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是中西部建设最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前身是私立东陆大学,创建于1922年,1934年改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1946年英国《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1996年,云南大学成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2004年成为省部共建高校。近几年来,基于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清醒的办学思路,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获得了较大的提高,整体实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办学特色更加突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云南大学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充分发挥人才和知识高地的优势,为云南的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云南大学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认真研究和审视自身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定位,即“立足边疆、服务云南、办出特色”。学校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紧密联系起来,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办学效益。
一、立足边疆,服务云南——云南大学特色学科建设之路
“立足边疆”是云南大学新时期发展定位的逻辑起点。这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从地缘上说,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疆,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资源。云南大学正是从这一实际出发,力求为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第二,从区位上看,云南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前沿阵地。云南大学正是抓住了云南的区位和紧邻南亚、东南亚的优势,力求突出其教育的国际意义。云南大学是一所地方性综合大学,无论是学校的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都必须以作为云南区域性物质文明发展的智力源和精神文明的辐射源为发展方向,确立为云南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服务中求发展,在服务中提升办学水平的思想,增强学校自身发展与地方社会发展的耦合度。只有这样,各种发展规划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也才能得到云南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因此,云南大学必须为地方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地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可以说,“服务云南”是云南大学新时期发展定位的根本宗旨。
大学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办出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质量”。如果说质量是大学发展的“生命线”,那么特色就是大学的“发展线”。因此,在学校的发展规划中,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突出重点,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强化自身的不可代替性和竞争实力。云南素有“有色金属王国、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丰富而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全国独具特色。云南大学如果能够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和科研优势,其办学特色自然就凸现出来。从这个角度上看,“办出特色”是云南大学实践服务云南,增强办学水平的必然要求,是云南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之所在。正是在这样的办学思路和发展目标的引导下,云南大学走出了一条坚实的特色学科建设之路。
二、尽展所长,突出特色,协调发展
云南大学通过特色学科建设的显著成就,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和特色。“十五”期间,云南大学在继续建设“九五”重点建设的“民族学”和“高原山地生态与生物资源学”的同时,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新增重点建设“天然药物与生化药学”学科。
“十五”期间,“民族学”重点学科建成了10个民族调查研究基地,建成了“人类学博物馆”和“影视人类学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民族村寨调查”,获取了大量第一手田野调查材料,出版《中国民族村寨调查丛书》32册、专题综合研究报告1本、画册1本、调查纪实1本,形成了5篇咨询对策报告,在国内社会科学刊物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80多篇;在“九五”期间建立的云南25个少数民族基因库的基础上,完成了包括全国54个民族的“中国少数民族遗传信息资源库”建设;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云南省发展战略的三大目标,积极开展民族学基础理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对策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高原山地生态与生物资源学”重点学科在教学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上加大投入,建成了“生命科学教学实验中心”、“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亚洲国际河流研究中心”等一批教学科研平台以及一批野外综合研究实习基地。同时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天然药物与生化药学”重点学科紧密结合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在天然药物创新和烟草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云南生物资源的增值转化和发展生物产业作出了贡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云南大学古生物学家侯先光教授在云南澄江发现的5.3亿年前保存下来的软躯体化石群——澄江动物群,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与西北大学、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共同完成的“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获得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211工程”支持下,云南大学已建成“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以及具有一流水平的展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提示早期生命起源之谜的澄江动物群专题展示厅。
“民族学”、“高原山地生态与生物资源学”实现了“九五”打基础、“十五”上水平的目标。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第十六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筹办权为标志,以“人类走出非洲的迁移路线与方式研究”、“纵向岭谷生态系统变化及西南跨境生态安全”、“田野调查与现代技术整合的民族学研究”等一批研究成果为亮点,学校的民族学、生物学的学科水平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天然药物与生化药学”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建成“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茄尼醇及辅酶Q10的产业化”、“维生素K2(45)、维生素K2(20)的合成工艺研究”获得重大突破,已形成产业化,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十五”期间,3个重点建设学科共获得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33项,发表SCI论文365篇。
3个特色学科的建设,引领带动了云南大学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进一步优化了学校学科结构和布局,基本上形成了以民族学、生物学和天然药物化学为特色,以基础学科为支撑,管理学科和新兴工程技术学科获得长足发展的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体系。
三、打造平台,培养人才,服务地方
目前,云南大学通过高原山地生态与生物资源学学科建设,建成了由10个创新团队组成的,结构合理、团队精神突出、学术影响较大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建成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与教学支撑平台,承担了一批国家和地方重大、重点研究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实现了产业化,为国家和地方生态保护、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云南大学已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开发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基地,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培养、聚集和吸引优秀科学家的重要基地。
云南大学获得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生态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成跨境资源与生态安全研究平台、生态学重点学科共享技术支撑平台和野外生态学科研基地;主持和参加项目66项,其中包括国家“973”、国家攻关课题等,合同经费4342万元;发表研究论文近200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9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0部;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省部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为政府高层提供重大决策咨询4项;已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生态学研究进展》2期;已独立和共同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4次。
微生物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得到显著改善,新增仪器设备1400万元,建成省部共建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持承担国家攻关、“973”前期、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等国家和省部级各类项目86项,合同经费5857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1项,其中21项已获授权;发表研究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收录124篇;出版专著5部;召开国际学术会议2次,引进国内外博士及高层次研究人员7名,培养博士后、博士36名、硕士140名。
建成云南省重要、特殊及濒危物种的保护、人工繁育基地和分子遗传实验室;主持和参加国家攻关、国家基金地区重点、973等项目82项,总经费4619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39篇,其中SCI收录99篇,包括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1篇;出版著作和教材9部;引进博士、学术带头人4名,国际知名专家2名;培养博士后、博士51名,硕士183名。
建成国内先进、西部一流的“生命科学教学实验中心”,并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制定了规范管理制度;基地已经通过教育部和基金委组织的评估,结果为良好;建设期间共培养本科生817名,其中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
生物学基地126名,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92名;“植物生物学”被评为云南省精品课,《遗传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引进和使用了国外英文原版教材并开展了双语教学,等等。
通过对云南大学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云南大学在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在“立足边疆、服务云南、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指导下,在以尽展所长、突出特色、协调发展和打造平台、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的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办学实践中,云南大学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设施条件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和效益,突出、巩固和发展了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带动了学校各方面事业的发展,在云南乃至西南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了良好的辐射作用,为将云南大学建设成为西部一流、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选自《省部共建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