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金:文明的细节
摘要:我以为文明程度不是统计数字决定的,也不是个人生活所能达到的精致程度,而是在公共生活中对个人的关照以及对社会诸群体无微不至公正的体贴。文明正体现在与每一个人相关的细节上,这是我喜欢波士顿的理由。
在美国快一年了,国内朋友喜欢问我美国真有那么好吗,还是如国内某些媒体报道或周小平之流所述,资本主义腐朽堕落,毒品枪支泛滥,黑人骚乱不断,一到总统大选混乱不堪,不如风景这边独好,升平世,载歌载舞。我向来诚实,总是以所在的波士顿为例,说美国问题很多,流浪汉乞丐也不少,这一年在波士顿发生过枪击猥亵强奸案,相信大家对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记忆犹新。然而我又说,不容否认的是这些事件在国内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少,毕竟它们是地上之城,总有罪恶存在。有朋友是爱国青年,喜欢听我说的前半部分,对后半部分总是逻辑糊涂,不置可否。
社会的宏观机制,从统计意义上的各类不安全事件,是冷冰冰的,距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很远,我们不会因为有马航失联而放弃坐飞机,但社会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设置安排,与我们对它的体验感受紧密相关。我以为文明程度不是统计数字决定的,也不是个人生活所能达到的精致程度,而是在公共生活中对个人的关照以及对社会诸群体无微不至公正的体贴。说得理论一些,这是公德在社会安排中的落实,私德因人而异,也很难捉摸,而公德是以实在的人群为对象,在社会领域之内力求教化良好,实现公平。文明正体现在与每一个人相关的细节上,这是我喜欢波士顿的理由,也喜欢从这个角度给朋友讲些实例。
厕所,这是再公共不过的社会设置了,吃喝拉撒,人的自然属性,在国内城市,我们都无法否认公共厕所里面不堪入目的场景,但在波士顿公共厕所一般都很干净,有人定时打扫,关键是只要公共的厕所,永远不缺如厕的纸与洗手后擦水的纸,也不会缺洗手液,所以到了美国不久我就养成了出门不带纸,进厕所从来不担心没纸的习惯。记得在国内学校学院五楼,厕所正对着一位老师的办公室,夏天气味难闻,设计的两层门直直对着厕所窗户,加之人们从来没有随手关门的习惯,导致了整个楼道气味飘散,这里当然有设计者的问题,也有人们习惯的问题,一位德国回来的老师为此总是大动肝火,与不止一个人发生冲突。其实这大可以避免,我所见的波士顿大学与哈佛大学的厕所总是有两道门,而且不是直接相对,进门之后左拐或右拐再开一道门,门用的自动开闭设置,人们进出都能保持关闭,为人的如厕安排了一个封闭的空间,既私密又有效遏制了气味。这还是最基本的,一般在波士顿公共场所(如公共图书馆或车站)的厕所会专门有供带孩子的人放置小孩的装置,一个母亲或父亲带着婴儿也能方便如厕,还有些地方直接有为family专用的大卫生间,空间比我现在的卧室大,残疾人的大厕格自不必说了。要说这是财力雄厚经济发达才能办成的事情,我们早已有能力做了,可是国内城市的情况想必都不陌生,公共的往往是最差的,也是最随意最肮脏的,个人家庭的卫生间再豪华再精美,也抵消不了我们在社会领域,在为每一个人方便的社会安排上的短缺与不足,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除了厕所,地铁上专门的残疾人轮椅位置,出地铁门时为残疾人放置的临时铁板通道,地铁工作人员有义务送残疾人进出地铁,公交车停靠时能够升降,方便年纪大的人上车等,无不体现了细节之处的关爱。我在波士顿经常看到盲人拄着拐杖乘坐地铁,不是他们胆子大,实在是因为他们在服务人员与社会建设的帮助下,可以办到。
再说人行通道的权威。我所在的国内大学两年前发生过一起交通悲剧,在东门两个女生过斑马线被驶过的车辆压死压伤,年轻的生命就此消逝。在国内即便是在绿灯亮着的情况下,过马路还是要左右观望,我们可以保证自己不闯红灯,但是不能保证车辆不闯红灯,这种心理想必大家都有。刚到美国,每当走到斑马线旁打算过马路,驶过来的车辆主动远远减速、停下,司机招手让我先过,我总是不好意思,以为别人过分客气,后来形成习惯了,以为斑马线行人最大,这也是开车人恪守的规矩,先让行人,不闯红灯。于是在路上行走觉得安全有保障,国内我们学校南门正在建设施工,白天晚上都是呼啸而过的渣土车,不要说礼让行人,它们总是不顾红绿灯,全速前进。难怪有朋友从美国回去直呼不习惯,过马路老是担惊受怕。车让人,这是很多从国内到国外的人共同的体会,相信此事不假,要说这件事情个人难以做到吗,相信没人能提供充足的理由,朋友说中国的交规相比美国严厉地多,而处处仍不免悲剧发生,实在恶性循环。
我以为这两例都是公德之事。一则是社会的公德,一则是个人的公德,归结之,都是对社会大众或他人的关怀,这才是文明的体现。而我们距离文明并不遥远,这些事情都不难做到。要说实现梦想,复兴中华的宏伟蓝图,也最好从小事与细节做起。社会公德的体现在于不将任何一个群体排斥在外,对公共事业不敷衍马虎,我在波士顿所见,私人住宅几十上百年,木质结构,摇摇欲坠,而公共建筑,教堂、医院与养老院等,石柱砖墙,相当结实,越是公共的建筑越是精美牢靠,一眼就能辨认出来。个人热心公德之事耳闻目见,已成习惯,我曾参加过波士顿志愿者组织的活动,一大帮各行各业的热心群众为一个社区幼儿园搭建活动场所,至于在公共场所查看手机地图或在地铁路线图边查询观望,总有热心人士主动询问需不需要咨询指路,我想就这些来说,国内民众的公德也可以做到,但是个人的公德更体现在对社会事件的关心与行动,波士顿爆炸案发生后,市民自发游行,为受难者募捐,一旦美国发生社会不公事件,波士顿总是民众上街游行,声援支持,以去年发生的黑人枪击事件为例,波士顿的学生与民众聚集市政厅门前,倒地横陈,示威抗议,为社会不公抗争。
当我讲完这些,朋友中的爱国青年还是很不屑,他们会说每个国家有自身的历史与现实,你要看到我们这么多年的进步,再小的进步也是极其艰难的,我无言以对,因为我们都爱国,方式不同。爱这个国家我才觉得非常有必要提升它的文明程度,让生活其中的每一个人远离不公,享受幸福生活,但我实在理解不了有些爱国青年的奇怪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