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初:试论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的发展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丰富内涵

  大学诞生伊始, 就是国际化的。古代希腊的跨国“

  游教” 和“ 游学” 之风相当盛行, 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是无国界的, 汇集了不同国度的学者和学子。现代大学问世以来, 无论处于何种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之下, 无一例外地都在肩负国际化的使命, 向着国际化的方向迈进, 并且在国际化过程中不断茁壮成长。回首人类高等教育发展轨迹, 可以清晰地看到,高等教育制度的全部进步过程, 始终镶嵌着国际化的性质和印记。大学的发展过程与大学的国际化过程之所以如此形影相随, 难以分离, 根本原因就是大学是创造知识的场所, 而知识具有普遍性质;同时,大学又是传播文化的机构, 而文化进步的一种动力源泉正是文化交融。大学只有参与、汇入国际化进程, 走向国际, 才能赢得机会, 获得进步。任何回避或轻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识和思想都是有悖于大学进步的方向的。

  当今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也在加速。基于文化、国情、大学发展基础、大学的地域环境和大学发展目标的差异,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包容了日益丰富多样的内涵。正因为如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IAU)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 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 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 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

  按照内容概括,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如下内涵:

  第一,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由多种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包括学生的国际流动, 学者的国际交流, 研究的国际合作, 技术的国际援助。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的多样化, 向所有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更主要的是使大学拥有了更为广阔的推进国际化的空间和选择余地。

  第二,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走向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指把世界各国或大多数国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科学规范、研究方法融人本国高等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 大学在思考和制定自身肩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各项基本职能及其轻重缓急、排序次第等重大高等教育政策和大学发展方向时, 运用世界的眼光进行谋划, 瞄准世界各国大学普遍运用和遵守的准则, 逐步使大学具有国际化的观念、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策略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之中, 整合、结合、渗透、注入、合作等一些重要的国际化过程方法,构成了大学学术活动的标准、程序和大学发展的组织策略和战略。把大学的国际化理解为一种过程,本质上是在确认各国大学存在差异的基础上揭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 折射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必然面临的漫长和曲折路程, 同时在一定意义上昭示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和方向, 促使我们立足于国际形势思考自身的国际化规划与步骤。

  第三,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能力的国际化。这样的能力是指高校人员应当具有的能力。高校人员不仅包括学生, 同时包括教师和科研人员。强调能力这一国际化视角, 要求高校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了解和适应世界经济、政治和学术发展趋势, 具有参与国际经济、政治和学术活动的能力, 同时具有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能力。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国际教育理事会专家小组指出:“国际化就是一种成功参与日益相互依赖的世界的能力。这种能力应当渗透到中学后教育系统的各个方面, 促进全球理解, 培育高校人士有效地生活和工作在多样化的世界环境中的各种技能。”因此,

  高等教育国际化, 本质上就是追求更加全面、更多层面同时又更为丰富的能力。

  第四,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大学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是指大学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持续创新的精神、认同不同文化的品质和促进世界进步的意识。在这种精神气质指引之下, 大学彰显出超越本土的发展方向、发展意识和发展范围。在这里, 大学的国际化和国际化的大学的含义是相同的。大学成为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火车头。毫无疑问, 这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高境界。当今世界的大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利益的限制, 尚未达成这一境界, 应当相信的是, 大学作为保存、传递和创造人类文明的机构, 应该对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并逐步逼近一这境界。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表现形式

  第一, 国际化的教育观念。这样的观念要求我们从全球的视角出发认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是否基于国际化的观点进行教育改革是关系到高水平大学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大学既要关注本土, 又要关注本区域和整个世界, 致力于增加人类的知识,拓展人类相互理解的广度;既要弘扬本民族文化,又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进步;在此基础上丰富教育改革内容, 赢得自身的发

  展机遇, 同时面向世界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 国际化的培养目标。一方面是在思想上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帮助学生增进理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具有多元文化中的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 理解和尊重别人, 同时争取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另一方面是养成学生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胜任相应工作的素质, 具有在国际市场和其他领域中的竞争能力与合作能力。基于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我们要逐步努力, 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懂科技, 通外语, 会经营, 善管理, 通晓国际贸易、金融、法律知识, 适应国外工作和生活。

  第三, 国际化的课程。国际化课程是一种同时面向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我们应当关注课程的国际化。一是给那些没有到国外学习的学生提供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机会;二是通过课程的国际化,

  提高课程对国外学生的吸引力。课程的国际化将会促进国内外学生的成长。实行课程的国际化, 不仅应当尽可能地开设涉及其他国家和国际问题的课程, 而且应当尽可能地使课程具有国际观点和开放视野。具体地说, 一是开设专门的国际化课程, 关注人类世界的普遍性问题, 并使这样的课程制度化。二是围绕国际问题开设主题性的系列学术活动, 并逐步形成体系, 构成国际化课程的重要组成要素。三是在已有的课程中增加国际方面的内容, 包括采用国外教材, 指定国外出版的参考文献, 关注课程的国际趋势和动向。四是推进和参与国际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研究。这些课题的研究是学科和课程进步的重要前提。五是关注区域研究。区域研究与学校和国家利益密切相关, 并且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六是广泛建立多种形式的校际关系, 形成面向国际的开放办学网络。

  第四, 国际化的交流活动。这包括学生的国际交流和教师的国际交流。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具有一定水平的大学都在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 甚至形成了世界性的留学生竞争市场和高水平教师的国际竞争市场。我们应该看到, 国际化交流已经呈现等级结构, 发达国家凭着自身的优势占据了等级的上端。但是, 交流应当是双向的。只有双向交流才能更好促进大学自身的进步、国家利益的增长和国际社会的发展。因此, 要积极争取和逐步实行多种形式的双向交流, 形成走出与走进并重的格局。

  第五, 国际化的合作研究。国际合作是国际学术界的共同目标, 是保障大学性质和大学工作效果不可缺少的条件。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合作, 不断开辟国际合作的新途径。

  第六, 国际化的教育资源共享。目前, 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已经成为现实。人们正在依托信息技术, 创造、积累和丰富国际化的教育资源, 通过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 加速高校的国际化进程。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力因素

  追根溯源,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知识进步的内在要求。但是, 随着社会发展和世界变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政治因素推动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发达国家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 向整个世界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追求, 藉以强化既有的世界秩序。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大学的国际化, 谋求较为理想的国际关系。二是经济利益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为重要的动力因素。人员交流,

  尤其是留学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给留学生接受国带来了极为可观的学费收人, 甚至拉动了留学生接受国的经济增长。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众多大学都在国际化进程中获取了大量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经济资源,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学校所在地的经济繁荣。三是文化交流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内容, 同时也构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 文化交流能够加深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理解与尊重, 减少和避免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大学是生产文化和交流文化的重要机构, 大学的国际化是传递和交流文化的重要渠道。正因为如此, 大学肩负着日益重要的文化交流功能, 并在文化交流中获得发展空间和机会。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后的多种动力因素告诉我们, 走向世界是大学的必然选择。大学无法忽略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相反, 只有加快国际化进程, 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 不断取得进步。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特征

  虽然高等教育诞生伊始就是国际化的, 但是, 在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表现出了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没有的一些新的特征。

  第一, 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新的历史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主题,

  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全球化趋势, 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使地球变成“ 地球村”,各国之间和各国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可能, 而且必须。以往各国所面临的许多国内问题都已成为国际性的问题, 越来越需要各国参与合作, 共同解决。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 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明确的组织和指导思路。许多国家的大学设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 制定了明确的策略和战略, 促进大学的国际化进程。同时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学校的发展目标,制定政策, 激励教师和研究人员开展国际交流活动。

  第三, 高等教育国际化规模前所未有。各国大学的教师和学生都在走出自己的国家前往国外大学任教和交流。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从区域性范围走向整个世界。国际化的内容从以人员为主发展成为资金、技术、物资各种要素的交流。大范围和全方位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格局已经形成。

  第四, 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不平衡性。一是国际化过程中的人员流动虽然出现了双向流动趋势,但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人员流向发达国家。二是发达国家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输出通道,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资源, 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利益竞争与冲突, 历史上的纯粹知识交流与学术合作的状况已经不复存在。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平衡性, 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大具有民族特色学科的建设和优势学科的建设力度, 形成具有吸引力的学术资源。

  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路

  对照发达国家的大学的国际化水平,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仍然存在差距。其一, 迄今为止, 尚无世界一流水平大学。在上海交通大学基于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科研水平排名, 我国没有一所大学进人前150名。北大、清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排在202—301名。其二, 国际学生构成相对单一。留学生主要分布在文科, 尤其是语言学科, 攻读博士学位和来自发达国家的学生较少。其三, 国际学生层次处于低端。在培养外国留学生的层次上,发达国家已形成以研究生为主, 本科生、进修生为辅的留学教育模式。而来华留学生的层次偏低。以南京大学为例, 高层次的进修生、硕士生、博士生共占13.8%,本科生、普通进修生、短期生占56.29%, 零散的短期访学者的比例近30%。

  本文认为,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应当采取多种模式并举的思路。

  目前,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模式包括全盘引进模式、中外共建模式和合作对外输送学生模式。全盘引进模式即通过与国外较高水平大学的深入合作, 一次性全盘引进国外大学的几个学科或几个专业, 包括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师、管理人员和管理体制, 绝大部分课程由外方教师教授, 学生在国内学习为主。按国外大学管理标准实施质量控制, 学生毕业后发放外方大学的文凭或中外双方大学的文凭。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国际化速度快、水平高、影响力大。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宁波诺丁汉大学。学生在校就读期间, 可以申请到诺丁汉大学英国本部就读, 或者申请本硕连读。其教学体系完全和诺丁汉大学英国本部接轨, 所有教材由英方提供, 教学人员以英国教师为主, 毕业证书也与其它各分校及本部大学的证书相同。全盘引进模式虽成本偏高,却是迅速提升整个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对较快的途径。因此, 在我国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应适度运用这一模式, 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中外共建模式即在部分学科和专业与国外大学展开合作, 中外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并制定教学计划,采用国外的教材;一部分课程由外国大学教师英语授课;一部分课程由国内和校内教师双语授课;管理工作主要由中方人员承担, 或者聘用少量外籍管理人员。中外合作的大学互相承认对方课程和学分, 学生选择前期在我国大学学习,后期在外方大学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业。这种模式是大学内部采用局部国际突破并引领全校国际化的途径, 虽然成本同样偏高, 但能够促进整个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合作对外输送学生模式是在中外方合作大学对合作专业的课程进行基本的评估和调整后, 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课程和学分, 以对外输送学生为主要目标。学生可以在国内大学学习一年至三年, 然后到国外大学继续学习, 课程合格并取得规定学分后,可获得中外两个大学的毕业证书。目前国内一些大学开展的“2+2 ”或“3+1 ”合作项目, 基本上属于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与中外共建模式同样的特点。因此, 一些具备条件的大学可选择此模式。

  上述三种模式的共性是关注我国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 引进国外高水平大学的教育体系与观念。但在运用多种模式的同时, 我们应基于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丰富内涵、表现形式、动力因素和时代特征, 采取多层次和全方位措施, 进一步拓宽高等教育途径。其中, 努力建立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 面向世界引进高水平教师, 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 以此提升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水平, 是今后一段时间应当受到关注的重要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思路。

  【作者为苏州大学党委办公室、规划与政策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