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人才战略需要大视野——访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

  正值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畅谈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路与举措。她认为,高校要实现办学的新跨越,必须注重内涵发展,聚焦人才战略,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特色。

  连续多年的快速发展积累和遮盖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记者:对于刚刚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简称《规划纲要》稿),您读后有怎样的体会?

  马德秀:《规划纲要》稿为未来十年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设计了路线图。我认为,《规划纲要》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突出了改革,贯彻了以改革促发展的思想。对于上海交通大学来说,在过去较长一个时期,学校以改革促发展,地位和水平上升得很快,但也形成了一定的发展惯性,既有发展模式下的发展能力已趋于饱和,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寻求突破。同时,连续多年的快速发展积累和遮盖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难题,都是前进路上的硬骨头。现在已到了必须痛下决心通过深化改革来寻求新的发展的时候了。这就要求学校的各级领导班子,尤其是主要领导,一定要树立强烈的改革意识,有大视野,有紧迫感,敢于负责,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做有勇有谋、有思路、会操作的改革者。

  记者: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战略任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方面,您有什么看法?

  马德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中国正处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放眼世界,高水平大学是强国的支柱,也是强国的象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部署。上海交大的目标是,到2013年,综合实力稳居国内高校第一方阵,若干学科方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到2020年,理学、工学、生命医学、人文社科四大学科领域的总体实力均位居国内前列,整体办学实力开始步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性奋斗目标。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传授和一般技能的培养

  记者: 前不久,上海交大在第34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上夺冠,第三次捧起该赛事全球总冠军的奖杯。学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有什么举措,才取得这样的成绩?

  马德秀:一直以来,上海交大着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为大学生搭建科技创新和实践平台,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学校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组织教学和安排实践活动, 带来了整个教学育人体系的革新。学校成立了理科班、致远学院, 传承南洋公学特班的创新办学精神,建设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实验特区。学校每年投入专项经费,推进本科生参与科研计划和科研项目, 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的国际科技竞赛, 还尝试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大讲堂,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上海交大学生在被誉为“程序设计奥林匹克”之称的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三度夺魁, 正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体现。

  记者:我们注意到,《规划纲要》稿提出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要求。您认为这可以为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带来怎样的启发?

  马德秀: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工作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办学理念。这既是对大学传统的坚守和传扬,也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学,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一般技能的培养,而应当立足于未来发展,着眼于国际竞争,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最终成为各领域的拔尖人才,作出开创性的事业。我认为,创新人才培养要具有引领性,不仅学校培养的学生要具有引领性, 而且培养模式也要具有引领性。

  应当积极探索人才特区建设,在特区逐步建设常态性的人才政策

  记者:建设高水平大学离不开一流人才的参与。我们注意到几则关于上海交大引进人才的报道,其中一条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罗伯特·帕克卖掉美国的房子,带着太太和3个孩子到上海交大上任。这件事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马德秀:目前,国家提供的人才环境十分优越,上海交大紧抓国家“千人计划”、上海“东方学者计划”等有利时机,乘势而上,以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抓手,继续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按照正常的晋升体系,大学一年只有一次职务职称评审,对于海外刚刚回国的人,他们需要快速评估和反馈机制,上海交大设立了高层次人才聘任委员会,专门负责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组织、审核和聘任。仅2009年,就组织召开校内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会议十多次,遴选海外高层次人才近80人。学校成功引进海外知名大学正教授或相当职务者19人,其中有10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罗伯特· 帕克就是引进人才中的代表。

  记者:在引进才的同时,高校应如何留住、用好人才?

  马德秀:要留得住、用得好人才,建立人才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非常重要。上海交大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注意到三点:一是人才、基地和项目的一体化,如依托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筹),学校成为第一批入选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单位;二是争取增量资源推进改革, 积极向外募集人才发展基金,设立冠名讲席教授基金、冠名特聘教授基金等, 尽量减弱对现有薪酬体系的冲击;三是积极探索人才特区建设,在特区逐步建设常态性的人才政策,例如学校与上海市共建高级金融学院, 按照国际惯例办学,分配制度和薪酬制度完全与国际市场接轨。高校应抓住当前中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大好时机,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使用机制,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如果有条件,大学完全可以通过全成本核算的方式,建立一支专职科研队伍

  记者:一所大学的科学发展需要做到各类人才结构合理。在现有的人才格局中,您认为还存在怎样的不足,应该如何去改进?

  马德秀:高校要注重加强专职科研队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多有庞大的专职科研人员,反观国内高校,由于受到现行的人才管理制度和薪酬制度的制约,专任教师人数有限,压的担子过重,这往往是以牺牲教学为代价的。随着大学对教师从事科研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内研究型大学承担的科研任务越来越多,但由于大学专职科研人员没有事业费,并且受到国家对编制的严格控制和对科研经费使用的限制,学校从自筹经费中对科研人力资源的投入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负担越来越重。如果国家对大学编制管理适当放宽,经费投入更科学合理,科研经费中能把人员经费作为成本计算在内,大学完全可以通过全成本核算的方式,建立一支能够专职承担国家发展所急需研究的重大科学研究任务的队伍。

  记者:对大学来说,产学研合作既是培养人才的手段,也是提高科研水平、服务社会的内在需要。高层次人才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

  马德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于教育和科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求,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许多新问题,召唤着大学投身其中。上海交大瞄准行业共性技术,推进集群化的产学研合作,着眼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我认为,在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应该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瞄准行业共性技术,以学科群、人才群和信息群对接产业群,集群化地推进产学研合作, 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为新兴产业提供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