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贵校的要求,我主要讲一讲高等教育、大学办学方面的问题。我曾经在学校工作过,也曾经思考过这样一些问题,所以今天所谈的题目是“新世纪中国大学办学理念的思考”。我讲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关于大学的使命;二是关于大学建设的根本;三是依法治校、以德立校。
一、 关于大学的使命
21世纪是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世纪,也是世界性的文化交流碰撞全面展开、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世纪。21世纪在这两点上是比较突出的。
这个集最新的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使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罹患了虚拟经济的危机。文化软实力显示了国力的强盛,也加剧了世界文化的冲突和竞争。
这些与高等教育到底有什么关系?处在这样的历史时代下,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当中,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时代的要求是什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大学的地位和作用是怎么体现出来的?
这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学、大学教育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应对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代所提出的挑战?如何应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大学的要求?大学如何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进入新世纪中国大学教育不能不思考的问题。而大学的历史使命是首先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问题:大学的历史使命到底是什么?什么是大学?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随着不同的时代要求,大学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定义,有着不同时代的使命。
在21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主要关注三点:一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三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理论。这种情况下,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到底是什么?这是在大学工作,从事大学教育的每一个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大学是什么?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大学也是一种学校,但是是一种特殊的学校,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美国教育家亨利·纽曼说:训练是大学的职责,这一训练过程就叫做博雅教育。这种教育不是为了某一特定的或偶然的目的,不是为了某种特定的职业或专业,也不是为了研究或科学,而是为了智力而训练智力,是使智力能够感知其合适的对象,是为了更高级的文化。这些都是对教育比较深刻的认识。
大家都熟悉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曾经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关于大学的理念:“大学为囊括大典、包罗众家之学府,无论何种学派,苟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者,兼容并包,听其自由发展。”他认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样的大学者也是很有意思的,他提兼容并包,听其自由发展,但他是从学问、思想这些角度来谈的。对学生闹事,他反对,有的材料表明,北京大学收讲义费,有学生找校长提意见,蔡元培要跟他决斗,这一点就不够自由,不够宽容了,是不是?这些关于大学的理念、大学的使命,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强调大学学术的底蕴、素质的教育、精神文化的熏陶,强调大学的精神育人。所以,“大学乃精神之大也”。当然他们也有自己偏颇的地方、不全面的地方,但是他们这些说法是可以给我们深刻启示的。
21世纪中国的大学,要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当中,要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条件下,它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今天的北京大学和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是不一样的。传统是要继承的,也还是要发展的,要创新的。我们的聚焦点、出发点还必须从今天出发、考虑。我想到了两个人的讲话。一个是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个是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他们怎么讲中国的大学呢?
江泽民同志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
我觉得他们的讲话都是针对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任务而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和思想内涵的诠释。江泽民同志的几个应该,比较全面地提出了问题。胡锦涛同志从四个方面,就内涵的实质做了阐述。他们的讲话都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为新世纪中国大学的定位指明了方向,所以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什么?到底要起什么作用?就很明确了。不管是“985”的学校、“211”的学校,还是一般的大学,大学的使命和承担的历史责任不应该有区别,但在自己具体目标的定位上,可以有不同。北京大学是这样,清华大学是这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也是这样,没有什么区别。虽然从国家大学的建设来看,有“985”、“211”、“省部共建”、“省建”等等这样的区别。这是从国家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出发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实际上,大学的建设承担的使命应该是平等的、平衡的。各自都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不同在这几个方面发挥作用,这一点是没有什么异议的。
两位总书记的讲话,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为新世纪中国大学的定位指明了方向。新世纪中国的大学应该是人才成长的摇篮,是科技创新的前沿,是引领社会进步的思想库,是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源泉。我认为大学使命是这四点。中国大学迫切需要提高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水平,特别需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特别需要加强社会服务的功能。这样才能够把大学建设成一个推动和引导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人才库,思想库。四个使命里面最关键的一点是人才库、思想库。
大家说我们中国的大学能够成为思想库吗?大学不仅能够成为思想库,而且必须是思想库,现在也在起着思想库的作用。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所提出的所有思想应该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建设重要的思想资源。这个思想资源可能是长期积累、潜移默化的,每发表一篇文章,每完成一个项目都是为思想建设在提供着资源。这个说法也可能是谬论,我在学校为了鼓励、激励师生,我说你们都是思想库啊,你们的思想都是很不简单的,要成为一个思想库的,我们大学要起这个作用的。
我听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关于伦理问题的研究,在国内还是很有影响的。政治伦理、国家伦理、家庭伦理各个方面,这个研究能说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建设不起作用吗?肯定起巨大的作用。
所以,人才库、思想库是最根本的。
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中国的文化建设提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说文化要起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水准,提高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为什么能起这个作用?就是植根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才能起这个作用。大学里面我们是不是也得有这个自觉?有这个自信?在整个文化的建设当中,怎样会弘扬我们民族文化血脉的根?对于我们今天的大学,就是要成为人才的摇篮,就是要成为科学创新的前沿,就是要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思想库,要起这个作用,就是要成为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源泉。我们的高校,都要以这样新的理念推动学校的教学、科研、体制、管理等等的改革创新。要以这样的理念找准制定学校的建设目标、学校的定位和学校的办学方针。
二、 关于大学建设的根本
大学建设的根本是什么?中国大学为实现新世纪大学的使命。我们长期在大学工作,谁不知道大学建设的根本呢?都知道,但是在这里面,我谈一下自己的想法。中国大学为实现新世纪大学的使命,我觉得五个方面是大学建设的根本:学生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队伍建设。
这五个方面,大家基本都是这个认识。正是这五个方面体现了大学的成就,标志着大学的水平。这五个方面的建设也应该是大学的命脉。(一)学生的培养
高等学校工作的应有之义最主要的是抓好教学工作。我在学校工作的时候总是这样强调,教书的工作非常重要,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工作的命脉。要保证教学质量,要下大力气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的质量。现在我虽然不在学校工作了,我碰到有关方面的问题,还是强调要发展研究生的教育,但是最基本、最基础的东西,本科生的教学仍然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工作、根本任务。
人才的培养要注重把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统一起来,使学生、培养对象在基本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个性发展之间寻求一个统一,寻求一个融合。我曾经讲,吉林大学学生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入学的时候,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入学的分数高,但是,我一直强调吉林大学培养学生要从四个“实”来培养。一是学业扎实。一定在业务上让学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学术基础。二是思想作风朴实。三是工作态度踏实。四是行事务实,不搞其他的东西。
学业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行事务实,这就是吉林大学的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四个“实”凝聚成一个词:厚实。培养出的人才很厚实,很厚重,这样就有了工作实践的能力,就有了继续发展的潜力,有了这几个“实”,才能到工作岗位上和大家处得很好。我有时候也用这个炫耀我们吉林大学,吉林大学的学生有后劲,有竞争力。不输于北大的学生,也不服清华的学生,因为在这里咱们都是高校,我就瞎说了,北大的学生到哪里都挺胸说是北大的,只有这个也不行。吉林大学的学生就哈着腰,让我干就干好,就一定干好,有后劲,很快成长起来了。我觉得高校培养人才也应该强调这个。当然,这与政治素质的培养、政治方向的培养是不矛盾的。我个人一直这么觉得,不管哪个大学,培养学生都应该这样的,我在学校工作就是这么强调的,我对学生也是这么强调的,这可能是培养学生保守一点的想法。
有了创新的思维、实践的能力、发展的潜力和团队精神,这样的人是否应该算做高素质人才了?我觉得应该是高素质人才。
胡锦涛同志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是提升人才培养的一个大计,讲出素质教育的真谛。强调素质教育,教育部有素质教育委员会,各个省还有素质教育的基地,什么叫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很大一个问题是推进文化传承。文化教育,文化育人,对任何专业的学生,都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不管是哪个专业,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切实掌握人类的先进文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方法。我们今天的教学,特别是我从吉林大学教学中的感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也是这样,我觉得现在的学生、青年教师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赞成也好,反对也好,都没有认真地读一点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对西方的东西,有的师生大谈西方的存在主义、海德格尔。但是我问读了什么东西没有?这绝对不是考你,是向你请教,因为我文学还可以,英语根本不行,他们说海德格尔的东西都是听说的,说的对不对?翻译的对不对?讲不清楚。所以,我们今天应该引导学生读几本马克思主义的原著。我20世纪50年代大学毕业,那个时候学的是苏联的模式,苏联的教科书、苏联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这些东西,教条的、错解的都有,但是我们毕竟还读了《资本论》,毕竟读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了《共产党宣言》,读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读了《哥达纲领批判》,读了《自然辩证法》等,毕竟我们还读了一点这些东西,尽管读的不怎么样。“文革”期间,别的东西都不学了,读《共产党宣言》。可能从那个时候过来的人都知道,当时强调《共产党宣言》要好好读,读《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著作,毕竟读了这么多东西。现在呢?我们还是应该引导学生读一点这些东西,用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现代人类最先进的一种科学。我觉得高校的教学当中,能否抓一抓这个东西,对学生培养是很重要的。作为文化育人,我特别强调这样一个想法。当然,我们要让大学生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分辨、吸取掌握人类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能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富有创新思维。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胜任起到“摒弃旧义,创立新知”,“传播到社会,延续到后代”的“文化传承创新”的作用。
我们现在说大师,没有大师,总是呼唤大师。钱学森先生也在呼唤大师。我曾经给学生讲,不能说今天没有大师,我对这个是不大同意的,今天没有大师?为什么今天不出大师?我不是跟钱学森先生辩论,因为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来谈的,呼唤大师也是对的。今天在座的老师们、同学们,谁敢说你不是未来10年、20年、100年后的大师?后来人们重新认识历史的时候,就有可能发现我们某一个是现在的大师。有很多大师也并不是当年被发现的大师,鲁迅是大师,但是被很多人骂过,现在还有人在骂,是不是?大师有一个很重要的潜力,潜力是什么?就是文化的传承创新。所以,无论是哪个专业的学生,文化育人是非常重要的。华罗庚是著名的数学家,他的古典诗词做得非常好。我们学校去世的一位院士,是个数学家,是我们国家计算数学的奠基人,所以,吉林大学的计算机系有幸能够成为我们国家第一的系,因为他是搞计算数学的。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写了一本红楼梦研究的专著。那个时候他是人大代表,到北京开会,有一个红楼梦研究的专家就问我:“过去我们不知道还有这个人,过去红学界没有啊?他能够写出这个?他是干什么的?”电话里面我也没有跟他细说,我说他在北京开人大会呢, 70多岁了,大数学家、院士,吓得他没有跟他谈。人家是院士、数学家,能写出红楼梦研究,这个就是文化育人。所以,我们在育人上,培养学生上,是不是也应该考虑文化育人的问题?这是关于学生培养的。
(二)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是学校高等教育的重要方面,有人这样提:学科兴校。实际上一个学校的学科,是学校实力建设的根本,主要体现在哪儿?培养学生的质量、科研的成就和教师的水平,这三个方面综合的实力,就形成了学科的水平和实力。所以,我觉得不管是哪个学校,学科全也好,不全也好,学科的建设都要强调基础学科功底坚实、应用学科推陈出新、优势学科要特色鲜明,特别是要注意利用学校的学科交叉、融合,建立一些国家特别需要的新学科。比如吉林大学现在是学科门类最全的大学,当年在国际问题研究上,原来有苏联研究所、朝鲜研究所、日本研究所等等,研究东南亚没有优势,研究美国也没有优势,但是吉林大学地处东北,是否可以抓东北亚的研究?当时我下决心,抓东北亚的研究,从这几个所入手,后来又把这几个所合在一起,成立一个东北亚研究院,发挥了学科融合交叉的优势。现在吉林大学的东北亚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前不久,学校来了新校长,新校长和刘延东同志谈话,她就问,你们东北亚研究可是领先的啊?日本问题研究所、朝鲜韩国研究所、俄罗斯研究所当年都是有特点的,是符合学校的优势和特点的,应该继续发展。所以,学科建设要有自己的学校特点,抓住这个主题,发挥学科建设的优势。
(三)师资队伍建设
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科学成果,一流的学术,最终都依赖于一流的教师队伍,要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在学校工作的时候,提出教师、学生是两个主体,无论什么时候这都是学校的两个主体,这两个主体教书育人、教学相长。
吉林大学的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我当时是从这么几个方面来说的,只要是吉林大学的教师,就应该具有这样的素质,每年新进教师培训的时候,我就要去给他们讲一讲,关于人格、人品上,有这么几点:一是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有科学的理论思想;三是有高尚的道德风范;四是有崇高的人生信仰。关于学品上:一是要有高深的学术造诣;二是要有独一的思维力量;三是要有平凡的人格魅力;四是要有成熟的心理素养。每一个青年教师到学校来来任教,就要从这几个方面磨炼自己、锻炼自己。要过教学关、现代信息技术关、外语关,这都是对现代教师的一些要求。
当然,就学校来说,要创造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要加强教学和学术团队的建设,要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所以,我们学校有院士,有人文社会科学的资深教授,有长江学者,新世纪人才,千人计划。在这些之外,自己又搞了 “唐敖庆特聘教授和匡亚明特聘教授”,这样来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了脱颖而出的人才,才能够带出脱颖而出的学术团队,这种人才才是我们所呼唤的学术精英,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学问大师和世界著名的学科领袖都要从这里出。我觉得现在的教师(年轻的教师,中年一代的教师)在今天这个时代有这个条件使自己成为具有大师潜质的教师。我们这一代不行了,我们是50年代初入的大学,搞这个运动什么的,有一点像夹生饭的人才。我们的老师一辈,比如中文的,是大学教授、学者,又是大作家、大翻译家,往往是综合一身的。胡适不是大学者、大作家、大翻译家吗?鲁迅不是大学者、大作家、大翻译家吗?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包括我的老师废名,他是北京大学五四时期的作家,是属于恬淡自由派的作家,周作人的大弟子,鲁迅承认他文笔的特点,淡然、恬然、自然。但是,对他跟着周作人走,鲁迅并不太感兴趣,废名就是你的名,废什么名?但是,他给我们开什么课?鲁迅研究、艺术论、杜甫、陶渊明、毛泽东著作的语言。他就说,我最懂得莎士比亚的,中国谁懂?我是最懂得的,他是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的,成为了作家。就是这样,我们今天年轻的教师有这个条件,是不是应该这样发展呢?有了这样脱颖而出的人才,就一定可以带出脱颖而出的团队。就我们学校来说,创造这个条件,现在有这个条件,应该向这个方面努力。
(四)管理队伍建设
一个学校的管理体制、机制是学校建设的一大关键问题,学校要建立高效务实的管理系统,要建立切实有效的保障体系,要建立催人上进的激励机制。而就一个管理人员来说,应该具有21世纪中国大学的办学理念,应该具有现代的教育思想,应该掌握体现你所在的学校个性的办学理念。当然,我们要恪尽职守,要有这种工作精神,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而就工作方式来说,我们的管理一定要寓管理于服务当中。要有这个理念,管理不是在管,而是在服务。以服务体现管理,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通过全面优质的服务提高管理的水平,实现学校管理的目标。
在我当副校长的时候,分管文科的科研、教学。那时申报项目成为每一个老师的压力,也成为学校的压力,这也是体制应该改革的。我们学校社科处做得很好,教师报上来的项目一个一个地帮助参谋、修改,教师答辩的时候,是否需要学校帮助代买票和接送站,我们做了这个工作,教师反响特别好,申报项目的也多了,填表也更规范了,获得了教师的一片好评,提高了科研积极性。这就是寓管理于服务中。
所以,大学建设的根本这五点,应该要抓好,这样我们的历史使命就有了根基。
三、 依法治校、以德立校
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也不一定对,但这是我在学校工作的时候特别强调的一点。我觉得依法治校、依德立校是学校管理的“两手”,两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首先,依法治校。就是要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在学校要依法推进民主管理,依法维护师生员工的权益,依法深化学校内部的治理,依法推进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完善民主管理的途径和程序。
法在学校,什么是法?学校有两个大法:
第一,学校根本的体制。这个是不能变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是法定代表人,全权负责学校法律的执行和校务的实施。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最基本的是依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再回到群众中去,坚持民主管理,凡是重大的问题,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广泛听取意见,最后会议决定的程序,依据学校的章程、集体讨论,做出立法决定。然后,就要依法照章办事。这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民主决策、党委决定,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第二,学校的章程。这个是学校的基本法,有的学校有,有的学校没有。是不是都要搞这个呢?吉林大学是有学校的章程的。最早的吉林大学是东北人民大学,那个时候就搞了学校的章程,后来经过修订、修改,形成了现在的吉林大学章程。
我简单介绍一下,吉林大学的章程分序言、正文两个部分。正文共8章:第一章是总则;第二章是学校功能和教育形式;第三章是组织与结构;第四章是教职员工;第五章是学生及校友;第六章是经费、资产、后勤;第七章是校规、校旗、校歌、校庆日、纪念日;第八章是附则。8章74条,这个章程就规定了这个大学的名称、地位、宗旨和目标,说明了大学的性质和地位,规定了大学的学科门类、教育形式,说明了大学的功能和任务,规定了大学的领导体制、组织架构和组织成员、财产经费,明确了大学为完成其基本使命所依存的组织体制和人、财物的资源条件。
这些规定确定了大学的身份、地位、行为的基本准则,工作的基本依据,一切其他的规定,教学上的规定、学生的规定、人事上的规定都要依据大学的章程基本的准则来做出规定。这是总的工作的基本依据,教代会、学术委员会,以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依据大学章程制定自己的章程,形成自己的咨询、审议、监督等等职权。
吉林大学章程里面规定,学者治教,教授治教。学术委员会体现学者治教精神,执行行政领导不参与的规定,那么,教师的职称评定、学术的水平评定都由学术委员会完成。但要在党委常委领导下进行工作,这个方针是不能动摇的,因为这都是按照章程做的。所以,依法治校应该说是保持学校和谐、一切运转有序的重要方面。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个观念。
其次,以德立校。以德立校讲的是一所大学精神灵魂的问题。人没有精神灵魂,通常说行尸走肉,大学没有自己的精神灵魂,就不能成为屹立于大学之林的高等学府。大学是培养人,教育人的摇篮,大学不仅是完成“人力”的教育,不是培养简单的劳动力,更要重视“人”的教育。要关注学生,关注教师,关注学术,关注学风、校风,要塑造大学的精神,以大学精神来熏陶、育成一代人才,挺立大学形象。我觉得这就是以德立校。
胡建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中写文章说,大学精神主要由两个方面:第一,物质文化。第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从形态上分为三种类型:1.观念型的文化,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2.智能型的文化,包括课程文化、课外文化。3.素质型的文化,包括心理素质、治学风格、教风、学风、学术风气、学校的传统和校风等等。这都是一个学校精神文化的表现,一个学校还有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某种程度上显示着精神文化的东西。物质文化从形态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环境设施文化。包括校园布局、建设风格、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卫生、食宿环境、各种学校活动的设施。2.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生活娱乐活动方式、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等。
精神文化是学校长期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体现了精神文化的特质。正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体现了学校的政治方向、学校的理想追求、办学理念以及由这种政治方向、理想追求和办学理念所形成的传统、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经过历代学人的继承、吸收、积淀、创新,筑就了一个大学的大学精神。所以,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大学的精神灵魂。
著名教育家蒋梦麟曾经把北京大学的精神归结为:大度、包容、思想自由的精神。更像是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而说的。在讨论吉林大学大学精神的时候,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吉林大学一个老师,他说:“如果说北大博深若贤者,复旦博雅若贤者,那么吉大则激越如侠士,独立塞北,俨然一位孤傲的学术剑客。”我觉得这个比喻很形象,很犀利,但是把吉林大学比作侠士、剑客并不确切,吉大的精神、办学理念应该是这样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办学方向;坚持两个中心(教学、科研)的办学思想。今天来看,还应该加一个社会服务。还有尊重知识、珍惜人才;艰苦创业、奋发向上;五湖四海、团结合作。
匡亚明大家都知道,中国著名的教育家,1955年到吉林大学做校长,1963年到南京大学去,他在吉大做八年的校长,吉林大学的发展没有匡亚明应该说就没有今天。有一年,我记得是1958年在学校礼堂开会,因为1959年要在北京举行高校的科研展览,匡亚明就动员大家要搞科研,要搞教学,把科研抓上去。要搞两个中心,如果科研搞不上去,他到北京去,就要哈腰低头,要是搞上去了,他就可以挺胸了。所以,一直坚持两个中心的办学思想,今天是三个。
尊重知识、珍惜人才。这一点也是匡亚明老校长给我很深的印象。
当年,我们的一个老师在天津很有钱,在最有钱的人里最有学问,在最有学问的人里最有钱。请他到学校来,他有两个条件:第一,不参加政治学习。第二,不参加政治活动。匡亚明说可以,只要来了把古文字学搞上去就行了,所以,现在的古文字学方面的专业除了北大就是吉大最强了。
他珍惜人才,当年他搞36个中青年个人重点培养对象,规定是不要承担社会工作,不参加劳动。我们那个时候大学一毕业参加劳动,每年必须参加多长时间的劳动。大家要闷头把学科的学问搞上去。我也有幸是年轻教师中的36人之一,“文革”期间都批我们是修正主义苗子。后来,这36个人太少,就变成了72个人。在座的年轻的不知道,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教师培养就把学问搞上去,不参加劳动,不承担社会工作,修正主义啊!他就是这么决定的,事实证明,实际上当时说是这么说,政治学习哪儿敢不参加啊?还是要参加的。“文革”以后,恢复职称,这72个人首先都上去了,这也是一个传统,尊重知识、珍惜人才。
再一个艰苦创业、奋发向上。吉林大学时刻都不会忘记奋发向上、艰苦创业的作风。
最后一个五湖四海、团结合作。吉林大学是1952年成立的真正的综合性大学,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他强调这一点,这也是吉林大学的精神。
这些精神某些方面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坚定的政治方向,两个中心、三个中心的办学思想,尊重知识、珍惜人才、艰苦创业、奋发向上,五湖四海、团结合作。所以,像吉林大学老校长唐敖庆倡导的“勤奋、求实、严谨、创新”的学风和吉林大学现在“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都体现了这种精神。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加强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大学精神育人,办学是以德立校的重大举措。
最后,我想用两句话作为实现办学理念具体实践的一个思想动力,也介绍给大家,看看能否成为一个思想动力。一句话是我们刚才讲的校训:“求实创新、励志图强”;另一句话是“人比山高,脚比路长”。
首先,求实创新、励志图强。这是我当校长的时候,经过广泛地征求意见,由教代会审议通过,校常委会讨论决定的吉林大学的校训。这个校训出来以后,开始大家觉得太直白。看看清华的校训是什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看看复旦大学的校训是什么?“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志向高远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化内蕴深厚。吉林大学的校训,“求实创新、励志图强”,这是从吉林大学的现实状况提出的,10年以后,20年以后,吉林大学变化了、提升了、更强了,再改校训去。吉林大学的前身是我们党在东北根据解放战争的需要,在哈尔滨建立的培养干部的学校,东北行政学院。由哈尔滨到沈阳,1950年从沈阳到长春时,改名为东北人民大学。那个时候东北人民大学的老师现在基本上都退了,都是我的老师辈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习回来的。那个时候才成为“新兴正规化的大学”,只有财经政法专业,财经政法是吉林大学最老的专业,最有底蕴的专业。1952年,趁着院系调整,党中央决定要在东北建立一所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吉林大学得益于计划经济,得益于我们党的领导。由于这样的决定,当时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包括大连大学等等院校调动了一批著名的学者和从国外刚刚回来的一些年轻的学者、人才来到东北人民大学,这样1952年才有中文系、历史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当然政法是保留下来的,是这么一个学校。比如像数学系的王湘浩、江泽坚等;化学系的唐敖庆先生、蔡镏生等;物理系的余瑞璜、朱光亚、吴式枢等;中文系的杨振声、废名等。正是这些人来了,他们又带了一批中青年教师,把吉林大学搞起来了,吉林大学某些学科一下子在全国处于一流,这个学科由前沿的学者建立的一流学科,但是这个学校学术底蕴非常不足。1958年改名吉林大学,2000年五所学校合并在一起,过了两年,又把军需大学合进来,这个新的吉林大学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也有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地处东北,多校合并,学术底蕴又不是那么厚实,也带来了新的困难。因此,我就总强调,清华、北大包括复旦等著名高校唾手可得的东西,吉林大学不花上十倍的努力就难以达到。人家坐在那里一张嘴,仙桃就掉嘴里了,我们蹦得很高,也不一定能摘下来,我们要认识自己。对我们这样的学校,就是要务实、求实、求真。要相信真理,追求真理,这样才能做出成绩。就像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吉林大学就是要这样,求实,求实的灵魂是创新,培养创新的人才,追求教育的创新、科学的创新、知识的创新,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超越。有了超越,我们才能够发展。因此我提出全校的师生员工都要有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励志图强。这样才能够壮实自己,才能够立于强校之林啊,没有这个怎么能行呢?大家还是先委屈一点,“求实创新、励志图强”,要有这个精神。吉林大学每一位学生,每一位老师,整个学校都要励志图强,才能够立住脚,才能跟人家竞争,能够竞争上去。10年、20年、30年以后,强大了,再改去。这个是不是也可以作为我们工作的一个思想动力?
第二句话:人比山高,脚比路长。这句话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解放军军歌的制作者公木写的,也是我的老师,他为吉林大学校歌写的歌词中的一句话。“人比山高,脚比路长”,这个气势、气壮山河,谁来配曲?我想到一个朋友,中国歌剧舞剧院的院长,长江之歌的作曲者王世光。长江之歌大家都知道,气势磅礴啊!请他配曲。所以,校歌从写词,到配曲,到做成碟、唱,一分钱没花。歌剧舞剧院有合唱队,我拿回来就是现成的。校歌气势非常好,人比山高,珠穆朗玛峰不是最高的吗?人不是可以征服它吗?登上它的峰顶了吗?登上它的峰顶不就比它高了吗?路很长,世界上有走不完的路,但是路是人开辟出来的,是人走出来的。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脚还是比路长。这告诉我们什么?我们要有信心,只要我们自信,自强,持之以恒,奋斗不息,我们就会达到目的,我们就会实现目标。这不也应该成为我们的思想动力吗?所以,完成我们的大学使命,进行大学根本的建设,有这两条是不是我们就有了力量、有了信心。在学校工作时,我是这么强调的。
(以下是听众提问及回答)
提问:刘校长您好,您刚才在报告中提到教师学习的空间。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为大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方面,应该有什么作用?吉林大学在这方面怎么做的?您在提倡教师和学生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同时,是否提倡老师和学生多读中华传统的东西?
刘校长: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是没有问题的,是一定要认真读的。我刚才强调的意思是,就目前一个现象,大家在某种程度上有这么一种倾向,更注重传统文化,更注重现代的西方哲学的学习,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我是针对这种现象提出来的。
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大学是文化传承创新的源泉。为什么是一个源泉?在大学里面,传统文化的教育作为使命之一,不能分专业、不能分学科,从文化育人这个角度,各个学科的学生都应该读一些经典的东西。读了,了解了,不是教条的学习,总是要结合现实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己对中外文化的分辨能力、认识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了新的认识,就发展、创新了。这是紧密结合、融合在一起的。所以,这是大学文化育人的主要任务,是应有之义,也是大学作为文化传承的源泉的使命。
我赞同你的说法,经典的传统文化的东西是需要学生去学习的,还是要强调的。现在有一种说法在批新儒学,说不应该看做一种文化守成主义、保守主义,新儒学是一种文化浪漫主义。这是他们在现在的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当中,一种回归过去的情感,一种浪漫的情感,就像英国浪漫主义对宗教回归到宗教改革以前的浪漫主义的一种情感。这个说法我也不完全赞同,我想我们还是像刚才你说的,从文化传承创新的角度,加强学校的文化育人,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我非常赞同这个。
提问:最近,教育部发出关于就业方面的一个通知,以后的专业如果就业率低于60%就要停招,引起媒体的关注也比较多,如果这样,大家可能就有很大的变化,这一点刘校长有什么看法?
刘校长:我看到了这个,不知道你的观点怎么样,我是不同意这个观点的,我就说一说我的观点。
前面我讲了,大学这四个使命,不是清华、北大的使命,是所有大学的使命。完全用就业来给大学提出这样的要求是不对的,职业培训可以考虑这个问题,现在有一些职业培训的学院,或者是职业类的院校可以考虑,不这么提也要这么做,职业培训是靠这个赚钱的,招来的学生就业不好,就不来学习这个东西,招不来学生就停了。但是作为一个大学,我觉得不能这么做,不能够取消这个专业,可以有多招生、少招生的考虑。甚至像过去有隔年招生也可以考虑。但是,我接触到有的人,隔年招生也反对,什么隔年招生?有报考的就招嘛!是不是?过去大学一个专业就招两个、三个学生,今天为什么这么多框框呢?我是这么一个观点,时间关系不能展开阐述。
主持人:刘校长长期做我们国家重点大学的校长,经历了吉林大学6个学校的合并,也可能是中国大学合并史上最大的一次合并了,以及吉林大学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大学办学理念和管理上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刚才刘校长关于新世纪中国特色下大学使命的见解,尤其是关于人才库和思想库的概括,关于大学建设中学生培养、学科、科研、师资、管理的观念,尤其是人才培养中他强调四实:学业扎实、作风务实、工作踏实、行事务实的理念;文化育人的见解,管理人员中要具有中国21世纪的办事理念,要恪尽职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等等见解,关于依法治校和以德立校,是中国高等教育步入国际化轨道两大驱动力的观点。这些观点是刘校长对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总结,也是他对大学办学理念和在全球化环境下的思考,这些总结和思考,对于我们来说,很有指导意义,我们很受启发,使我们大家对如何办好大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我校学术兴校的战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我校办学特色的更为准确的定位有了进一步的启发,对于我校提高办学质量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本文系作者2011年11月28日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讲演的录音整理稿。
(作者为吉林大学原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