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克凡:教育、读书与人生

  肖克凡,国家一级作家,编剧。代表作品有《镜中的你和我》、《鼠年》、《原址》等。

  《三字经》讲的人之初,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之初。“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有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之生固小人”。无论强调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我们在后天都是要接受教育的。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认为国民接受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必须。

  接受教育就是去上学。我们管上学叫读书和念书,可见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接受教育即是读书。读书成为接受教育的等义语。

  虽然我们将上学接受教育说成读书,然而中国人读书的目的毕竟有所不同。古代的教育讲究“以文取仕”,充满人生的功利色彩。所以,我们历史上有很多高官都是非常有学问的。因为他们是通过读书把自己读成了“精英”,从而进入仕途,享有高官厚禄的。

  然而,还有一种非功利的读书,这就是“知书达理”。通过读书明晓世理洞悉人性,从而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读书人。比如终身不仕的隐士。他们旷达的人生态度与散淡的哲学观念,同样给我们树立了一种非主流的榜样。

  中国人的读书传统曾经随着社会进步而变化,令人思考。

  进入新中国以来,民间即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说法,这还是体现了读书的功利作用。我们不反对这种价值观,它毕竟引导着人们接受教育,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使自己成为有用于社会的人才。

  当下,由于我们处于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期,社会需求变化极大。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比如一个大学毕业生刚工作的月薪不如农民工。有人惊呼读书无用了,其实这仍是读书的功利价值观所致。我们在电视里看到一句著名的广告语,就是“知识改变命运”。所谓读书无用论,只反映了一个时期的某种社会现象,而人类追求知识的脚步,从来未曾停止过。就个人而言,读书是一个人汲取知识进步成长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读书,在我们的人生中起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读书,延伸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称赞一个人的知识渊博,总爱说“前五百年,后五百年,他都知道”。其实,一个人的生命不过百年而已。为什么达到五百年的阅历呢?这恰恰来源于读书。一言以蔽之:读书,使我们赢得了超越生命的更多时光。

  读书,扩大的了我们的生活半径——我们每个人生命,其生活半径是有限的。很少有人走遍大江南北甚至五湖四海。然而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去到很多地方。读书,使我们的灵魂可以抵达我们肉身所不能抵达的地方。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神家园”也往往是通过读书的方式获得的。一言以蔽之:读书,使我们赢得了日常生活的不能获得的三维空间。

  读书,使我们获得了精神力量——我们都是凡夫俗子,过着普通的生活,有着各种各样的烦恼。然而,面对这样那样的烦恼,每个人的表现各有不同。尤其面临生活的重大打击,有人从容乐观对待,有人却钻进死胡同出不来。这就是人生修养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往往与读书有关。我们通过读书建立了自己对人生的正确看法,懂得什么叫悲悯,什么叫宽容,什么叫艰忍,什么叫承受,什么叫担当……

  读书即人生,换句话说,教育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