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北宋文学家
摘要: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繄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喜雨亭记
〔宋〕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①;汉武得鼎,以名其年②;叔孙胜狄,以名其子③。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④,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⑤,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抃于野⑥,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⑦,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⑧。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繄谁之力⑨?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苏轼文集编年笺注》卷一一)
注释:
①“周公得禾”二句:据《尚书·微子之命》记载,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得一异禾,这种禾是生在不同的田亩上,却合生一穗,于是献给成王。成王送给周公。周公受禾后,作《嘉禾》一篇。《嘉禾》文已佚,今《尚书》仅存篇名。
②“汉武得鼎”二句: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夏六月,汾阴(今属山西)一个名叫锦的巫者得到宝鼎(古代以鼎为传国重器),奏闻朝廷,武帝命人迎鼎至甘泉宫,并将年号改为元鼎。
③“叔孙胜狄”二句:据《左传·文公十一年》记载,当年冬,狄人攻鲁,鲁文公使叔孙得臣击败狄军,获其首领侨如。为了庆祝这次战事的成功,叔孙得臣把自己的儿子取名侨如。④ 余至扶风之明年:扶风即北宋之凤翔府(今属陕西)。苏轼于嘉祐六年(1061)十二月任凤翔府签判(文书类小官),此文当作于次年的三月。
⑤ 雨麦:天上像下雨一般落下麦子,这当是附会的传闻。一说是播种麦子。由于当时人们不知道雨麦是不是“祥瑞”,所以需要占卜。
⑥ 忭(biàn):高兴,喜欢。
⑦ 属:同“嘱”,意为劝酒。
⑧ 襦(rú):本意为短衣,此处指代所有衣服。
⑨ 繄(yī):同“是”。
⑩ 造物:指上天。
大意: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到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自己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会有好收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下了三天才停止。官员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在田野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建成了。
于是我在亭子里开酒宴,向客人劝酒并告诉他们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五天不下雨,麦子就长不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十天不下雨稻子就活不了了。”没有麦没有稻,收成自然不好了,诉讼案件也就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了。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还可能做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灾的迹象便降下雨来,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里游玩赏乐,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能忘记吗?
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接着来歌唱此事。歌词说的是: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作衣服;假如上天下白玉,饥饿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这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自己没有这力量,乃归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认,又归之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其当作自己的功劳,而归之于太空。太空冥然缥缈,不能够给它命名。于是我用“雨”来为我的亭子命名。
【点评】
以亭阁楼台为题的记叙文,总要或多或少地描写亭台楼阁的外貌及周围的景色。此文则不然,作者没有对喜雨亭本身做任何描写,对亭子周围的景色也未提一字,通篇围绕喜雨亭的命名而着墨,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作者开篇即点出喜雨亭之名是为了纪念一件喜事,还列举了“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的具体事例,由此使读者产生疑问:作者究竟因何喜事而将此亭命名为“喜雨”呢?下文为我们揭开了谜底。原来,苏轼任职之地“弥月不雨”,百姓心忧如焚;然而,过了些时日,天空阴云密布,雷声滚滚,连续下了几场透雨。百姓为此欢呼雀跃。恰在此时,苏轼主持修建的亭子完工。他请朋友到亭中宴饮,席间提了几个问题,从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作者对民生的关注以及对百姓的关心。文中说“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因此将亭子命名为“喜雨亭”,其实这里只就表面现象而言,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应是: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因民之乐也。在苏轼看来,正是由于天降甘霖,粮食收成才得到了保障;粮食丰收,百姓的生活才能安稳;百姓生活安稳,社会才会安定,地方官才能安心地临亭游乐。
全文虽然围绕喜雨亭之名的来历做文章,却贯穿着作者的一个从政理念,那就是为官者要以民为本,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才能成为受百姓爱戴的好官。(海涛)
本文来源:《月读》202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