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诗人
摘要: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
养竹记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a)。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b)。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c),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d)。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e),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手植者。自相国捐馆(f),他人假居,繇是筐篚者斩焉(g),篲帚者刈焉(h)。刑余之材,长无寻焉(i),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j),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翦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翳荟(k),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白居易文集校注》卷六)
注释:
a 不拔:不轻易放弃。
b 夷险:平安顺利与艰难险阻。
c 贞元十九年:贞元是唐德宗李适的年号。贞元十九年为公元803年。
d 关相国:指唐德宗时的宰相关播。
e 殄瘁:摧残损毁。
f 捐馆:是去世的比较委婉的说法。“捐”指放弃,“馆”指官邸,从字面上来说,就是放弃了自己的官邸,一般指官员去世。
g 繇:同“尤”,从,由。 篚(fěi):古代盛物的一种竹器。
h 篲(huì):同“彗”,扫帚。
i 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j 菶(běng)茸荟郁:草木茂盛之状。
k 芟(shān)翳(yì)荟:铲除茂密的杂草。
大意:
竹子像贤人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呢?竹子的根很稳固,根稳固方能树立品德,君子看见竹子的根,就想到要培养美好的品德而不轻易动摇。竹子的木性挺直,挺直方能立身,君子看见竹子的木性,就想到要正直中立而不偏私附势。竹子的干中空,虚空方能体悟君子之道,君子看见竹子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之物。竹子的节坚硬,坚贞方能确立志向,君子看见竹子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遭遇艰险,都坚定志向。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植竹子作为庭院中的陈设。
贞元十九年的春天,我白居易中选朝廷的拔萃科,被任命为校书郎,开始在长安寻找居住之处,终于找到常乐里已故关相国私宅的东亭,便在那里住下。第二天,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角,在那里看到几丛竹子,枝叶凋敝,毫无生机。询问关家故老,答道:这些竹子是关相国亲手栽种的。自从相国去世后,别人借居于此。从此做竹筐的人砍伐,做扫帚的人也砍伐,被砍伐后剩余的竹子长不及八尺,数不及百竿。还有寻常的草木混杂生长于其中,繁密茂盛,几乎要将竹子淹没了。我白居易惋惜这些曾由关相国亲手种植,却被庸俗之人卑贱视之,甚至被砍削、丢弃的竹子,但竹子的本性仍得以保存。于是我铲除杂草,施以肥料,疏松间距,厚培土壤,不到一天时间就完成了。从此,这些竹子在日出时洒下清阴,于风来时传来清声,依依随随,欢欢欣欣,好像表达着对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啊!竹子,植物而已,与人有什么关系呢?由于它与贤人相似,人们就爱惜它,培植它,更何况是真正的贤人呢?然而,竹子与其他草木的关系,就好像贤人与普通人的关系一样。唉!竹子本身并不能让自己突出,只有人方能让它出类拔萃。贤人本身也不能让自己突出,只有善用贤能的人方能慧眼识才。因此,我写了这篇《养竹记》,书于东亭墙壁之上,留给以后居住于此的人,也想让如今那些选拔任用贤人的人知晓。
【解读】
中国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品味万物消长,体会人世变迁。他们从美好的事物中,发现了优秀的品德;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领悟了人生的哲理。他们以美玉比君子之德,以香草喻君子之风,以安稳的高山比喻仁德,以清灵的流水比喻智慧,富于诗意,内涵无穷。
梅、兰、竹、菊被中国古人赋予“四君子”的美称,因为它们身上体现着君子的多种美德。白居易的这篇文章集中揭示了竹子所具备的美德:本固、性直、中空、节贞。这些美德生发于竹子的自然之性,作者将这种自然之性与道德品质做了内在的融通,并对其加以升华,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追求、人生智慧和诗意向往。竹子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自古至今中国人格外喜爱的植物,以竹子为题材的绘画、诗歌、散文作品层出不穷。白居易对竹子的偏爱从文中可见一斑,但这份偏爱更源于他对于贤才的尊重与渴慕。他希望像竹子一样的贤才不要荒废、摧残于榛莽之中,更不要大材小用,而应当贤尽其能,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这种爱贤、敬贤、重贤、惜贤的感情,不仅带有浓郁的文人情怀和君子风范,更体现了为政之道和用人智慧。(王瑜瑜)
本文来源:《月读》201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