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访谈:大学国际化不单是“接轨”

  ■对话人物

  黄进:生于1958年,湖北利川人。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和参加中外科研项目20多项,出版专著、主编或参编的著作50余部,在国内国际报刊上发表论文、译作170多篇。曾两次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私法学(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会会长。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世界潮流和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进行的教育实践。但是,中国大学的国际化之路怎么走?

  一、国际化:现代大学的生存方式

  记者: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要国际化是我国高校的一个共识,世界上其他大学是怎么看国际化这个趋势的?对于中国的大学,国际化究竟意味着什么?

  黄进: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网络化的今天,人类已步入以知识为驱动力的社会,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在这种背景下,是把自己仅仅定位为本地的大学和本国的大学,还是定位为全球的大学这样一个问题,已摆在所有大学特别是有雄心壮志的大学的面前。

  实际上,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世界各地正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广泛而波澜壮阔地上演。如美国哈佛大学在阿联酋开办分校,波兰在以色列建医学院,德国在开罗办私立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已在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及形式的中医药教育机构。耶鲁大学在其国际化战略框架中明确提出:“国际化是我们对世界变革中机遇和挑战的回应”;韩国高丽大学提出从“民族性大学”向“全球性大学”转变的口号。

  可以说,国际化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的一种生存方式。从一个国家的优秀大学向世界性的优秀大学转变,是中国大学面临的挑战,当然也是机遇。北大清华等许多大学都提出了自己的国际化战略,中国政法大学的目标是把自己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法科强校”。

  记者:您前面提到大学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使命”,那么,新的背景下,大学国际化的使命是什么?

  黄进:为什么要推进国际化,各个大学的目标不尽相同。美国大学发展国际教育主要考虑的因素依次是: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政治领导力、推进知识产业、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等。澳大利亚则主要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希望用国际学生交的学费弥补公共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同时借此提升澳大利亚进入知识社会的能力。加拿大的大学在这方面至少有四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通过国际化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二是明确将自己定位为全球大学,三是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全球公民,四是要以自己杰出的研究来创造知识服务于全世界。

  国际化既是大学的办学方向,也是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今天的大学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员的流动,已不能也不再局限于某地,而应该是在日益开放的国际市场上的一个全球性参与者,要在国际学生市场、跨境教育、招揽人才、争取国际基金、提高教学和研究质量、扩大国际声誉等方面参与竞争,提升竞争力,进而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二、提升国家竞争力:大学国际化进程中的担当

  记者:您提到我国的大学要通过国际化来提升竞争力,世界大学的国际化目标也各不相同,怎么看这个问题?怎么认识我国大学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目标和责任?

  黄进:定位一所大学的使命要看大学的社会发展背景、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学校实际情况。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大学发展的大背景。但是我国现代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是培养人才,培养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健康发展与进步有用的人才。而且,现代大学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为社会服务,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支持。

  以法律人才为例,现在我国对外贸易十分活跃,贸易中需要通过法律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是到国外特别是在国际司法或仲裁机构就国际贸易纠纷打官司的时候,目前我们还得请外国的律师,我们的法律人才多数时候只能做助手。因此,培养国际化的职业法律人才,是必须要大学完成的任务。

  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应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世界一流的学科。通过它们培养出来的一流人才,来为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足够的支持。

  记者:那么,我国大学的国际化程度怎样?国际化是否意味着达到西方优秀大学的标准,或者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

  黄进:目前我国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整体差距依然很大。有评估研究表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囊括了近80%。近些年来,我国先后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大学也都清醒地认识到差距,将国际化纳入学校总体发展战略中。

  必须特别注意的是,我们讲高等教育国际化并不是要全盘西化,也不要简单地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全盘西化。同时,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也不是简单地要完全“与国际接轨”。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并不一样,差别很大,甚至一国内各省的高等教育制度也有所不同。你去同谁接轨呢?我们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从本质上讲,是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我国的大学要通过对国际的学习、交流、借鉴,去发现现代大学制度的精髓,再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去创造、创新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三、交往能力:国际化的基础

  记者:具体到大学推进国际化的实际操作中,怎么判断一所大学的国际化程度?

  黄进:我觉得中国大学的国际化发展进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特点是大学领导人的国际交流活动比较多,出国访问、参加国际学术活动等。第二个阶段,大学的教师国际活动多了,访学、讲学等。现在到了第三个阶段,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途径参与国际交流。

  判断一所大学的国际化程度,从主体方面看,要看教师、学生的国际化水平,看他们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其中,教师和学生来源中国际成分的比例也很重要。国外许多好的大学,面向全球招聘教师,其师资队伍中有很多国际型的教师,大学里国际学生的比例也比较高,好的大学本科生中国际学生比例达到5%—10%,国际学生在研究生中的比例更高。此外,判断一所大学的国际化程度还要从教学与科研活动方面来看,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国际化水平主要表现在使用国际水平的教材、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双语教学特别是用国际性语言提供的课程程度、跨国合作教学和科研、在国际一流学术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举办的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等。

  目前,我国大学要更有效地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必须重点加强国际交往能力建设,包括教师的能力、学生的能力和大学自身的能力建设。现在,我国大学师生出国交流的机会明显增多了。比如,按照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计划,国家每年公派5000人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或者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要派一流学生到国外一流的大学,师从一流的教授学习,许多国内大学有和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学生的项目等。这方面还需要加强,要给师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的机会,特别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开阔他们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的国际交往能力。同时,国际化是双向的,我国大学提升自身的国际化能力刻不容缓。大学要增强优势,吸引和吸收更多更优质的留学生,以便增加本国学生接触异质文化的机会,在各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获得解决文化冲突的能力。

  记者:推进过程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国际化和大学自身的特色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

  黄进:面对大学国际化带来的这些机遇与挑战,中国的大学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地进行改革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坚持独立的自身价值体系非常重要。我们要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和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推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建立政府宏观调控、高校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走科学办学、民主办学和依法办学之路。在不失大学理想、坚守大学价值的前提下,把大学办出特色来。所以,我们讲大学国际化一定要同大学现代化和大学特色化结合起来讲,因为,大学国际化和大学现代化是相伴而生的,要提高大学的现代化程度,就需要面向国际社会,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大学国际化。而要实现大学国际化,必须以大学现代化为基础;没有现代化的高等教育观念和现代大学制度,也会影响大学国际化的进程。同时,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植根于各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土壤中,毫无例外地打上了各国民族文化、经济与政治体制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对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必须联系本国的实际情况,只有对其进行本土性改造,它们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下结论,大学的国际化、现代化和特色化进程,是一个并行不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过程。

  【作者系《光明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