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孔韶:教授
五月的心声
我在福建省闽江边做人类学调查,呆久了,进入农人生活之细部,以至每逢节庆我便自觉地知道该看什么做什么了,尤其是那些幕后的民俗生活。
端午节前日下午,我去谷口镇找黄宏诗先生,他的乡居宅院很大,他特别领我看他前厅睡房之外的书房,书架上摆着《福建风俗志》、《中国风俗通》、《古田县文史资料》,《闽都别记》等。我想他不愧是乡村文人,黄先生以通晓地方掌故,民俗而远近闻名。
“今年可有点不同,在荷洋要赛龙舟,文化革命时人们把龙舟拦腰锯断,今年沿江村镇都造了新船,不可错过机会。”黄先生对我说。
“不是说先看看你们谷口吗?”我问。
“看家庭遗俗真要在我们这里,你可以去任何一家,只要有小孩的,母亲和孩子们今天都要拴彩线,做豆娘,染红蛋,更不用说包粽子了。”
“去哪一家?”
“我给你选一个手巧的人家。”
中国人有时不叩门就径直走进别人家,那是邻里太熟悉了。林太太在天井下放一面大方桌,和她的女儿,邻家女人一块做手工,我看到她们摊在桌上的东西,有彩线缠绕的小动物、昆虫和吉祥物,如小鸡、小鱼、葫芦、蜻蜓和巧粽之类,也偶见人形,多数是用碎花布拼缝而成(早先也用秸草),然后点睛绕五彩线,一绺一绺的小饰物集中一起煞是好看。
这些小巧饰物,黄先生称之为“豆娘”。以往我留意此俗甚少,回去査书方知豆娘(子)本为比蜻蜓小许多的同科昆虫,《唐宋遗记》说豆娘为“端午节用之花簪也,江淮南北,五日钗豆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绘俏翦制艾叶或攒以仙佛,加以幡幢宝盖,色色逼真,名曰豆娘,不可胜记。”不过我只见到一两位老太太插簪用,而小朋友们都以长长的彩线把豆娘系于胸前,这大概就是《风俗通》上说的“朱索”、“五色线”、“长命线”等等传习,但未见系于臂上。
和豆娘彩线并排悬挂的还有“香囊”,过去用麝香,也有用蚌粉,而今则用樟脑丸代替,黄先生说是因麝香昂贵而难寻获之故,总之都是取祛毒的含义。
年轻的母亲们还在大碗里用红色水浸泡鸡蛋(鸭蛋为首选,谓之“太平”),然后放置于一个较大的网袋里,豆娘、长命线、香囊、红蛋做好一并挂在高处,端午节时搭配而悬戴,祈望平安和吉祥。
其实端午驱邪的家事还没有做完。
我们在古老小巷望到农家宅门两侧都插了艾草和菖蒲。每一束都要用红线和红纸带拴好,尖尖的菖蒲形似剑,而散状的艾草则像旗帜。因此这里最常见的端午节对联是“艾旗召百福,蒲剑斩千邪”,此俗流传荒远。《荆楚岁时记》亦有“采艾以为人形,悬于门户上,以祛毒气”之说,艾的实际应用是在艾灸的熏法疗效上,然而另一面中国人又发展了艾草和菖蒲驱邪的象征意义,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嵩山代菖蒲者》,还有“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之诗句。他真的把这类植物的药性又推衍到长生的理念中去了。
黄太太的先生不在家,她一人又看孙子又包粽子,她用糯米和红豆做馅,普通农家都是这样,但米一定要先泡半天一天,粽叶的清香才易于在蒸煮时渗透。南方不愁竹叶,苇叶,许多种植物都可选做粽叶,她每包好一个棕子,便随之垂于天花板的挂钩上,几十个为一串,煮熟放凉的棕子一串串挂在杉木板壁上,大人孩子可随意取食。
棕子因有棱角,故古称角黍。黄太太包的是南北方中国流行的三角粽(实为四个角),这里还流行略长的八角粽,双耳粽。至于说到里面的馅名目更多。福建省有名的沙茶粽、咸肉粽、豆沙粽在乡间也可吃到,但白糯米粽、红豆或豆沙粽较为普通,人们是用来蘸砂糖吃的。有人家把糯米里掺进粟子、枣、花生、豆子等,凑够“五子”或“九子”都是取多男的意味。因为不少农家至今还乐男怨女。唐玄宗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并序》吟道,“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五花时竞巧,九子粽争新”,意在更新,含义宽泛多了。
清凉可口的米粽不失为夏令食物佳品,而且是更换新夏装的标志。东汉皇帝每到端午节便赐百官“水纹绫裤”,想必是真丝制品。布衣亦如是,这里的农人也随民谚解释道,吃过五月节的粽子,冬衣才可放心地收进柜里,端午前偶遇乍暖还寒的春日,万不可轻举换季。我得知今夏流行亚麻衬衣,有的年轻人大年初一就穿上了。
不知谁家领了这个任务,制作几个5斤重大糯米棕,用结实的红腈纶线绕紧,那是为了一个盛大的仪式而用。
上午,男人们用高梁酒调上雄黄粉,便做成雄黄酒。50年前出版的一部书《金翼》(林耀华著)还记载了我访问的这个地方,也有喝雄黄酒的习俗,如今这里人已绝少品味。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雄黄酒有“解蛇毒,燥湿,杀虫驱痰功效”,却不知雄黄粉内含砷,可致癌,故习俗只保留用雄黄酒淋洒房屋内外。
真正在午餐喝的是古田红曲老酒,菜肴不上肥肉和油腻,鱼丸鲜美,田螺(俗称“鬼眼”)明目,更多的是青菜。民谚“立夏九碗糟,端午九碗青”,就是说五月以蔬菜、鲜豆和茄子等为主菜。节令不可抗拒,收了寒衣,又要以叶绿素克服燥热,纯然是一种民俗式的生态适应性。
这时耕田的,养菇的,在镇里做事的家人都要回来聚餐。“过年三天,过节三餐”,端年的中餐重要性在于合家聚首,拿出头年酿的老酒在圆桌上依长幼轮流礼敬,家庭主妇看午餐吃得差不多了,还要忙着到灶房用大锅烧水,水一开马上放进早已采集的艾草、莒蒲,桃李叶等,以至十几分钟后水完全变成黄绿色。
午后男女老幼沐浴是端午的主要节目之一。母亲们用大木盆盛满草药水,孩子们要先洗,边玩边耍,不时扬起一股股清新的草香,光着屁股的婴儿有点不耐烦,母亲硬要把小盒子里的雄黄粉搽在孩子的七窍上,意在驱百虫之毒。在太阳照耀下,年轻母亲新绣好的红肚兜(肚片)光彩怡人,她们放弃了在肚兜上绣“五毒”符的习惯而改作漂亮的花鸟图案,“老虎头”虎虎有生气的图案也消失了,但仍保留在龙舟的尾部。
你可能不知道,这里季节之转换尚男女有别。“男歇夏至,女歇端午”,端年节男人不可休息,而女人是不做农活累活的。仔细体会农谚的内涵,似乎可进一步这样说:春夏交接之际,男人和女人从两性的内在生理和外在体力上有不同性质的劳累,故有节令上歇息的不同约定,不点明亦能明了。
午餐一般稍提前,端午沐浴后人人穿上新夏装,举家或结伴走到闽江边,龙舟赛已快开始了。
实际上一早我先去了一趟江边,等着看工匠在龙舟上作画。龙舟是由三根20米长的杉木做龙骨,船体主要由这三根原木支撑,杉木先要泡在江里,湿透后打弯勒紧,风干后再将绑缚打开,抹腻子、打磨、上底漆后方可作画。龙头和船体是分开的,早就装饰好放置在泰山庙等待祭祀,祭祀后方可点睛备用,漆匠主要绘船体,上面有龙也有凤。中国人这一龙凤呈祥的理念由来已久,看一下出土的商代龙衔凤纹玉佩和战国的龙凤合一玉佩便可明白,是吉祥之兆。
白天乡镇龙舟手加紧练习,晚间龙舟要搬上岸,否则连夜吃水会加重龙舟重量而影响比赛成绩。于是晚上龙舟手便在旱地燃烛操演,以队列两侧各18支烛光之整齐划一做为判断桨手动作默契的标志。
每逢端午赛龙舟前日,桨手均不许回家和太太同床,但接受妻子香火的祈愿,每个桨手不可劳累且以人参汤滋补,养精蓄锐。
一边在江畔油饰好龙舟,一边在泰山庙做仪式,这里是道教三奶派陈靖姑神(临水陈太后)的家乡,更少不了请红头师公作法。有趣的是这里红头师公和黑头道士可得兼,两套法器,两套装束,各司其用,今日龙舟下水仪式归红头师公主持,此地已沿习数百年。
昏暗的祭堂内,供桌后是飞舞的龙图,龙头置于供桌右侧,供桌上陈满了菜肴,水果,整猪头和5斤大粽是主要供品。红头师公作法的动作和缓,时而低声念念有词,时而高声朗诵祈文,多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一类祈语,有几个男人随地叩首,鞭炮的烟雾弥漫了祭祀大厅内外。
漆匠必须留下一笔,等到红头师公作法之后,祭过的龙头方可点睛,荷洋镇人擎着龙头,由红头师公引路,向江边走去。师公的鸣角十分刺耳,起初他怕“宣扬迷信”,不敢履行仪式,后经笔者签字做保和地方认可才放心。人们把几个5斤的大粽系上彩线,该俗为梁朝文学家吴均所编撰,称五色丝法为汨罗遗风。因此后有唐代诗人褚朝阳《五丝》诗,“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无论是竹筒粽,还是叶粽都要系彩线(屈原故里湖北省秭归县人如是,笔者在云南省澜沧江亦见),相传是水下恶神最怕的,故孩子们戴的豆娘上的彩线和投入江中的米粽红线都有同样避害之寓意。
送龙头的队伍穿街过巷,这一日只有基督徒闭门不参加这一民俗活动。
人们不怕在江边淌湿了鞋袜,恭敬地把木楔子插入,龙头便威武地立在船头。凡装上龙头,桨手便一边燃鞭炮,一边疾驰江中,每一条船都要在水中绕行三趟,向泰山庙遥拜。
此次参赛龙舟有八条,闽江荷洋赛场主赛之后,还要到黄田、湾口游乡比赛,从初一至初五一天不停,每一条龙舟都有自己的三角旗帜,如荷洋镇旗名“秋水境”,黄田镇为“凤田境”,其他尚有“春风境”,“天鹅岩”等。作为一种地方认同的标志,在地方历史记载中,闽江龙舟尚有宗姓旗帜,这是另一类血缘族群的认同象征。
每只龙舟可乘坐36位桨手,一旗手骑坐在龙头后指挥,鼓手在中间,锣手在旗手旁,舵手在船尾,共计40人之多。明万历年间刊印的《唐诗画谱》(黄凤池辑),龙舟上明示了鼓手,但一条船上总人数仅七八人,倒是云南晋宁等地出土铜鼓上竞渡纹稍为复杂(有的学者断为战国至汉时期),艄者和鼓手惟妙惟肖,以双排桨手计算已达十余人,有人在地方志上查找,至少二百余县有龙舟竞赛的习俗,近年来则大为传播。
为了使比赛公平,标船上的主持发令者总是安排上水和下水(以及龙舟左右位置的更换)两次:然后取其比赛成绩的平均值。
唐时张建封的《观竞渡》诗就像是描写今时的比赛,“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我看到快到底线有杉木标杆横出,一端披彩,先抵者以打标杆为胜。这时,岸边观者人声鼎沸,喊叫,欢呼,鼓掌,乃至嘘声混成一团,很难得。张诗还描写了古人竞渡的争斗事件,“前船抡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这一天荷洋船赛也发生了歧见,湾口的龙舟手对比赛计算积分第三名不服气。当场有人对我说:“裁判有我们湾口人,他怎么搞的?”有个小伙子一气之下把季军锦旗抛到江中,驱船扬长而去,这使荷洋东道主甚为难堪。虽说输赢是常事,但输了的确在乡村父老和女人面前不好意思,以往我以为这是偶然事件,对外人讲不好,后来我看到颇多方志有同类记载,如龙舟手“气涌如山”,“倚栏瞪眸”,似乎古人今人的竞争心态没有什么两样,一如今日的足球场争执。
第二天,我随荷洋人回访湾口,这也是依了端午节游乡活动的传统。荷洋人带了“友谊长存”的锦旗,湾口人也以彩绸回敬,昨日的怒气便烟消云散了。
这里谷口人供麻公,纪念这位死去的本地状元。黄宏诗说,传说麻公神,祭奠屈原时抛粽入江是他首先告诉谷口人的,起初闽江龙舟竞渡只是为祭水神,镇水神,逐疫驱邪是最重要的愿望。属延平府辖的多处沿江村镇都有此说,并见于多种地方志。
我的确看到龙舟上除了有龙、凤、金鲤鱼外,舟尾部多有一凶凶然的老虎头,这和婴儿身上的大红兜逐疫的寓意是一致的。
《隋书·地理志》上说,“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舡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除了端午竞渡祭屈原外,《荆楚岁时记》还提到为伍子胥或越王勾践等,因地而异,在福建有闽王祭,在云南澜沧江另有傣人神祭之说,不一而足。根据龙舟竞渡以及龙(神)之起源研究,人类学相信泛(水)神信仰的发生更为久远。端午屈原祭说最早见于隋朝文献,毕竟是中国南北影响最大的传统和民俗生活,我们体验到,隆重的仪式过程,地方族群的愿望和情感已经融为一体。
我在江中排列的龙舟中,发现黄田镇自古以来使用青蛙舟,地方人称“青蛙精”,这应是一个重要的实地发现。中国古籍上有“越王礼敬青蛙”的记载,说明南方古越人除蛇、鸟象征物外,还崇拜青蛙。除中国南方和中南半岛出土的铜鼓上有蛙蟾外,民俗遗存实为珍贵,只有广西少数民族中至今还存青蛙神祭,听地方人士讲闽江上尚有白马舟,狗舟等,各有地方性解释,从谷口荷洋到黄田,我见到了民众对水神,青蛙精以及屈原大夫的崇敬与祭祀。人们随着龙舟竞渡,还获取了逐疫的意义和力争上游的精神。黄先生说,岸上人们也在进行夏令驱毒和清洁活动,端午节请屈原大夫“推动”一年一度的群众性卫生体育运动,不是很好吗?
端午盛大的游神活动是从谷口大庙开始的,因是陈靖姑信仰的发生地,她是被当作地方主神祭拜的。人们上香之后,将谢七爷和范八爷请出大厅,在“谷口合境平安”竖旗先导之下,游神队伍浩浩荡荡出行。
在鞭炮的烟雾之中,黑脸和白脸一矮一高两位配祀神若隐若现,在人间巡视,于是这一天地方民众可和陈靖姑诸神沟通,表达愿望和祈求。暗访角色带来的威严促使人们克制自己的贪欲和邪念,妇人们一把一把地把香插到谷口镇炉里,才算了其端午的心愿。虔诚的上香者不知为什么各地都是女人居多,大概女性被认为是弱势群体吧。临水陈太后——陈靖姑神尤对妇女有吸引力,她极似一古代道姑或女巫,以其令人佩服及至惊叹的善行或法术为民众所景仰,经过渲染、神化,千百年播迁开来,如陈靖姑以所学“闾山”法术护国佑民、播雨除旱、以符医病、降妖斩蛇、扶危解厄、救产保胎、送子决疑等,成为民众崇敬的缘由。因为她随时都会成为人们心目中需要依靠的力量,尤其是在人们(特别是女人)处于无助与窘迫之时。
游神队伍中卷入了地方闽剧团,我在他们出游之前绕到后台拍摄其化妆,这是一些少有的钟情于闽剧传统的年轻人。他们认真做每一件事,颇令人感动,然而谁都知道古装闽剧和北方京剧同样有着艰难的前程。当他们身着绣有彩色精美龙凤图案的剧装游行时,给人一种本土传统之美,一时只能听到边走边拉琴弦者奏出的悠扬但不明快的乐声,没有摇滚乐干扰,围观的老者和年轻人似乎有不同的注意力。
有的农人在临街置供桌,盼望神能到家里坐坐,若真如此,这家人会终年有舒畅与满足的心境。
当游神队伍绕乡镇多时之后,重新转回谷口大庙,一刹那,人们向大庙猛冲,按这里的习俗,谁人先冲入神祉大殿,谁人先得诸位神明庇佑。大门一开,明亮阳光顿时投入昏暗的殿堂,人们的巨大呼唤声和锣鼓声震耳欲聋。当七爷八爷在神座复位后,安静祈祷的人们可以听到对新家园的祝福。
听说华东最大的电站和拦河坝设在闽江上的水口,水位变更后将淹没谷口和水口镇,地方居民不得不离开久住的家园,搬到黄田。我背上糯米粽乘快艇来到水口,想找寻朱熹水口行踪,我又折返黄田,观炸平山头的壮举,我拍得拖拉机整地之照,工人们为建移民新镇,连过节也不休息。我站在被削平的山岗上想,农人们会把古老的民俗带到这里来吗?明年的端午节他们要在这里过了,黄田的“青蛙精”会失去一位龙舟朋友吗?
我在初五晚上回到谷口,从农人那里收集了50份豆娘、五色线和红蛋网袋,我是想把地方史上的这些美丽的心愿留下来,其中一部分送给博物馆,让他们珍藏和展示。但愿吉祥的端午祈望会编织孩子们的真正幸福。
1992年2月于美国西雅图
本文来源:《远山与近土:田野纪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摘要:从谷口荷洋到黄田,我见到了民众对水神,青蛙精以及屈原大夫的崇敬与祭祀。人们随着龙舟竞渡,还获取了逐疫的意义和力争上游的精神。我们体验到隆重的仪式过程,地方族群的愿望和情感已经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