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钦、牛景杨:深化内涵发展,强化学科建设,建设高水平学院

学科建设在大学各项工作中处于龙头地位,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学科建设也是学院综合实力和综合水平的集中体现和全面反映,是一个学院发展历程中的永恒主题,是学院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建设高水平学院的根本。化学化工学院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把学科建设当作学院的中心工作,把积极推行科学管理体制与加强学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优化学科布局、建设高水平学科队伍、凝练研究方向等多方面的举措,将“兼容并包、严谨朴实、自强不息”的河大精神和中原文化融入办学实践之中,充分调研、全盘谋划、科学布局,制定了特色鲜明、符合实际的中长期学科发展规划。显著提高了学院的核心竞争力,综合实力大大增强,迈上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强化特色,科学定位学科发展战略

  化学是一门中心学科,并以其中心科学的地位支撑环境、能源、材料三大领域的发展;化学工业则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占第一位的基础行业;化学化工类学科群在理工类学科建设中辐射作用很大,我校环境、材料、生物、制药、建筑等学科都属于近化学学科。学院在制定学科发展战略时,对国内外院校同类学科的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广泛调研,结合我校相关学科发展的现状、实力、潜力与优势,本着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将材料、医药定为优先发展的学科领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树立“大化学”、“大化工”的学科理念,打破院系行政建制的界限,实行多学科集成,集中优质资源进行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上世纪末,以分析化学学科为基础,联合物理学科建立了润滑与功能材料实验室,1999年实验室成为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2002年升级为河南省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2006年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以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学科为基础,联合医学、药学学科成立的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实验室成为河南省重点实验室;2008年,针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院领导班子广泛调研,科学决策,以无机化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为基础,联合我省钼钨生产企业组建钼钨化学与化工实验室,实验室以河南省优势钼钨矿产资源的生态化、高值化利用为突破口,组织多学科队伍联合攻关,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对象,并获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此外,学院还与环境与规划学院联合,获批河南省高校“环境与健康工程”研究中心,催化过程工程实验室也成为校级重点实验室,在多个领域形成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上述优势领域的发展也带动了整个学科的快速发展:2008年化学一级学科被评为河南省重点资助学科,化学工程学科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2007年应用化学专业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初步形成了以点带面,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科学谋划,推动学科快速发展

  集中优势,汇集高水平学科团队

  建设高水平学科团队,人才是关键。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科研组织能力、凝聚能力,对创新型学科团队建设至关重要。化学化工学院高度重视拔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针对学科现状,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有意识地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学术骨干,积极营造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和学术氛围,建立健全激励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作用的奖励和考核机制,明确学科带头人的职责和权利,促使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增强责任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科带头人的快速成长。张治军、牛景杨等先后被聘为河南省特聘教授,刘绣华教授、董学芝教授已成为学院乃至学校在应用化学技术领域的一面旗帜,王超杰等被聘为河南大学特聘教授。

  学院特别注重学术骨干和后备青年教师的培养,以建立发展后劲足、梯次合理的学术队伍。在引进、培养人才工作中强调学科意识,不仅考虑教学工作的需要,更要重点考虑学科建设的需求,优先保证主干学科建设的需要,重点扶持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科。通过内部培养与人才引进,全面优化学科团队的学缘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积极推动学科创新团队建设。3年来,学院共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招聘有一定影响,学术水平比较突出,教学科研能力比较强的博士、博士后10人;重点选送到中科院、美国等联合进行人才培养4人;学成归来博士、博士后3人;学院重点支持培养中青年学术带头人6人。这些人才构成了学科团队的中坚力量,正在发挥积极引领作用,带动着学院的学科发展。

  在汇集学科团队过程中,学院还注重鼓励和吸纳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为每一位教师自身发展提供平台,在全面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的同时实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围绕材料、医药、化工等重点领域,已成功组建多个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基础雄厚、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科研团队。2008、2009年,化学学科张治军、牛景杨教授领导的科研队伍分别获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成为我校仅有的两支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优化资源配置,构筑跨学科研究平台

  学科研究平台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化学化工学科都是实验类学科,没有高水平的学科研究平台,很难取得高水平的成果。为了支撑学科的快速发展,学院规划实施了实验室、研究所、工程中心三个层次的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布局。在实验室建设中,既坚持满足教学需要与解决科研需求相结合,又充分考虑交叉学科、相近学科的需要,注重实验室的多功能化和资源共享。通过科学规划,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利用院内外资源,搭建综合型基础研究平台。实验室除配备必要的公共性基础性实验仪器和设备外,根据学科方向的需要配置了X射线单晶衍射仪等专门仪器和设备,材料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已建成具有学科特色的专业性实验室。

  学院建立了以研究所为主体的项目申报与科学研究体制,组建了分子晶体与工程、精细化学工程、理论化学、环境科学、农业化学等五个研究所,目前,这些研究所承担的研究项目和发表的论文已占到全院的80%以上,对学科建设起到了明显的支撑作用。

  为了更好地支撑应用成果开发与转化,学院正在积极与大中型企业合作成立工程研发中心,建立多个工程研发平台。除已成立的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外,已与博凯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合作建立河南大学-博凯农化研究中心,并与多家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以人为本,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是近年来化学化工学院快速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关键。学院对科技人员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科团队和研究生提供宽松的学术环境,鼓励他们敢于和勇于大胆创新,培养独立自由的科学思维,充分开发教师和学生的学术研究潜能。学院在制定教师和研究生评价制度时,增加学术研究成果所占的权重,对科学研究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和科研实践活动,如学术沙龙、学者讲座等。学院鼓励人才冒尖,尤其注重为中青年拔尖人才提供施展平台,打破资历限制,给予职务、实施奖励、优先购置所需科研仪器,提供科研用房等。鼓励教师和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此外,学院在政治上关心人才的成长,积极扶持,鼓励上进;在感情上关怀人才的生活,积极帮助排忧解难,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校企结合,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

  高校学科建设除了构建基础科研平台、产出理论成果外,还应充分发挥其服务社会的引领支撑作用,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凝练、优化学科发展方向,使学科发展针对性更强、特色更鲜明。学院在与地方企业合作攻关的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实现合作共赢,也是建设高水平学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校应用类研究整体水平不高,社会服务能力薄弱。针对这一问题,学院的主要思路包括:一、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选题机制,加强应用性研究的针对性,从源头提高成果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二、实现企业、学校、学院共同参与的课题资助制度,解决应用类课题研究投入大、周期长的困难;三、充分利用企业在资金、设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应用性成果的快速、规模化转化。上世纪90年代,董学芝教授带领的课题组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针对造纸黑液处理的国际性难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在学院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与造纸企业全方位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发,不仅提高了项目研究的效率和针对性,产出系列高水平应用成果,而且对研究方向的凝练和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带动分析化学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从无到有,建立和发展了环境科学学科。2005年,环境科学专业获批硕士点;2007年,与环境规划学院联合获批河南省高校“环境与健康工程研究中心”;2009年,以我院环境学科为主,整合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环境与规划学院的相关学科,组织了“环境化学与污染控制”河南省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工作,实现了应用项目、基础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协调发展。

  强化教研,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本科生、研究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学院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学院工作的突出地位,积极改善“人才培育模式”,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启动了“教学质量建设工程”,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刘绣华教授联合美国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Hornak教授、从美国引进的史峰教授、西班牙引进的张庆友博士以及韩国留学回来的刘红玲博士等组建的“波谱分析”双语教学团队,在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3年的刻苦备战和教学实践,终于在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实现了我校在该项目上零的突破。学院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为了促进教研结合,设立了教改研究课题,实行导师负责制,并给予专项资助,鼓励本科生、研究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经过几年辛勤努力,终结丰硕成果。2006年,学院选送的大学生挑战杯作品《九天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河南省唯一入围作品参加了全国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并获得银奖,刷新了我校乃至我省高校参加“挑战杯”竞赛获奖的记录;赵俊伟、吴文鹏同学分别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09年,共有3位同学的硕士论文被推荐为河南省优秀硕士论文,占全校11%。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多年来,学院根据各专业实际,面向社会与科研机构,多方筹措,建立学生教改与科研实习、见习基地;邀请多名企业家、技术人员为学生做报告,并组织学生到企业、学校或者机关单位参观学习,从而使学生在得到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机会的同时,扩大了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和声誉。

  高水平研究成果数量、质量快速持续增长

  近年来,化学化工学院的高水平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实现了快速持续增长。2006-2008年期间共发表SCI、EI论文93篇,占全校34.5%;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占全校13.2%;获批省科技厅项目20项,占全校20.6%。

  表1 发表SCI、EI论文情况

  河南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SCI+EI论文

  SCI

  EI

  SCI+EI论文

  2006

  141

  47

  188

  66

  2007

  159

  46

  205

  66

  2008

  217

  42

  259

  93

  表2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情况

  全校

  化学化工学院

  2006

  15

  2

  2007

  16

  3

  2008

  22

  2

  表3 获批河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类项目情况

  全校

  化学化工学院

  2006

  31

  11

  2007

  19

  3

  2008

  47

  6

  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学院历来十分重视应用项目研究,充分发挥化学化工学科的实践特色,积极引导教研人员走向社会、面向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鼓励教师和研究生善于从生产实际中寻找课题,多方融资、合作研究、协同攻关。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张举贤教授开创的皮革化学品研究就已在国内皮革行业居领先水平,也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一时期,赵瑾教授开展的烟草中提取茄尼醇工艺、王彦林教授开发的系列阻燃剂等应用类技术,均已实现工业化生产,为我省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董学芝教授历经数十年开发的造纸黑液资源化技术,解决了造纸行业的国际性污染难题。在该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证项目研究所需的人力、物力和实验设备条件。在项目推广的关键阶段,学院领导多方努力,与学校相关部门一起积极促成了该技术在武汉晨鸣纸业和河南武陟华丰纸业的工业化应用,为项目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基础。目前,学院正积极与科研处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与多家企业进行深入洽谈,以期促进项目的快速推广。

  2009年1月,学院与开封市化工行业协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在科研开发、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目前,已组织了两次企业技术人员与学院科研人员的交流会,为科研选题提供依据。学院还多方筹措资金20万元设立应用类项目研发基金,用于鼓励应用类成果的研发。此外,学院还在积极探索与平煤集团、永煤集团、河南新大新材料有限公司等知名大企业的合作,筹建研究开发技术中心,构建新的桥梁和纽带,进一步促进学科的内涵发展,提高学科的社会影响力。

  科学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是学科建设的重要衡量指标。尽管近年来我院学科建设水平有显著提高,2006、2008年两次化学学科综合排名均在全国30名左右。但应该看到,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我们在总体上尚处于攻坚阶段,距离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还存在差距。但是,学院始终牢牢把握建设高水平一流学院的奋斗目标,在河南大学各方面事业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全体师生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苦练内功、打好基础,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获批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化学工程一级硕士点,实现学科建设的跨步发展,力争早日建成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学院。

  【作者王明钦系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牛景杨系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