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冬等:试论新形势下研究型大学科研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而科技竞争力是构成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性要素,它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知识革命使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日益显著。打造我国科技竞争力的进程中,“自主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在实现“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将发挥基础和生力军的作用,肩负起创新人才培养、高新技术成果产出的重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研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后,科技、教育资源不再由国家统一分配,竞争成为各高校获取国家、社会资源,实现自身发展的主要手段,并且竞争日趋激烈,表现出竞争的范围扩大,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剧, 竞争的周期缩短,竞争的马太效应强烈。尽管我国颁布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实施的“‘十一五’科技规划”,加大了科技投入,但国家的有限资源也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投入到需要重点发展的领域。因此,要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就要认清形势,积极应对科学技术的激烈竞争态势,举校培育科研核心竞争力,只有打造出面向未来的科研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未来的竞争做准备应是研究型大学的第一要务,也是学校的必然战略选择。

  一、研究型大学科研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

  在愈演愈烈的竞争中,要想获取竞争的主动性,就必须分析清楚形成及维持研究型大学竞争优势的核心因素——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核心竞争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强大的科研核心竞争力。

  (一)研究型大学科研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源自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由此笔者认为,研究型大学科研核心竞争力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特性,依托人才资源、科研项目、科研基地、管理体制和学科资源等要素的整合,在科研职能活动中形成的,使大学科学研究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主要包括了三方面的含义:

  1.研究型大学科研核心竞争力的核心特性是自主创新。创新是科学发展的灵魂,是学校超越进取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自主创新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提出要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我国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因为看到了“加强自主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同样,对于大学而言,只是简单模仿重复而缺少自主创新的科研活动,是没有价值的科研活动;缺乏自主创新的大学是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的,这样的大学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可言。

  2.研究型大学科研核心竞争力与大学管理体制、人才资源等诸多要素密不可分。众所周知,核心竞争力具有独具性和不可模仿性,也就是说大学科研核心竞争力应该是独一无二的,难以被其他竞争对手所复制模仿。大学的诸多资源都有一定的独具性与不可模仿性,尤其是学术声誉及管理体制等,这些资源都是大学经过几代人乃至更久远的时间长期积淀下来的,它们的形成不是靠简单的引进几个人才、注入一些资金就可以形成了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因为深深的根植于这些资源中,汲取了它们的特色与优势,形成了本身的独具性与不可模仿性,才能为大学带来竞争中的独特优势。

  3.研究型大学科研核心竞争力是在科研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并且可为大学带来持续的优势。科研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它是大学在长时期履行科研职能的活动中,经过激烈的竞争所锤炼出的核心能力,同时它又反过来促进大学承担和完成更高水平的科研任务。大学科研的竞争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以及大学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需要不断更新换代。只有形成科研核心竞争力才能保证大学在长时间的竞争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研究型大学科研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本要素

  研究型大学知识资源的创造、占有、配置和利用方式的优劣日益成为决定研究型大学科研核心竞争力强弱的关键要素,因此,研究型大学科研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主要由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组成。

  1.人力资源。人才是科研活动的主体,是科研中的能动要素,也是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核心,包括以学术带头队伍为核心的创新研究队伍,决定着科研活动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2.科研项目。科研项目是科研活动的必要因素,没有科研项目的依托就无法正常地开展科研活动,所以科研项目是科研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也自然成为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必要基础。科研项目是竞争的对象,也是展开下一轮竞争的资本。获取科研项目的数量与层次常被作为衡量学校水平的重要指标。

  3.科研基地。科研基地近年来逐渐成为高校科研的重要因素。科研基地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科研实验室等各类科研实验室和各类研究工程中心,以及大学研究院等。这些基地在提高高校基础及应用研究水平、培养凝聚创新人才、加强学科建设、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大学有效培育和提升科研核心竞争力的平台。

  4.学科资源。优势的学科资源也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研究型大学科研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拥有优势的学科群的科学研究力量、同时学科的交叉深度、新兴学科的生长力,以及大学对学科适应科学发展、时代需求的宏观调控能力。

  5.学术声誉。学术声誉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外在因素,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无形资产,它是学校所独具的,是学校品牌的最终体现,是使科研核心竞争力具有独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6.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因素,合理高效、不断优化的管理体制及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发挥形成核心竞争力诸要素的整体效能,极大地促进大学科研竞争力的提升。

  构成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基本要素的六个方面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大学只有凝聚一流人才,凭借优势学科和研究基地先进的科研条件,打造良好的学术声誉,以及建立和谐的保障制度,才能真正形成科研核心竞争力。

  二、研究型大学科研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培育过程

  研究型大学科研核心竞争力是大学在履行科研职能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科研核心竞争力既是大学长期职能活动的产物,又是促进各项职能活动的动力。而科研核心竞争力永远是一种比较优势,应在比较中确定和发展,在比较中形成和提升。

  (一)研究型大学科研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

  科研核心竞争力是大学资源与能力的统一体,与大学资源、科研职能、科研能力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离不开上述六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基础层的资源,离不开成果产出、创新人才和团队培养、科学技术转移产出层的三种职能活动,更离不开资源和产出集成层的核心能力,是各层次要素整合、优化的结果。

  科研的竞争是一些稀缺资源(经费、人才等)的竞争,但是科研活动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稀缺资源的获得,而是通过稀缺资源的获得促进科研成果(论文、奖励、专利等)的产生、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培养以及科学技术的转移,竞争是通过成果产出、创新人才和团队培养、科学技术转移三项职能来实现的。三项职能的良好产出同时又利于基础层资源的积累。比如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优秀的人才和团队,成功的科技转化可以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吸引和凝聚人才队伍,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进一步可以加强学科交叉,巩固和扩大科研基地的建设,为培育科研核心竞争力,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打下基础。所以,一个良好的科研过程其实是在学校科研管理体制下,以人力资源为主导,以科研基地为依托,以学科资源为基础,依靠学术声誉,积极地申请承担科研项目,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完成科研成果的产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而通过产出的成果、培养的人才及成果转化的收益,又进一步提高学术声誉,巩固科研基地,扩大人才队伍,提升学科优势,推动管理体制建设,形成有利于科研项目申请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科研核心竞争力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可见,它可以在一个或多个职能活动中实现持续高水平的产出,促使科研走上良性循环,从而促使学校的发展走向良性循环。

  总之,科研核心竞争力是依托大学各种资源,在成果产出、创新人才和团队培养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各项活动中形成的整体综合能力。这种能力能为高校在成果产出、创新人才和团队培养和技术转移各项活动中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具有高校所独具的、其他高校很难模仿的特性,同时这种能力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二)研究型大学科研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

  培育科研核心竞争力应是学校优先关注的基本任务,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培育的过程中,学校要有“超前抢占”的意识,“高人一筹”的追求,“先人一步”的措施,为此需要关注如下几个层面。

  1.人才队伍精神的培育。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已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原动力,积极培育具有学风正派、思想创新的优秀人才是大学发展的关键,人是竞争实力的主体,说到底核心能力的竞争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

  2.学校品牌的建立和科研声誉的提高。学校的品牌和科研声誉是大学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包括大学科研活动在社会上的名声、地位以及知名度和可信赖程度。学校声誉是社会对大学最直观的评价,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学校的声誉越高,获得各类科研项目资助的机会越大。学校可以通过重大项目的突破,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等途径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影响力。

  3.科研的投入和高水平成果的产出。高校拥有一切资源和能力的目的是不断地把拥有的一切资源和能力转化为育人成果、教学成果、科技成果,进而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竞争力。增强高水平科研产出的能力优先发展特色优势学科,学校的资助要以促进学校学科交叉、开拓新的研究方向为目的,支持那些实质性交叉与合作的项目,支持在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结合点上新的研究方向的项目,促进原始创新,培育项目,在国内外占据领先地位,从而带动整个学校的全面发展。

  4.科研管理机制和体制的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先行,要以项目、人才、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人才、项目、基地三位一体的系统管理,集中整合科技资源,提供稳定、宽松的科研环境,着力提升优势学科为强势学科,稳定、培养和吸引优秀科技人才,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群体和持续创新的能力,形成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5.竞争中谋求合作。促进合作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要主动参与区域和国际合作研究,参与研究机构和企业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要重视创新团队内的合作。这种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作可以促进更为强势的竞争。

  6.找准方向,准确定位。竞争力是一种相对的竞争优势。学校应集中力量办大事,要进行有特色的目标定位,科学地规划,以提高效率和效益,实现学校优势领域的突破。

  综上所述,研究型大学科研核心竞争力决定了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学通过对科研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可以争取到自身发展的优势地位,从而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

  作者:张卫冬、杨玲莉、赫运涛、杨超华、孙冬柏、魏欣亚、蔡爱惠

  单位: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