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书越读越少

徐则臣:作家、小说家

摘要:关于阅读,多年来我们都被告诫,要警惕功利化,要做平常心的、开放的、审美的阅读,但进入专业,实在很难不“功利”。你会越来越局限在跟专业相关的阅读里,你要寻求灵感,你要获取资料,你要在相关的书籍中得到自身研究的呼应与确证。

  书越读越少

有大学问的人常说,书越读越少。意思是:垃圾太多,可看的书越来越少;融会贯通“读开了”以后,书定然越读越薄,以至于半部论语可治天下,书肯定也越读越少了。虽然书越读越少,收获却越来越多,这差不多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了,我等俗人是妄想不到了。要说读书的意愿,我倒是希望书越读越多,一日看尽长安花最好。到书店或者图书馆,三下五除二,像电影里的机器人,抓哪本看哪本,看哪本记住哪本,把大脑训练得跟信息储存器的芯片似的,一天就可以速成为百科全书。

机器人离日常生活还有点远,我羡慕两种人:觉睡得少的,书读得快的。我读书慢,慢到了几乎得一个字一个字在头脑里念出声来才行,上一天班和诸种杂事忙下来,坐到书桌前,看一架架书安稳地摆在刚买来的位置,人就急得不行,这么多书什么时候才能看完啊。我烦的不是要看书,而是焦虑看书的时间太少。要是一天只需要睡三四个小时就好了,可以节省下另外一半三四个小时看书。读书快的我也羡慕。常有朋友说,一天看完一本书,三四十万字,还是精读。听了我就流口水,他是怎么做到的?精读,没法一目十行,三四十万字,除去吃喝拉撒睡,他是如何把这庞大的数目数完的?想不明白。我真真是羡慕得不行。

我的主业是编辑,每天要看大量稿件,稿件多半都得精读,所以每天都被文字弄得焦头烂额。以我的数字式的阅读习惯,应该更适合当校对。碰巧现在报刊社都穷,越来越雇不起专业的校对,我这样的编辑顺带连校对的活儿也一起干了,领导很高兴。

——鉴于以上种种,跟大学问家一样,我的书基本也越读越少,只是原因是反着的。

不过话说回来,就事实而言,书真的是越读越多吗?好像不尽然。据我所知,绝大部分专业人士都是越读越少,不是因为时间不够,也非阅读速度跟不上,而是阅读越来越变成专业的研究式阅读。关于阅读,多年来我们都被告诫,要警惕功利化,要做平常心的、开放的、审美的阅读,但进入专业,实在很难不“功利”。你会越来越局限在跟专业相关的阅读里,你要寻求灵感,你要获取资料,你要在相关的书籍中得到自身研究的呼应与确证。专业领域的阅读,喜不喜欢已经不重要,有用没用才是问题所在;甚至有没有用会直接导致你喜欢与否。

编辑之余我写小说,阅读古往今来的众多经典是作家的日常功课。当然,还得阅读大量跟你的写作有关的资料,这些资料可能十分之偏僻、生涩、枯燥和佶屈聱牙,就是该领域的专业人员也得咬牙跺脚才敢碰,但你要看,否则你的写作无法有效地进行。那你就得硬着头皮去看。

而一旦你头皮硬下去了,诡异的事情发生了,这些资料你会看得兴味盎然,完全没有了先前的排斥心理。原因就一条,有用。每看到一条对你写作有用的资料,你都像他乡遇故知,于茫茫人海撞上了亲人。

近来在准备一部与京杭大运河有关的小说,涉及运河的地理分布和历史沿革。就时间来说,上至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他为战争开凿了运河最早的一段河道,从扬州到淮安的邗沟,下至今日;就空间而言,从北京一直到浙江都得纳入考察的范围。看清运河的前世今生靠的主要是各种资料,史书、方志、典籍和学术文章,所有文字都板着一张乏味的脸,没一个有小说好看,但不好看也得看,不想读也得读,它有用。读,读,读。读进去后,乐趣出来了,京杭大运河矜持地从漫漶的时空中金灿灿地浮现出来,那种创世般的欢乐与成就感,千钟粟、黄金屋和颜如玉皆不在话下。

因为有用你喜欢,这种功利阅读也算不得罪过吧。经过漫山遍野放散羊式的阅读后,进入专业或者职业,我们的阅读不得不逐渐集约化:满汉全席固然诱人,我们却只能吃压缩饼干。那就把压缩饼干吃好,争取吃出满汉全席的滋味来。书只能这么越读越少。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201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