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海民、史宁中:探寻培养创新人才的可行路径

  自主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新世纪的新挑战,使得创新人才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技的全球竞争、国家的国际地位提高中变得十分关键。国家之所以如此强调科技创新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如此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之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是因为目前我国缺乏创新人才,致使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国防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贡献不大,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培养创新人才,路在何方?毫无疑问,创新人才的产生非一日之功,讨论改革我国现行的体制与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排除各种干扰和阻力等都是必要的。但是,寻求一条可行并借此破解“钱学森之问”的突破之路可能更为实际。所谓切实可行的路径,应该是每一所学校都能结合其教育活动、每一个教师都能结合其教学内容,去具体地开展、积极地实践、力所能及地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伟大事业。

  一、在信息传递方式上,由知识教育改变为知识与智慧并重的教育

  人对世界的认识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经验、知识与智慧。经验和知识是可以表述的,我们可以认为是实体。智慧则潜藏于经验和知识之中,又作用于其上,表现为知识的创造性运用。教育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原始与古代的教育,主体上是经验信息的传递,比如孔子的教育基本上是一种“经验——描述”的教育。现代社会以来的教育是知识信息的传递。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结果,可以是经验的结果,也可以是思考的结果。现行教育中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书本,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和理解这些结果,学校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记忆和理解这些知识。知识信息教育的主要特征是课程专家对知识的精选,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的精讲,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精学。精的标准是学生对知识准确地再现。教学实践的主体表现是教师拿着书本教,学生捧着书本学。现在则把书本的文字转移到计算机、多媒体屏幕上,名曰“教育现代化”。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景象。遗憾的是,及至目前,我们的教育尚停留在单一的知识教育阶段,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学校教育己进入到知识与智慧信息传递并重的时代。智慧体现在过程之中。在本质上,智慧并不表现在经验的结果上,也不表现在思考的结果上,而表现在经验的过程、思考的过程之中。在这些过程中,智慧表现为对问题的处理、对危难的应对、对实质的思考以及实验的技巧等。因此,智慧是对经验的一种升华。智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本质上却不决定于知识的多少,而决定于对知识的理解,决定于对各种知识相互关联的掌握。进一步讲,智慧的学习与知识的学习亦有不同。知识的学习依赖于结果,因而更多地需要耐力和理解;智慧的学习依赖于过程,因而更多地需要活动和创造。

  知识和智慧并重的教育,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就是知行统一、手脑并用、行做结合。它在继承知识学习优良传统的同时,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到教学过程的重要地位,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应用知识、孵化智慧的各种机会,让学生在活动、实践、应用、创造中学习,做到活学活用、灵活运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灵活运用能力的形成需要活动和实践的过程,需要多次尝试错误才能找到成功的路径。认为学生有了知识就等于有了智慧,这是对知识和智慧本质及其关系的一种误解。

  二、在教育内容构成上,由传统的“双基”改变为“四基”

  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再加上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传统的“双基”是学生发展中的核心要素,对于形成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基本工作能力是必要的。但从人的发展角度考虑,特别是从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人才的国际竞争力角度考虑,仅有”双基”已经不足以让我们的教育领先于世界,也不足以满足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因此,我们认为,应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加“两基”,或为“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关于“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无需多说。“基本思想”主要指一门学科教学内容的主线。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讲好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固然是必要的。但在讲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当让自己和学生清晰地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整个知识体系的架构,从中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本身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让学生抓住一门学科知识的“纲”,这样才能达到“书越读越少”的境界。“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的活动及其过程。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角度说,我们的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形成智慧。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书本,智慧则形成于经验的过程中,形成于经历的活动中,如教师为学生创造的思考的过程、探究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以及主题活动、制作活动、演示活动、创作活动等。总之,智慧形成于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过程之中。通过这些活动和过程,让学生亲身感悟解决问题、应对困难的思想和方法,就可以逐渐形成正确思考与实践的经验。

  三、在基本能力的培养上,把“双能”改为“四能”

  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加上“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我国教育中,“双能”与“双基”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经历多年的历史推敲和验证,无疑是合适和正确的,也是必须要继续坚持的。但从逻辑层次和难易程度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已知,而发现与提出问题是未知。因此,发现与提出问题比分析与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

  “发现问题”通常是指个体借助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发现了书本上不曾教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径以及知道了以前不曾知道的新东西,这种发现对教师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学生却难得,因为这是一种自我超越,是一种成功的表现。学生可以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领悟很多东西,可以逐渐积累创新和创造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进步的信心,激发创造的激情。教师对于学生的发现,即便是幻想或是空想,也要珍惜他们的努力,通过正确的引导鼓励他们的积极性。提问需找到疑难,发现疑难就要动脑思考,这与跟着教师去验证、推断既有的结论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只有多次在这样的思维方式训练下,才能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能力。因此,应根据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在既有的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在思维方式的训练上,把长期固袭的单向思维改变为双向思维的培养

  把我国多年来偏重的演绎思维培养变成演绎与归纳两种思维形式并重的培养。演绎推理或称演绎法,是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论。演绎推理来源于亚里士多德,他在《工具论》中提出了演绎逻辑的基础作用。《工具论》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前分析篇”与“后分析篇”。在“前分析篇”中,他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理论。所谓三段论,就是从前提中可以必然得出结论的思维模式。如人生有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有死。由此可说,演绎推理是一种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性联系的推理。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概念、按照规则、通过诸多例证进行的推理,因而是一种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以数学为例,演绎推理是基于公理、定义、定律、公式和符号,按照规定的法则进行命题证明或公式推导。就欧式几何而言,其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已知A求证B”,其中A和B都是确切的命题可以看到,演绎推理的主要功能在于验证结论而不是发现结论。关于这一点,黑格尔就说过:“三段论不能用于发现真理”。

  演绎能力是一种能够熟悉使用演绎推理的能力。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我国教育倡导要培养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一种演绎能力,目的同样是验证已知的结论。对于这种方法,我们的教师再熟悉不过了。也正是由于这种方法,造就了我国教育的优势:基础知识(概念记忆与命题理解)扎实,基本技能(运算技能与证明技能)熟练,但是令人需要猛醒的是,因为演绎推理不能用于发现真理,因此,依此而塑造出来的人才及其思维形式和思维能力,也就不能实现创新。这就是我们的人才为什么缺乏创新的原因所在,也是本文为什么主张要再加上归纳思维训练的原因所在。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性知识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现代归纳推理是英国哲学家培根在他的《新工具论》中提出的。他认为,就“帮助人们寻求真理”而言,三段论的“坏作用多于好作用”。与演绎推理相反,归纳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是由一些命题推出一个一般性的较大命题的推理形式。归纳推理的主要功能是发现结论、发现真理而不是验证结论、验证真理与演绎能力类似,归纳能力即熟练运用归纳推理的能力。借助归纳推理,可以培养学生根据情况“验测结果”的能力和根据结果“探究成因”的能力。就创新而言,这两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前者有利于创造新产品、形成新工艺;后者有利于创造新理论、发明新技术,这些能力可以泛称为归纳能力。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世界上由中国人创立的概念、理论、技术变得越来越少,以至今天我们常常要从国外去移植权威的概念、理论和技术,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缺少了归纳思维的训练,导致我们的人才素质结构中缺少了创新的“基因”和能力,并由此殃及了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和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

  我们在以清醒的头脑认真汲取这一历史教训的同时,更要勇敢地面对现实,采取措施,扭转这种传统的思维训练。通过教学改革,逐渐实现两种思维、两种能力的同步发展。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能够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留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发表见解,把现在惯常的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学习、积极探索。

  【作者柳海民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史宁中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