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中:管理与大学管理效能

管理

  “管”,古代指钥匙,引申为管辖、管制之意。管是法治,是依靠制度规范组织行为,体现着权力的归属;“理”,原意是雕琢玉器、整治土地、治疗疾病。引申有疏通、引导、处理事务之意。“管理”表示在权力范围内,对事物的管束和处理过程。自从有了两个以上人的共同活动,就有了管理。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将分散的部分组合起来,以期发挥比各组成部分效能之和大的功能。管理学家对管理的定义为:管理是在正式组织起来的团体中通过别人并同别人一起把工作做成的一种技能;是在这样组织起来的一个团体中创造出一种环境的技能,在这种环境中人们既能作为个人而进行工作,又能为了实现团体目标而互相协作;能够为实现目标消除障碍的技能;能在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使效率最大化的技能。管理过程由领导、决策和沟通协调三种核心职能及计划(目标、程序和预算)和实施(组织、人事安排及控制)两个活动阶段组成。领导是管理中的关键职能。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人类探索管理活动规律的工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中国和古希腊。在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中可以找到有关管理规律的一些论述,而公元前5世纪的《孙子兵法》则因为探索战略的一般规律被认为是最早、最系统的战略管理学著作。现代管理学诞生于20世纪初。19世纪下半叶,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动力革命,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但当时很低的生产效率与生产力发展极不适应。一直以来凭经验进行管理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生产和大公司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规范管理。适应时代需要并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美国人泰勒通过科学实验寻求优良的管理方法,于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的这本书被称为管理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它是现代管理学这样一个新管理时代到来的标志。“二战”以后,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国际化进程加速,这一切都给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的普遍重视。除管理工作者和管理学家外,各个领域的专家都纷纷加入了研究管理的队伍,大家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来研究管理理论,出现了各种学派,呈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1961年哈罗德·孔茨在美国《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将当时的管理学划分了六个主要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也称数学学派)。1980年,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之后,孔茨又将管理理论划分为11个学派。管理理论中“由于学派众多而导致了一场混乱的带破坏性的丛林战”。

  目前,人类社会正处于新的技术进步周期中。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管理科学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管理信息化成为管理创新的主线和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内容。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6西格玛管理、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网络营销等依靠信息技术的新管理思想或方法得到发展和应用。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核心能力理论、流程再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等广泛传播。

  在过去的100年中,由于管理研究和管理学的发展,管理科学知识被广泛地用于指导管理实践而使得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管理科学化进程不断被推进,管理学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扩张。所以有人说,过去的20世纪是管理的世纪。21世纪的管理将迎来许多新的挑战。20世纪人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在众多约束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21世纪这些约束因素发生变化之后,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将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管理理论、管理实践都需要进行创新和发展。比如,在物质不甚丰富的20世纪中,大众迫于生计更多地像一个追逐利益的经济人,然而在物质丰富、人类生活有了大幅提高之后,人们也许开始摆脱经济人的头衔,重利不重义的20世纪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将转为全新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此时对人们努力工作的驱动源恐怕就需要重构。现在不是有许多管理者在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吗?再如,传统资源支撑了20世纪的大发展,但21世纪知识与信息将成为发展的最大资源,如果仍然因循旧的资源配置模式进行管理,必定会给组织的迅速发展带来羁绊。

  二、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可以归纳为科学管理和艺术管理两类。科学管理指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一套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需要去遵循和应用,通过学习可以提高管理水平;艺术管理指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管理理论,通过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

  1.科学管理是艺术管理的前提与基础

  科学管理最初是泰勒适应时代需要,将科学知识、科学研究、科学标准运用于管理实践中而提炼出来的管理理论。泰勒对科学管理的描述是: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别人合作,不是个人主义;追求最高的产出,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科学管理的宗旨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实现最高效率的管理产出,精髓是用精确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判断、意见和经验。科学管理是现代管理学的发端和起源。一百年过去了,科学管理不仅深刻地改变和影响了现代企业管理,而且在各种流派的管理方法、概念和工具不断涌现的当下,依然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石,因此,泰勒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现代管理学泰斗德鲁克评价“泰勒的思想是继联邦宪法之后,美国对西方思想所作出的最持久的一项贡献。” 的确,一直以来管理都是凭经验,到泰勒这里管理成为了科学。

  科学管理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现代文明必然建立在标准、纪律、制度和规范的根基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契约与合作关系。然而,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多年,小规模、封闭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人们的影响长期存在,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没有经过社会化大生产的熏陶,形成不了流水线作业流程,也就没有形成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这些体现工业文明精髓的要素,导致科学管理先天不足,纪律、规范、制度、程序等与现代化相对应的理念远没有深入人心,普遍缺乏科学管理的基础训练与起码意识。各个行业存在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效率低下、组织结构刚性、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均浪费严重等诸多问题,难以适应持续性强劲发展的要求。很多组织大方向、大决策没错,但就是做不强,问题就出在科学管理的基本功差上。一个组织要做大做强,就必须静下心来固本强基,夯实管理基本功,向强调组织性、纪律性、严谨性的科学管理迈进。

  实行科学管理,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制度建设是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一项主要内容,通过制度可以将人们从传统的小农思想意识转变成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团队协作意识,消除团体智障。只有有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给组织成员稳定的预期,减少信息搜寻成本和由于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损失。如果没有完善可行的制度体系,就会出现“人治”的现象,“人治”就可能偏了方向,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把矛盾焦点集中到管理者自己身上。在制度管理的基础上管理者的人格魅力、聪明才智、创新精神才有发挥的土壤。很多人认为管理只是一门艺术,靠的是管理者的聪明与灵感,其实,管理主要靠一套科学的制度,在制度不完善的地方才需要管理艺术去弥补。在管理制度规定到的地方,是不可以假管理艺术之名违反管理制度的。如果管理制度本身不合理,那么就需要修订管理制度,而不是以管理艺术去代替不合理的管理制度。

  2.艺术管理是科学管理的补充与提高

  在承认管理的科学性的前提下,管理中讲求艺术性也是很有必要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不能简单照搬和拷贝管理理论,必须根据组织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在实践中探索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理论。

  管理制度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契约,包括正式的契约与非正式的契约、书面契约与口头契约、强制性契约与诱致性契约等等,而这些契约都不可能是完备的,任何组织都有管理制度失效的领域。在制度不完备的地方,就需要管理者的艺术,管理艺术是对管理制度的补充。并且,制度化管理比较“残酷”和“呆板”,适当引进一点温情关系对管理中的矛盾及利益关系做一些随机性的处理,“淡化”一下规则也是很有必要的。管理的基础是人,任何沟通、协调、配合、控制都需要人的参与,所以说管理也是基于人性和人群差异性基础上的民主化、科学化操作过程。人是有各种各样的思维的,是具有能动性的,完全讲制度化管理也不行。当下,管理中“人”的地位越来越高,管理手段从事转向人,从人的外在因素走向人的内心世界。得人心者得天下,对管理者而言,经营人心才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管理艺术就是凝聚人心的艺术。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一样的人,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事,一视同仁可能是最好的态度,有时却可能是最无效的方法。

  对于科学管理和艺术管理,有学者进行了非常形象化的比喻:科学管理是支撑现代社会组织机构运转的核心构件,是组织大厦的承重墙;个性化、人性化和柔性管理,是一种返璞归真、装饰性的构件,是为了更好地享用承重墙带来的空间而采取的辅助手段。注重科学管理方法,就能将管理中的复杂性转变为可管理的简单性;利用好艺术管理手段,就能处理好特殊矛盾。如果只承认管理是一门艺术,而不承认管理是一门科学,就必然导致管理中的随意性、一言堂,甚至独裁与腐败;相反,如果只承认管理是一门科学,而不承认管理是一门艺术,就会陷入僵化、死板和教条。

  大学管理效能

  效能即有效的功能,事物所蕴藏的有利作用。效能一词最早产生于物理学,是对物体运动能量释放和作功效果的一种体现与评价。效能和效率不一样,效率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而效能则不仅衡量完成工作量的多少,并且衡量效果如何,如下图所示:

  图1:效能、效率、效果之间关系

  德鲁克这样解释其关系:“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效率和效能不应偏废,但这并不意味着效率和效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我们当然希望同时提高效率和效能,但在效率与效能无法兼得时,我们首先应着眼于效能,然后再设法提高效率。”“正确地做事”与“做正确的事”有着本质的区别。“正确地做事”是以“做正确的事”为前提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正确地做事”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效能统率和制约着效率,效率则服从和服务于效能。效能属于高层次的管理范畴,它是一种关注质与量、过程与结果、成本与收益的综合评价标准。继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之后在大学管理中引入的效能概念,是一个能更全面地衡量教育活动的品质、水平与潜能的概念。

  大学效能问题研究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科尔曼报告”,并由此引发了西方国家大学持续的改革运动。在近50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显著阶段:学校效果研究阶段,主要运用投入产出模式对学校效果进行量化分析;高效能学校研究阶段,将学校的教学过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效能特别高或特别低的学校进行个案研究;学校改进研究阶段,对学校改进因素以及操作过程进行研究。坚持问责,关注绩效,努力防止平庸与低效,是当今世界各国在追求教育公平而卓越过程中的主要策略。学校效能( school effectiveness)和学校改进(school improvement)研究成为与教育质量及学校绩效密切相关的主要研究内容,它们可以为改进学校管理、提升教育的公平与卓越提供科学可信的依据以及有效的对策和抓手,得到了各国政府和一些国际组织的关注和支持,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大学管理效能是高校为实现既定办学目标,能够高效协调内部各种组织和个体因素,促使人、财、物等办学资源和谐配置的一种内在能力,它是高校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整体工作作风、 协调水平、 服务质量、 应变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大学管理效能更能涵盖学校管理工作的全部,可以说,它是以学校性质为出发点的学校管理工作中各项环节和手段的综合反映,它所体现的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功能与价值的统一。因此,大学管理效能状况不仅反映一个学校的治校能力和管理水平,还体现和影响着学校的整体竞争力,决定着学校整体效能的高低。把提高管理效能作为大学管理工作的核心,通过管理求得效率和效益,对于办好学校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大学的平均规模超过万人,是西方大学平均规模的三倍以上。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了大学的功能职责日益多元化,管理内容更加复杂化,管理难度不断增加,各种管理方面的问题日渐凸显。而且,处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体制转型时期,再加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大学的外部发展环境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的办学理念、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效能等提出新的变革要求,要求大学更加灵活地不断改进自身的管理模式,提高大学内部组织和行为的判断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然而,现实中我国大学却面临着内部效率严重低劣的问题。比如:管理队伍庞大,机构科层重叠,等级繁杂,管理效率不高;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激励及绩效考核等相关措施的制定、执行不力;没有进行与规模扩大、教育政策改变、内部管理事务增多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的变化,仍然按照权力化管理模式运行,事无巨细,行政管理一把抓,造成了学校的管理事务混乱无序,统管了很多不该管的也管不好的事务;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大学长期以来成本意识不强、资源配置效益低下;对管理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高校的行政管理沿袭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行政权力的泛化导致管理作用弱化,等。我国高校不断在进行着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相对于其它方面来说,高校的行政管理改革已经滞后,这将会是高校改革过程中的薄弱链条,由于它的脆弱,甚至会影响全局。

  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人才是办好大学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竞争环境越激烈,越是应该向管理要效益,不同的管理会产生效益和效率的明显差别。面对新机遇新挑战,进行管理改革与创新,加强效能建设已经成为大学组织应对内外挑战、直面激烈竞争、规范管理、消除隐患、避免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自身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如果管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高校的持续、快速发展将不可能。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认为,与管理一个公司相比,领导一所大学是一项不确定因素更多的事业。陈至立也说过:我国大学由于年轻、多变、庞大、复杂,总体来讲管理水平还不高。因此,关注效能建设,提高管理效能,转变管理观念,是高校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管理创新,培育和激活大学办学活力、动力、能力和潜力的需要。

  大学是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与水平的高低考量其管理的效能,加强大学管理效能建设,就是要正确把握好大学的办学效率与质量、目标与手段、功能与作用等多层面的内在联系,实现多元目标诉求的协调统一;就是要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影响高校管理效能建设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管理目标、 组织结构、 管理制度、 组织文化与人等方面,但是应当看到,大学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大学管理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影响与制约大学管理效能的因素也变得愈加条理难析。加强管理效能建设应当首先从何处着手呢?

  当前我国高校管理的主要问题是管理科学化不够。我们知道,任何决策都是关于未来的某种预期,因此都必然包含着某些不确定性。管理决策的时候需要在各种可行方案中进行选择,但它很少在明显正确和明显错误的方案之间进行选择,因为在明显的正确和错误之间进行选择是一般人都会做的事情。考验管理者水平的主要是在“几乎正确”和“可能错误”之间进行选择,更常见的是在两者中很难说哪个更正确的方案之间进行选择。管理科学化,就是要在管理过程中尽可能地提高其科学性,根据已知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加以控制,就是对所有能够被很好认知的管理过程要尽可能地让科学发挥作用。用决策理论的说法是,要尽可能地降低决策的灰度,使之更白、更透明。

  提高高校科学管理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加强院校研究。院校研究是通过系统收集整理高校运行数据,科学分析这些数据,为高校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的一种研究模式与工作模式。和传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不同,院校研究由受过很好训练的院校研究者去收集和分析学校运行的数据,将分析结果提交给管理者,管理者根据分析结果、再加上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做出相应的管理决策,以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院校研究者所提供的分析报告的科学性越高,学校决策者发挥其管理艺术的空间就越大。一位美国大学校长曾说他只有见到院校研究所送来的分析报告后才做出决策,可以看出美国大学决策层对院校研究的依赖程度。的确,在美国大学管理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时,都必须以客观事实和数据为依据。我国大学管理实践中也搜集数据、使用数据,但数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常得不到检验,甚至不同部门从不同口径统计的数据会出现相互矛盾,搜集数据的目的常常是用于向上级部门汇报,而不是用于科学管理。所以,即便管理者在决策时运用数据,也常常导致遮掩事实、夸大或缩小事实、扭曲真相等结果,致使管理效能流失,甚至误入歧途。管理者不得不依赖个人经验和直觉来进行决策,严重妨碍了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院校研究,重视对各类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建设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辅助领导层进行科学决策,是提高大学管理效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必须有高水平的管理,高水平管理的核心评价标准是效能。加强大学管理效能建设,需要注重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需要建设以科学文化为主、以情感文化为辅的大学管理文化,促进各项工作的主动执行、创新执行和迅速执行,以保障学校每一项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都能得以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