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到底是什么?自身文化建设怎么抓?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谈大学如何更好地履行文化使命,才能说怎么去引领思想文化、推动人类精神文明进步。大学文化可以说是一个由若干要素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明确指出大学要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使命以来,大学文化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并且在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关于大学文化的本质属性、内涵界定、我国大学文化的突出问题以及如何更好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仍然存在值得深入思考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具体阐述。
一、引领思想文化是大学的本质属性
有史以来,大学最显著的属性就是通过思想文化引领推进社会进步。如果作简单的划分,大学在推动社会进步上有两大形态:一是通过科学技术发明推动社会物质发展;二是通过思想文化引领推动人类精神文明进步。同时,这两者相互呼应,相互影响。但遗憾的是,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推动思想文化引领推动人的精神文明这个层面重视得远远不够,不仅忽视了大学文化使命,而且没有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这也是当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深层次、根本性问题。
与此相对比的是,很多西方大学将引领思想文化作为自身的本质属性。从近代偏重教学的英国式大学到偏重研究的德国式大学,再到集教学、研究与服务为一体的美国式大学,无论何种大学理念和教育模式,引领思想文化都是大学的本质属性。比如,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率先打破中世纪神学的桎梏,掀起人文主义教育思潮,为欧洲历史的进程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又如,1810年诞生的柏林大学,在近现代德国风起云涌的改革运动中,积极推行新人文主义教育,面向德国市民进行文化启蒙和观念教育,在德国崛起和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证明,大学通过发挥这种引领作用,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
与国外大学相比,是不是中国大学一开始不太注重大学思想文化的引领和大学的文化建设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100多年来,每逢国家民族面临关键时刻,这种思想文化引领作用显得尤为突出。20世纪初期,北京大学在中华民族面临向何处去的关键时刻,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发起并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向,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1978年,在中国面临又一次重大转折之时,南京大学一位青年教师为主要作者,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揭开了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加快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大学的本质属性就是引领思想文化,只不过我们现在对这方面重视不够、挖掘不够、总结不够。所以,对大学文化的理解需要进一步提升到战略层面和全局高度。
二、大学文化的内涵界定
大学要更好地引领思想文化,首先要抓好大学自身的文化建设。大学文化的组成、有一定的结构、自成体系的动态系统,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如果根据从抽象到具象的分析方法和逻辑原则,大致归纳起来,大学文化主要包含以下相互关联的四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民族和国家的主流文化,其中包括主流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大学文化的前提基础;第二层面是大学的组织文化。不同于企业和政府,大学之所以是大学,它是一个特定的行业,有着自身的组织文化。大学组织文化的实质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承载着大学组织文化的核心。而大学精神的核心是独立思想、自由精神。为什么大学的文化要强调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呢?是由于大学的知识生产规律决定的。大学是一个学术部门,是知识生产传播的公共空间,它首先是求真,然后才是求用。大学强调独立意识、理性精神、平等观念、多元导向,这是大学文化的特有标志。第三层面是每所大学的特定文化。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各个大学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征且风格差异非常大。比如,北大、清华是公认的中国两所最好的大学,但是在大学文化上有着显著的差异性。由此观之,在办学发展上,特别是在大学文化建设上,要兼顾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第四层面是校园文化活动。关于这各方面,已有很多讨论,这是因为大学在理解和抓文化建设时,往往要先从校园文化活动开始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虽是大学文化建设所必须的任务要求,但不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最重要部分,更不是其全部内容。
三、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大学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大学文化发展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将大学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意识形态;二是大学文化建设奉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正是由于在大学文化内涵界定上的片面化、狭隘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上的功利化、实用化,从而带来大学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障碍性、病态性问题。
在思维方式方面,支配大学研究和思考问题的是传统上”经世致用”的学术价值观。因此,在科学研究上将”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原本不同性质的东西笼统地合称为”科技”,造成过于强调应用研究、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的倾向。
在学术风气方面,一些学者不能潜心研究、刻苦治学,喜欢追风潮、赶时髦,朝三暮四,很多年轻人只是关注怎么评上一些重要奖项,如何拿到一些重点课题,而不是追求发现科学真理时带给自己内心的愉悦和舒畅。
在人才培养方面,抱有功利主义人才观,片面注重人力资源”开发”而非人才”养成”,片面注重依据产业行业短期需要而非依据教育长期规律培养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在中国大学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简而言之,就是存在着急功近利地培养人进而导致培养急功近利的人这样两种现象。
在社会服务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科技成果转化”显服务”、轻原始创新和人才培养”潜服务”,重物质经济支撑”硬服务”、轻文化引领”软服务”,重一时之需的”当前服务”、轻百年大计的”长远服务”等问题。
四、大学如何更好引领思想文化
在界定大学文化内涵以后,应当从如下方面来推进大学文化的建设,履行大学的文化使命,进而推进大学的思想文化引领,发挥它的独特功能。
首先,坚守理想主义是大学引领思想文化的根本内涵。大学要凝炼具有大学特色的价值文化,这就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根本所在,它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包括科学的批判精神、自由的主体意识、平等的多元理念、终极的人文关怀以及非功利的价值追求。大学精神的精髓是理想主义,这种理想主义,借用康德的话,就是一种”非功利性”。他指出:非功利性是一切终极价值的条件,大学和学者不能以功利性的态度来从事学术研究。
要尊重科学价值,心无旁骛地”求真”。从科学史上看,科学的诞生有几个条件:对自然界的惊异而产生的好奇心、有思考这些好奇心的闲暇时间、有不受束缚的思想自由。因此,就其本原来说,科学是只问真理、不计功利的学问,工具理性只是它的一种自然延伸和外在表象。著名科学史学家乔治萨顿认为,科学的主要目的和它的主要报酬是对真理的发现,而科学已经产生的和正在产生的无穷无尽的财富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已。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要秉承学术伦理,将学术作为一种志业。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以学术为业的演讲中指出,学术所带来的实用性、技术进步等一般来说只对应用者有意义,因此不可能从这里找到学术工作的精神动力,利用学术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也不是学者要关心的问题。学者要认清自身的使命,将献身学术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不畏浮云遮望眼,千磨万击还坚劲。学生读书同样如此,要以追求知识、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应当以读书为升官发财的阶梯。
其次,理论创新是大学引领思想文化的首要任务。理论创新是对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重大问题的认识突破和观念超越,包括对原有理论认识的修正和完善,对新问题的科学理解等。理论创新是大学发展的关键,也是大学能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首要原因。大学作为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一定适应如今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顺应当代中国发展的宏观趋势。强化理论创新,必须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瞄准学术发展前沿,打开认识视野,拓展思维空间,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第三,文化育人是大学引领思想文化的根本途径。当前功利化的人才培养违背了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同时也迷失了人才成长的正确方向,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要以大学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人才培养上,要反对功利性、暂时性和工具性。文化育人就是强调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教育意识,弘扬理想主义,重视人文关怀,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条件下,大学文化育人要正确处理知识育人和道德育人的关系,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要正确处理通识育人和专业育人的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相结合。
学校要以大学文化培养现代公民。当代中国,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立足于社会的长远发展的,应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优秀的人才或最基本的力量,而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是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具备的素养。现代公民教育不仅是培养科学家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更是造就合格国民和普通公民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所提倡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培养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管理精英,而是要培养”负责任的公民”。
第四,繁荣社会文化是大学引领思想文化的重要职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一过程中,大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大学追求教育公平进而倡导社会公平对繁荣社会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大学要实现教育公平以及自身内部的公正,更要传播、呼吁、提倡社会公正观念,促进大众的社会公正意识的养成和健全,努力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弥补在公平正义问题上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大学还应该加快构建大学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出版社等文化工程,服务社会公共文化均等化;要加强文化产业研究,培养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培育新的文化业态,促进社会文化产业发展;要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文化精品力作,提高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原载于2013年第6期《大学》(学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