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河南大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历经曲折,曾经创造了辉煌,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面向新世纪,学校抓住省部共建的契机,提出了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而高水平大学的突出特征在于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内容。
教学活动是一个涉及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系统工程,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和根本。
一、以教研促教改,树立高等教育教学的新理念
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项伴随人类文明发展的文化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和理念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创新性人才。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对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都带来很大冲击和影响。传统灌输式的“我讲你听,我打你通”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往大学老师一本教材、一套教案教好多年的情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因此,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坚持教学研究,对教什么、怎样教、教的如何等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讨和研究。为了使广大教师对教学问题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我校主要采取有以下措施:一是各学院建立以教研室为单位的课程负责制,教研室主任负责本教研室所承担课程的任务分配。二是以教研室为单位定期组织教学工作的研讨活动,对教学的内容、进度、方式方法等问题进行及时地交流和研究。三是以院系为单位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教学研讨会,对本学院的学科发展、专业建设、课程规划、教材建设等教学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四是学校每两年组织一次全校范围内的教学研讨会,由各院系派代表总结交流本单位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五是学校在以往《高教探新》(内部刊物)的基础上,近年来,每年将广大教师的教研成果由正规出版社正式出版一到两期《高等教育研究》论文集,为教师提供一个展示、交流教研成果的平台,至今已出版有13期。良好的机制催生了一批教学研究成果,我校近年来的教学成果先后获得了两次国家级的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0多项。通过研讨和交流,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在教学理念上,现代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是知识型的,更是创新性的;不仅是技能型的,更是智慧型的;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德性和素质。在教学方法上,现代大学不能仅仅靠灌输式地传授知识,而是要互动式地启发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强迫学习更重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比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现代大学教室由封闭性转向开放性,多媒体的声光电及图画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网络更使课堂教学具有知识的无限丰富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要由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或师生互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评价中改变那种使学生读死书、记死知识的传统考试方式,更多侧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察。总之,通过大学的教研活动,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以教改促教学,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教学研讨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学改革。现代大学教学必须不断进行改革,这是由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标准不断提出新要求所决定的。要进行教学改革,必须不断加大对教学改革的投入力度。近年来,我校在教学改革中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每年投入数十万元的经费,支持一批由主要任课教师承担的教改项目。教改项目的立项内容包括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试题库建设、实验实践教学等。为了有重点支持一些大的教学改革项目,我们还对各学院综合性的教学改革项目加大支持力度,使一些院系能够通过一两年的改革实践,在人才培养上探索出一些新的模式。二是从学校层面改革文理实验班的培养和管理模式。我校于2005年开办了文理班,到目前已完成了四年一个完整的培养周期。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开办的文理实验班进行了新一轮的探索。改革创新了管理体制,形成了校院两级联动的机制。对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创新。积极探索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知识、素质、能力与创新的全面培养和学生人格结构的整体优化。开班范围在部分文、理学科的基础上,拓展到人文社会科学及理、工、医更多的学科领域。对实验班学生实施本硕贯通培养。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择优推荐进入本校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通识教育的平台,强化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因材施教,尊重、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三是鼓励各专业凝练特色,打造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社会人才竞争的根本在于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特色是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特征。近年来,在国家人才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指导下,我校各个专业认真总结凝练各自的办学特色,使特色更加明显突出。我校先后获得了“自主学习型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 “‘两台一线’式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两个国家级人才模式创新实验区,并在校内支持了9个校级的人才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目的在于使各专业的建设更加突出自己的特色。
三、以课内促课外,打造全员育人的新环境
大学教学是一个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复杂系统工程,教学过程的课堂内外是一种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强调课堂教学把学生束缚限制在教室内而不去参与社会实践锻炼或不亲自动手操作是错误的,而强调社会活动锻炼而不能安心读书完成学业也是错误的。提高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既抓课堂教学又抓课外活动。在这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在课堂教学方面,一是建立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组,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督和检查。督导组由离退休的老教师组成,分组到课堂第一线去听取老师上课的情况,对存在问题的老师及时帮助指导,并根据情况将问题反映到主管负责人,使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二是建立教学工作会议和教学检查制度。学校每学期开学初、期中、期末三次教学工作会议,及时将学校关于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及任务传达到各个教学单位。各学院除主管教学工作的领导外,建立有教务办公室,有专人负责,及时将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贯彻到全体任课教师,使课堂教学有严格的规范。开学初和期中、期末三个时间段由教务处工作人员和督导组成员分组到各教学单位检查教学情况,对开学初的教师上课情况、期中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情况以及期末的考试安排等情况及时掌握和了解,做到教学工作有稳定有序。三是成立学生自律委员会,由各院系学生组成若干小组,分头对各班级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进行抽查,并将抽查结果定期公布,保证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四是开展课堂教学质量竞赛活动。竞赛坚持全员参与、随即听课的原则,目的在于展示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水平和状况。竞赛分两阶段在全年度进行。第一阶段初赛于9月初开始到下学期的5月份,由各教学单位自行组织专家组,对每位任课教师通过听课形式打分并结合学生评教和教研教改等情况为任课教师确定成绩。第二阶段于5月中下旬由学校组织决赛,通过观摩课形式,选拔出全校课堂教学优胜者,到教师节期间给以颁发奖金、奖章、证书等,隆重表彰。通过这种形式,使广大教师增强对教学工作的荣誉感和自信心。竞赛成绩将作为教师年终考核和进升职称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些活动,切实保证日常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有序。
在课外活动方面,一是加强实验实践实习的教学环节。当代大学生一个普遍问题是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才,在就业过程中造成大学生不如技校学生的现象,个别大学生为了就业出了大学校门要到技校“回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加大了学生这实验实践实习环节的训练,如理工科学生加大实验课、文科学生加大实践课、师范学生加大实习课,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能力的培养。二是学校每年拿出50万元左右,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该计划旨在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兴趣,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每年以项目形式予以立项实施,实现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为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项目所在学院为每个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配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指导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范围包括理论与技术研究、发明创造、制作与创作设计或其他具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2009年已在全校遴选出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64项。三是支持大学生开办创业园区。为了鼓励大学生在校创业,我校与开封市新区联合开办了大学生创业园区。经过学校和有关部门审批,支持部分学生开封开发区试办公司创业经营。该创业园区为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锻炼平台。四是学校内成立有几十个学生社团,这些社团为展示和发挥学生的个性提供了舞台创造了条件,百年老校浓郁的文化氛围,为学生的成才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四是开展丰富多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五是组织有各种形式的学生竞赛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计算机技能大赛、校园歌手大奖赛等。通过这些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四、以管理促质量,巩固教学改革的新成果
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高校面临的主要任务。为此,教育部从2003年实施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建设工程,该工程包括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双语教学、人才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十多个项目。我校近年来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工作,在2007年全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优秀的基础上,通过几年的建设,2009年我们取得了国家教育部所有的质量工程项目,截止目前,我校共获得了中国近代文学史、管理心理学、德育原理、经济地理学、足球、高级英语等六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获得地理科学、经济学、英语、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共六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获得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两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自主学习型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两台一线”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两个国家级人才模式创新实验区,新闻与传播一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学院王立群教授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化学化工学院的波谱分析课获一个国家级双语教学课。获得14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教学团队,29门省级精品课程,6个省级实验,9位教师获省级教学名师。这些成果的取得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高等教育教学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教学质量的提高本身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建设高水平大学,我们必须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努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