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北宋文学家

摘要: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赏析】

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人们对他有官至高位的羡慕,亦有贬谪他乡的同情。苏轼自己说:“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众所周知,贬谪的岁月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杰出的词人在清贫苦涩的时光里找到了平生的快味,更为中国文坛做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时写的一篇游记,林语堂将它与《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并列,称其为苏轼在黄州期间为天下写出的四篇“最精”的“绝世妙文”。《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85字,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融抒情于其中,既营造出了一个月色如洗、妙趣横生的澄明境界,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在贬谪生活中自我排遣的复杂心境,是不可多得的写景抒情精品。文中的“景”和“情”是解读全文的关键。

一、月色之“清优”

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作者三次写到月:初见月色(月色入户);细绘月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再写月夜(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简短的三次描绘月色却把叙事、描写和抒情三者巧妙结合。如此醉人的月色就像一首优美的月光曲,每一个音符都弹奏出豁达潇洒的旋律。

(一)初见月色

苏轼被贬,百无聊赖,故“解衣欲睡”,就在刹那间,“月光入户”,这道明亮之光突出了月色之美。对于此时的苏轼来说,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是一种向往,足以激起其内心的情趣,所以“欣然起行”,在月光下去见久违的朋友,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步于庭中,虽无言语表达,但其心灵相通,此时“无声胜有声”。由此我们感受到作者不仅心情愉悦,而且在这种情境之下,月光能够激发人心中的情趣,是一种普通人发现不了,更不会把清风明月作为欣赏之景的趣,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二)细绘月色

苏轼对月光有着高度传神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句中没有出现一个月字,但月却又无处不在。在此句中,作者用一个“如”字,把月光比喻成积水,化无形为有形,使月光有了体积,可触可感;而积水的平静无澜则表明月色的静谧;积水的清澈透明凸显出月色的清冷皎洁。正因为苏轼把洒在庭院中的月光比作积水,所以他才会把庭院中竹柏在月光下的影子当作水中的藻荇来描写,进而体现出月色的皎洁静谧。如果说这是在描写月景的清冷优美,那么苏轼在欣赏这月景之时的情态用一个“盖”字就描述得淋漓尽致。“盖”是原来的意思,表明作者在欣赏月色时已经把月色完全当成了积水,开始饶有兴味地欣赏水中交错纵横的水草了。正当作者随水草的摇曳而神情荡漾时,一抬头,猛然间发现月光下的竹柏,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错把竹柏的影子当成水中的藻荇了。一个“盖”字巧妙地表现出了作者沉醉于景色当中,彰显出作者醉心、痴迷于当下月色的情态。

(三)再现月色

如此清幽醉人、如此美妙的月景只有在承天寺中才能看到吗?很显然,不是这样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作者在这里运用两个反问,让肯定的语气更加掷地有声——夜夜、处处都有像承天寺这样皎洁的月光和摇曳多姿的竹柏,耳目所及,皆是美景。寥寥数语,感慨深长,使读者感受到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二、别样之“闲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让人迷醉的景色必然有情感寓于其中。随处皆是夜月景,但是“闲人”不常有,只有像苏轼这样的“闲人”才能欣赏到,于是苏轼才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的感慨。着眼全文,苏轼的“闲”可分为如下三层:

(一)贬之闲

这篇文章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当时的苏轼远离政治中心,仕途不顺,不受朝廷重用,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到了晚上,百无聊赖之际只好“解衣欲睡”,但被贬的那种无奈又是使人难以入眠的,故而发现月光的欣喜冲淡了其内心的苦闷。想到能够与自己分享快乐的人,“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此时“怀民亦未寝”,这里的“亦”表明张怀民同苏轼一样,因被贬而难以入睡,同样怀有远大志向,满腹经纶,却被贬谪,成为远离朝政之人,他们成为仕途上的“闲人”,内心的苦闷难以抒发,只能借月景来排遣,我们可以从这样的“闲”中体会出苏轼的失落和无奈,以及他心中的悲愤。

(二)雅之闲

苏轼在《送沈逵赴广南》中写道:“我谪居四五年,孤舟出没风浪。故人不复通闻讯,疾病饥寒宜死矣”,由此看出作者生活环境之恶劣。除此之外,生活上也是经常捉襟见肘。苏轼在《与李公择书》中曾说:“口体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年之道。”可以看出,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生活环境下,苏轼仍然展现出“闲人”的泰然。所以在苏轼要“解衣欲睡”之时,看到优美月色落入室内,他想到的是这样的月夜定会别有一番风味。于是“欣然起行”。如此月夜美景,独赏是无味的,“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一起分享这美景。面对眼前皎洁的月光、静谧的夜晚、竹柏的影子,作者竟以为自己看到的是一潭清澈透明的积水和纵横交错的的藻荇,可见这夜月美景让他如痴如醉,沉浸其中,让他忘记身在何处。只有内心豁达的人才能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所以说苏轼这份“闲”是雅致的,是悠然自得的,是愉悦的,更是豁达的。在官场上是闲人,正是这样的仕途“闲人”才有闲情雅致,才能摆脱世俗纷扰,显出“世人皆浊我独清”的充实和饱满的艺术人生,正是仕途上的“闲”让苏轼在寄情自然上却是一个“忙人”,可以说“闲而不闲”是苏轼一生的写照。

(三)讽之闲

苏轼口中的“闲人”还有一份自嘲在其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少”字用的极妙,这样闲人不多,少到什么程度?就仅仅只有我们两个人而已。换句话说,在朝为官,难得一份清闲,官场上阿谀奉承之人多,明争暗斗之人多,尔虞我诈之人多,而我们两个却能有这样的清闲,有很多人羡慕官场之外的生活,所以我们是因祸得闲。但是“闲人”的生活只是士大夫理想的一部分,他们心中真正的理想还是在朝为官。作者想到别人都在官场上忙碌,因而发出“闲人”之声,也是对自己目前成为仕途上的“闲人”的自嘲。

通过分析课文,我们对苏轼眼中的“情”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我国古代,很多知识分子在遇到仕途阻碍和挫折时,往往都会寄情于山水以排解心中的苦闷烦忧,苏轼亦是如此,并且他表现得更为明显。很多文人在文章最后都是要通过寄情自然山水表现其内心的凄凉和悲伤,而苏轼却是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在自然美景中忘记名利和痛苦,得到一份超脱尘世的满足和喜悦。在苏轼眼中,自己拥有别人没有的“江山风月”,成为自然万物的主人,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情怀渗透着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苏轼对生活的旷达是无人能及的,他的作品更是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独特风景,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历史地位。(张聪艺 张晶)

 

本文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21年第6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