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致上海一位理工科学生

钱理群:教授

摘要:以文学作为吃饭的工具,反而要失去写作的自由。

 

一位上海学理工科的学生,一心要读北大中文系,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如愿,心怀郁闷,给我写了一封长信。

XX:

坦白地说,读了你的来信,我非常感动,也引发了许多感慨:在中国,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实在是太难了。

但我仍认为,你最终没有选择读中文,可能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这是我的一个基本观点:文学,最好是作为业余爱好,不要随意将其作为专业。这倒不是(或主要不是)因为学文学有危险,而是因为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有“余裕”的产物,这是鲁迅的观点。周作人也引述过章太炎的一个观点:最好是有了一个稳定的职业,有碗饭吃以后,才去搞文学。以文学作为吃饭的工具,反而要失去写作的自由。因为你要将自己的作品转换为商品,就必须考虑市场的需要,在政治上也不得不有所顾虑。因此,所谓“自由职业者”其实是最不自由的。你现在既已学习了电子工程专业,以后吃饭应无问题,就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读自己想读的书,写自己想写的小说,而且不以发表为目的,更可以自由地听音乐、看画展,提高自己的文学艺术素养,享受更为丰富的精神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更为理想的人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你自然应该以学习专业为主,但也可以学点文学和艺术。当然,在具体时间上会有冲突,但也并非无法安排,关键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你在专业之外,还有文学的爱好,这其实也是一种优势。我在北大就为理工科学生开过一门“大一语文课”,第一堂课就讲到理科学生如缺少文学修养,人文精神不足,就会犯“现代科技病”。你是新一代的理科学生,正应该走一条“文理交融”的路。

随信寄上一本我写的《鲁迅作品十五讲》,这是为中文系之外的学生读鲁迅作品写的书。我还和贵校的郜元宝教授等人合编了一套《大学文学读本》,即将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也是专为非文科学生学习文学编的,估计你在上海可以买到,请留心就是。

2004年11月22日

(本文为《致青年朋友:钱理群演讲、书信集》下编“书信五十通”中的第三十九通,题目为编者所加)

 

本文来源:《致青年朋友:钱理群演讲、书信集》,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年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