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80年代提出,90年代示范,2000年开始推广,到了2010年规划纲要又进一步强调要搞素质教育,要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但是这个素质教育搞下来的结果怎么样呢?确实效果不尽如人意。我的一个基本判断是发展不平衡,有些还是搞得挺到位的,但是绝大多数学校仍然没有落实。
没有落实可能原因很复杂,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应该是高考的问题。可以说高考成为了制约素质教育的一个瓶颈。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讲,经过几十年探索,我们的要求越来越明确,有些要求是非常正当、合理的。比如规划纲要里面强调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些概括应该说经过多年的琢磨、探索,越来越明确了。核心有了,重点有了,着力点都有了,但是我们现在的考试招生的做法,虽然有一些改革,但是总体来讲,按照中央《决定》的说法,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叫做一考定终身。我个人感觉一考定终身不是最大的问题,今年不行明年考,还有人考8次,不能说一考定终身。我理解所谓一考定终身的问题,主要是高校选拔招生的标准和途径太单一,简单来说就是“唯分数取人”,这大概是我们现在考试招生的基本做法,也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个弊端。全部看分数,差半分都不行。
在这种情况下,很显然这就跟前面讲的素质教育矛盾了。所谓悖论,我体会大概就在这个地方。
高考以分数取人的影响太大,搞好是一个指挥棒,所以就造成了我们国家大面积的应试教育。不光影响应试教育本身,而且影响我们整个国家儿童的创造力,影响到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质量,最后是我们国民素质的问题。
很显然,高考必须改革。2007年一个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当时影响非常大,这是一位宁波的代表,他说高考以及所派生的应试教育已经使我国的教育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教育的本性和灵魂,使我们的儿童失去了天真和幻想,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能力,使我们青年戴上了思想的枷锁,能对规定知识反复记忆和辨析,一个曾经最富有创造力的民族今天必须重新学会创造。我们已经到了必须考虑废除高考的时候,必须从现在开始研究开发一种能够取代高考的新的高校招生体制。这个结论很显然是行不通的,但是他讲的高考带来的弊端和影响,我想大家都是很好理解的,问题确实非常严重。
现在从国家层面我们已经看到了改革的曙光,十八大报告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按我的理解这里面是有逻辑的,前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进行改革,而且要综合改革,改革的目的在哪里个要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根本体现在哪里?那就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中全会的《决定》专门进行了部署,而且对高考做了系统的设计,根据我有限的理解,这一次高考的设计应该说力度比较大,而且可能也是比较前列的。
教育部还出来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现在只是试点,负责这个改革搞成的话,有些情况还是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比如将来看学校就不仅仅是简单看升学率了,过去我们看学校看升学率,现在列出了5个指标,品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里面包括睡觉时间都有考察的要求,如果这些都一一落实的话,对于缓解高考应试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弊端是有所作用的。
近几年基础教育一直在改革,前几年我在湖北省承担了一个项目,结合课程改革搞了一个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我们要实施素质教育,我感觉底下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就是怎么把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和评价工作做得更规范、更科学、更公平、更合理。很多省市这一年都在探索,总体来讲情况不太理想。后来我们还搞了示范学校、样板学校,做了一些比较具体的研究。
开始研究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调查,在综合素质评价这个问题上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说认识不清。很多老师包括学校领导,对这个情况整体不是很了解,认为搞不好的超过了一半。湖北的情况可能比较特殊,湖北是一个应试教育的“重灾区”,我们的调查重点是在湖北。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有很多是不符合实际的,或者有一些作假、应付,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不真实。
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哪里?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我把它称之为一个教育的困境,高中的教育跟高考是挂钩的,但是我们的素质教育综合评价跟高考是脱钩的,在这种情况下,很显然他们就不是很重视这个综合评价这个事情。这个问题可能下一步会有所改变,新的高考改革方案里面可能包含这一块东西,但是具体怎么搞也比较困难。
另外就是操作困难,有些指标确实比较糊,比如说思想品德,有些不太好评价。也有些评价工作比较复杂,有些老师也感觉到很麻烦,不太愿意搞。再一个就是普遍诚信缺失,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个普遍问题。
我们后来搞了几所样板学校,有几所做得还不错,首先要科学认识两个问题,第一办学干什么,从根本来说办学就是为了育人,以人为本真的在我们的学校体现得太少太,根本没有把学生当人看,尤其是基础教育,完全是把学生看成一个“考试机器”。第二为什么要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改变中学教育长期存在的“唯分数论”。
处理好两种关系:第一个是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的关系。没有挂钩的时候,有人认为搞综合素质评价会影响高考,可是我们在试点学校里通过我们的工作,他们慢慢转变了观念,为了达到高考好成绩的目的,有传统的搞法,但是反过来我用比较科学的办法,通过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也可以取得高考的好成绩,所以说它还是有关系的,经过努力是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第二个是综合素质评价与网络评价的关系。
采取两大措施,首先是领导重视,一个学校领导不重视肯定搞不好。第二个是完善评价程序,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我们在试点学校里面做好学生成长档案袋的建设,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份3分钟的自评文字材料并在班组进行交流和展示。另外增加教师评价。
最后要追求两种成效,一个是长远的成效,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基。另一个是现实的成效,包括学生学习和高考成绩的提升、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素质教育也好、高考也好,我有一个总的看法,就是我们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你想把这个改革像西方、像美国一样,这个绝对不太现实、不太可能。如果我们经过努力,能够把它搞得跟我们最接近的台湾、香港,搞成那样样子,我觉得就应该是比较理想了。香港今年高考毕业生8万人,真正上到好大学的只有1.2万人,加上其他学校8千人,总共就2万人。即使是这样,香港的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也同时在开展,但是他们的学生整体素质还是相当不错的。
(本文为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教授涂艳国在“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2014年会上的发言。文章来源:搜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