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镜明:善待文化传统 尊重经典作品

  纵观当今全球化时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都有更加开放、更加多元的态势,不少创作者和艺术家不约而同地将热情、才智和关注点投向了经典文学作品,用现代美学观予以重新诠释,并形成了一个热门的文化看点。比如我国就曾连续打造、翻新出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一批古代经典作品的有关影视剧作品,对原本是戏剧文学经典的现代化阐释和改造同样颇具兴趣,这对于传统文化的当代弘扬,当然是大好事。值得探讨的是,这些热衷于对经典作品大做文章的艺术家,对文学经典的改编和再创作却给人某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感觉,一方面,这种态势体现了当下作家艺术家一定的历史眼光、反思精神和超前意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某些后现代艺术观念对于传统文化和经典作品缺乏尊重和善待,将改编经典逐渐演化为对文学传统的戏耍、消解甚至颠覆,这是一种另类的媚俗时尚,很令人担忧。

  文学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特殊创造形式,它记载和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完美形态和对人生理想方式的执著追求。任何民族的经典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精神其实都与其生命的存在感和人性的内质息息相关,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延续,而形成了一个民族独特的审美定式,这也是传统文化提供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精神财富对于助推民族生命力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教人以德、教人以善、教人以美,陶冶人们的性情,塑造着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

  古今中外的传统文学经典,往往都贯穿着人类生命力和民族魂的律动。比如西方传统文学经典,无论是古希腊的神话还是史诗、戏剧,都显示出一种强烈的悲剧美质:用有限的生命抗拒无限的困苦和磨难,在短促的一生中激发人生潜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展现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在抗争厄运的过程中迸发出炽烈和闪烁出人类的勇气、智慧和光华。它赞美生命,张扬个性,处处闪烁着激情与活力。同样,中国古代美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多样的形态,映射出中华民族心灵的各个方面:刚健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惩恶扬善……中国文化的这些基本价值观念在传统美学中通过人格境界的书写显示出来,通过凝聚着传统美学精华的经典作品表现出来,通过一系列体现着这些传统美学精神的人物形象传达出来,影响和感动着一代一代读者和受众,使得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与精神价值在现代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的古典作品同样不乏对于悲剧精神的歌颂和弘扬。那些代表广大民众的利益和情感的人物,在反抗黑暗势力统治的斗争中遭受到苦难或者付出牺牲,才构成了悲剧。鲁迅认为“悲剧是把那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在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中,“有价值”的其实大都属于真善美范畴,故简言之,悲剧就是美的毁灭。如此,我们在中国古典文学悲剧中发现,主人公往往是普通民众甚至是底层人物,他们身上却充满着巨大的精神力量,为了某种理想和事业,同强大的黑暗势力执著抗争,自强不息,直至牺牲宝贵生命,这是一种英勇不屈的精神,在这种精神中体现着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种种美德:英勇,忠诚、善良和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

  一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内涵具有超越性和普世性。在不同时代,故事的曲折构成、人物的命运轨迹都会反映出特定的时代环境和社会意识,反映出作者观察社会的视角、思考和阐释力度,但最重要、也是最宝贵的,却是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那些恒定不变的内在因素,这些因素就是构成一个民族文化性格和美学精神并奠定其价值观的根本所在。价值观既具有时代性也具有历史继承性,那些经过实践验证具备合理性的价值观,会在社会生活中代代相传,恒久不息地保留在人们的观念之中。因此,价值观一旦超越了即时题材本身的限制,而揭示出某种人生的普遍性内涵时,其作品才具有了经典性,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的真正职责在于帮助人认识到心灵的最高旨趣”。能够长期流传、脍炙人口的作品,必然具有超越时空的意蕴,它可以不因时代的久远而使读者产生隔膜,也不因受众阶层的不同而令人彼此疏离。

  当然,任何民族群体的传统文化中都包含了进步与消极的两方面因素。由于接受者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各有不同,就有可能选择或者接受其中任何一方的因素,或进步的,或消极的,因此,对于传统经典作品在当代社会如何理解和阐释,与阐释者所拥有的人文视野、精神主体和价值观念密切相关。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阐释者对于经典作品的不同态度。比如对《红楼梦》的影视改编,有的阐释者为能充分把握和再现原著精神,让所有参与人员先潜心三年研读原作;有的阐释者则态度随意,别出心裁,异想天开,为表现林黛玉的“冰清玉洁”,竟将她的香消玉殒处理成裸体死亡,完全不尊重经典原著。我并不主张对传统经典必须亦步亦趋,而是希望阐释者能对经典原著保持一种尊重,善待中国历史文化习俗与古典审美范式,否则,很难引起应有的美学共鸣。还比如《西游记》,最初的荧屏形象是透过神性突出人性,因而唐僧师徒的系列形象亲切可爱,感觉离我们很近;由于翻拍和重拍次数的增多,阐释者开始标新立异,各显神通,随着资本的注入,影视技术手段愈加突飞猛进,能够为观众展现的空间维度越来越丰富,提供的视觉形象也越来越逼真,神幻世界也越来越奇妙,但是却感觉这些炫技表现与文学经典中厚重的传统内涵也渐行渐远……特别是一些图书和网络文学,竟直接把许多文学经典篡改得面目皆非,一塌糊涂,最终糟蹋成庸俗不堪的闹剧和笑料。其间,人物形象被完全颠倒,主体精神价值被全盘解构,这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反映出的不仅是传统文化和文学经典面临被否定和解构的困境,更是社会核心价值观面临着崩溃和坍塌的预兆。

  这种随心所欲地戏仿、消弭、拆解、颠覆文学经典的混乱现象在西方社会也同样显现,好莱坞很善于借文学经典的外壳制造光怪陆离、五花八门的时尚热点,包装出一个个千奇百怪的文化消费品。为了换取可观的票房价值,他们可以将各种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用到难以想象的极致,在改写的过程中以娱乐性、游戏性为追求目标,这种以后现代自居的文化“弄潮儿”,从来不考虑对文化传统和经典作品的尊重和善待的问题。

  同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在不同的欣赏者或者改编者之间会产生相去甚远乃至截然不同、泾渭分明的审美感受,本属于正常,其原由不一而足,除了作品内容本身的复杂性外,还与阐释者和读者的知识积累、人生经验和审美趣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亦如鲁迅所说:“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及其传播手段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此同时,社会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文化思潮、审美时尚等等都有了引人注目的变化,文学艺术领域也呈现出了纷纭复杂的多元化状态,总体趋势却是削平深度,颠覆意义,凸显娱乐功能,对文学作品平面化、浅阅读的态势愈加明显,对于多数人来说,阅读、理解、吸收经典作品的意愿愈发难以企及了。在这样的时尚文化环境中,负面现象也就不足为奇,许多作品不再追求精神的历史厚度和文化的价值深度,不再追求崇高和意义,而以满足、取悦大众的时尚需求和生活的现实乐趣为主要目的,致使文化价值观发生蜕变,一些缺乏文化底蕴和最起码的价值判断标准的群体、个体不断涌现,宣扬个性解放,极度张扬自我,缺乏道德尺度和社会规范。同时,文学艺术创作领域的另一种明显特征是追求新、奇、怪,与时尚勾肩搭背,纠缠不休,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导致浮于表象而缺乏文化积淀,从而导致人们热衷于时尚,欣欣然于文化艺术的表面繁荣而忽略文化的真正意义和美学精神,误导人们的精神需求,久而久之,就会影响社会审美时尚和价值判断标准,改变一个民族的传统美学基因和价值取向。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就更加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回归文学经典的传统文化精神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提出回归经典并不是要否认当代文学的艺术观念,而是希望我们的作家文学艺术家要读懂经典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哲学内涵,以其中的美学精神作为指导,尊重文学的创作传统,才能真正理解经典作品中的最贴近、最符合现代的东西。因为经典作品不仅属于文学史,还具有对于当代史的不可替代的镜鉴价值,在这个意义上,克罗齐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可以成立的。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大潮流、大发展的环境中,我们需要保持一份冷静的心态,与文化传统价值和经典作品真髓不离不弃,而不是盲目随文化时尚起舞,刻意追求短期轰动效应,或一味迎合大众的娱乐口味,这恰恰是对文学传统最好的当代弘扬。

  文化传统和经典作品往往呈现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的“微缩”景观,经典文学作品则是这“微缩”景观中的精华和亮点,她们能够跨越历史岁月而流传下来,其吸引和征服观众的,永远是她们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和恒久意义,因而生成了其所特有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当下,每一位作家都承担着一种神圣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如何继承和弘扬文学经典中的美学精神,无疑就成为我们当下文学艺术创作与研究中的重要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