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也是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路径。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我们认为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及其高等教育机构在全球化背景下,于战略上设定国际前沿目标并付诸行动的过程,在实施层面表现为具体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及其效果。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是按照国际高等教育界通行的理念、准则和规范指导办学,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从而提高一国或者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办学水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的人才的过程。清华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排头兵,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将国际化设定为学校发展的一条基本路径。在发展战略上,学校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全面增强教学和研究的国际竞争力;在战术上,坚持“开放式”办学,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探索和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理念建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早在建校之初,清华大学就开始了国际化的历程,不过那时的国际化主要是指“美国化”。解放后,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清华大学的国际化又走上了“苏联化”的道路。即使如此,清华大学从未放弃对“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国际化”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国际化”战略在理念上更清晰、更自觉、更理性。早在80年代中期,清华大学的官方文件中就出现了瞄准世界先进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的提法。1985年,清华大学提出“争取在九十年代,把清华大学办成一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1993年,清华大学明确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到2011年,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争取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世界第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2006年,《清华大学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又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1994—2002年的第一个九年,调整结构,奠定基础,初步实现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过渡;2003—2011年的第二个九年,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力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2012—2020年的第三个九年,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努力在总体上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2020年以后还要继续推进建设,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争取达到或接近世界著名一流大学的水平。”2008年12月底,由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主持的“十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一流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专家评审组验收,报告再次强调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性。可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是清华大学一以贯之的自觉追求。
二、办学实践:“对国际开放”
20世纪90年代中期,王大中校长提出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的办学总体定位。清华大学的“开放式”办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对国内开放,面向社会,密切与地方和企业合作,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一方面是“对国际开放,面向世界,加强教育、科技和文化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吸收各国高等教育之长,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国际化促进清华大学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成为一项明确的发展战略。由此,清华大学在学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无不体现“开放式”的办学理念,以期通过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提升学校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和声誉。这在一系列显性指标上都有明确的反映。
1.学生的国际流动
学生的国际流动是大学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从方向上看,学生流动分为流入(国际留学生)和流出(本国学生接受时间不等的海外学习)两种形式。
(1)留学生的数量和层次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的留学生数一直呈现递增的趋势,特别是2000年以后,增长速度大幅提升。截至2007年底,清华大学有来自87个国家共计2204名在校各类留学生,此外,还有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学生243名。就留学生的层次分布而言,自2003年起,学历生的数量超过了非学历生数,成为清华留学生的主体。在学历生中,本科生的数量最多,一直占据主体地位。2000—2006年,本科、硕士、博士三种学历生的数量均有大幅度增长,但硕士研究生的增长速度最快。
(2)本国学生公派出国的途径、数量及层次分布。
截至2006年底,清华大学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交换生、联合培养、国际会议、合作研究、竞赛、实习等多种形式派遣本国学生出国学习。2004—2007年,清华大学公派学生出国(境)数以平均每年24.5%的速度递增。其中,研究生出国(境)人次最多,约为本科生的4—5倍;短期研究和国际会议是研究生出国学习的主要途径。
2.教师队伍的国际化
师资力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条件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也影响着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质量。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其师资力量往往是高度国际化的,这已被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证明。近年来,清华大学采取了培养与引进并行的办法来促进教师队伍的国际化。
清华大学实施了“百名人才引进计划”等一系列措施,从国内外引进了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许多已成长为学校的学科带头人。这些学术骨干多数具有海外学习和研究经历,很多从海外名校获得博士学位。他们的引入,大大丰富了教师学术背景的多样性,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以经济管理学院为例,截至2008年6月,学院共有教师123人,其中从海外及香港地区高校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有35人,占该院教师总数的28%。
同时,学校通过推行“教学骨干派出计划”、“中青年教师海外研修提升计划”等项目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到世界一流大学学习或参与教学研究工作,以此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2004—2005年,中青年教师进修数量都为60人左右,2006年达到100人左右,其中,副教授是主要的受益对象。2007年,学校因公出国、出境的教职工达到3800人次以上。
在优化本土教师学源背景的同时,清华大学还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在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新兴学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中间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等。这些世界知名学者的引入,不仅极大地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还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人才引进的“放大效应”。
2001年,学校设立了“清华大学讲席教授基金”,用于聘请国际著名学者或教授团组来校执教、参与科研并指导研究生。2001年学校聘请美国工程院院士、普度大学教授萨文迪担任新成立的工业工程系系主任;2004年,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前哈佛大学景观学系系主任欧林教授出任建筑学院景观学系系主任;巴黎十一大的教授组成的数学系讲习教授团组,将全套课程搬上清华讲台并亲自讲授;经管学院也聘请了28位讲席(特聘)教授任教。截至2007年底,清华大学共聘请讲席教授团组20个,有100余名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副教授通过该制度来清华工作。
3.教学与课程的国际化
1996年,OECD将“课程国际化”定义为“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西方学者莫里斯·哈拉雷认为,课程国际化不仅包含外语训练和国际区域研究学科的发展过程,而且还包含将全球视野引入一般学科的“学科普遍化”过程。清华大学教学与课程的国际化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将跨文化理解、国际合作精神等内容融入现有课程中,关注国际上普遍重视的重大问题及与此相关的学术前沿研究。例如,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为非环境专业学生组织开设了本科生全校性选修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组,着力培养学生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
其次,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稳步推进双语教学。据统计,2006—2007学年度,全校开设本科双语教学课程125门(外文授课比例50%以上),采用英文原版教材的课程200门,其中信息、生物、法学、经济、管理等专业开设的本科双语教学课程(外文授课比例50%以上)65门,占所开设课程的16.1%,采用英文原版教材的课程占所开课程的23%。同时,清华大学面向来华留学生和国内本科生开设87门本科生全英语授课课程,分布在20多个院系,其目标既在于提高本国学生的专业水平,也为促进交换生、留学生等国际交流项目的开展提供条件。
最后,利用海外教育资源,开设全校选修课。清华大学于2007年9月开设了“海外名师讲堂”课程,这是学校为进一步整合海外名师资源、增强校园国际化氛围、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而设立的校级选修课。该课程每年举办讲座20场左右,面向全校学生开放,采用IC卡考勤的方式,学生可自己决定完成课程的时间。该课程包括两个系列:“全球领导力”系列,以高端、宏观、有利于提升学生领导力的人文社科类演讲为主,演讲人为外国(前)政要、重要国际组织领导人、国际知名跨国企业总裁、世界知名大学校长等;“前沿科技”系列,以学科前沿、交叉领域、介绍最新学术动态与成果的高水平学术报告为主,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演讲人为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等世界级著名学术大奖获得者,以及不同学科领域的世界著名学者等。
4.国际合作研究
清华大学积极推进高水平的科研合作,提高教师与学生主持、策划、参与重大国际项目的能力;同时依托国际会议,促进科技和学术成果的国际交流。2004—2007年,清华大学新签涉外科研合作项目数以平均每年30.5%的速度递增。除2003年因“非典”显著下降外,清华大学2002年以后主办的国际会议维持在每年多于60次的稳定水平。2001—2006年,清华大学的国际合作项目的合同金额和到款项金额均呈上升趋势。
通过加强国际化,近年来,清华大学师生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也表现不俗。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往往被列为衡量一所高校科研水准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2006年,清华大学被网络版《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论文总数为2866篇,被《工程索引》(EI)收录的论文总数为3317篇,被《科学技术会议录》(ISTP)收录的论文总数为1579篇。2006年与2003年相比,清华大学发表的国内和国际学术论文总数增长了20%左右,而SCI论文被引用篇数和被引次数分别增长了85%和135%。据统计,清华大学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数,近年均保持全国高校首位。
5.国际合作办学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清华大学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不断完善。目前运行比较成熟的学位项目有清华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硕士生联合培养项目、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美国MIT斯隆管理学院合作培养IMBA项目、“中法4+4”双学位合作项目、中法环境硕士联合培养项目等。以清华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硕士生联合培养项目为例,其独特之处在于互派学生,双方商定培养方案,学分互认,两地培养,双授学位。该项目直接带动了清华大学英文课程的建设。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顾秉林校长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举办“清华大学—亚琛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这是清华大学首次在海外举行学位授予仪式。这一行动表明,清华大学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三、清华大学国际化办学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的国际化办学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从方式上说,对外交流与合作从单纯的吸收少量外国学生、公派部分留学生、教师短期的访问合作等方式发展成一套全面的多渠道、多层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
目前,清华大学已经与一批世界知名大学和机构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培养、交换交流学生、国际会议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展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参与大学国际组织和联盟,促进双边及多边合作;策划和推进重大海外文化和学术交流活动,从而全力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二,从活动主体(政府—高校—院系)上说,清华大学及其各院系在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得以凸显。
一方面,随着高校自治权力的扩大,学校拥有更大的空间开拓对外交流的广度,增强对外交流的力度。以中外合作办学为例,早期的合作项目多由政府主导,如清华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硕士生联合培养项目及中法环境硕士联合培养项目等,均由我国教育部与外国教育部谈判并签署合作协议,然后由清华大学和对方指定大学具体实施。近年来,学校及各院系主动走出国门,自主开创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主要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和方向指导,而清华大学拥有越来越多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清华大学在承担教学和研究任务之外,主动发挥其社会服务的功能。从2001年起,清华大学接待外国国家元首、政要、外国政界、商界、学界人士和授予名誉学衔的数量都有明显增长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清华大学在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方面采取越来越开放和主动的姿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从学生参与来说,除了参与人数的急剧增加,参与主体的层次也在逐步从研究生向本科生下移。
清华大学早期的学生对外交流项目主要针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从2002年起,本科生的出国交换、短期实习等项目迅速增加,当年本科生因公出国人数较上年增长86.9%。2003年清华大学新生研讨课的设立,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探索。2004年起,学校又在本科生中开展“大一外语强化训练暨外语文化活动月”活动,聘请大量外籍教师和外籍志愿者,创造纯英语的交流环境,着力提高本科生的英语听说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由此可见,清华大学在对外交流和合作办学方面的参与主体正在逐步从研究生向本科生下移。
当然,目前清华大学的国际化办学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目前清华大学对于国际留学生的吸引力还达不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
相比于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清华大学目前的留学生比率仍然偏低。2007—2008学年度,牛津大学的非英国籍学生(官方统计中包括欧盟学生、国际学生与国籍不明者)占全校在校生数的30.7%,哈佛大学的国际留学生比例为19.64%,而同年清华大学的留学生比例仅为6.8%。由于历史原因,本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的住宿和学习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两者的交流仍然不足。另外,从国际留学生的来源来看,清华大学的留学生多集中在韩国、日本等临近国家,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学生的吸引力还非常不够。
其次,对于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体制借鉴不够。
国际化强调的是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本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人类相互理解与尊重的目的。当前清华大学的多数国际化办学举措都以项目为中心,以活动为表现形式,对于办学形式的借鉴居多,但对于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体制等制度层面的借鉴仍然不足。
再次,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借鉴居多,输出不足。
按照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先生的外缘现代化理论,欠发达国家(主要指非基督教文明地区,即西方发达国家以外的地区)的晚期现代化主要是从外部国家移植或引入现代化生产要素及现代化文化要素的过程。20世纪,中国教育体制的现代化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吸收和引进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体制,并与本国传统不断斗争并最终取得协调、适应、内化的过程,因而具有较强的依附性。而在现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既有相互的借鉴,亦有对彼此的输出。目前清华大学的国际化发展在很多方面仍然体现出“依附性”的特点,即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借鉴居多,输出不足。
【作者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