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克木:读书断想

金克木:学者

摘要:中外古书读起来不能全懂,也不一定能每部读完。不要紧。不要研究,只是想知道本来面貌,就不必钻研,不求都懂。粗读过去总比不见面好些。读不全也比完全不接触好些。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读书几十年,知道的不多,忘掉的不少,到现在只能重复古希腊人的一句话:“我知道什么?”我写过文章,写过书,究竟所写的是我知道的还是我自以为知道的?我答不上来。自以为知道了,说出来,写出来,以后又知道自已并不曾知道,已经无法改变了。孔子的话很难做到。

我读书常感到一个问题:究竟原来是怎么说的?不是说转述的都靠不住,是说转述的人的话中有他自己的,不全是原来的。所以我总想追踪,寻根究底。讲孔子和传孔子的话的人很多,究竟孔子自己是怎么讲的?引几句话会不会断章取义?门徒记老师的话都那么准确无误吗?隔了多少年以后,隔在千里万里以外,讲古人、外国人的话多半要算讲的人自已的。我前面引孔子的话,就不敢说我讲的就是孔子的原意,只能说是我所理解的意思。千百年来亿万人读过的书,大家引来引去,若只听别人的转述和评论,不去直接查看,不能放心。例如不到一百年前的中国人无人不读的《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还有《老子》和《庄子》,外国书例如《金刚经》、《法华经》、《新旧约全书》(即《圣经》),以及《古兰经》,这些都是影响过人类中无数人的思想言论行动的。今天的人好像不大读这些书了,但影响还在,片言只语还常被人转述。若不亲自看一下,不稍稍知道一点,对有意或者无意的转述及评论的话不容易明白和判断。

中外古书读起来不能全懂,也不一定能每部读完。不要紧。不要研究,只是想知道本来面貌,就不必钻研,不求都懂。粗读过去总比不见面好些。读不全也比完全不接触好些。见过面至少不会将男作女以老为少。转述的人甚至翻译的人也未必懂得全和作者一样。

古书难全懂,也有个好处,自己知道没有完全知道它的意思。新书就不同。看来好懂,自以为懂了,可是不见得真是全懂了,和作者懂的一样了。对古书容易做到“不知为不知”,对新书就容易自以为知。所以新书,现代的书,很难照古书那样读。活人的话有时比死人的话还难懂,很容易懂错。

不过读新书和读古书有一点样:要查问根底,不轻信转述,当心“倒爷”贩假货。然而文化“倒爷”和经济“倒爷”不同。所谓文化交流中少不了“倒爷”,只要知道这是经过中间人的,不把译文当原文,就可以了。还有,科学和深奥思想的通俗化,虽有“倒爷”之嫌,对一般人说还是非常必要的,只不过贩卖伪劣商品不在其内。

本文来源:《书外长短》,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