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立大学国际化标尺和确立国际化路线图的必要性
(一)大学国际化问题的紧迫性
经过1999年以来的扩招,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它不仅每年为数以百万计的青年学子提供了可改变其命运的圆梦机会,而且对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公平,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增强总体竞争力,保证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创新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扩招将以金色的一页,载入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册。
扩招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其一是人们不得不面对令人尴尬和不解的现象,一方面相当比例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招不到合格、合适和满意的毕业生。麦肯锡公司2005年11月对80多位人力主管调查的结果显示,只有不到10%的求职者符合外贸公司的会计、财务、工程等岗位的要求,大多数人缺乏不同语言和文化间的沟通能力。由此得出结论:除水资源、能源和基础设施外,人才,尤其是具备国际化素质的人才,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瓶颈。
这种状况绝非偶然。中国经济高速运行30多年,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民营经济已占半壁江山,外资合资企业举足轻重。其融入全球化的速度、广度和深度,皆出人预料:当今中国,外汇储备全球第一,2010年已达2.8473万亿美元,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60%以上;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1%,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首位。对外直接投资连续八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4%。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净资本输出国,政府鼓励“走出去”。中国经济已成为面向全球、依靠并受制于全球经济,同时也越来越直接和间接影响全球经济的外向型经济。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管理人员和雇员了解世界、具有国际视野、懂得国际游戏规则;要求为其提供人力资源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并相应改革和革新专业、课程、管理和办学体制,提高师资和管理水平。因此,接受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十分重要的战略方向。
(二)2010—2020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突破:接受和提出教育国际化口号
高等教育国际化一直是中国学界探讨和推介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教育行政部门对此一直十分审慎,在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正式文件中,一直没有这一口号或提法,直到2010—2020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第四十八节中才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无疑,这是中国政府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上的重大突破。但还有许多问题文件没有回答。如,究竟什么叫国际化?国际化是否意味只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国际化究竟对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改革和革新提出了什么要求?如何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教育国际化的根本目的,防止国际交流中花了大钱、轰轰烈烈,却没有对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生国际化素质的提升产生影响?回答好这些问题的答案对指导重要而昂贵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非常重要。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与国际化标尺的选择和设立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多样、演变及其争议
知识和人类追求知识的活动从来不受国界限制,大学国际化是伴随近代和现代大学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产生的现象。应当看到,大学国际化在主权国家之间,又常常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定义、不同的理解和抱有不同的目的。
历史上,高等教育国际化曾被欧洲国家用来在它们的亚洲、非洲和美洲殖民地推行欧洲高等教育模式,以巩固其政治、文化、经济及学术统治地位,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当今欧盟推行一系列重大欧洲学校交流合作计划(如COMETT and ERAS—MUS),旨在促进欧盟各国在科研、技术和教育领域的合作,已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心从政治转移到经济领域,尽管政治上的目的并未放弃,即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各成员国年轻一代的欧洲意识。冷战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则被两个超级大国用来谋求各自政治影响的领域。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世贸组织的成立和运行,已把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服务贸易的一个方面提上了国际社会政府间的谈判议程,使高等教育国际化正式带上了政治、官方和商业化的色彩,也使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其历史上的新阶段。当今的挑战在于,不管承认与否,理解与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和挑战已现实地摆在每所高校和各国政府面前,区别在于是主动、有序地迎接挑战,还是被动应付。当然,人们仍应看到,这一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仍是一个并不完全、并不平衡的进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马约尔有过极妙的评论,说这一进程依然是一部分人化人,一部分人被化。一些发达国家包括美国的大学,一谈国际化往往就是如何接受和扩大培养留学生,到海外办学,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澳大利亚则明确提出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出口商品。因此,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处于后进和劣势的国家普遍担忧,接受这一理念可能意味着面对教育主权丧失的风险,意味着国外、境外强势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侵入,本国学校难以抗衡外国教育机构的竞争及本国文化和传统被削弱等。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但并非一定发生。具体到一个主权国家这种状况是否一定会发生,是否一定是消极面大于积极面,则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具体立法、政策和政府主管部门、高校知己知彼,取其长补己短的眼界、水平、知识、能力和智慧。
(二)具有可操作性的定义和标尺的探索和建议
我赞赏西方学者Jane Knight下的一个比较中性的定义。他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将国际的和跨文化的层面融合进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功能中去的过程。前不久,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劳工组织(ILO)从各自立场出发,在其2007年度联合报告中提出,大学要使“毕业生具有积极参与全球化社会的能力,具备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语言技能和技术技能,与不同机构、不同文化打交道的技能”。可以说,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的立场,准确反映了当今国际经济界和国际劳动市场对全球化浪潮中高等教育改革和革新,对提升大学毕业生国际化素质的具体要求。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活动中的重要领域,是其1993年以后不少国际会议的共同主题或重要议程。面对众多校长和学者争论国际化的定义时,我给出的“定义”更加具体,也较易操作:同一个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可反映企业的一切一样,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在国内外劳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样是检测一个学校办学成效的最佳尺度。如果您的学校每年能有相当百分比的毕业生,因为国际化素质较高,在本地找不到工作,可以到外地找到;在上海找不到,可以到曼谷找,在亚洲找不到可以到非洲、美洲找;在纽约找不到,可以到巴黎找,您就可以对外宣称,您的大学已经是一所国际化了的大学。这就是我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包括中国大学国际化建议设立的一杆标尺。这是一把用实践检验国际化办学成效的标尺。以此为准,可以检测一所大学的主要和最终产品——毕业生的国际化素质及其在国内,尤其是在国际劳动市场上,被认可的程度;可以明确大学国际化的具体目标,确立大学国际化的重点领域,鼓励和保障教师和学生——国际化主体的积极参与,正确制定国际化方略;可以作为评估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依据和标准。
三、大学国际化路线图的绘制和落实
(一)路线图的绘制
如果接受以国内和国际两个劳动市场对毕业生国际化素质的认可程度为衡量大学国际化成效的标尺,那么,一个学校国际化路线图的绘制就顺理成章,因为要使毕业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就必然对国家的宏观教育决策和对学校的支持和控制程度,对学校的领导、管理、专业设置、课程、师资结构和水平、学校经费使用以至校园、图书馆建设等提出十分具体的要求,学校的国际化进程必将是学校全面改革、革新和提升的过程,以下层面所构成的路线图就是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可操作性,甚至是可以量化的。
路线图1
1、国家政治意志层面:
国家为支持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建立较为宽松的法律和政策环境,例如适度加大课程设置、国外教材使用的灵活性,促进与国外对口大学的学分、学历、文凭的互认,为学校提供准确的信息、推介合适的合作对象。同时,提供必要的专项财政资助,尤其是对不发达地区大学的资助。
2、学校领导层面的国际化:
除了学校领导成员良好的学术背景尤其是多学科背景外,领导班子中应逐步增加具有以下经历和技能的成员:
——在国外学习、教学或做过行政管理的经历;
——对本国文化特性和环境有深刻了解,对经济全球化及其对教育的要求、国家和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及挑战有清楚认识,有较为广泛的国际联系和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并从多方筹措经费的能力;
——掌握一到两门外语等。
路线图2
教师队伍的国际化:
——逐步增加有在国外学习或从事过教学工作经历的教师的比例;
——增加有双语技能,尤其是能用当今世界主要学术语言授课的教师的数量;
——实行开放的教师招聘政策,保留一定数量的职位招聘经过精心选择的外国人,包括已经离退休的专业人员和志愿者;
——逐步增加在自己的学科领域有广泛的国际联系,具备把国际和跨文化层面吸收、消化、融合到课程教材和教学中的能力的教师数量;
——骨干教师逐步掌握制定国际合作项目、多方筹措活动经费的能力。
路线图3
课程国际化:
——用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更新和革新现有课程,组成新的课程模块;
——创立新课程,反映相关学科的新发现、新进展;
——选用一些原文、原著,用于课堂教学,或作为师生教学、学习参考资料;
——加强师生外语技能培训和课程比较研究,提高利用网络资源尤其是开放教育资源的能力等。
路线图4
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和专业、院系,联合培养、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和合作办学不失为提高学生国际化素质和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捷径,关键是:―要知己知彼,在本校有一定实力的领域内,从发达或发展中国家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实行合作培养或联合办学;
——要增强民族自信,妥善处理不同政治理念、办学理念、文化、宗教在合作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歧义,以保持合作的连续性;
——善于充分利用合作办学中取得的人力、智力资源,改进和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尤其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远程、网络模式,节省成本,追求合作办学效益最大化。
路线图5
留学生、外教及相关讲座数:
——接受外国留学生的数量、来自的大洲数、国家数,与中国学生同班学习人数等;
——聘请外教的数量及占教师数的百分比;
——聘请国内外专家做国外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各行各业各领域内的所谓“国际游戏规则”等方面讲座数,学生参与数等。
路线图6
积极有选择地参与地区和国际学术组织的活动:
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形形色色的跨国、跨地区学术机构和网络的增加和活跃,其活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活动和办学理念的变化和趋势。一所希望国际化办学的大学完全置身其外是不可想象的。积极但有选择地、有准备地参与其活动是必要的。
路线图7
建设一个有利于中外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相互接触、交流、交互的校园环境、学术和文化环境:包括宿舍、餐厅、图书馆、道路、路标、标识、管理、制度等。留学生和外教再多,如果管理和设施的许多具体措施不利于中外学生教师接触交流,希望通过聘请外教和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达到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收效甚微。
(二)路线图的落实和检测
路线图提出的方向、行程是具体的,因此,一个大学在国际化道路上走了多远,或者说其国际化的程度,可以检测和比较。例如:
1、计算一下:
——有多少毕业生在国外获得了工作?
——有多少毕业生在国内外资或合资企业、研究机构、银行获得了工作?
——有多少毕业生应聘或通过自主创业从事其他与外贸、外事有关的工作?
——有多少毕业生到境外、国外深造?
2、看领导班子的构成是否有利于国际化办学,则检查:
——按建议的标尺,看学校制定的国际化办学规划取得的成效;
——领导班子成员掌握外语技能的进展:
——在国外学习、教学、研究和行政管理经验、经历的积累情况;
——路线图1对领导班子提出的关于国际化办学知识和能力提高的程度。
3、检查教师中:
——有过国外学习或从事过教学工作经历的教师的比例增减;
——有双语技能,尤其是能用当今世界主要学术语言授课的教师的数量变化;
——教师招聘政策变化和招聘外籍教师数量;
——在自己的学科领域有广泛国际联系,具备把国际和跨文化层面吸收、消化、融合到课程教材和教学中的能力的教师数量的变化;
——掌握制定国际合作项目、多方筹措交流活动经费能力的骨干教师数量。
4、课程国际化,检查:
——用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更新和革新现有课程,组成新的课程模块的数量;
——反映相关学科的新发现、新进展的新课程;
——选用用于课堂教学,或作为师生教学、学习参考资料的原文原著的数量;
——师生外语技能培训和课程比较研究,利用网上资源的能力提高的程度,等。
5、看联合培养和合作办学的水平和质量:
——合作对象在其国内和国际上的声誉,如排名位置,投入合作的师资数量和职称,授课课程、课时和学生反馈等;
——听课学生数、毕业数和就业情况;本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与外方合作的数量、授课时数;
——合作年限,未来规划,对学校办学的影响。
(6)学校有利于国际化办学的校园物质、学术、文化环境的建设和改进,检查:
——过去学校设施和管理规定中不利于中外师生接触、交流、交互的地方和条例减少的数量;
——国外图书期刊增加的数量等。
(三)中国大学国际化面临的几个挑战
如上所述,国际交流与合作要变成国际化办学,就必须以培养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国际化素质为宗旨,就必然要触动一个学校的课程、师资、管理、制度等,必然提出学校在这些方面究竟有多大的自主权或回旋余地。因此,我认为,高等教育法和纲要规定授予大学的自主权能否落实,国际交流与合作转变为国际化办学的关键,是大学国际化面临的首要条件和挑战。
国际化办学能力亟待建设。这包括国际化办学需要对国外教育发展尤其是希望与之合作的对象国的教育发展、教育政策、优势与劣势有相当的了解;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本校国际化办学的方向和方略、计划、合作伙伴的选择有相当的共识;领导和教学骨干具备必要的政策水平和合作交流技能。可能是每所学校都希望接受国际化办学理念,恐怕具备国际化办学能力者,仍数量有限。
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并非易事,这不仅需要自身能力的提高,还需要政府的指导、专业团体和专业人士的必要咨询,以保证少走弯路。
学校国际化进程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受诸多因素制约,经常是学校国际交流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缺乏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常常使国际交流事半功倍,甚至花了大钱,收效甚微。解决好以上问题,将有助于国际化办学连续、可持续发展,达到预期目标。
四、结论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和人类社会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过渡中不可逆转的趋势。
国际化不等于一系列甚至大量的国际交流活动的总和。国际化首先是当今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理念,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一种素质,是考核当代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极其重要的层面;也是发展中国家或后进地区实行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备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各国教育决策当局无法回避的政治和政策选择。
增强自信,知己知彼,目标明确,为我所用,长期坚持,就能逐步在不平衡的国际化浪潮中取得主动,达到提升自己、跨越发展的目的。
大学国际化必然要求国家建立宽松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和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
大学国际化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提升教师水平、教学质量和学生国际化素质;必须鼓励和增加国际化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参与。
大学国际化必然对学校和校园生活所有方面,从领导、管理到教学、科研、后勤保障,提出改革、革新和提升的要求,学校的国际化进程必将是学校全面改革、革新和提升的过程。
大学领导和教授对中外文化的深刻理解,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积极作用和可能出现的挑战有清醒认识,具备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形成有效合作项目、正确理解和妥善处理合作交流中可能产生的歧义的能力,是一个学校国际化能否成功的关键。
如果大学国际化路线图是具体、明晰、科学和可持续的,其大学国际化的进展和成效就可以被量化和评估。
【作者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