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思想-正文

冯友兰:理想与行为

冯友兰:理想与行为 - 第1张

作者简介:哲学家、教育家

摘要:人皆以求其所认为之惟一的好为目的。人之行为,本所以实现其理想。无论何人,莫不如是,特因其所认为之惟一的好有异,故其行为亦不相同。个人如是,民族亦然。

 

近人皆以真好美(truth,good,beauty)(普通作真善美,然善义太狭,不足以尽good之义,前已详)并称,而实不然。吾人若以真美为好,必吾人先持一种哲学,其所认为之惟一的好,包有真美二者。如吾人从宋儒之说,以研究外物为玩物丧志,则吾人当然即无有科学以求真,亦不注重美术以求美。今人动以真与美之为好为不成问题,盖吾人生存于时代空气之内,已持一种哲学而不自觉耳。

梁漱溟先生说胡适之先生主张“零碎观”。(见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晨报副刊》)胡先生于《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说:“人类的生理的构造根本上大致相同,故在大同小异的问题之下,解决的方法,也不出那大同小异的几种。这个道理,叫做‘有限的可能说’。”(《读书杂志》第八期)以下他列举诸种问题,如饥饿的问题,御寒的问题,家庭的组织等等,好象是各有各的解决,绝不相谋。我以为人对于各种问题之解决方法,皆因其所持之哲学不同而异。如有人以生活之充分的发展为最高的满足,当然他对于一切问题,有一种解决方法。又如有人以“无生”为最高的满足,当然他对于一切问题,又有一种解决方法。故如饥饿的问题,有如杨朱派之大吃狂饮解决之者;有如和尚之以仅食植物解决之者;有如印度“外道”之以自饿不食,齕草食粪解决之者。其解决不同,正因其所持哲学有异。

人皆以求其所认为之惟一的好为目的。人之行为,本所以实现其理想。无论何人,莫不如是,特因其所认为之惟一的好有异,故其行为亦不相同。个人如是,民族亦然。故中世纪之欧洲人,皆以奥古斯丁(St.Augustine)之“天城”(City of God)(奥古斯丁所著书名)为惟一的好。及近世纪,则皆以培根(Francis Bacon)所说之“人国”(Kingdom of Man)(培根所著《新方法》书中语)为惟一的好。因之,他们即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我作此书(此书为《一种人生观》——编者注)之动机,虽为研究文化问题,而书中只谈及哲学,其故在此。

 

本文来源:《冯友兰集》,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

相关文章

  • 冯友兰:论大学教育

    冯友兰:论大学教育

      原文题记:清华大学自治会举办教育系统演讲。“论大学教育”的讲员是清华文学院长哲学教授冯友兰先生。所记未经冯先生过目,如有错误概由记者负责。—…
  • 冯友兰:论知行

    冯友兰:论知行

         作者简介:哲学家、教育家   摘要:古人说:知易行难,是就道德方面底知行说。近人说知难行易,是就技术方面底知行说。就道德方面底…
  • 资中筠:实说冯友兰先生

    资中筠:实说冯友兰先生

      执掌清华大学的文学院   现在人们一提到清华大学的文科总是讲当时的国学研究院及其“四大导师”,这当然是事实,国学研究院的成就确实很大。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