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国:乘势聚力,协同创新,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特别强调高校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这对于我国深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协同创新是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途径

  协同创新思维成为当今创新理论最重要的核心理念,而协同创新理论已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受到各国创新理论家和创新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从国内外实践看,协同创新多为组织(企业)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宏观层面的主要形式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由于协同创新不同于原始创新的协调合作,也有别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其本质属性是一种管理创新,亦即如何创新管理模式,打破部门、领域、行业、区域甚至国别的界限,实现地区性及全球性的协同创新,构建起庞大的创新网络,实现创新要素最大限度的整合。

  协同创新的实践,已在国外取得了重要的成功经验:美国硅谷成功的关键,在于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形成了扁平化和自治型的“联合创新网络”。日本政府早在1961年就制定了《工矿业技术研究组合法》,推动企业协同创新。该法规定只要被认定为“技术研究组合”,就可以被视作非营利性的特殊法人,并享受若干税制优惠。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模仿日本的“技术研究组合”模式,成立了以国家电子通信研究所为牵头单位,由三星电子、LG半导体以及大学、政府机构等组成的共同研究开发组织,并建立若干个与此相关的大科学工程。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本来遭受重创的韩国半导体企业异军突起,涌现了三星、LG等世界半导体巨头,在通讯、存储芯片、平面显示等技术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在欧洲,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芬兰、爱尔兰、瑞典等协同创新网络蓬勃发展。在我国,两弹一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工程等国家重大战略性技术攻关的成功,无疑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的成果。但由于技术领域的广泛性、复杂性,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当前我国的协同创新模式显然不可能完全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而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协同创新的经验,并将我国拥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强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全社会协同创新的优势。

  胡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可以说,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政策选择。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担负着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特别是通过“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实施,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良好学术积累和发展前景、国际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院校,其中一些院校和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具体表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庞大的创新队伍和丰富的创新资源长期以来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效率不高等,致使我国创新能力不足,这是我们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

  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就是要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利用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开展同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有效整合高校以及社会各方面创新力量和资源,促进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推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相融合,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国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提升,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只有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才能促进高校体制机制改革,使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能紧密地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同时促进科技与教育密切结合,加速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步伐。

  二、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创建多学科融合交叉的大平台

  实现协同创新的基础是合作,前提是共赢,迫切需要改革传统的科研理念、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加快学科融合交叉,推进跨学科研究。当今的许多重大科学研究,几乎都是在跨学科领域展开,许多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把跨学科作为一种大学理念,渗透到大学的全部活动当中。协同创新的前提之一是建立在跨学科的项目上,只有找到了跨学科的研究方向,才具备了协同的基础。只有跨学科,协同创新才具有实质的意义。

  在这一点上,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以及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有其高端人才荟萃、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基础雄厚的特有优势。适时根据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组建跨学科研究中心或研究院,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作的重大研究平台,汇聚一批学科互补、兴趣相同、分工协作的国内外优秀团队,持续协同创新,逐步成为不断产生重大原创性成果、解决国家重大问题的协同创新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从2005年开始成立的基础与交叉科学研究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目前已从海内外汇聚了100多名优秀年轻创新人才,成立了高超声速、生物医学工程等十几个研究中心,其研究成果受到多方关注。

  促进学科交叉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花大力气部署和建设大规模科学工程,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重大科学前沿中寻找交叉点,不仅能够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的多学科科学家们的密切合作,而且也是吸引国际上一流科学家联合开展研究合作的重要手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科学研究——无论是大科学设施,还是大的协作项目,已成为科学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部分,给科学和技术带来了预想不到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大科学工程主要集中在中科院系统,但最近各高校也非常活跃,高校不仅有多学科的优势,更能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而且和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美国、韩国等在高校建立了大量的大科学工程。哈工大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瞄准空间环境领域联合国内优势单位正在争取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

  高校不仅需要在内部实现自身的合作,也需要与科研院所的合作,还需要与企业的合作,瞄准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等领域协同创新需求,启动从资源深度共享、项目深度合作,到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或者在政府引导下联合成立引导并支持行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的研究院。这将是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应对国际竞争挑战的重大举措,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多方共赢、整体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真正成为知识创新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试验田、扩大开放桥头堡的必然选择。

  三、面向国民经济重大需求,开拓高校与各领域协作创新的新模式

  协同创新的模式多样,包括达成一般性资源共享协议,实现单个或若干项目合作,开展跨机构多项目协作,设立网络联盟,建立战略联盟等等。但是,要形成稳定的协同创新机制,其根本在于利益协调,政府和产学研各方均须确认利益范围与责任边界,设定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并辅以一定风险投资机制。政府通过法规、政策进行引导和鼓励,科技服务中介机构提供相关信息服务,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为高校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指明了具体方向。

  实现协同创新需要,创建新的体制和机制。目前,我国科研系统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研机构三大部门构成。从目前态势看,这三个科研子系统各自独立运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尚未成型,造成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开发研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导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因此,要加强协同创新,需要在健全政府引导调控下外部驱动机制上有突破性进展,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政府应在“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上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加大对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建立一批特色鲜明、机制灵活、能够解决国家重大问题的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一批能够调动各方积极性的重大协同创新项目。其次,建立对高校的科学评价制度,改革高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机制,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探索与国际接轨的人事聘用和分配制度,形成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第三,探索更加适合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

  面向区域协同创新,融入黑龙江省创新体系建设。哈工大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合作,成立了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集中装备制造、材料、电子信息、土木工程等领域的优质科研资源,与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造、工业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特别是与八大经济区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符合黑龙江区域特点的高水平的集技术研发、整合集成、转移与扩散的工业技术研究与支撑平台,形成“政产学研金介”结合的一体化协同创新联盟。

  面向行业协同创新,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哈工大在多年服务航天的基础上,2010年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同组建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投入5亿元研究经费,结合国家重大任务需求,瞄准未来我国空天技术领域新的战略制高点,凝聚校企双方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力量进行协同创新,组织开展空天技术战略研究和系统论证,培育重大科技项目,在空天技术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发展基础理论,探索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为全面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和世界一流大学,使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变提供持续的重要的科技支撑。研究院的成立,对校企双方是一次双赢的深度合作,是在航天领域第一个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作、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航天集团可以借此围绕空天科技领域持续稳定地开展重大基础性、前沿性技术探索和应用基础技术研究,实现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的紧密结合,提高企业集成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哈工大可以借此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围绕国家空天技术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提炼重大基础性的科学问题,提升学校原始创新能力并将大大地促进航天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成立了“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12个国家级产学研联盟和“动力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8个黑龙江省产学研战略联盟。这些产、学、研联盟着力在体制机制上创新,破解了过去多年产学研结合的难题,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面向国际合作协同创新,突出高校特色,搭建国际协作创新大平台。贯彻刘延东国务委员要求哈工大发挥对俄合作的传统和优势的指示,成立国家级“哈工大中俄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基地”,纳入国家“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框架下。与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牵头中俄双方各15所著名工科高校成立了“中俄工科大学联盟(ASRTU)”,联盟宗旨:“汇集中俄工科精英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中俄人才交流与科技合作,促进两国创新型经济的共同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对俄合作的重要平台。

  开展协同创新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途径,坚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民经济重大需求,是实施协同创新的指导原则。这既是当代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使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

  【作者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