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郑卫东:高校学科发展的核心保障要素探析——以上海市为例

一、高校学科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外在因素——优良环境的诉求

  1.政治、经济对学科建设的影响

  世界各国、各地政府均把学科建设作为大学的细胞来衡量大学的核心实力。1958年美国的《国防教育法》规定:由联邦政府向高校学生发放低息贷款,为国家培养急需的外语人才。同时,也为有关学科提供科研补助,以挽回美国在尖端科技上负于苏联的尴尬局面。正是通过政府的这种“作为”来影响大学的学科发展。又如,美国还强调只有大学才是基础研究的地方,而不是政府或私营企业的一些机构,使得一流的科学家与学者能够集聚大学,使得美国大学的学科发展达到很高的水平。

  近年来,我国通过国家行政力员推动学科建设,创建高水平大学的举措日益突出。如以“211工程”为核心的新一轮重点学科建设,目标是使“一批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类学科前列,其中部分学科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上海作为国内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为上海高校学科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物质与资金保障,同时对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9年2月,上海市公布了《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实施方案》,对上海高校的学科建设有了更高的“希冀”。文件提出:“以提升上海高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为宗旨,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结构,提升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增强上海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和全国的能力。”在经济受到全球化冲击的今天,上海高校同样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就学科建设而言,学科方向如何定位,队伍怎样汇集,人才培养的方向是什么,科学研究及基地建设如何实施等,都是摆在高校面前的新课题。

  2.科技、文化对学科建设的影响

  科技发展影响着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影响着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观念及手段。一大批高科技产物在20世纪相继涌现,它促进了学科结构的调整,促使大学学科结构在综合和优化过程中,不断探索科技发展的前沿问题,并取得突破性进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高校的学科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多科性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增多,大学学科的综合化程度的加强,都有利于学科向纵深化发展。

  社会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文化中包含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和传统习俗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上海融汇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特点是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这种文化背景正是上海高校学科发展追求的风格,既注重传统,又追求特色,不断修正思路,合理选择定位,不盲目趋同,注重特色培养和优势挖掘。

  (二)内在因素——内在逻辑的追寻

  学科建设的内在因素可以分为学科结构、学科组织、学科制度和学科文化等,这些内容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上海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重点应把握这些内在因素,按照学科建设规律进行学科建设的探索。

  1.学科结构

  上海高校由重点高校、一般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三个层次组成。重点高校的学科门类齐全,学科结构自成体系,学科建设起点较高,学科优势十分明显,构成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递级增生的学科结构体系,表现了上海高校学科结构优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对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诸多相关问题,如学科体系重叠、学科结构趋同、学科机制迟滞等,亟需采取相适措施,予以统筹解决。2008年6月,上海市教委开展了2008—2020年上海高校发展定位规划工作,上海各高校基于理性选择发展定位,规划了各自学科专业建设与结构优化调整,并基本完成了布局调整。在发展结构上,上海高校应着重明确目标,提高层次,追求学科的协调发展,以强带弱,重视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形成富有竞争力的强势组合下的学科群。

  2.学科组织

  大学中以学科作为直接操作材料的学术组织通常被称为学科组织。它具有结构松散、学术性强、讲究分工、注重协作等特点。当下,国内高校的学术组织还处在非成熟的形成期,与之相适应的学科建设应该注意尊重学术权力,分权管理,加强学科组织之间的协调、拓展与开放,学术组织也应更加灵活多样。

  3.学科制度

  大学学科制度规训学科新人和控制学者学术职业规范。上海高校应增加学科制度建设,以此保证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自律性与高效率。具体而言,要建立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协调机制,将学科建设逐渐纳入法制化轨道,以增强学科建设制度的司操作性。

  4.学科文化

  塑造大学学科文化引领着学科持续发展和向纵深发展的力度,学科特有的语言、理念、价值标准、思维方式、伦理规范是学科发展的精神氛围,具有潜在性和持久性,有培育与凝聚之功能,是学科建设不容忽视的无形力量。

  二、高校学科建设的四个保障要素分析

  (一)学科发展动力:学科团队的培育与运行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和支撑发展已成为上海未来科技发展的行动纲领,推动自主创新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海高校作为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的场所,担负着上海自主创新的重任。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发挥学科科研团队的功能。

  学科团队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探索学科前沿为目标,具有研究的长期性和研究的系统性,在瞄准学科国际前沿的同时,培育平等和宽松的学术氛围,培养和造就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目前,我国的学科团队易出现“战术家多、战略家少”的现象。一个学科往往具有多个研究方向组成的不同团队,每个方向的负责人往往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具有很强的研究能力,但不同方向之间平行前进时,交叉互补少,难以集中优势产生大学的成果,难以产生合力。目前,上海高校中仍缺少具有预见学科发展方向的战略型学科带头人。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准确把握学科发展的动力,才能准确解决学科建设中“依靠谁建设”和“以谁为中心建设”的问题。“融合与创新”是上海高校学科团队发展的模式。具体思路是,以师生团队为支撑,培育学科交叉的模块化科研队伍;以学科团队为龙头,形成相关研究领域的系统化的科技创新队伍;以项目团队为纽带,组建产学研结合的集群化的科研公关队伍;以创新基地为平台,营造科研团队良性互动的科技创新机制。

  (二)学科发展方向:学科规划的凝练与实施

  2008年,上海各高校启动了上海高校发展定位规划和学科、专业布局结构优化调整工作。各高校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分析形势,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发动师生员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研究制定了2008—2020年学校发展定位规划,确定了发展目标,明确了建设任务,并在三级重点建设的框架内,根据“扶需、扶特、扶强”的原则,理清了学校近期重点建设的学科与专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上海市政府公布了《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实施方案》,其中学科与专业布局调整和优化是重中之重,其组织原则是“学校为主、政府引导、强化需求、分类指导”。可以说,这是上海高校学科发展的规划性纲领之一。

  学科发展需求的无限性和学科资源有限性的矛盾,要求高校在编制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统筹处理好学科体系内部各方面的关系,实现学科总体、全面、可持续地发展。其中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学科的质量与规模”、“特色和优势学科与基础支撑学科”、“应用学科与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关系。上海“085工程”以推进高校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坚持“扶需、扶特、扶强”和“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统筹考虑和科学论证。它对引领高校科学的细化学科编制,引导学科建设良性发展将产生保障作用。

  (三)学科发展机制:学科建设机制的建立与约束

  上海高校学科建设机制应考虑学科发展的主流与趋势、国家和上海区域发展需求以及学校的自身发展目标、定位和基础。在运行中,适当建立准入制度。在发扬学术民主的基础上,对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和目标的学科要给予必要的支持。特别是要给主持或从事本学科建设的专家和学者有比较充分的自由权与自主权,对于不属于重点扶持的学科,也要留有空间。具体的学科点不可能长盛不衰,在大学内部,要有积极倡导学科调整的观念,及时调整学科方向,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要破除学科间因体制和观念等长期形成的壁垒,改变不合理的学科和科研管理的组织模式,真正促进学科之间的本质交叉和有机联系,将学科引入自身的自然之流,不断进入学科发展的新领域,生长和形成新的优势学科。

  同时,根据学校学科整体发展规划要求,将国家、地方和部门重点投入的各类资源(如“211工程”和“985工程”等)和相关要素(如队伍建设、人才引进、研究生招生等)进行整合并合理配置。在学术民主、适应需要、程序公正的基础上,建立遴选学科重点建设的科学决策机制。形成对于本校不同学科基本情况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对各类学科进行综合评价以及对其投入进行评价的相应机制,对于重点建设学科适时调整。

  (四)学科发展氛围:学科文化的浸润与导引

  伯顿·克拉克将高等学校组织文化分为学科文化、院校文化、职业文化和全国学术系统文化四种类型。

  学科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学科文化的内涵就越丰富,力量就越强大。学科作为一种亚文化,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学科文化呈现消极时,该学科发展往往受到阻碍;当呈现积极的时候,该学科往往会获得新的发展。因此,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学科文化的浸润与导引。大学学科文化中既存在对立又存在统一,冲突更具意义。“冲突既可以调动人们维护边界的努力,也有利于学科和专业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也在无形中恢复了由于规训而弱化了的对其它学科的敏感性,增加了人们发现原有学科规范的破绽和突破各自边界机会,因而有助于形成更多的新知识增长点。”而作为学科文化共性而存在的学术规范,更能以其价值引导和精神激励作用,促进大学学者的自律和自强。实际上,大学学者的专业忠诚主要源于学科文化。大学的学科文化是学者工作的重要动力源,这种由内而外产生的文化影响是任何激励都难以达到的。

  大学作为各种学科汇聚的场所,也有其特定的学术氛围或组织文化气候,这种院校文化对学科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在目标导向、情感激发和制度认同上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大学是人—人系统,倡导学校组织文化,倡导人本管理,可以调动大学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智慧。另一方面,大学是一种松散联合的组织,大学管理以院校文化、学校目标和精神为重要手段,通过创设尊重人、信任人的环境氛围,激发大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自律性。

  因此,高校自身应注重学科文化与学校院校文化的营造,保障学科建设能够在一种学术至上、自由宽松、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文化氛围下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的学科建设不能急功近利。它既要以学科排名作为参照,认清差距与方向,更应结合地域特点和优势,从高校学科团队的培育与运行、学科规划的凝练与实施、学科建设机制的建立与约束、学科文化的浸润与整合等方面统筹考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不断追求卓越,从而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地方经济服务。

  【作者李杲系上海海洋大学人事处干部,郑卫东系上海海洋大学人事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