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随笔-正文

李卫国:影响我一生的几句话——一生能有几次搏

人生已经走过了56年了,将来的日子正如白岩松所说已经没有了激流和险滩,没有了选择和碰撞,生活流进了宽宽的河面,就这么逝者如斯平平静静的流淌着,流尽了就终止了。没有大的奇迹发生,得到的一切已然得到,失去的一切已然失去,一目了然不可逆转。

回首过去,一路走来,既有春心萌动,夏日激情,秋日收获,意气风发,也有艰难选择,困惑苦闷,奋力打拼,酸甜苦辣。或多或少会有点人生感悟,说给后来者,也算是人生谏言吧。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苦乐相伴的,没有绝对的幸福也没有绝对的痛苦,天使和魔鬼也只是一念之差,获得和失去也都是相对而言。

我也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痛苦和欢乐交织在一起,但是本能的阳光与善良,使我不知不觉形成一个定式。把阳光献给别人,把黑暗留给自己,把幸福分享别人,把不堪和痛苦留在心里,封闭起来。所以朋友看到的我,一直是乐观、自信、阳光、性情的一面。就像我所有的文字都是满满的正能量。生活中痛苦与无奈事已经很多,我又何必去撕裂与夸大呢?那只能让人更加痛苦与不堪进而失去生活的勇气。

我们应该把人内心的善良与阳光挖掘出来并发扬光大,让幸福更幸福,快乐更快乐,善良更善良,阳光更阳光,岂不是就可以让“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美好愿景更多更近了一些吗?

影响我人生的第一句话是:人生能有几次搏。这是中国第一个乒乓球冠军荣国团的一句勉励自己努力拼搏的警言。

196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中日两队在男团决赛展开了激烈交锋。容国团先失两局,后由徐寅生、庄则栋将比分追平。在决赛局上场前,容国团甩开毛巾,大呼一声:“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决赛局中,容国团和日本队的星野前两局打成1∶1平,决胜局中,容国团一路领先,打到20∶18时,星野力图挽回败局,拼命侧身连续拉弧圈球,容国团一板挡回,六七个回合后,因星野一板用力过猛,将球拉出界外,中国队终于第一次荣获世乒赛男子团体冠军。

不知道从哪里看到了这句话,但是这句话伴随我拼搏了一生,可以这么说,没有这句话的时时警醒和激励,就没有我的今天。从小学到初中我就没有做过老师眼里的好学生。除了那时的“读书无用论”,白卷英雄张铁生,造反小将黄帅等大环境的影响,少时的贪玩不用功读书也是重要原因。逃学、打架、游戏除了学习该做的事都做了。糊里糊涂小学毕业了,糊里糊涂就上了初中,依然玩性不改无心读书,不知不觉差生的帽子就落到了我的头上。老师不待见,家里不喜欢,鱼找鱼,虾找虾,一群差生在一起没有压力,一门心思闹着玩,倒也其乐融融。虽然期末公布成绩时有些脸红,有些羞愧,但是过后就忘,反正学习跟我无缘,混着走着,倒也无忧无虑。

记得有一次,学校发成绩通知书,我灵机一动把数学的成绩13分改为73,自觉聪明不就加一横吗,可是总分未改,立马被还关心我学习的二哥识破了,痛打一顿,结果也不甚了了。后来大哥从部队回来探亲,我已经是上初三了,问我:X+Y=Z是什么意思?我回答:我怎么知道是什么意思。结果又打一顿,反正因为学习和不守纪律老师家访,家长痛打是家常便饭,过去就算了。那时流行的顺口溜: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到我家。说实在话,那时的老师还是很负责任的,对犯错的学生进行家访是常态,不像现在的老师高高在上,动不动就是叫家长,家长听到召唤,吓得跟孙子一样,麻溜麻溜往学校跑。

这种不学贪玩,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状态一直延续到初三上学期期末,一次不同寻常的政治考试,改变了我的命运。政治老师一改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的考试模式,出了几道结合当下政治时事的活题。我虽然不好好学习但也不是一无是处,我经常看爸爸从单位带回来的《参考消息》,从那里得知国内和世界上的大事,这些活题我都涉猎过,所以答起来得心应手,不成想分数公布出来我政治考试得了第一名。这下可在学校引起了轰动,对我的内心激起了强烈的震撼,原来我也有长处,学习好并不是好学生的专利。看来一个差生内心也有向上向好的基因,一个小小的鼓励会对一个差生的自信心的提升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我暗暗下定决心,痛改前非,从新做人,拉下的功课从头补齐,向好学生靠拢,不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说到这里,我得感谢一位同学,他叫李宪平,高一的时候从濮阳转学到我们班,他是一个好学生。我们两家隔一条马路,他不嫌弃我学习差,一起上学一起下学,一起做作业,我不会就问他,没有他的帮助,我也不可能进步很快。虽然现在天各一方不常联系,但心还是近的,遥祝他一切安好。

从高一开始,我做出了超出常人难以忍受的拼搏。这个时候我看到了荣国团的“人生能有几次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的警言。我把它用毛笔写了下来,贴在我书桌的前面,每当疲倦时,每想放弃时,我就抬头看看,就是这句话激励我度过了高中岁月。为了备战高考,我真的是拼了,博了!每天早上人生能有几次搏的警言伴着我到小铁道旁的柳树下早读,每天晚上人生能有几次搏伴着我蹲在昏暗的灯光下,煤火台上读书。最后跑到学校的空教室里,用砖和麦秸秆做成床,不分昼夜在读书。

高一高二两年,我没有了任何娱乐和玩耍,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读书,连花钱的时间都没有。家里给了我五元钱增加营养,等到洗衣服时,五元钱还在兜里。功夫不负苦心人,我从一个差生逐渐变为文科第一名,高考前历史地理书都被我翻烂了,我甚至做到了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可以背诵下来。最终我以383.5分的成绩考入了河南大学,成为了焦作市十二中有史以来第一名文科大学生,当年文科焦作市第三名,地理单科第一名。学校也以浪子回头金不换对我进行了表彰。就连我初三考了13分的数学高考也考了68分,还是基础差啊!如果立体几何那道题立起来了,我就被西南政法大学或北京师范大学录取了,今天的一切历史都会被改写了。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假如。

人生能有几次搏这句话使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了可能,激励我伴随我走赢了人生第一步。这一步尤为关键,如果没有努力打拼,如果没有赢得高考,我的今天在哪里?我的过去是什么?都没有答案。

这次拼搏,让我感受到了拼搏的艰辛;这次拼搏,使我体验到拼搏的成功与改变;这次拼搏,让我坚信不经历风雨就难见彩虹;这次拼搏,让我知道路就在脚下,拼与不拼,结果全然两样。考上大学只是走出了人生第一步,就是靠着人生能有几次搏的精神,我在四年的大学生活里,丝毫未敢放松自己,虽然没有把人生能有几次搏写在眼前,但是我把它刻在了心里,时时警醒自己。四年大学期间,我没有睡过一个午觉,利用中午歇息的时间看完了学校图书馆所有的人物传记和哲学、美学相关书籍,写出了《名人之死》的草稿。一份拼搏一份机会,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我最终以三优生(成绩、实习、论文)的成绩把自己留在了河南大学,培养了我四年,我却要为之奉献一生的地方。

就是靠着这种拼搏精神,我在学校外办工作了14年,迎来了河大的首批外国留学生,和他们共学习、共生活、共成长。为河南大学的国际教育事业贡献了我的青春力量。就是靠着这种拼搏精神,我在外语学院工作了9年。从副院长到总支书记,一份汗水一份情,风雨同舟伴君行。见证了我校第一个博士点,英语排名全国第5的辉煌。在此期间,我再一次克服了许多难以承受的困难,到西安外国语学院强化半年外语,到遥远的澳大利亚去做了半年的访问学者,一天一篇日记汇成的《独语天涯》印证了人到中年的再一次拼搏。就是靠着这种拼搏精神,我在国际汉学院工作了10年。我写过一篇文章“十年辛苦不寻常”详细地述说了此中甘苦寸心知的不宜与艰辛。

传送文章:十年辛苦不寻常

十年拼搏我给河南大学建立了一个国际汉学院。从只有一个国家几十名学生发展到四十多个国家七百五十名学生;从单一的语言生到学历生,从本科生到硕士生,从硕士生到博士生:从自费生到奖学金生,孔子学院奖学金、中国政府奖学金、河南省政府奖学金、河南大学奖学金。我的拼搏流下了汗水,也收获了荣誉和梦想。现在年过半百的我,再次来到起跑线上,我将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态,呕心沥血,拼搏到我退休的那一天。

人生能有几次搏,这句格言激励我一生,陪伴我一生,践行了我一生。他告诉我一个真理,幸福都是靠奋斗得来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爱拼才会赢。实现理想,拥有幸福,全靠一点一点的努力,一次一次的拼搏,人生能有几回搏在我的生命中具有永恒的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