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随笔-正文

林语堂:孤崖一枝花

林语堂:孤崖一枝花 - 第1张

林语堂:作家

摘要:花只有—点元气,在孤崖上也是要开的。

行山道上,看见崖上一枝红花,艳丽夺目,向路人迎笑。详细一看,原来根生于石罅中,不禁叹异。想宇庙万类,应时生灭,然必尽其性。花树开花,乃花之性,率性之谓道,有人看见与否,皆与花无涉。故置花热闹场中花亦开,使生万山丛里花亦开,甚至使生于孤崖顶上,无人过问花亦开。香为兰之性,有蝴蝶过香亦传,无蝴蝶过香亦传,皆率其本性,有欲罢不能之势。拂其性禁之开花,则花死。有话要说必说之,乃人之本性,即使王庭庙庑,类已免开尊口,无话可说,仍会有人跑到山野去向天高啸一声。屈原明明要投汨罗,仍然要哀号太息。老子骑青牛上明明要过函谷关,避绝尘世,却仍要留下五千字孽障,岂真关尹子所能相强哉?古人著书立说,皆率性之作。经济文章,无补于世,也会不甘寂寞,去著小说。虽然古时著成小说,一则无名,二则无利,甚至有杀身之祸可以临头,然自有不说不快之势。中国文学可传者类皆此种隐名小说作品,并非一篇千金的墓志铭。这也是属于孤崖一枝花之类。故说话为文美术图画及一切表现亦人之本性。“猫叫春兮春叫猫”,而老僧不敢人前叫一声,是受人类文明之束缚,拂其本性,实际上老僧虽不叫春,仍会偷女人也。知此而后知要人不说话,不完全可能。花只有—点元气,在孤崖上也是要开的。

本文来源:《宇宙风》第1期,1935年9月16日。

相关文章

  • 林语堂:老北京的精神

    林语堂:老北京的精神

      在一九四九年中国共产党掌握中央政权之前,北京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开放性的都城之一,它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巴黎和北京被人们公认为世界上两个…
  • 林语堂:读书的艺术

    林语堂:读书的艺术

         林语堂:作家、翻译家、语言学家   读书的艺术   诸位,兄弟今日到贵校来,以前学生生活苦乐酸甜的滋味,都一一涌上心头。不但诸位…
  • 林语堂:人生像一首诗

    林语堂:人生像一首诗

    林语堂:作家 摘要:我想由生物学的观点看起来,人生读来几乎就像一首诗。它有其自己的韵律和拍子,也有其生长和腐坏的内在周期。 我想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