导向。榜样示范、言传身教是导行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注重挖掘和选树典型,树立贴近广大师生、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实际的先进典型。同时,要凝练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将典型固化成符号、锻造成经典,大力宣传典型,深入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向先进典型学习,使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具体化、形象化。尤其重要的是,要坚持用先进事迹催生新的先进事迹,用先进典型推动新的先进典型,形成典型激发的链式传递,让每一名师生员工都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自觉践行者。

  近年来,哈工大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培育、选树、宣传典型的机制,持续举办了“青春的选择”、“工大精神·薪火相传”等先进事迹报告会,建立了以300多名优秀典型为代表的校、院、班三级榜样库,并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等重大活动中安排先进典型精彩亮相、发言领誓,打造了“学校有英模、院系有榜样、身边有先进”的局面,形成了“崇尚典型、关爱典型、争当典型”的浓厚氛围,陆续涌现出了全国师德标兵秦裕琨院士,全国模范教师何钟怡、唐朔飞教授,全国优秀教师杜善义院士,全国优秀辅导员李飞同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得者谭久彬教授等一批优秀教师和群体;还涌现出了以全国三好学生标兵杨振岭为代表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群体、以全国博士支教第一人陈苏为代表的研究生支教团群体、以持续捐献稀有血2万多毫升的张健同学为代表的志愿服务群体、以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何晓波、刘峰为代表的见义勇为群体、以亚太机器人大赛冠军为代表的科技创新群体、以“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0410101班为代表的优秀班集体等一大批学生典型,被誉为“哈工大现象”。在哈工大的校园里,教师们常说:“马祖光像很多人,很多人像马祖光。”学生们常说:“我就住在英雄的隔壁。”只要把先进典型作为大学文化基因的分子片段,通过典型示范,就能实现文化基因的精确复制和遗传,拔尖创新人才就会茁壮成长。

  四、创新才能文化自信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作为知识创新策源地的大学,不仅要承担文化传承的使命,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推动文化创新、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基地,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的关键支撑。一所高校在文化创新和文化引领的贡献,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的竞争力、创造力、影响力。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大学要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体制,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多年来,哈工大始终坚持两个面向,即“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支持师生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发明新方法、创造新技术,培育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研究成果;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立多学科创新研究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建成了一批高水平、国际化、开放式的国家级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设了一大批有效推动协同创新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提高了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能力、促进工业和信息化融合的能力、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解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针对人类探索世界未知领域的新方向,向太空、海洋和信息领域积极拓展,大力提升在“深空”、“深海”、“深蓝”等领域的技术引领能力,努力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者、世界知识创新体系的参与者和人类进步的推动者。

  另外,学校要持续加强创新实践。积极创造环境条件,强化学生科研项目训练,实行多元评价模式,突出柔性管理和个性培养,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做出新思考,得出新见解,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形成更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政策机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具有高度文化自觉自信的拔尖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深入实际、注重实践教育教学、长期坚持产学研结合的优良传统铸就了哈工大教学科研队伍理论联系实际、讲求实干的务实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特别是近年来,在一大批国家重大专项的协作攻关中,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得到大大提升。

  【作者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