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子山之子”章开沅正式荣休

题记:近日,华中师范大学为章开沅教授举行了一场简朴而热烈的荣休仪式,备受关注的章开沅请辞资深教授一事终于告一段落。对于这一事态,媒体已经作了充分的解读,其意义也深为学界所感知。令人感慨的是,突围大学壁垒,任务何其艰巨,故长期以来,论道者多,践行者少。章开沅教授以年近九旬的高龄,身先士卒,自我革命,这既是对学界众生的感召,也是对现行体制的拷问。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说,章开沅教授一生开辟了许多条路,没想到他88岁时又开辟了一条路。那么走好这条路,毫无疑问应当是青年学人责无旁贷的使命。对于章开沅教授,我们真心希望他不再那么辛劳,祝愿他度过一个快乐的晚年。

  章开沅先生说自己早有退休之意,但一直被对学校的情牵住,不忍过早提出这个问题。

  华大在线讯(记者 曹世生 摄影 陈希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2014年4月16日, 自1949年随中原大学南下武汉在我校执教已有65年的章开沅先生正式荣休。

  16日上午,荣休仪式在我校逸夫会议中心举行。全体在校校领导、学校主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师生代表和章先生的弟子、家乡代表等出席了仪式。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谢守成主持。

  “我现在可以跟大家讲,我很高兴,非常高兴。”章先生以“退、根、改”三字为主题发表了简短的荣休感言,并对现场及家乡的来宾表示感谢。章开沅先生说自己早有退休之意,但一直被对学校的情、单位的情牵住,不忍过早提出这个问题。章先生强调“退”是一种自然的人生过程,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虽然从资深教授的待遇上“退休”,但他仍会把手头上的工作继续做下去。

  “心里有根,到哪里去都感觉自己心里是踏实的;心里无根,到哪里去都是浮萍。”章先生认为自己拥有两个根,一个是家乡荻港,那是“宗族、血脉的根”,一个则是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的华中师范大学,是“学脉的根”。章先生还强调要把整个人类当作自己的根,要关心、热爱人类,关心乡土、地区、学校、国家这样的大集体,而不是“只在乎鼻子底下的那点利益。”

  “这次请辞之事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说明确实需要改革。改革的诚意,体现为要动自己的利益。”2002年,章先生被学校聘为资深教授。他认为,荣誉可以终身,待遇应该“退休”。在荣休仪式上,他被授予荣誉资深教授。

  校党委书记马敏在仪式上宣读了关于章开沅同志离职休养的文件并致辞。马敏代表学校对章先生的荣休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并回顾了章先生治学治校的光辉历程。他表示,作为桂子山之子,章先生为华中师范大学服务65年,殚精竭虑,孜孜以求,在治学、育人、办学治校等方面都以敢为人先的气魄、海纳百川的胸怀、刚毅朴实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峰。他说,章先生学养深厚贡献卓著,为人师表堪为楷模,办学治校居功甚伟,“将个人发展融入学校事业的发展,为华师建设高水平大学奉献了几乎全部的精力。”

  校长杨宗凯为章开沅先生颁发离休证书、授予荣誉资深教授证书。杨宗凯对章先生多年来为学校作出的卓越贡献表示衷心地感谢,指出章先生的人格魅力与学术影响,已与我校的历史积淀及学术基础熔于一冶,锻造出华师独特的气质、魅力与学术底蕴。杨宗凯说,章先生的高尚情操和渊博学识,集中体现了华师人的优秀品质,“是全校师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重要动力源泉,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朱英教授在致辞中总结了章开沅先生为中国近代史学科所营造的优良治学传统,认为章先生坚持高标准的自我要求,对人才严格培养,并提倡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所里提供了和谐的研究氛围。章先生弟子代表、日本千叶商科大学赵军教授,章先生家乡代表张建智分别致辞,追述与章先生的师生之情,家乡之情,称赞章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品格。

  参加发言的还有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熊铁基、副校长彭南生、近代史研究所教授严昌洪、罗福惠和湖北省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馆长梁华平等。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原题:服务华师65载,“桂子山之子”章开沅正式荣休。作者:曹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