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廷奇、王长喜: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是大学不可或缺的“两翼”,其质量与水平是大学综合实力与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在现代社会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主要职能,而这些职能主要是通过学科建设与教学工作来实现的。但由于科研职能的日趋强化,以及在大学评价中片面强调学位点建设、基地建设、科研成果的重要性,大学学科建设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本科教学,尤其是在重点大学里,学科建设似乎就是“211工程”、“985工程”的全部内容,人才培养与本科教学改革并没有纳入学科建设规划。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大学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不仅存在体制上的隔离,而且在发展策略上倚重倚轻、顾此失彼。那么,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有何关联?学科建设资源如何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如何通过政策与制度创新实现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改革的统一?在当前大学越来越重视学科建设与培养创新人才的背景下,研究这些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改革的相关性分析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学科与大学一样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概念,并且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科技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学科的内涵也不断丰富与拓展。中世纪大学主要是进行人才培养的机构,设有神学、法学、医学等学科,因此学科与教学或人才培养有密切联系,学科主要是指人才培养的专门领域。现代大学的学科不但是指学术的分类,同时也指教学的科目,是与大学传授知识的某一科学领域或专业分支相关联的概念。从词源学的角度看,英文中的“discipline”是指严格的训练与熏陶、纪律、规范准则与约束,即“学科规训”,意指进入某一学科的所有成员必须经过一定的学术与行为规训,才能实现个人的专业化。可见,学科概念本身就包含人才培养,或通过专门知识与学术训练实现人才专业化的意涵。在大学具体的办学实践中,这种人才培养的途径大致分为两种:通过科学研究来培养人才,表现为使参与者经受较为严格的学术训练,使他们成为一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教学活动培养人才,使学生进行初步的专业化训练。前者主要表现为某一学科的学术梯队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后者主要表现为某一学科的本科生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科是大学组织学术性活动的基本单元,是凝聚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以及培养人才的核心载体,学科发展的水平是大学办学水平以及教育水平的基本标志。因此,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都十分注重通过学科建设推动学科发展,并把学科建设作为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念的基本途径。

  但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大学学科建设的人才培养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或者说学科建设中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只是在研究生教育层次才有所体现,而在本科教育中二者甚至出现渐行渐远趋势,“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有一种为追求自身发展而专注于科学研究,逐渐淡化本科教育的倾向,并且越是学科水平高的大学,这种倾向越突出”。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科作为一种学术研究领域,其自身的发展需要科学研究,同时,随着现代大学科研功能的彰显,“重科研、轻教学”成为大学组织活动中普遍的价值取向,甚至出现了个别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受挤压的危险;另一方面,不少大学在争创“研究型”以及在追求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科分布、博士点数、研究项目与研究论文数,因为无论是颇为流行的大学排名,还是政府对大学的投入决策以及学科建设评估,都赋予了这些指标较多的权重。这种导向的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忽视了本科教育,忽视了学科建设本来应有的人才培养功能。

  由于受前苏联高等教育制度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仅仅重视专业与专业建设,忽视甚至不提学科与学科建设。”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大学科研功能的强化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一些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开始重视学科、学科建设。特别是“211工程”与“985工程”的实施,使我国大学在重点学科、科研平台与学位点建设、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与此同时,本科教育质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或者说,本科教育没有达到与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相应的质量要求。当然,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的疏离固然与“重科研、轻教学”的政策取向有关,但传统的大学本科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学学科建设忽视本科教学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将大学本科教育定位于知识授受型教育模式,培养目标主要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过程与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学科建设基本上没有联系。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以及知识经济的发展,大学本科培养目标不仅仅是简单的“适应”社会发展,还要注重“创新”与“引领”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在这种背景下,就必须对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打破本科教学与学科建设的隔离状态,真正把科学研究、研究性教学引入人才培养过程。实际上,“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并不是孤立发展的,两者并非完全排斥,而是相容的。因为两者的出发点都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以人为归宿,正是两者的共同存在构成了研究型大学的完整价值体系,两者必须互动发展,两者只能互动发展”。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虽然在任务侧重、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具有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冲突,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本科教育目标,是推动二者日趋融合的内在动力。当然,这种融合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功能叠加或任务与资源分配上的比例调整,也不是仅仅靠行政权力的强行“撮合”,而是基于二者整体育人功能提升的自然融合与功能互补。

  二、学科建设促进本科教学改革的途径

  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学科建设对于促进本科教学改革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已有的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的优势与特色,表现为学科建设是本科教学改革的资源保障;学科建设过程与本科教学改革过程互动发展,协同并进,表现为学科建设是本科教学改革的推动力。从实践意义上讲,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本科教学改革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有自身的特殊任务与工作侧重点,关键问题是要更新本科教学理念,探询学科建设促进本科教学改革的结合点与着力点。

  (一)利用学科建设优势促进专业调整与改造

  专业建设、调整与改造不仅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本科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当前,厚基础、宽口径、跨学科,充分利用学科建设的优势与特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是社会经济以及科技发展对大学专业调整与改造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学科建设的知识创新、学科互涉、学科共生是设置新专业、宽口径人才培养的前提。综观国内大学的一些品牌专业,一般都有实力雄厚的学科资源作为支撑;近年来国内不少研究型大学设置的本科新专业,大部分都分布于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或有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博士学位授权点、重点基地作为发展平台。可以说,大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互动已经由传统的“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学科”的模式转变为“重点学科→本科专业”的新模式。这种学科建设主导的专业建设模式不仅表现在新专业的建设上,而且也表现在对已有或传统专业的调整与改造上。一般来说,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学科分布较广,师资力量较强,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可以利用学科交叉优势,拓宽专业口径,改变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同时,大学学科水平较高,学术力量集中,对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问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需求具有前瞻性,本科教学改革可以在更高起点上设置和改造本科专业,形成具有本校“个性”的特色专业。

  (二)利用学科建设成果促进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何教学改革的计划与设想都必须通过课程改革才能得到落实。从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关系而言,学科建设对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科学研究与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的互动来实现的。没有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就没有归宿,大学就会成为功能单一的研究机构。具体来说,以科研为中心的学科建设对课程教学的优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方法是开设新课程的基础,教师将科研内容、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并固化为教材,有助于优化课程体系、提升课程教学的前沿性;二是教师将科学研究的新成果、科研思维方法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有助于改变传统的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知识授受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的热情,使学生在研究性教学中加深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三是利用大学多学科优势开设综合性课程,或由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开展跨学科协同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整合大学课程教学资源,使课程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三)以学科平台建设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本科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也是当前本科教学的薄弱环节。当然,这仅仅靠传统教学模式或者仅限于课堂教学改革是不够的,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赋予科学研究以教学与培养创新人才的功能,为学生创造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实际上,以科学研究为核心的学科建设可以为这种功能的发挥创造十分优越的条件,因为参与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使学生感受创新环境、了解创新工作、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其一,通过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开出高水平的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课程,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研究实验,有助于改变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其二,利用大学学科交叉优势,以及丰富的科研项目资源,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吸纳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使学生能够尽早参与科研训练和创新性实践;其三,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学科建设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科研成果,还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科研平台与设备优势,这些资源优势是培养学生创造力不可或缺的环境。一方面,大学尽可能将科研实验室、科研平台、工程技术中心等学科平台对本科生开放,使之成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舞台;另一方面,要利用校企合作与产学研合作平台,使学生直接参与社会实践与科研锻炼,从而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职场竞争力打下基础。

  (四)以学科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学科建设重在学科队伍建设,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学科;本科教学改革重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没有高水平的教师与教学团队,教学改革就不可能达成理想的效果。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本科教学改革,教师队伍都是主体。从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改革各自的任务侧重与时间分配上来看,教师作为研究者与教学者的角色具有内在的矛盾与冲突,但从人才培养的视角来看,教师的角色又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当然,教师科学研究的高水平并不等于本科教学的高质量,关键问题是要利用学科建设的成果、环境与氛围,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而有效推进本科教学改革。一是通过学科团队与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体化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学科团队建设中既要满足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需要,又要有利于发挥教学的功能,既要研究学科发展的方向,又要研究教学改革的措施与方法。二是鼓励教师挖掘学科建设资源,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的特点在于其教学的研究性与学术性,而研究性教学就是教学与研究的结合,就是用“研究”的氛围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有自觉、有意识地利用学科建设资源以及“研究”模式与方法改造本科教学,才能真正体现研究性教学的特点、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制度创新:实现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改革的整合互动

  上述可知,学科建设蕴涵着丰富的本科教学资源。实现大学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改革的结合,不仅可以拓展本科教学资源,而且有助于开阔本科教学改革思路。但理想中的“应然”并不等于“实然”的办学追求,由于固有的管理体制与政策障碍,以及传统的办学观念束缚,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改革的“两张皮”现象依然根深蒂固。很明显,学科建设是本科教学改革的基础,同时,学科建设成就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学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本科教学改革的方向,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改革二者具有互补关系。但这种互补关系在实践中并不是自动发生的,还要有赖于一系列制度与政策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如果把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改革看作一个整体系统的话,要保证该系统人才培养功能的充分发挥,必须对大学组织体系、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统一规划与管理学科建设和本科教学改革

  现行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管理实施的是“分而治之”的管理体制,由学科建设办公室(学科处)主管学科建设,教务部(处)主管本科教学事务及本科教学改革,两者分属不同的主管副校长负责,自上而下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体系与管理关系网络。管理上的“各自为战”导致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之间“资源割据”、信息互闭,并且由于倚重倚轻的政策导向,实践中学科建设不断“挤占”与“挪用”本科教学资源,而学科建设成果却难以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结果是教学改革步履维艰、难以深入和持久。因此,无论是从促进大学发展的战略高度还是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大学管理必须摒弃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改革“隔离”的旧观念,积极倡导科研“反哺”教学,通过学科建设促进本科教学改革;从管理体制上保障学科建设与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教学平台、教学团队建设融为一体。一方面,学科建设规划与本科教学改革规划要纳入学校发展战略总体规划之中予以统筹考虑,避免出现厚此薄彼、重此轻彼现象;学科建设规划要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以此强化学科建设对本科教学改革的支撑力度,尤其是要科学规划如何利用学科建设优势培养特色人才,以及如何将学科建设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建立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改革的沟通协调机制。可以成立跨越学科建设与教务管理部门的专门机构,直属校长领导,专门负责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改革一体化的组织与实施,定期研究本科教学改革的重大问题,落实学科建设资源向本科教学资源转化的政策与机制,引导基层院系重视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改革的互动与协同。

  (二)建立学科建设对本科教学改革支撑的导向机制

  在当前倡导培养创新人才的背景下,大学都已经认识到了学科建设之于本科教学改革的意义,困难的是怎样让学科建设过程变为促进本科教学改革的过程,以及如何将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改革的资源。其中,激励与导向机制是关键,它决定着学科建设成果推进本科教学改革的动力。第一,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给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由。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刚性有余,柔性不足,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学时分配还是授课方式与考试方式的安排,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教师教学改革的自主性。从本质上讲,以学科建设促进本科教学改革的过程也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惯性的过程,既要鼓励教师自由探索学科发展的未知领域,也要鼓励教师教学改革的自主性。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科研的内容、科研的思维、科研的氛围,才可能有效推进教学改革。第二,改革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调动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当务之急是调整现行教师评价与激励政策,赋予教学改革成果在职称评聘、待遇分配、业务考核等教师评价体系中更多的权重;同时要扩展教学成果的奖励类型、范围与力度,使教师能够真正体会到教学改革的成就感,从而鼓励教师教学与科研平衡发展。第三,改革大学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赋予教学改革成效更多的权重。大学教育质量评估要将学科评估与本科教学评估统筹规划、通盘考虑,学科评估要将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联系、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学科建设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成效等指标纳入评估体系;本科教学评估同样也要将本科教学利用学科平台与资源的情况作为评估内容,从而为教师潜心教学改革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科学构建大学基层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

  大学是“底重”组织,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本科教学改革都是以基层学术组织功能的充分发挥为前提的。因此,要实现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教学与科研的整合互动,以及学科建设对本科教学改革的有效支撑,基层学术组织及其运行机制的创新是关键。(1)改革大学内部管理体制,使学院成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实体性机构。尤其是要打破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管理的“隔离”状态,由学院统一规划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改革,并根据本科教学改革的需要有效利用学科建设资源。(2)创新传统的“教研室”职能,成立研究室(所、中心)。其不仅负责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教育,而且要承担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职能,从而有利于利用学科建设成果推进本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改革研究室(所、中心)的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使之成为责权利平衡、充满活力的基层学术组织。研究室(所、中心)主任既要是学术的权威,也应该是本科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责任人;成员考核不但要注重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而且也要关注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学科梯队建设不仅要适应科学研究的需要,而且也要考虑教学团队建设与教学改革的要求。

  【作者系武汉理工大学高教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