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李教授,您在美国的一流大学教过书,您对中国当今大学合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举措有什么看法?
有人还不懂得怎么办世界一流大学,以为人数多就好。美国人数多的大学平庸者居多,你可以说伯克利有三四万人但还这么有名。但伯克利要比学生仅一万的斯坦福差远了。美国的哈佛、耶鲁 都尽可能把学生控制在一万以下。诺贝尔奖得主成群的普林斯顿只有六千学生。
中国的浙江大学把四个大学并成一块,庞然大物,科系多而杂,没有特色,难免平庸大学之嫌。把本来有希望成为一流大学的浙大可能变成一个二流大学,真可惜。我希望清华再不要跟其他大学合并, 而要把品质不断提高。中国人总喜欢把数量和质量混为一谈。其实,只有落后国家才把数量等同于品质,发达国家绝不会把数量等同于品质。
《21世纪》:但像北大合并北医,有专业互补的优势啊。
李志文:专业互补是有道理的。但如果我是北大校长,我就不一定要和北医合并,我要自己办一个小而精的医学院。弄成庞然大物,怎么创一流?从零做起,没有包袱。中国有将近200年体制改革的历史,最大的问题是,老摔不掉旧包袱。历史包袱很难打消。
一流大学不是要比规模。世界上顶尖医学院规模不一定大,而是有最优良的研究团队、医生及设备。而国内有些医学院背了巨大的历史包袱,要养活大批在职人员,为生计疲于奔命,世界一流难矣哉。
《21世纪》:国家现在对几所大学重点投资,资源不缺,缺什么?
李志文:根本不是缺钱的问题。国内一些学者对什么是一流大学不很清楚。一流大学是无形的,是品质,是品味。你必须亲身经历过一流品质、一流品味,才知道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国内的大学校长没有谁在世界一流大学当过教授或参加过教授委员会,不懂什么叫一流大学。真正的一流大学不关注世俗的排名,看重的是学术贡献。国内大学不缺钱,但不会用钱,只会盖房子,种树,铺草坪,作表面文章。
我跟许多国内院校讲,尽量要让时间消化那些历史包袱。那些请回来的顶尖学者,要放手让他们做。国内院校有严重的“多年媳妇苦 成婆”的轮回问题。每一代青年教师都叫苦连天,那些老教授在上面,不学无术。20年后年轻一代熬成教授、博导,他们也一样不务正业。
没有健全的学术环境,就不可能办出世界一流大学。
我佩服香港科大创校校长吴家玮,他不但创造了香港科大的学术环境,还逼得香港其他大学改变了香港的学术环境,香港有世界级大学始自1992 年。
《21世纪》:您怎么看国内的社会科学研究?
李志文:比较落后。国内的自然科学落后,但落后得有限,而社会科学落后得很。原因主要是体制问题:只学习外国的自然科学,不学社会科学。
《21世纪》:您怎么看待国家评选的“重点学科”?
李志文:“重点学科”由那些完全与世界学术前沿脱节的国内老专家评定。评上“重点学科”的往往是历史很长但没有学生想念的学科,有很多老学者在里边,年轻的在混日子,学生不愿念又不得不念。新兴的科系,学生争着要念,但多不属重点学科。像金融与会计重点学科所在的学校,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财经科系,教师大多看不懂洋文,连基本的工具都没有掌握,还能谈什么高深研究?
《21世纪》:请您评价一下国内的经济学研究。
李志文: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做得不错,真正在国内构建学术的台子。清华上次请回来一批世界级的学者,接下来就看这些人怎么 做了,要看结果。这些人要都留下来,有绝对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清华可以在10年内进到世界前30名。其实这些人都很想留下来,就看校方怎么留了。
《21世纪》:请问您对国内会计学界的看法?
李志文:没有生物学家不代表没有农夫,中国没有真正的生物学家,可是种地也种了几千年。中国有会计,不代表有好的会计学。那 些会计软件等等,是技术不是学问,没有学问也会有技术。学问是对一个问题彻底的了解。由于电算的突飞猛进,目前会计学很大一部分内容要淘汰更新。中国CPA现在趋之若骛,缺口很大,但是在大学教的会计知识不少也已经过时。中国是年年培养,培养完毕就过时了。
这为什么?因为中国不是制造知识的地方。只有在制造知识的地方,在知识的前沿地带才可能不过时。这种情形在其他科系也一样。
《21世纪》:您怎么看待国内的MBA教育?
李志文:现在国内的MBA很火热。国内的高等教育就是这个样子:极好的学生,极差的师资,马马虎虎的设备。中国最大的宝藏是18岁左右的青少年,因为中国有一流的高中,中学时候老师的学术水平不重要,只要敬业就成。越往后老师的学术根底越重要,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中国的本科比硕士好,硕士比博士好,博士比教授好。
中国的学术要真正走向世界一流,还有50年的路要走,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
(作者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