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怎样教我中学时期的儿女

  

  黄炎培:教育家

  怎样教我中学时期的儿女

  我有十二个儿女,殇了三个,现存五男四女,有在教书的,有在办事的,有在管家的,有就学国内外大学的,余下两女一男都在中学。这一大群儿女,不论过去或现在,都曾经过中学。我感觉到最难处置,就是中学这个关头。到了大学,人生观渐渐确定了。中学正在交叉路口,欲东便东,欲西便西,出入很大。我於中等学校,普通的,分科的,皆曾创设过,服务过,前后关系达三十多年。对这个关头特别注意,且深信其值得特别注意。很愿把我对於儿女,在中学时期怎样教法,和他们对这样教法感觉怎样,公开地向中学一般男女青年报告。

  吾在没有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以前,却早注意到一点,就是修学必先确定服务方针,将来做什么,现在学什么。三十年前有一从弟自幼发见他有机械天才,入中学时,即令他实习机械,到底成为机械专家。我的儿辈,除了考入清华大学,他们没有设分科中学,只得在大学每年暑假期,看他们才性,给他们练习机会,有的银行,有的铁路,有的教书,其余都在初中时早就帮助他们决定大方针,升入分科高中,年满毕业,就他们所学,给他们服务机会,一二年后,再令入国内外大学求深造。这一个过程,这一种方式,我很确实的认为重要,而他们自己亦很深信为有效。我为这些,不知当众演说过多少次,文章写过多少篇,苦苦劝告大众(一)初中三个学年的使命,就在让别人认定他的,或自己认清自己的天性和天才,来决定一生修学就业的大方针,(二)即使预备升大学,在高中时亦宜依照所定方针入分科修习,(三)如果中学修了,即拟就业,不再升学,更宜入分科高中。可惜一般人还不能完全了解,以致走错路头的还不少,我所深深地认为歉然的。

  上开一点,要算我对中学儿女最注意所在。有一个儿子,少年最欢喜读子书,佛经,便指导他研究哲学。还有一个在孩童时期欢喜玩积木,构成各种建筑,便时常带他从远处高处看上海市景,诱发他对於工业的兴趣,指导他研究工科。大概这一点我绝不敢放松的。我有一个侄儿,现在被公认为音乐专家了。但是他自小在家庭於音乐并无接触,故并无特殊表现,幸亏进了清华,得到尝试机会,他自己发觉非常兴趣,才获走上适合他天才的途径。如果得不到尝试机会,眼睁睁地便把天才埋没掉。我想青年中自己没有发觉他的天才,和没有机会表现他天才的,正不知多多少少哩!此外我对於各门功课,仅切嘱他们特别熟习三门,就是国文,外国文和算学。算学训练头脑,使之清澈,正确,精密,影响於思想很大,文字学科,实吸收各种知识的唯一门径,都值得重视。至於各专科,自有专门教师指导,自己既发生兴趣,自会精心钻求的。体育,却也是我所特别鼓励的一端。

  我常常严厉督促他们写日记,用钱必督促他们记帐。大概他们的日记,是我负责检阅的。用款检查,是他们母亲负责的。他们的母亲对於检查用款,非常精明,绝对不给他们多量的钱,因此,一般儿女们对於银钱的眼孔特别小。在中学时代,身边有一整个的银圆,便快活得了不的。他们的母亲,对於整洁,对於节俭,每次归家,不断的训话,积极的勉励,消极的责罚,旁人听惯了,真所谓“耳熟能详”。但对於帮助更清苦的同学,从来不加阻止,有时还多量资助他,养成他们待人慷慨的心肠。但交友的好坏,却为我夫妇所共同注意。归家必责令服务。迄今儿女大半成年了,他们回想儿时母训,还时时拿来做家庭谈话的资料。

  在任何场合,绝对不许他们说谎话,这小小一点,从幼时,就用极大气力注意的。这点,幼时用力养成了习惯,到中学时期,便不致成问题,但仍值得注意。家庭中,我和他们的母亲,都不惜用扑责的。我用扑责时较少,但他们对我多畏惧。这一点长儿方刚尝和我辩论,以为若是没有这一点不更好么?我以为从幼年到青年至少在某时期,某场合,实需要这多少有所畏惧的心理,使精神上有所约束,影响到他们行为上,使有所不敢为。同时做父母的十分检束自己的行为,凡不许儿女做的,父母不做,且禁止家庭中任何人做,具体的如赌博,如吸纸烟,——乃至亲友到我家里,恕不敬烟,——苟为权力所及,总不让这些在我家庭里发见出来,此等处我诚然多少对不起亲友,实在是我为了这一群儿女呀!到底我们家庭里并没有因此感觉枯寂,吾们很热闹,很快乐,很和爱,家人相处,情感浓厚到极度。踹稳了脚跟做人,拿很好的心肠待人,大家力争上游,一个个携着手向着共同的大道上走,成年以后,父子间更如亲密的朋友一般。我和方刚是一个很好的谈谈学问的朋友。那年住大连,三儿万里教我英文,讲文法讲得真清澈。大概他们学成以后,一部分知识上都合做我的先生。

  年龄较大的几个儿女,他们都曾在学校里稍稍听讲过经书,他们自以为很受用,但年幼的便没有这机会了。他们联合要求我讲经书,就在今天写这篇文章以前,才对他们讲罢了三章《论语》,就是(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把做功课的方法,交朋友的方法,引用实际材料来证明,而特别提出“泛爱众而亲仁”一句,认为人生一切行为的基本,澈上澈下的讲了一番。古书今讲,是最有趣的。讲毕,在座十几人,从十一岁到三十多岁,十之六七都在中学,问他们听得有兴,愿下星期继续的,举手,全体举手。

  我很覙缕地很坦白地说出来,给中学男女青年做个参考,还给研究中学教育的先生们做一些研究资料。

  文字来源:《空江集》,生活书店193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