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讲讲如何办好一所大学,特别是地方的大学。我们在跨世纪的过程中,在主要的地市或者大多数地市,都办了一所本科高校。这些本科高校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做过考察,发现这些地市的本科高校,大部分都办得非常好,受到地方的欢迎。地方高校如何办好?现在可能有一些分歧,也有不同的说法。我今天想说的,是个人的一点看法。
地方高校在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成长,我把它归纳为3个源泉:
第一个是人才的源泉。对于高校的主要功能,虽然有这样那样的说法,但最根本的不能忘记,它是人才的源泉。第二个是智能的源泉,也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智能依靠。第三个是文化的源泉,或者说是文化的辐射源。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就更突显了这个文化源的重要性。简化为人才源、智能源、文化源。
一、人才源
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不用多说。地方高校要为地方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也要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最近对“应用型”这个词有不同的看法。中国的本科基本上是应用型本科,培养应用型人才。1995年兰州会议,确定了理科大部分要办成应用型。对于这个决策或决定,有的人说是挽救了理科,使中国的理科得到很大的发展。应用型理科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很多专家学者、很多大学都认可这个决定。
应用型的对面是什么?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是学术型。这个说法值得商榷。应用型也有学术,它的对面应该是基础性(型)。我们国家的基础性(型)人才培养,是靠少数本科高校和研究生院来进行的,绝大多数本科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各个大学、地方的本科都应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如果个别高校办学方向不明确,应该正型,正确认识和实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我曾经用“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来概括。我个人觉得,“大提高”并没有完全实现。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各种争论也很多,高校如何集中精力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所以,高校要加大力量来做“大提高”的工作。
我写过一篇文章,在有的地方也讲过,就是大学或者学院要念好4本经。所谓“经”,不是今天念完了明天就不念了,而是要每天念。这个比喻恰当不恰当,我也说不清楚。
第一本经,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这不是废话,这是我在高教工作多年的一个最重要的体会。这句话,可能我们高校的领导或教育厅的领导已经说烂了,但真正落到实处的,我认为不是太多。
第二本经,提高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我们高校的校长书记、骨干教师、教授们,要努力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包括大学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水平。高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永恒的主题,我不知道高校是不是都在念这本经。
第三本经,本科是基础。为什么说本科是基础呢?本科阶段是一个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前几年我们班在清华一百周年校庆的时候聚过一次,我就发现,我的同学说话的口气,包括思维的方法,大学时候什么样,现在也基本是什么样。所以本科阶段对一个人的培养最重要,“三观”开始形成,专业开始入门,工作方式开始定型,包括一些习惯都在这个时候养成。一个高校要重视人才培养,首先是要重视本科人才的培养,忽视了这个阶段的培养,那就是误人子弟,所以本科是基础。我个人问一个人是哪里毕业的时候,很习惯问他本科是哪里毕业的。一个学校的学风校风反映了一个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特别是本科阶段。听说国外很多专家也是这样认为,对一个人的考察,要看看他本科是哪个高校毕业的。这反过来说明,高校要特别重视本科阶段的培养。我再重复一句,忽视了本科阶段的教育,就是误人子弟。现在有不少高校,对别的东西,像科技开发啊,争取这个点那个点啊,非常积极,但对培养人重视不够。
第四本经,培养人是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的综合提高。我们国家1958年以前非常重视知识的传授,这也是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基础部分。 1958年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那个时候教育界强调能力的培养,高校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应当培养他的能力。我记得当年在清华大学的时候,提到几个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到大学不像在中学,老师讲什么你记什么,而是要培养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组织的能力。到跨世纪改革的时候,我们感觉除了传授知识、提高能力以外,还有一项东西,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东西,后来我们归纳为素质。关于什么是素质,定义很多,在辞海词源里面有200多种,这留给理论家研究,素质是有约定俗成的涵义的。有时候我们说这个人业务能力很强,但素质不高;或者说这个人素质很好,但能力还不够。所以就希望培养的学生,知识比较扎实,能力比较强,素质也比较高,这就成为我们国家培养人才的模式。知识扎实、能力强、素质高,这就是我们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教育部就在高等学校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工作。不仅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提高他的素质。素质是使一个人更好地发挥他知识和能力的东西。习总书记执政以来,非常强调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他也直接提出要提高学生的素质。今年5月15—17日,教育部高教司委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召开一个“关于举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暨全国高等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20周年研讨会”。有不少学校的同志预测,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可能要进人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人素质的提高,是一件需要全民努力的事情。现在超过底线的事件时有发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的稳定,所以提高素质是高等学校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应该说,很大一部分高校都意识到了知识、能力、素质是培养人才的三要素,但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认识到位并做到了。
这4点是我认为的4本经。培养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提高质量、提高水平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本科是基础,要高度重视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培养人是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的结合。一些有名的高校,很多做出贡献的学生往往都反映本科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清华大学就做过毕业生调查,其中反映最为强烈的,是在本科阶段,或者基础课教育阶段学到的东西终身难忘。所以今天我特别提出来,高校要念好这4本经,落实“大提高”。所谓“经”,不是一年念一次、一月念一次就够了,而是要天天念,这才叫“经”。
当年我们曾经提过,跨世纪以来的“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现在正是大提高的阶段。但是这个“大提高”,据我多年在各地的考察来看,并不是完全到位。所以,我们地方本科高校要着力调整专业结构,努力培养应用性、高素质人才,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
二、智能源
高校是一个智力资源高度集中的地方。过去我们不太提,其实高校应该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为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思想、出主意、出政策。地方高校要有专人或机构研究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专门去研究地方的历史、资源、特点和问题;另外还要参与实践,介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中去。过去,高校只管自己办学,这不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高校应当为地方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的发展出思想、出政策、出主意,成为地方的智能依靠。
地方政府也要把高校当成她的资源,作为地方的财富。
如果个别高校办学方向不明确,应该正型,正确认识和实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文化源
高校要成为文化的源泉。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学生的文化素质,高校的文化品味。
早在1985年,邓小平就提出要提高民族的素质。大学应该为地方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的提高做出努力。要为提高各级政府机构干部人员的素养特别是文化素养,要为提高所在地区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要为提高整个地区社会的品味格调,特别是文化的品味格调做出贡献。要利用高校学科的优势,结合地方文化资源的优势,为提高地方文化品位做出贡献。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
如何做到?还没有成功的经验。这是不是高校应该下功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