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同仁,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读书月”是我们河南大学的一个知名活动,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每年都推陈出新,目的总是始终如一,那就是引导和促进老师和同学们把阅读作为一种终身的生活方式。那么,人为什么要读书呢?很多人不读书难道不也是过了一个看起来不错的人生么?对此,我想给予一个哲学上的观测和回答。
我是做哲学研究的,所以我每天禁不住用哲学的眼光来打量和审视这个世界,包括我自己。而哲学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本质(essence)”,它相信一个事物之所以是这个样子,存在着是一个决定“它之为它”的最根本的原因和理由,这是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也是传统哲学的基本信条之一。用这样的理论出发来观测自然界,这个理论很好理解,比如,对于“狗”、和“老虎”这样的类名和物种,它们之所以被通称为这个名字归入同一类,是因为它们拥有共同的内部结构。但如果把“本质”理论放在人类,特别是放在每一个作为个体的具体的人身上,我常常会陷入迷惑:是什么决定是张三是张三现在这个样子,是什么决定了“隔壁老王”是“隔壁老王”呢?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我,也困扰着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当代的维特根斯坦,概莫能外。而这个理论的最根本困境就在于,很多关于本质的学说和理论,都可以对自然界的物种做出很好的说明,但这些理论都不适用于对人的观测,换言之,人是无法被归类的,它的本质是特殊的。那么,人的本质的特殊规定性体现在哪里呢?
针对这个问题,现代哲学有一个很好玩儿的说法,叫做可能世界理论,它是美国逻辑学家克里普克提出来的。可能世界理论的基本思想是这样的:每一种可能性都构成了一个可能世界,而生活是有无限可能性的,因此这些无限的可能性就构成了众多的可能世界,其中,现实世界只不过是一种现实化的可能世界。在这样的视角下,我们来观察一个具体的人,比如,亚里士多德。现实中的亚里士多德是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的开创者,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撰写了《形而上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等等,这些熠熠闪光的标签都是亚里士多德所独有的。但从可能世界理论的角度,我们可以设想很多不同于现实的可能性,他可以没有撰写《形而上学》而依然是亚里士多德,他可以没有开创逻辑学而依然是亚里士多德……以此类推和递减,这些赫赫有名的标签和性质他都可以不具有,那么,我们减到什么程度就不能减了呢?换句话说,减到什么程度亚里士多德就不是亚里士多德了呢?克里普克给出的回答是,不能减的是亚里士多德的独特的起源方式。当他的父母生下他并给它命名为“亚里士多德”的那一刻,一个崭新的亚里士多德就诞生了,在这个崭新的生命中,只有他的父母以及他的出生方式是不可更改的,其他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也因此是开放的,他身上的所有标签都是他后天努力的结果,他就这样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灿烂的生命和人生。
克里普克的这个观点的要点就在于,人的本质不是先天注定的,而是后天习得的。而另外一个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海德格尔甚至认为,只有人的存在是一种真正的存在(dasein),而物的存在不是一种真正的存在。人和物的重要区别是,物是一种完成的状态,比如一个杯子,我们看到它的时候,它的功能已经被塑造,它是一种容器,只能如此;而人是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只要一息尚存,他就可以创造无限的可能性,人的存在决定了人的本质。没有命中注定的好人或者坏人,也没有命中注定的成功和失败,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只要愿意改变,只要愿意努力,只要愿意付出,总是可以收获一种独属于我们自己的丰饶的人生。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这个无限可能性中选择最佳的可能性呢,或者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每个人如何“做最好的自己”呢?我给出的答案是阅读,阅读创造人本身。在通往人生和未来的途中,我们有很多的方式和选择,我们的高中同学也许选择不上大学打工就业,我们的同龄人也许选择了兼职创业,等等,我不想在我们和他们之间评出优劣,但我要说的是,没有一种生活是现实世界强加给我们的让我们“不得不(have to)”的,除非我们主动选择,而选择本身体现了我们每个人不同的本性。因此,我更想说的是,无论是打工、创业还是上大学,我们都要把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因为,人是一个受思想引领的动物。我们要通过阅读来塑造自己,通过读书来实现与世界的更好交互,并在此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我们每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时代越浮躁,我们越要静下心来读书,我们要通过阅读来反思这个时代,超越这个时代,塑造这个时代。最后我想引用我自己很喜欢的一个作家马尔克斯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发言,那就是:“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背包里放一本书,我相信,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更加美好!”这个世界也会更加美好,我相信!
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杨红玉,女,河南南阳人,哲学博士,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河南大学马佩逻辑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现代逻辑,逻辑哲学以及逻辑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