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康有:教授
摘要:我们不要等已经铸成大错再来后悔,不要等已经到了晚年再来自责。如果我们每天能沉下心来,反省自己内心世界的隐微处,从情感到意志、从欲望到需求等方面,防微杜渐,修炼和完善自我,那么成长和进步是必然的。
《论语·学而》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儒家之学首先是“用心于内”的“为己之学”,即便在从事社会事业的“外王”当中,时时反省自己也是必不可少的。这说明,内圣与外王并非割断的两截,也不是有人说的先内圣后外王,或先外王后内圣。在求“本”上,虽有内圣在先而外王为后的逻辑顺序,但在事理中,则内圣中有外王,外王中有内圣,二者融为一体。
“三省”的修养非同小可,它高于一般意义上的反省,实质是指出了儒家修身的方法和大原则,关系到中华人文思想的总特征。它告诉我们要时时多次地“省”,“为人谋”“与朋友交”“传习”乃至于一切工作和事业的成效如何,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从而表现出一种积极主动、自强不息的态度,并非找寻什么客观原因来为自己辩护。我们首先求得的应该是自己的“心安”,而不是“比较”中的“安慰”。
我们知道,成年人具有自我意识,即对自己的言行进行不断反思,并通过这种反思调节下一步的言行。问题在于,“反思”有多种多样,那些一味为自己“辩护”的反思,很可能使自己的错误得不到纠正。曾子的反思,每句中都有一个“不”字,这给我们透露出什么信息呢?显然,他的反省,是以思考自己的不足或缺陷为出发点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身上的过错,的确有很多,关键在于自己能否意识到。很多人往往能看出对方的缺点(且不论是否为真正的缺点),但对自己身上的毛病,非但看不清,即便是看清了,也会在内心为自己的过错进行“辩护”,从而失去了改过的机会和自觉。
对待失误和过错,长于知彼,短于知己,自知不明,是一般人的通病。这时候就要认真对待别人的批评,甚至对指出你缺点的人心存感激。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徵病逝了,唐太宗流着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他在教诲太子李治时反省了自己的一生:“你应该以古代的贤明帝王为榜样,像我这样的不足以效法。我做了许多错事,比如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常有兴造,犬马鹰隼没有不喜爱的,行游四方又劳民伤财,这都是大错,你不要以为这都是好事,想学着去做。”
我们不要等已经铸成大错再来后悔,不要等已经到了晚年再来自责。如果我们每天能沉下心来,反省自己内心世界的隐微处,从情感到意志、从欲望到需求等方面,防微杜渐,修炼和完善自我,那么成长和进步是必然的。看到自己的毛病,并不是让自己丧失信心;通过悔过自新,才能彰显进步。
还要指出的是,曾子反省的内容,恰恰是我们每个人每天日常生活中都能牵涉到的几大方面。除己之外皆为“人”,“为人谋”——小到当你在某个家庭、某个单位承担某一角色时,能否尽己之力为其着想;大到在自己的国家中生存,能否尽己之心为之思谋?“与朋友交”——在生活中、社会上,和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能否做到诚信相处?“传习”——我们每个人能否将“人道”承继下来,熟之于心,以身载道,传之后世?
这样看来,一日三省,确有必要!
本文来源:《月读》2018年第3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