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华:新专业:推动地方经济转型的“马达”

近日,在教育部公布的高校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本科专业名单中,苏州大学申报的纳米材料与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联网工程3个专业名列其中。苏州大学能在这3个与新兴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战略性专业上有所斩获,与学校在办学思路上主动呼应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努力形成与区域发展互动的办学特色有着紧密联系。

  一、会聚创新人才,对接区域需求

  经典案例:纳米技术产业是推动苏州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军人才的引进告急!这点吸引了李述汤院士两年前从香港城市大学加盟苏州大学,人才引进也呈现“乘法”效应,李述汤引来了好几位高层次人才。

  李述汤院士两年前从香港城市大学加盟苏州大学的时候,让国内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专家们着实费解了好一阵子。然而,这样的费解却并不难理解。翻看他的简历,耀目的成果跃然纸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在国际化学、物理、材料等领域的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50余篇,撰写专著6部、获美国专利20余项,论文被他人引用超过1万余次。在材料科学领域,研究论文的引用次数全世界排名居前25位。其中有5篇研究论文发表在著名的《科学》、《自然》期刊,另有多篇学术论文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

  这样一位名声赫赫的领军人物,是如何选择了苏州大学作为事业的另一个起点呢?事情还得从两年前说起。苏州大学化学学科建设势头良好,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已进入全球前1%。为了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苏大一直在苦苦寻找可以执掌材料、化学、纳米等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帅印的领军人物。与此同时,与苏大独墅湖校区毗邻的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正式揭牌。纳米技术产业由此成为推动苏州市和苏州工业园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科研和产业领军人才的引进也随之成了当务之急。

  2008年年初,学校领导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获悉,在这一领域享有很高国际声誉的中科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李述汤热心内地科技发展,遂决定全力争取。校领导两赴香港诚邀并听取意见,李述汤终被打动。苏大专门新建了一幢8000平方米的新大楼给李述汤团队,让他们能参照国际标准建实验室,并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拨出5000万元作为对实验室的先期投入。2008年6月,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实验室(现已更名为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成立。

  半年以后,另一个重量级人物、苏州市首批3位“千人计划”入选者之一——廖良生教授加盟李述汤的实验室。谈起落户苏大的经过,廖良生笑言:“从没想过会来这里!太太在美国有不错的工作,女儿在美国上大学,我自己当时在美国柯达公司研发部工作,收入等各方面都很不错,所以一开始并没有很大的动力要回国。”而推动廖良生从太平洋彼岸回到祖国的,就是李述汤院士,“因为跟着李院士,能够做出很好的科研成果!”

  人才引进的“乘法”效应使得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在两年内成长为一个拥有一位中科院院士、一位“千人计划”入选者,20多位海归博士的省级重点实验室。承担了“973”重点项目、“863”项目以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高水平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40篇,成为国内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重镇。

  校地合力推进了纳米技术和产业在园区的加速发展,苏州工业园区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纳米光电子、纳米生物医药、纳米材料等作为主要领域的纳米技术集群,集聚了纳米技术的研发机构和企业数十家,从事纳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开发人才1000多名,成为国内纳米技术研发、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李述汤院士创新团队的成功架构是苏州大学推行‘学术大师+创新团队’这一队伍建设模式以来最为成功的一个典型。”苏州大学人事处处长姜建明介绍说,“近几年来,学校已结合苏州经济建设需要和自身的学科优势,大力引进特聘教授,围绕纳米科技、新能源、生物医药、金融工程、微纳光学制造、高分子复合材料等新兴产业方向,构建了多个创新团队,面向国家和区域未来的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开展前瞻性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探索。”

  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集聚产生了空前的爆发力,苏大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明显增强。2010年,该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76项,较去年同期增长102.3%,其中,获资助总经费为616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4.1%。获资助项目数和总经费均创历史新高。

  二、创新办学模式,服务地方建设

  经典案例学校与苏南地区的全国知名企业或境外知名企业合作,成立了一批校企共建学院。实习基地无偿开放,资深企业专家定期讲座,就业推荐……这些令人艳羡的“特殊待遇”使得学生的成长有了更高的起点。

  苏州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有80%服务于长三角地区的各行各业。学校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密切关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将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有机结合。

  苏大与苏南地区的全国知名企业或境外知名企业合作,先后成立了“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沙钢学院”、“东吴商学院”和“凤凰传媒学院”等一批校企共建学院。

  以2007年新成立的苏大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为例。苏州大学整合原有的学科资源,与国内一流建筑装饰上市公司——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打造国内一流的设计学院。学院在办学经费、师资力量、学科建设和扶贫助学等方面获得了公司的大力支持。今年8月,学院26名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和5名教师远赴日本进行研修实践活动,所有研修经费都由公司支出。研修活动使更多学生学习了世界名家的设计范例和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

  此外,实习基地无偿开放,资深室内设计专家定期讲座,就业推荐……这些令人艳羡的“特殊待遇”使得学生的成长有了更高的起点。而在公司看来,选拔优秀的在校学生给予专业的熏陶,不仅是为企业的后备人才提供了充足的储备,也是一种回馈社会和支持教育事业的育人工程。而这种强强联合、校企合作的模式正是满足当今应用型人才需要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苏州大学在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不仅重视校内小环境的“好水精养”,也同样重视校外大环境的“深水放养”,让市场的风浪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先后与摩托罗拉等通信电子类企业联合成立微电子、信息专业指导委员会,建成大学生实践实习基地360余个,在14家企业设立了研究生工作站,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在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动下,苏州大学近年来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在去年举行的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校6支代表队一举夺得特等奖,总分位列全国第三。

  三、加快成果转化,助推产业升级

  经典案例二代身份证已在中国畅行了整整6年,然而,可能许多人都不知道,它的视读防伪技术就出自苏州大学,出自陈林森的公司。象牙塔里的技术瑰宝走向市场,才能成为惠及民生的利器,一些科学家由此成长为知识型企业家。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必须在实现产业化后,才能成为主导市场的品牌,成为增强国力、振兴民族、惠及民生的利器。近年来,苏州大学一些拥有原创性科技成果的科学家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职责所在,不再仅仅满足于实验数据的精确论证,而更注重寻求技术与市场的完美结合,让象牙塔里的技术瑰宝走向市场,成为提高民族竞争力,提升地方产业影响力,改善人民生活的法宝。一些科学家由此成长为知识型企业家。

  说到苏大科学家变身企业家的故事,就不能不提到陈林森这个名字,也不能不提到那张集多项高科技于一身的小小二代身份证。

  二代身份证已经在中国畅行了整整6年,然而,可能许多人都不知道,它的的视读防伪技术就出自苏州大学,出自那个叫做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这个公司还出品了新一代驾照、党的十七大代表证等具有影响力的产品。

  公司董事长陈林森,另外一个身份是苏州大学信息光学研究所所长和博士生导师。作为苏大土生土长的专家,陈林森的成长,就像他研究的激光信息技术一样,充满绚丽色彩。

  1978年考入苏大物理系的陈林森8年后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在攻读硕士学位的第二年,他就参加了苏州大学拳头产品——激光研究所模压全息制版技术的科研攻关,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考察苏大时对这项成果非常赞赏。2002年,陈林森的科研成果“高品质模压全息制品的制版系统及生产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了加强持续创新能力、推进成果产业化,陈林森于2002年在苏州工业园区创办了第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苏州苏大维格数码光学公司。如今的维格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为我国相关行业提供了微纳光学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实现了一批高技术成果产业化,提高了相关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不久前,该公司在无油墨打印技术研发方面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这一契合生态理念的技术无疑又对接了苏州经济转型升级的产业需求。

  丝绸产业曾经为苏杭的富庶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让高科技元素融入丝绸产业,增加丝绸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贡献份额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作为拥有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从养蚕、制丝、织造、印染、服装设计到时装表演的完整丝绸产业链学科群的高校,苏大以丝绸为特色的纺织学科优势明显。然而,苏大并不仅仅满足于国内领先的学科排名,而是将提高丝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视为己任,在天然彩丝、丝蛋白人工皮肤、丝绸的生态化加工整理方面显示出了较强的研究和产业化优势。全国纺织丝绸行业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现代丝绸工程实验室落户苏大后,又引进“千人计划”入选者张克勤教授,并与企业、地方多方位合作开展研发工作,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重塑苏州乃至中国丝绸的国际形象!

  为了使更多的校园科技成果走向市场,苏州大学按照“一园多区”模式,与沧浪区、苏州工业园区、平江区、吴江市合作共建了国家级“苏州大学科技园”,目前入驻企业达80余家,在协助校外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立下新功。苏大还先后与吴江、张家港、昆山等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

  如今的苏大已拥有涉及新能源、环保技术、物联网、平板显示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25家,企业产值已连续多年超过5亿元,位居江苏高校前列,为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