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年来,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现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向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定位,突出特色,提高质量,从而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每一所高等学校实现自己办学目标、办学任务所必须深刻思考的关键问题。
一、准确定位:既要解决类型定位,又要明确层次定位
办学定位是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结合国家、社会对学校的要求,在近期和中长期关于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标准、科研规模、科研水平的奋斗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战略思考。学校定位是否准确,对于学校能否科学发展至关重要。定位准确了,可以彰显优势、明晰差距。坚定方向;可以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可以实现学校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促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可以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水平;可以提高学校在同类高校中的地位和影响。应该说,准确定位是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前提。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在我国高校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求全、求大、千校一面的倾向,影响了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定位不够准确。
从宏观层面而言,应该以正在制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通过分类指导和政策倾斜,引导高校准确定位,激励大学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例如国家对师范类大学的支持政策就是很好的开端。还应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的优先发展或重点发展领域,引导和促进大学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就学校自身来说,要走科学发展之路,就要认真总结办学历史和经验,立足学校实际,围绕国家需求,着眼长远发展,找准自身定位。准确定位,既要解决办学类型上的定位,又要明确办学层次上的定位。
在办学类型定位上,现在一般来讲,大学有两种类型:研究型和教学型。一夜之间,大家似乎要么是研究型,要么是教学型。其实,建设研究型大学并非是从教学型一下子转向研究型,除非已经是研究型了,否则,我认为,从教学型转向研究型,中间还需要一个研究教学型的过渡阶段。这就需要在定位过程中,要分别明确自身目前阶段和发展目标究竟是教学型还是研究型,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来确定是否有必要、有条件从教学型向研究型转型,如果要转型,是否需要一个中间阶段——研究教学型——的过渡。即使目前已经是研究教学型大学,这个中间阶段的办学工作和建设发展仍旧要扎实推进,不可盲目越过。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一种类型的大学,都不是一概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探索。研究型大学不是自己封的称号,而是实践中自然形成。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需要中间阶段的过渡。
在办学层次定位上,要明确建设研究型大学并非就是研究生教育的一味扩张,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基础。现在,在高等教育界,研究型大学成为了一个人人想得到的香饽饽,好像研究型就不搞教学了,教学型就不搞研究了一般。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要准确定位,就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经验和办学传统,分别确立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策略及其科学的目标结构。不能一说发展研究型大学,就忽视了本科教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必须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作为基础,要高度重视本科教育地不能说一发展研究型大学,就一味地扩张研究生教育,只有量上扩展而没有质上的飞跃的研究生教育并不就是研究型大学。无论何时都应牢记,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基础,是奠定高层次人才教育和终身发展的关键时期,是研究型大学持续发展的关键。没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一所大学也就失去了它的发展基础。
二、突出特色:既采突出学科特色,又票形成特色文化
中外高等教育历史和实践证明,真正办好一所大学,就必须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模式与路径不可能是唯一的,而应是多样的。大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明显有别于其他大学的办学特质和独特风格。简言之,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在大学发展中,大学特色是大学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之所在。大学特色来源于大学的本质与规律。只有遵循大学的本质与大学的发展规律,大学才能办出特色。
突出特色首先是突出学科特色。大学特色不会自然形成,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学要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就必须在正确办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不懈追求、长期积累,经历一个从探索到实践、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的渐进完善的过程。同时,学科特色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过程。当然,强调学科特色并不是说学科要单一,也不是所有学科都要办,而是围绕优势学科,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通过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强化特色,促进综合,形成优势及实力,贡献国家社会。应该说,学科特色的形成需要战略思维、战略抉择,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持久努力、精心投人。
大学的特色更本质性的东西,我认为,是大学文化。反思我们和世界一流大学之间存在的差距,最关键的是因为他们具备良好的大学生态环境、名校的文化传统和先进教学理念以及主张对新知识的不懈追求等。大学创新离不开文化生态的土壤。特别是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的创新使命更加明确更加凸显。国家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校也要大力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探究高深学术,其中有一点根本性的基础绝对不能忽视,那就是大学的创新离不开大学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一个学校具有重要影响的创新成果绝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够做出的,靠的是一个群体,靠的是一种精神,以及让那些知名的学者发挥作用的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的根基在于大学的文化。比如传承和弘扬以“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不畏艰险、探索不已的进取精神,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雄浑气魄,严谨求实、取则行远的治学风范,崇尚学术、谋海济国的价值取向”为内涵的学校特色文化,已经成为一代代海大人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于承担神圣使命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三、提升质量:既要符合标准.又要适应需求
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实际来看,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目前有两大任务。一是切实提高各级各类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提高高等教育系统满足人民群众高等教育需要的能力,以及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中发挥作用。
在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承担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任务的高校实施精英教育是其必然选择。这首先需要我们避免把精英教育和贵族教育等同起来的理解误区。事实上,新形势下的精英教育绝不是传统的“贵族教育”,也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精英。精英教育强调的是以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科专业、一流的科技创新、一流的支撑条件和一流的管理,让全体学生在学习和研究的全过程中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全面教育。能力培养和个性塑造,使学生真正具备成为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潜质。精英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高质量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未来成为学术精英、管理精英和科技精英的潜质和基础。
按照精英教育目标,高校要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统筹校内校外各种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学生配置优质课程资源。鼓励教师围绕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研究领域面向本科生开设课程,鼓励教师接受本科学生参加自己主持的科研项目,培育师生教研相长、教学相长的学术共同体。同时加强对学生选课、学习和学业的个性化指导。要以提高培养质量为重点,加快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以科研为导向、导师负责制为核心的培养运行机制。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科研能力培养,构建反映学科前沿和国际水平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形成完善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博士研究生为重点,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学术水平和论文质量。
坚持“内涵驱动、质量为本,智源驱动、人才为本”,始终把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作为高校最重要的发展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努力培养一流的人才,努力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目标。不断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创造一流的科技成果,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不断扩充高等教育优质资源,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期待,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