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来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也非常感谢李校长的盛情邀请。其实来到高校,非常亲切,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也没有脱离开高校。1982年1月份从北大毕业以后就到黑龙江大学,从助教开始做起,一直到现在,我还在黑龙江大学带博士研究生,也一直住在校园。虽然到省委工作几年,去年到中共中央编译局工作,但总体上一直在教育战线。因为李校长说我们现在两校合并以后,正在搞教育思想观念讨论,我学术研究领域很重要一部分是研究文化哲学,所以我说那就做一个关于文化方面的讲座吧。通过文化也要讲到教育,所以我今天来给大家汇报一下一些想法,讲得不好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说一下讲座背景,我在北京大学是学哲学出身的,这些年应该说一直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尤其是国外资本主义研究。但这其中很重要的是研究文化哲学,像《文化哲学》,是教育部推荐的研究生教学用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的,这是我的一本著作。像北大那本《文化哲学十五讲》,介绍了我对文化哲学的一般看法。像《二十世纪新马克思主义》、《二十世纪文化批判》,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这都是属于国外资本主义研究领域的一些内容,它主要是20世纪西方的一些马克思主义对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的一些文化危机的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这本书是教育部指定的、高校现在使用的本科教材。
另外我还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研究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后面会谈到,就是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时候,文化模式方面有哪些转变。我研究的一个领域叫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来看中国的文化模式,它在经历着什么样的冲击?什么样的转变?所以,我想给大家讲的内容主要是在文化哲学这个领域。但是因为我跟高校的感情太深了,从1996年开始,做了2年副校长,到1998年开始做校长,做了9年,应该说感情太深了。我到省委工作以后,我把这十几年大学当校长的一些论文和一些认为比较好的访谈,出了一本书,叫《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谈的也都是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尤其我们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是文化启蒙。
在这方面,我于2007年专门在《中国高等教育》发表了一篇“大学与文化”,主要是关于大学本质和功能的文化哲学思考。所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有一些工具化的特点。那么要想真正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应该是文化的一种建设,所以我在黑龙江大学当校长期间,把一个广泛流行的词做了修改,在黑龙江大学,我们要建设的不是校园文化,而是文化校园。因为说到校园文化,在中国那种工具化的教学模式中,人们往往认为,比如说课堂的教学等,都不是文化,不是素质教育,我们搞点文体生活,这是校园文化,是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我认为高校的文化如果仅停留在这里远远不够,高校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都应该是文化建设,所以是文化校园,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校园。
这里我要说一句,高校跟文化是有不解之缘的,大学本身就是个文化的载体,所以一种教育模式背后一定体现一种文化精神,那么反过来,高等教育也能拉动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在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大家经常说的一个概念我不是很赞同,我们各级领导常说要看一看我们有多大的经济发展实力,能够支撑多大的高等教育。我觉得这个有道理,但是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在创新时代,应该反过来说。美国的每一个时代,比如说“登月时代”等,从国际范围内,他们的科技创新落后的时候,他们首先检讨的是高等教育是否出了问题,他们不去讲经济政治体制。所以在美国有一句名言:“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从11世纪末,或者12世纪初,11世纪末波洛尼亚大学,到12世纪的巴黎大学等,大学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的引领。所以现在随着教育的发展,规模的扩大,有的时候我们可能忽略了这个本质,教育开始走向一种工具化。现在我们这个讲座就是想看一看东西方,中国和西方的文化是怎么走过来的、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是怎么在深层影响着我们的教育。
我今天讲4个问题:第一,文化与文化模式;第二,西方文化模式的演变分析;第三,中国文化模式的特征分析;第四,文化模式对社会运行的深层影响。
一、 文化与文化模式
事实上,文化在人类生活中可能是出现几率最高的,特别是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跟文化打交道,吃的文化、喝的文化、消费的文化,等等。但实际上当你静下心来反思一下,什么是文化?其实很少有人,包括一些学者都说不太清楚。今天因为不是概念探讨,我就仅作为铺垫。我认为起码在三种意义上使用文化。一种叫做具体艺术形式和产品文化。大家一说文化都想到文学、舞台艺术、造型艺术、广播电视、影视作品、网络动漫,等等,大家认为这都是文化。的确,它们是文化的一个具体载体,所以叫做具体形式和产品的文化。那么上升一个层次,我们平时说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这是指向什么?指向精神形态和观念形态的文化。我们社会有什么样的主导价值呢?文化心理是什么呢?有什么样伟大的精神来支撑这个社会的发展?我们讲到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都是在精神形态和观念形态层面上说的文化。
文化不仅仅局限上述两个层面,第三个层面,就是深层还有一种东西,作为一个民族的基本的生存方式和社会经济政治各领域内在的、制约一个驱动力的文化。就是说文化的影响不完全是通过艺术等形态,也不是每天所说的价值观,而是深层的一种文化模式,实际上已经在发生作用,只是我们没有反思。比如中国人,当我们说到一个问题、一个概念的时候,对同一个问题的应答就不一样。比如说文化也在变,我们年纪大一点的人会记得,中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如果一个人见一个女性,说你真漂亮,这个人肯定是流氓,这个背后有一种文化在支撑。而在西方,见到女孩子说你真漂亮,她非常高兴。我们今天观念也转变了,女孩子大家一见都喊“美女”,都是这种概念了,已经没有别的概念了。实际上,它背后就是一种文化。一个民族,它是争着创新超越还是大家守于现状,都是一种文化,在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都是文化。经济到底是按照理性化的,还是按照人性化的组织一个家族企业,都是一种文化。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它叫做文化模式。
所谓文化模式,就是不同的民族,除了我们知道的政治经济制度,背后影响它的一定有一种主导性的文化模式,叫文化类型,或者叫文化样态等。这个最难说清楚,因为它不是摆在那儿,如果今天给大家谈文学,谈茅盾文学奖,能说清楚,但这是一种深层要挖掘出来的东西。我要讲的文化是这个层次。
谁最先提出这个概念?是本尼·迪克特,美国的人类学家,她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了不起的女性文化学家、人类学家。她有两本书都译成了中文,一本叫《文化模式》,一本叫《菊花与刀》。她在这两本书中最先开始说文化不仅仅是琐碎的东西,文化是一种模式,要影响一个民族的各个方面。那么下面我就简要说一下她是怎么提出这个问题的。作为人类学家,她考察细小的民族心理,她考察了美国的印第安人。古希腊有一种概念叫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大家知道日神阿波罗,代表沉寂、理性,而酒神文化代表狂放不羁。通过对印第安人的研究和调查,她发现印第安人总体上都属于酒神精神,因为他们平时并不那么理性。对印第安人还有区分。一种叫俄尼索斯人,是典型的酒神精神代表,他们迷狂、狂想、冲动、进攻、放荡不羁,到一个场合,大家马上都奔放起来。一个部落叫普韦布洛人,这个部落相对就非常节制、中庸、冷静、温和、谦虚,叫日神精神。除了酒神和日神,还有一种叫偏执狂,还不是一般的俄尼索斯人酒神的这种狂放不羁,他们背信弃义,互相猜疑、残忍,无法无天,等等,她开始用文化模式来探讨不同的民族。
《菊花与刀》专门对日本这个民族进行文化模式分析,这个分析很有价值,不是一个纯学术的分析。二战结束以后,比如像德国战败以后,美国政府知道,西方的文化比较接近,他们知道怎么统治德国。日本是他们从来没打过交道的一个东方国家,应该怎样来治理这个国家,他们不清楚。这个时候,他们就特别请了本尼·迪克特来论证日本人是什么样的文化心理。那时候她去不了日本,就在美国查了很多文献,走访了很多日本人,包括孩子,最后她总结出来日本的文化模式,跟西方的文化模式不一样。她认为西方的、欧洲的文化是一种罪恶感的文化,叫罪感文化,日本文化是耻辱感文化。什么叫罪恶感文化?在欧洲,基督教影响特别大,做一件事情是对是错,一旦错了就要忏悔。谁都没看见他们犯的错,他们相信有上帝在那儿看着,所以他们要忏悔,讲自律,讲理性,讲反思,是罪恶感文化。德国政府每年都要就二战来道歉。有一个波兰老太太,她说每年都收到德国政府的一个大箱子,里面有一封忏悔书,说当年战争给你带来了多少多少伤害。日本是另一种耻辱感文化。亚洲人比较讲面子、爱面子,不管这个事情对与错,是丢人还是不丢人。日本人的有些事情给人感觉,他们做错了事情,如果谁都没发现,占便宜了,偷着乐;要被人发现了,活不了了,丢人啊!所以日本是这么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有其外在的东西,日本人总是在自我辩解,总是狡辩。这次核辐射,本来大家都很同情日本,但他们就不说实话。在二战的问题上,日本从来不忏悔、不承认。“东京审判”的时候,问东条:“以后有条件,你还要再发动战争吗?”“我还要发动。”“为什么要占领东北?”“东北是我们兄弟,我们兄弟受苦,我们去拉一把,不该吗?”就是这种观念。
所以,美国政府分析日本既然是一个耻感文化、爱面子这么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要给足他们面子,他们就会死心塌地跟着走。果然是这样,怎么给的面子?保留天皇,对天皇足够的尊重。结果战争刚刚结束,原子弹的硝烟还没散去的时候,日本人已经在夹道欢迎美国人。这是本尼·迪克特做的一个很典型的分析。
斯宾格勒有一本书,叫《西方的没落》,这本书使他成为20世纪一个大思想家。他说人类的文明有八大形态,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古典主要是指希腊,然后是阿拉伯,还有墨西哥的玛雅文化,最后一个是西方文化,就是现代西方的文化。为什么叫西方的没落?大家认为他可能是批判西方的,其实不是,他说一种文化,一种文明,就像一个有机体一样,一定会经历它的春夏秋冬,会有生长:诞生,然后成长、繁荣,最后走向衰亡。他认为其他七种文明从精神上都已经衰败了,死亡了,只有西方文明还健在,但是它已经开始走入没落。他是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那种情况写的,所以在世界上影响很大。
如果按照文化模式区分,东西方的文化还有很多不同:印度既属于东方,又不完全等同于中国的文化模式;东方文化也有中国的模式和印度的文化模式,既有相近,又有不相近的地方。我们现在笼统地讲中国和西方的差别,讲一些很多人关心的观点。雅斯·贝尔斯,也是德国的一个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他最重要的一本书是《历史的起源和目标》,还有《时代的精神状况》。他说人类文明大概有一个轴心期,这个轴心期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大家知道公元前500年左右是中国的先秦时期,西方的古希腊文明正发达的时候,再加上印度。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个时期叫世界历史的轴心时期,轴心时期中间点是公元前500年。为什么这个时期是世界历史的轴心期?精神。他认为人类文明的精神开始,同时在中国、印度、西方三个互相不知晓的地方发展起来,中国当时孔子、老子、先秦诸子百家,然后印度佛陀创立佛教,包括伊朗的先知,巴勒斯坦那个时候有伊利亚、以赛亚、耶利米,大家读《圣经》都知道。然后还有希腊,从荷马、巴勒尼德、赫拉克里特、柏拉图,到阿基米德,当然后来还有亚里士多德;等等。他认为那个时候人类交往不多,彼此隔绝,但是同时都精神觉醒。这个精神很重要,直到今天,人类每一个时期发展到发展不动的时候,一定经常回到那个精神原点去思考。西方文艺复兴讲的是什么?为什么本来是文化创新,怎么又叫复兴呢?复兴古典文化、希腊文化,它从那儿获取精神力量。中国也经常回忆先秦,现在讲老子、庄子、孔子等。大概认为人类精神到现在的水平、繁荣程度上,也没有完全超出那个范围。人类精神上的发展,他比喻成“腰鼓现象”,腰鼓是哪种腰鼓?是朝鲜那种腰鼓,中间很细,两头很大,他认为这种腰鼓一端是先秦,就是公元前轴心时期,那个时候文化特别发达,各个民族都发达。中间很长时间也有精神,但是创造力不那么大。一直到了近代,科技文化产生以后,人类文化才重新再崛起。他认为虽然人类文化、世界历史的轴心时期是在那个时候,公元前500年开始的,但是东西方文化的特点是不一样的。西方文化的特点是什么?西方文化的历史特点是飞越和突破,不断飞越、不断突破,总是超越,西方文化的历史呈现不断再生和分裂的外貌。比较起来,中国和印度尽管也发生运动,但却给人一种统一的印象。中国和印度总是在延续他们自己的过去式生活,相对安于现状,而西方文化总往前。这是雅斯·贝尔斯的观点。
梁漱溟,是我们中国人,他有本书影响特别大,叫《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他认为文化有点像西方的学者,文化就是生活之样法。就是你为什么那么活着?他为什么那么活着?其实内在的有一种东西。我们经常与西方人交流,有些隔阂的东西,既有政治经济原因,也有文化差异理解的原因。他认为世界上有三种主要的文化路相,西方文化是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总想超越现存的东西。中国文化是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中庸之道,中国人的习惯是最好什么也不变,能安安稳稳。印度是意欲反身向后要求,所以印度的文化讲虚,讲无,不是没有,是无。所以印度总是精神生活很发达,向后反思,而中国是持中,所以他认为这个文化是不一样的。
我们概括起来东方和西方文化差异点在哪里呢?大概东方的文化更偏重于经验和人情。比如说习惯按照经验、习俗、常识行事,比较注重人情礼俗,比较注重群体,比较注重血缘和人情关系。而西方文化随着科技发展,更多地注重理性、契约、个性、自由、创造性、批判精神,等等。不是绝对的,大概是这么一个特征。在这里不是说哪种文化好哪种文化不好,每一种文化都会影响这个社会各个方面。文化在今天已经不存在截然不同的理性文化和经验文化,它会越来越相互交融,但基本特征是这么区分的。所以我讲完第一个问题,通过文化的讨论,引出文化模式,引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p#很高兴来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也非常感谢李校长的盛情邀请。其实来到高校,非常亲切,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也没有脱离开高校。1982年1月份从北大毕业以后就到黑龙江大学,从助教开始做起,一直到现在,我还在黑龙江大学带博士研究生,也一直住在校园。虽然到省委工作几年,去年到中共中央编译局工作,但总体上一直在教育战线。因为李校长说我们现在两校合并以后,正在搞教育思想观念讨论,我学术研究领域很重要一部分是研究文化哲学,所以我说那就做一个关于文化方面的讲座吧。通过文化也要讲到教育,所以我今天来给大家汇报一下一些想法,讲得不好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说一下讲座背景,我在北京大学是学哲学出身的,这些年应该说一直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尤其是国外资本主义研究。但这其中很重要的是研究文化哲学,像《文化哲学》,是教育部推荐的研究生教学用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的,这是我的一本著作。像北大那本《文化哲学十五讲》,介绍了我对文化哲学的一般看法。像《二十世纪新马克思主义》、《二十世纪文化批判》,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这都是属于国外资本主义研究领域的一些内容,它主要是20世纪西方的一些马克思主义对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的一些文化危机的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这本书是教育部指定的、高校现在使用的本科教材。
另外我还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研究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后面会谈到,就是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时候,文化模式方面有哪些转变。我研究的一个领域叫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来看中国的文化模式,它在经历着什么样的冲击?什么样的转变?所以,我想给大家讲的内容主要是在文化哲学这个领域。但是因为我跟高校的感情太深了,从1996年开始,做了2年副校长,到1998年开始做校长,做了9年,应该说感情太深了。我到省委工作以后,我把这十几年大学当校长的一些论文和一些认为比较好的访谈,出了一本书,叫《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谈的也都是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尤其我们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是文化启蒙。
在这方面,我于2007年专门在《中国高等教育》发表了一篇“大学与文化”,主要是关于大学本质和功能的文化哲学思考。所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有一些工具化的特点。那么要想真正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应该是文化的一种建设,所以我在黑龙江大学当校长期间,把一个广泛流行的词做了修改,在黑龙江大学,我们要建设的不是校园文化,而是文化校园。因为说到校园文化,在中国那种工具化的教学模式中,人们往往认为,比如说课堂的教学等,都不是文化,不是素质教育,我们搞点文体生活,这是校园文化,是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我认为高校的文化如果仅停留在这里远远不够,高校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都应该是文化建设,所以是文化校园,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校园。
这里我要说一句,高校跟文化是有不解之缘的,大学本身就是个文化的载体,所以一种教育模式背后一定体现一种文化精神,那么反过来,高等教育也能拉动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在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大家经常说的一个概念我不是很赞同,我们各级领导常说要看一看我们有多大的经济发展实力,能够支撑多大的高等教育。我觉得这个有道理,但是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在创新时代,应该反过来说。美国的每一个时代,比如说“登月时代”等,从国际范围内,他们的科技创新落后的时候,他们首先检讨的是高等教育是否出了问题,他们不去讲经济政治体制。所以在美国有一句名言:“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从11世纪末,或者12世纪初,11世纪末波洛尼亚大学,到12世纪的巴黎大学等,大学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的引领。所以现在随着教育的发展,规模的扩大,有的时候我们可能忽略了这个本质,教育开始走向一种工具化。现在我们这个讲座就是想看一看东西方,中国和西方的文化是怎么走过来的、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是怎么在深层影响着我们的教育。
我今天讲4个问题:第一,文化与文化模式;第二,西方文化模式的演变分析;第三,中国文化模式的特征分析;第四,文化模式对社会运行的深层影响。
一、 文化与文化模式
事实上,文化在人类生活中可能是出现几率最高的,特别是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跟文化打交道,吃的文化、喝的文化、消费的文化,等等。但实际上当你静下心来反思一下,什么是文化?其实很少有人,包括一些学者都说不太清楚。今天因为不是概念探讨,我就仅作为铺垫。我认为起码在三种意义上使用文化。一种叫做具体艺术形式和产品文化。大家一说文化都想到文学、舞台艺术、造型艺术、广播电视、影视作品、网络动漫,等等,大家认为这都是文化。的确,它们是文化的一个具体载体,所以叫做具体形式和产品的文化。那么上升一个层次,我们平时说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这是指向什么?指向精神形态和观念形态的文化。我们社会有什么样的主导价值呢?文化心理是什么呢?有什么样伟大的精神来支撑这个社会的发展?我们讲到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都是在精神形态和观念形态层面上说的文化。
文化不仅仅局限上述两个层面,第三个层面,就是深层还有一种东西,作为一个民族的基本的生存方式和社会经济政治各领域内在的、制约一个驱动力的文化。就是说文化的影响不完全是通过艺术等形态,也不是每天所说的价值观,而是深层的一种文化模式,实际上已经在发生作用,只是我们没有反思。比如中国人,当我们说到一个问题、一个概念的时候,对同一个问题的应答就不一样。比如说文化也在变,我们年纪大一点的人会记得,中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如果一个人见一个女性,说你真漂亮,这个人肯定是流氓,这个背后有一种文化在支撑。而在西方,见到女孩子说你真漂亮,她非常高兴。我们今天观念也转变了,女孩子大家一见都喊“美女”,都是这种概念了,已经没有别的概念了。实际上,它背后就是一种文化。一个民族,它是争着创新超越还是大家守于现状,都是一种文化,在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都是文化。经济到底是按照理性化的,还是按照人性化的组织一个家族企业,都是一种文化。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它叫做文化模式。
所谓文化模式,就是不同的民族,除了我们知道的政治经济制度,背后影响它的一定有一种主导性的文化模式,叫文化类型,或者叫文化样态等。这个最难说清楚,因为它不是摆在那儿,如果今天给大家谈文学,谈茅盾文学奖,能说清楚,但这是一种深层要挖掘出来的东西。我要讲的文化是这个层次。
谁最先提出这个概念?是本尼·迪克特,美国的人类学家,她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了不起的女性文化学家、人类学家。她有两本书都译成了中文,一本叫《文化模式》,一本叫《菊花与刀》。她在这两本书中最先开始说文化不仅仅是琐碎的东西,文化是一种模式,要影响一个民族的各个方面。那么下面我就简要说一下她是怎么提出这个问题的。作为人类学家,她考察细小的民族心理,她考察了美国的印第安人。古希腊有一种概念叫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大家知道日神阿波罗,代表沉寂、理性,而酒神文化代表狂放不羁。通过对印第安人的研究和调查,她发现印第安人总体上都属于酒神精神,因为他们平时并不那么理性。对印第安人还有区分。一种叫俄尼索斯人,是典型的酒神精神代表,他们迷狂、狂想、冲动、进攻、放荡不羁,到一个场合,大家马上都奔放起来。一个部落叫普韦布洛人,这个部落相对就非常节制、中庸、冷静、温和、谦虚,叫日神精神。除了酒神和日神,还有一种叫偏执狂,还不是一般的俄尼索斯人酒神的这种狂放不羁,他们背信弃义,互相猜疑、残忍,无法无天,等等,她开始用文化模式来探讨不同的民族。
《菊花与刀》专门对日本这个民族进行文化模式分析,这个分析很有价值,不是一个纯学术的分析。二战结束以后,比如像德国战败以后,美国政府知道,西方的文化比较接近,他们知道怎么统治德国。日本是他们从来没打过交道的一个东方国家,应该怎样来治理这个国家,他们不清楚。这个时候,他们就特别请了本尼·迪克特来论证日本人是什么样的文化心理。那时候她去不了日本,就在美国查了很多文献,走访了很多日本人,包括孩子,最后她总结出来日本的文化模式,跟西方的文化模式不一样。她认为西方的、欧洲的文化是一种罪恶感的文化,叫罪感文化,日本文化是耻辱感文化。什么叫罪恶感文化?在欧洲,基督教影响特别大,做一件事情是对是错,一旦错了就要忏悔。谁都没看见他们犯的错,他们相信有上帝在那儿看着,所以他们要忏悔,讲自律,讲理性,讲反思,是罪恶感文化。德国政府每年都要就二战来道歉。有一个波兰老太太,她说每年都收到德国政府的一个大箱子,里面有一封忏悔书,说当年战争给你带来了多少多少伤害。日本是另一种耻辱感文化。亚洲人比较讲面子、爱面子,不管这个事情对与错,是丢人还是不丢人。日本人的有些事情给人感觉,他们做错了事情,如果谁都没发现,占便宜了,偷着乐;要被人发现了,活不了了,丢人啊!所以日本是这么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有其外在的东西,日本人总是在自我辩解,总是狡辩。这次核辐射,本来大家都很同情日本,但他们就不说实话。在二战的问题上,日本从来不忏悔、不承认。“东京审判”的时候,问东条:“以后有条件,你还要再发动战争吗?”“我还要发动。”“为什么要占领东北?”“东北是我们兄弟,我们兄弟受苦,我们去拉一把,不该吗?”就是这种观念。
所以,美国政府分析日本既然是一个耻感文化、爱面子这么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要给足他们面子,他们就会死心塌地跟着走。果然是这样,怎么给的面子?保留天皇,对天皇足够的尊重。结果战争刚刚结束,原子弹的硝烟还没散去的时候,日本人已经在夹道欢迎美国人。这是本尼·迪克特做的一个很典型的分析。
斯宾格勒有一本书,叫《西方的没落》,这本书使他成为20世纪一个大思想家。他说人类的文明有八大形态,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古典主要是指希腊,然后是阿拉伯,还有墨西哥的玛雅文化,最后一个是西方文化,就是现代西方的文化。为什么叫西方的没落?大家认为他可能是批判西方的,其实不是,他说一种文化,一种文明,就像一个有机体一样,一定会经历它的春夏秋冬,会有生长:诞生,然后成长、繁荣,最后走向衰亡。他认为其他七种文明从精神上都已经衰败了,死亡了,只有西方文明还健在,但是它已经开始走入没落。他是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那种情况写的,所以在世界上影响很大。
如果按照文化模式区分,东西方的文化还有很多不同:印度既属于东方,又不完全等同于中国的文化模式;东方文化也有中国的模式和印度的文化模式,既有相近,又有不相近的地方。我们现在笼统地讲中国和西方的差别,讲一些很多人关心的观点。雅斯·贝尔斯,也是德国的一个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他最重要的一本书是《历史的起源和目标》,还有《时代的精神状况》。他说人类文明大概有一个轴心期,这个轴心期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大家知道公元前500年左右是中国的先秦时期,西方的古希腊文明正发达的时候,再加上印度。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个时期叫世界历史的轴心时期,轴心时期中间点是公元前500年。为什么这个时期是世界历史的轴心期?精神。他认为人类文明的精神开始,同时在中国、印度、西方三个互相不知晓的地方发展起来,中国当时孔子、老子、先秦诸子百家,然后印度佛陀创立佛教,包括伊朗的先知,巴勒斯坦那个时候有伊利亚、以赛亚、耶利米,大家读《圣经》都知道。然后还有希腊,从荷马、巴勒尼德、赫拉克里特、柏拉图,到阿基米德,当然后来还有亚里士多德;等等。他认为那个时候人类交往不多,彼此隔绝,但是同时都精神觉醒。这个精神很重要,直到今天,人类每一个时期发展到发展不动的时候,一定经常回到那个精神原点去思考。西方文艺复兴讲的是什么?为什么本来是文化创新,怎么又叫复兴呢?复兴古典文化、希腊文化,它从那儿获取精神力量。中国也经常回忆先秦,现在讲老子、庄子、孔子等。大概认为人类精神到现在的水平、繁荣程度上,也没有完全超出那个范围。人类精神上的发展,他比喻成“腰鼓现象”,腰鼓是哪种腰鼓?是朝鲜那种腰鼓,中间很细,两头很大,他认为这种腰鼓一端是先秦,就是公元前轴心时期,那个时候文化特别发达,各个民族都发达。中间很长时间也有精神,但是创造力不那么大。一直到了近代,科技文化产生以后,人类文化才重新再崛起。他认为虽然人类文化、世界历史的轴心时期是在那个时候,公元前500年开始的,但是东西方文化的特点是不一样的。西方文化的特点是什么?西方文化的历史特点是飞越和突破,不断飞越、不断突破,总是超越,西方文化的历史呈现不断再生和分裂的外貌。比较起来,中国和印度尽管也发生运动,但却给人一种统一的印象。中国和印度总是在延续他们自己的过去式生活,相对安于现状,而西方文化总往前。这是雅斯·贝尔斯的观点。
梁漱溟,是我们中国人,他有本书影响特别大,叫《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他认为文化有点像西方的学者,文化就是生活之样法。就是你为什么那么活着?他为什么那么活着?其实内在的有一种东西。我们经常与西方人交流,有些隔阂的东西,既有政治经济原因,也有文化差异理解的原因。他认为世界上有三种主要的文化路相,西方文化是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总想超越现存的东西。中国文化是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中庸之道,中国人的习惯是最好什么也不变,能安安稳稳。印度是意欲反身向后要求,所以印度的文化讲虚,讲无,不是没有,是无。所以印度总是精神生活很发达,向后反思,而中国是持中,所以他认为这个文化是不一样的。
我们概括起来东方和西方文化差异点在哪里呢?大概东方的文化更偏重于经验和人情。比如说习惯按照经验、习俗、常识行事,比较注重人情礼俗,比较注重群体,比较注重血缘和人情关系。而西方文化随着科技发展,更多地注重理性、契约、个性、自由、创造性、批判精神,等等。不是绝对的,大概是这么一个特征。在这里不是说哪种文化好哪种文化不好,每一种文化都会影响这个社会各个方面。文化在今天已经不存在截然不同的理性文化和经验文化,它会越来越相互交融,但基本特征是这么区分的。所以我讲完第一个问题,通过文化的讨论,引出文化模式,引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