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发展中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各类思潮冲击下的中国高等教育,到底“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更与中国社会发展与华夏文明走向息息相关。21世纪的中国需要怎样的高等教育,如何发展高等教育?秉承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思想,回顾、审视我国高等教育本质,理清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审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争下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是我国当今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迫切要求。
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促进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本质属性源于其质的规定性,而“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内在的规定性”。高等教育本质的问题是关于“高等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是如何看待高等教育与发展高等教育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本质观为指导,把高等教育视为革命的一部分,高校成为培养符合国家意志与目标各类人才的阵地,高等教育体现着上层建筑的特性。改革开放后,人们对高等教育本质的认识有了新的动向,生产力特性说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发展高等教育是发展生产力成为共识,高等教育本质从上层建筑与政治工具的认识发展到社会发展与生产力的策源地,可以说是高等教育“是什么”问题认识的一次飞跃。至此,高等教育本质属性的认识构成了“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双重属性的基本范畴。之后,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的认识,出现了动态演变说、文化本质说等。不同本质观认识不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属性本不同于本质,“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归于高等教育的属性应该是统一的认识,但作为本质则牵强且不完整;文化本质说下的“传承与创新”等在高等教育体系表现明显,但却并非唯一,其他教育形式同样具备这一特征;而社会工具说也难以使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明显区别开来,教学与科研的本质说似乎更像是高等教育任务而非本质。不论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还是“提供生产力发展所需人才”抑或“文化传承、创新、批判与选择”等,事实上都是一种“工具论”的思想。这与本质的诉求是否一致?高等教育自身稳定、唯一且特殊的“质”是什么?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内在的规定性”。因此,高等教育本质应是其自身与其他事物的区别,是本然所在。与其他事物(包括普通教育)相比较,这种区别似乎显而易见,但我们的认知却大都依旧停留在“工具论”这一属性认识的范畴。我们不该再对教育的功能进行评判,而应该回归教育主体——人,回到教育本身,反思高等教育的本质。我们知道,源于拉丁文的教育“educare”本意为“引出、唤醒”,是施教者将潜伏于受教者内心的智慧与美德“唤醒”、“引出”,教育以及教育者的伟大及价值即在于这种引出或唤醒的力量。因此,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促进人的发展,是以“教为本、育为旨”的“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应该是立足于人这一教育主体,是对人的发展本性的顺守与促进。从这一点上,我们认为,高等教育与其他阶段教育的本质相同,都是对人的发展本性的顺守和促进,只不过形式、手段与内容不同而已。高等教育过程,是受教者发展、完善的过程,也是个人道德、素质、能力提高的过程,还是个人发展成为完善、适宜的社会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文化、科学与技术得以传承、发展与创新,高等教育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属性得以体现。
回归高等教育价值理性
如果说高等教育本质观是实然的“是什么”,那么价值观则是应然的“应该是什么”,是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目的的评价与认知。追溯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价值观取向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变迁。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服务于提高生产力”、“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等不同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工具理性取向特征。以目前我国一些高校人才培养特征看,重技术轻人文,重理轻文,高等教育正如企业,是在“投资”和“生产”人力,只不过不同高校的资源不同、技术有差异,“产品”质量、等级有高有低而已。工具理性取向下,高等教育成为获取利益的工具,而其本体应然的“人的发展”价值理性则被边缘化甚至忽视。
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发展本性的顺守与促进”,工具理性取向的目标及其手段、方法显然不可能实现这一本质诉求,高等教育发展亟须价值理性的回归。在黑格尔哲学中,价值理性是对善的追求,强调人的价值,回答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生活,追求人自身的完善和理想的实现,而这正与我们所认为的“人的发展”高等教育本质诉求一致。高等教育价值理性的回归,将极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德、智、能等不同方面的培育,促进受教者的身心和谐发展、能力偕同提高;以“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必然将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激发个体个性化智、能的迸发。高等教育价值理性的回归,不仅促进个体“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才质量,更重要的是,这种回归对于我们重新审视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为社会培养人性丰满、道德高尚而又具备科学素养能力的“人才”至关重要。
当然,价值理性的回归不是对工具理性的全面否定与抛弃。作为完整理性状态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以“人的发展”为本质与发展理念,工具理性应以价值理性为导向,以人的发展作为指针;价值理性以工具理性为手段或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大学的基本原则是:经过思考去运用一切工具和全面发展的人的所有潜能,让学生在一切行动和信仰上做出自己的选择,并通过认知让他们完全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负责任的意义”。在工具、方法科学合理条件下,实现人力的培养,而这应以“人”的发展与完善为基础。知识、技术是重要的,但内在的人格、道德、品质则是人的根本。我们认为,在当今中国,尤其重要的是,价值理性对“人的发展”的重视不可脱离我国社会主义根本特征,不可偏离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宗旨与社会主义方向。要防止打着“满足人的发展需求”这样的旗号,片面强调人的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忽视人的思想、品质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育。当今的中国高等教育,应该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平衡,促进物质文明发展与精神文明发展双丰收。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