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毓海:我们应该怎样追求知识?

  1841年,23岁的马克思获得了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堪称特立独行、博大精深。正是在这篇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为自己毕生的工作树立了明确的方向,而这个方向就是“批判”与“革命”。

  马克思为自己极其尖锐深刻的论文起了一个非常学术化的题目,叫作《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他追溯了西方文明的起源,论文首先面对的问题是: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追求知识?

  马克思说,古希腊有两种对待知识的方式:第一种是德谟克利特式的,德谟克利特认为感性知识靠不住,感觉的世界是假的。

  以观察太阳为例,有人看太阳是红的,有人看太阳是黄的,有人看太阳是鸡蛋黄那么大,我看到的太阳就从来没超过车轮那么大,但实际上,太阳不是车轮那么大,太阳很大。所以,感觉的世界是假的。

  那么,什么东西是真的呢?德谟克利特说,感觉世界背后的逻辑、规律才是真的。

  但伊壁鸠鲁的看法则不一样,他代表了第二种对待知识的方式。

  伊壁鸠鲁认为感觉世界是真的,你看太阳像鸡蛋黄一样大是真的,你用天文望远镜看到的太阳浩瀚无边也是真的,这是因为采用的工具和所处角度不同,没有绝对的“真的”。表象不同,只是因为我们站的角度不同、我们所采用的认识工具不同而已。

  马克思是从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之间的对立展开自己的思考的,他通过这个例子,来讲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差别。他说:“因此,我们看到这两个人在每个步骤上都是互相对立的,一个是怀疑论者,另一个是独断论者。”

  德谟克利特怀疑和否定眼睛里的表象,他的一生是个悲剧,他到处求知、不断自我怀疑,最后把自己的眼睛刺瞎了,因为他认为感性经验只会骗他。

  我们在求知的过程中,无一例外都会遇到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提出的问题。而老师们往往会告诉我们说,世界是客观的,客观的知识是不以我们的感觉为转移的。但是,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如果丧失了感觉和感觉器官——特别是如果丧失了眼睛,我们究竟怎样才能获得知识呢?

  后来,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时,进一步阐述了他博士论文中提出的这个观点。

  他说,费尔巴哈只是把世界当作了“感性对象”,而没有当成“感性活动”,那么,什么是“感性活动”呢?所谓“感性活动”,就是人与世界、与他人的互动,我们改变自然,也被自然改变着;我们在与他人打交道的同时,也被他人影响、改造着。比如说,我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得到编者、读者的反馈和批评,因此就不断地修改自己的认识,而这种写作活动就是“感性活动”。

  我们应该怎样追求知识呢?马克思说,追求知识的正确方法,就是不把世界和他人当作“感性对象”,而是把“求知”当作一种与世界和他人“互动”和“对话”的活动。这个活动是无止境的,因此,对于知识来说,“完成”和“完美”是极其虚假的观念——实际上,马克思总是在不断地修改自己的作品,他的绝大多数重要著作,都是反复思考、反复修改完成的,还有不少是没有完成的“手稿”。

  马克思23岁时思考的问题非常了不起,它通向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后来说:人们的认识是从哪里来的呢?每个人的认识都有它的道理。这就是“人的社会存在”——你所处的阶级位置——决定人的意识。

  那么,这是不是说“客观的知识”是不可能的呢?

  当然不是的。恰恰相反,客观的知识,是由无数双眼睛里的世界共同构成的,于是,当你专注于自己眼睛里的世界的同时,必须知道:世界在别人的眼睛中可能是不同的,是另外一种样子。因此,在注视世界的时候,就必须注视他人的眼睛和目光,就必须知道,你对世界的认识绝不是唯一的。

  马克思后来这样总结道:某一时代人类总体的知识水平,是由该时代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这也就是说,要受到人们所处时代条件的制约。

  “批判理论”是马克思开创的,“批判”是马克思对待知识的基本态度,正是通过这样的态度,马克思和恩格斯方才跨越了他们自己所处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从而能够虚心而真诚地倾听别人的声音,特别是这个世界上沉默的大多数——无产者和劳动者的声音:正是通过这样的态度,马克思才因为包纳了无数众生渴望的眼睛,而变得目光如炬。

  批判,首先是自我批判,是战胜自我。批判,也就是正视他人的眼睛,倾听他人的呼吁,并立志为别人做些什么。毛泽东所说的“为人民服务”的人生态度,就是从这样的认识论起点上建立起来的。

  “批判”也决定了马克思的写作方式和表述方式:马克思从来不是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在尽可能占有已有研究成果和吸收他人观点的基础上,把自己的观点融入到对这些成果和观点的分析和批判之中。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还指出:我们之所以必须“批判地追求知识”,是因为没有哪种知识只包含纯粹的事实,而不掺杂其他。在每一个所谓“事实”背后,都有讲述者的意图,都有陈述这项事实的人给予世界的判断。那个判断总是说,“这个事实很重要,其他被忽略的东西不重要,因为它并不构成事实,或不代表事物的‘本质’。”但马克思说,那些为教科书所省略的事实恰恰非常重要,这其中就包括占人类大多数、但却总是被忽视的普通劳动者,以及他们在历史中的作用。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前半部分是围绕着“批判”展开的,但是,仅有“批判”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马克思后来这样说:“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

  如果说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前半部分讲的是“批判”,那么,它的后半部分讲的则是“革命”。

  那么,在马克思那里,“革命”究竟是什么呢?

  “革命”,当然不是维持现状,但马克思同时又指出,“革命”也不是实现什么理想,不是要达到一种既定的理想目标。

  “革命”,就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革命”,就是始终保持运动的状态,始终保持蓄势待发的飞跃姿态。

  马克思毕生强调自由,而不是必然,正如他更强调斗争、革命在运动中的作用,更强调实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