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洪雷、仲铭锦:系统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时下在国内一个曝光率非常高的说法,研究者众多,观点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应该采取系统的观点来研究这一问题。因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牵涉面广,涵盖元素众多,而且元素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如果不用系统视角则很可能顾此失彼,以偏概全。同时,笔者也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一个功能系统,应该服务于高等教育目的这个核心系统。就是说,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手段,而非目的,目的应该是实现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

  关于高等教育的目的,人们也有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首先强调大学精神的坚持与培养,适用于教学与科研,推崇独立、怀疑、严谨和创新;其次要重视完整人格培养,与人和谐相处,恰当甚至巧妙地处理各种关系,体现出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一种终极人文关怀;同时,也要适度地为所处的经济体服务,这种服务要有层次性,不同的高校应该采取不同的服务形式。

  毫无疑问,目的决定内容和手段。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为实现高等教育的目的服务。国际上各国各地区高校进行国际化的形式多种多样,经过梳理,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一、教育观念的国际化

  教育观念包括很多,首先就是大学理念。历史上、国际上关于为什么要办大学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从大学成立之初发展到今天,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一直存在这一事实,可以认定大学起到了其所应起到的功能,否则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笔者尝试着概括了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各种各样的观点,指出高等教育目的主要是弘扬大学精神、培养完整人格和适度地为经济和社会服务。尽管不同的大学因其所处环境不同、自身条件不同,而各有侧重,但总体上是符合上述理念的。这并非是简单的综合,而是根据系统思想就高等教育本身作为一个功能系统与其所处的经济社会系统即环境系统之间的复杂性关系做出的一个推理,笔者认为只有将高等教育这个子系统放入其所处的大系统中去考虑,才能准确地把握其性质和功能。

  而之所以把教育观念国际化放在首位,因为教育观念是纲领,是系统核心.它将指导并约束其它方而的发展。中文讲“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就充分说明了出发点和基础的重要性。虽然所有的大学都是存在于某个特定的经济体和政治体中,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但是大学的本质仍然有极强的共通性,这也是大学的内核和生存之本,对这种本质的过度削弱或扭曲,必将反馈到其所处的经济体或政治体本身。

  作用从来都是相互的。因此,我们要呼吁应该最大程度地还大学以本来而目,让其真正成为智者的摇篮和科学的沃土。一个过度融于所处的政治体制和经济生活当中的大学将因为失去根本而活力大减,当然其能为所处的经济体做出的贡献也就可想而知了。分分合合各有其理,想要抓住,却是推开,究其原因,是缺乏系统性的理解。

  高等教育是智慧之源、科技之母,要想真正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尊重其自身的规律性。一个完全脱离所处经济体和政治体的高校是不存在的,但是过度融入则适得其反。这应该是高等教育观念的国际化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二、师资构成的国际化

  师资构成的国际化绝对不是指在讲台上增加几个异国人士的面孔。试想如果站到我们的讲台上的虽说是国人,但都是国际上同领域内数一数二的顶尖高手,我们还需要外籍教师吗?至少从学术的角度看来没有必要。当然,现实远非如此,所以力争去得到国际视野下优秀的教师。在中国有“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的呼声。在美国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第一,美国的成功取决于更高的教育质量。第二,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建立一支与此任务相适应的专业队伍,即一支经过良好教育的师资队伍。”

  当然,受各种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制约,要求所有的师资都是国际一流是不现实的,要根据实际情况,量体裁衣,使自己的师资队伍构成合理。

  直接引入国际一流教师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这对于很多高校都是不实际的,但是退而求其次,仍然有很多做法可以借鉴。利用有限的资金聘请最急需的国际优秀教师,一方面力争在某个领域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要最大化地使用该名师,不是使其疲惫,而是要尽可能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从其教学和讲座中受益,要派自己最优秀的骨干教师作为该名师的助手,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努力提升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一个名师可以带出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这就是学校的财富。当然如果财力许可,派教师到国外进修、受训、参加学术会议或开展合作研究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这就要求用系统思想来思考,既要进行元素分析,也要进行关系分析,也唯有这样才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999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现代教育对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和创造力的培养日益重视。《学会生存》认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今天的教师要作为教育艺术家,需要完成传统教师向现代教师的转变。要把每一位学生视为宝贵的资源——即一个独特的个体,他的才能有待发现,他的技能有待提高,他的心智需要鞭策和滋养。这是对教师这个多种角色混合体的一种系统性要求。

  三、学生来源的国际化

  不同肤色不同面部特征操着不同语言的学生走在同一个校园里面,毫无疑问这是个典型的国际化特征。尽管是源于不同的目的,但是时下世界各国确实对招收外国留学生非常重视,特别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等,这些经济发达国家在吸引和招收国际学生方面工作到位,业绩突出,仅美国一家就占有了国际学生市场的五分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全球国际学生总人数是250万,报告称,全球六大留学目的国,接纳了留学生总数的67%。这6个国家及其接纳留学生的份额分别是:美国23%、英国12%、德国11%、法国10%、澳大利亚7%、日本5%。

  根据有关分析,这些国家招收外国留学生的目的主要是基于经济、政治、人才获取和文化传播等方面的考虑。譬如英国,政府驱动,政策引导,各高校纷纷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争取国际生源,发展高等教育出口产业,获得直接的经济收入。高等教育政策研究院的数据显示,非欧盟国际学生每年为英国带来约15亿英镑的学费和22亿英镑的生活费。将学费和生活花费相加,英国高等教育在海外学生身上产生的年度直接收益约37亿4千万英镑。如果把它当作一个出口行业,英国高等教育的创汇能力己经超过了文化媒体(37亿)、酒精饮料(28亿)、纺织(28亿)、服装(25亿)和出版(23亿)等行业。

  在以上可量化的效益之外,留学生还给英国带来其它难以量化的好处,比如提供一个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以及大批留学生回国后对英国持有的好感等等。美国提供大量的奖学金吸引各国的优秀国际学生,尽管表面看损失了学费收入,但是却为美国获取了大量国际范围内的青年学术精英、这些学生日后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远非几亿美元的学费收入可以比拟。

  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些主要留学目的国都具备些共同的特征,除了经济发达之外,他们的科技基本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高等教育的质量也非一般国家可以相比。经济、科技、教育相对落后的国家与之相比显然就显得水平不高,吸引力不足。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不发达国家就不能或者不必要开发国际学生市场,相反,这些国家更应该大力宣传自己的特色教育,争取在细分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要努力修炼内功,发展经济,努力提升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应该顺势而为,循序渐进,盲动或者搞运动式地去人为地扩张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学生来源国际化的主要做法包括开设特色课程,如本国语言、历史、文化、医学、艺术等,与外国高校进行合作办学,利用国际知名的高质量教育品牌吸引国际学生就读,开展国际间学生交换学习等等。

  四、课程设置的国际化

  (一)重视语言课程,选用原版教材

  课程设置国际化的目的是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国际一流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客观地去认识语言在这里面所起的作用。有人主张全盘西化,全面使用英语授课,以为主要用英语授课,国际化就完成了。也有人认为我们中国的高校要坚持以中文进行教学,特别是时下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学习汉语感兴趣,每年到中国来留学的外国学生人数以年均20-30%的速度递增,2007年的官方统计数字已经达到了19.5万人次,正在逐步成为国际上接受国际学生的大国之一。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偏颇,是否进行英语教学,准确地讲应该是是否进行外国语教学,应该以是否有利于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活动为依据,而不是以偏概全的一叶障目不见群山。

  笔者认为必须承认英语在时下的国际通用语言地位,也许有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无数的事例证明英语已经是事实上的国际性语言,尽管因为种种原因人们不愿承认其国际地位。基于此,同时也认识到作为一个经济、科教都相对不发达的囚家,跟在这些方面走在前面的国家学习的必要性,首先就要学习其语言。掌握这些语言会缩短我们与这些先进文明,至少是先进物质文明之间的距离,增强互动和交流,加快学习的速度和效率,同时也利于建立友好和谐的国际关系。

  基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在方方面面的国际领先地位,这些国家的语言我们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从管理的角度,时下流行的学习型组织,从国家层面,学习型的国家也是聪明的,而语言学习自然是首当其冲。鉴于前面所提到的英语的国际性地位,同时也考虑到学习和交流的成本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给予英语学习以最大的重视,可以不夸张的讲,英语语言综合实用能力的有效提高将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学生、学校和国家的竞争力。但是可惜的是我国高校现在的英语教育只是漂在水而的浮萍、看似光鲜,实则中空。

  笔者认为,对于一些与国际上英语国家有着巨大差距的课程或科目,应该大力强化其师生的英语水平,完全英语化也不为过。但是对于我国独有的文化艺术等,例如中医,却不必或不可英语化。同时,笔者也认为语言教学应该与专业学习相结合,语言教学不应该局限于外国语学院,应该给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学习承载着相应的先进的科学文化的语言的机会。当然此事应系统考虑,循序渐进。

  (二)开设国际课程,培养国际人才

  开设国际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外部世界,了解世界上其他地方和民族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以争取实现费孝通老先生所讲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费老先生的这十六个字是对“君子和而不同”的极佳解释,也是对当代所倡导的“和谐”理念和精神的最佳注脚。

  国际人才首先就要有了解并尊重各种不同文化的胸怀,国际课程只是个载体,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而消除恐惧,通过彼此尊重而和谐相处,通过互助而共同发展,这样才能减少争端,形成一个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大同世界。

  (三)推进国际合作办学

  国际合作办学实际上是教育理念国际化、师资国际化、生源国际化和课程设置国际化的一个短平快的做法,它可以迅速而有效地推动国际化进程。但是,国际合作办学也不能一哄而上,应该有选择有步骤地进行,特别是对合作对象的选择应该谨慎,首先要看办学理念是否与己相同或相近,这点应该是决定取舍的关键,因为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理念的不同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其次是对其它几个方面的考察。总之,应该是以己为主,取长补短,互利共赢。

  笔者认为,对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专业,引入国外比较先进和成熟的办学力量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其必要性主要有三:一是可以直接使该专业与国际接轨,让学生接受相对高效的专业教育;二是安排本校的年轻教师随堂观摩和学习,在实践中培训和提高自己的教师团队;三是在引入的同时,以该点为基础和突破口,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互动,进而融入该领域的专业组织中去。其可行性则在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或地方政府已经有能力对教育给予更大的投入。同时,国际上教育发达国家中也有不少高校具有较强的国际合作意向。

  五、办学条件的国际化

  办学条件的国际化主要表现为信息化,除了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的资料查询功能之外,要突出国际间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便捷性,建设数码校园,鼓励跨校、跨地区、跨国间的信息共享。另外,加强高校所在地区的建筑、雕塑等有特色的历史和人文景观的保护,以及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能推动办学条件的国际化,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国际的,国际化绝不是全面西化或绝对的现代化。国际化必须要懂得历史与现代的平衡。

  上面提到的信息化,尽管是搭建一个虚拟的世界,但是,从环境角度来看仍属于硬环境的建设。实际上笔者认为办学条件的国际化更重要的是软环境的建设,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1.言论自由。尽管笔者承认言论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但是笔者同样坚持认为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应该给予高校更大的言论自由空间。因为没有完全的言论自由,也就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精神。事情往往都是相辅相成的,某一方面的极度压抑,往往也会造成对其它方面的协同打击,尽管很可能是无意识的,或者根本就不想看到的。事实上将这种自由限制在高校内已经说明了自由的相对性。

  2.要学术权威,但是不要“学霸”。学术上应该互相尊重,不能在学术上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搞学术山头。特别是在师范院校,“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座右铭。

  3.要有宽松的学术氛围。根据大学发展的需要,要允许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能在学校里面生活和工作,不能搞一刀切,全部都要求是学术精英或者都必须是教学能手。要允许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发挥自己的特长,成绩的考量不能只有一套标准,也不必拘于一时,对于人的使用和考察要坚持短期和长期并重的原则。当然,庸庸碌碌和不思进取的人在哪里都是不受欢迎的。

  这一点并非单个学校能够为之,这依赖于国家教育大环境的改变,只有教育行政与作为教育实体的大学最大程度的分离,切实提高大学办学的自主权才有可能。

  六、对外交流的国际化

  国际间高校的人员互访是对外交流国际化的最经常的形式,主要是因为其易于开展,往往形式大过内容。因此,此等国际化只能列为最表层化的国际化。更为务实的国际化形式是举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邀请国际知名人士做报告、开展国际间专项合作研究、进行一定期限的学术访问。此类交流有助于及时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动态,既有利于信息的更新,也有利于学术观点的碰撞并进而引发深一层的思考。同时,此类交流往往历时较短,因此要频繁地进行互动才能真正起到上述作用,偶尔为之、收效甚微。

  七、高教管理的国际化

  高等教育管理的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邀请国际范围内的知名专家参加关于大学的战略规划或者重大决策等,这样立足于国际大背景有助于制定出符合世界教育发展方向的计划和政策。另一个则是聘请国际职员在学校任职。可以是高层次的,譬如英国的诺丁汉大学聘请中国的杨福家教授任该校校长,也可以是中低层次的,譬如很多大学都聘请了外籍员工从事涉外交流工作,这些措施对于推动与国际上大学的交流都是有利的。之所以聘请这些外籍职员,无论是校长还是一般职员,从根本意义上来说都是符合该校的办学方向的,能够促进该校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系统性要求。

  综上所述,只有运用系统思想来理解,运用系统理论来分析,将高等教育国际化功能系统放到高等教育的大系统中考虑,将高等教育再放到其所处所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系统中去把握,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性质和内容,才能恰到好处地发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作用,才能发掘出真正切实可行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实施办法,为我国高等教育由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做出贡献。

  【作者秦洪雷系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学院党总支组织委员兼第一支部书记;作者仲铭锦系华南师范大学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