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建华,长江学者,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南大学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5月2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度剖析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崛起、民族复兴中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提纲挈领地指明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方向,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未来发展描绘出清晰的蓝图。面对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核心问题,习总书记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思路:“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作为新一代学人,自觉坚持“四看”,不仅成为我们从事学术研究的指导性原则,更应成为我们完成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伟大使命的责任担当。
一、向内看:心系国计民生大问题
服务社会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也是不断获取知识、方法创新的重要源泉。我们国家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社会形态不断转变、调整。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应对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这首先需要我们认真面对,认真研究,认真解决。
首先,我国正从原来单一要素推动的社会转型向社会全面转型迈进。在单一要素驱动的社会转型中,我们通常只关注社会建设的某一方面问题,围绕单一要素建立价值体系和社会秩序。而社会全面转型则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社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致力于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我们思考社会问题的视角、方式都必须做出相应改变。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社会多样性所带来的价值冲突。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领域都有着各自的价值目标和运行规律。它们的价值目标既有相辅相成的一面,也内涵着紧张与矛盾。在单一市场经济社会转型中,我们将经济价值置于统合性的地位,围绕经济发展处理价值张力。而在社会全面转型中,多维价值之间保持着平行的关系,社会价值体系更为复杂。如何既尊重各社会领域的价值诉求和发展规律,又形成社会合力、在诸领域间达成协同合作的关系,是哲学社会科学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其次,维护与增进人民权利是我国社会建设的最高宗旨。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我们的价值观念也在悄然变化,其中特别是由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的转变,给我们的国家治理提出了新挑战,必须实现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由管理型向治理型转变。这种双重性转变就内生了政府责任和职能的新要求。在新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中,人民权利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也在不断丰富,我们需要通过权利理论的创新为人民权利的认同提供畅通的渠道和合法性证明,并为权利实现提供有效的路径。
再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缩小社会群体间在社会资源分配方面的差距。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着力解决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与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之间的矛盾,那么在经济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问题则是如何公平分配社会资源。毋庸置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策略在当时的历史时期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但在经济发展中也拉大了社会群体的财富差异,导致了社会分层。把社会财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防止经济差别所导致的阶层固化,让所有社会成员分享社会发展的利益,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主题。
最后,除了支撑国家自身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还承担着为国家走向国际舞台提供理论支持的时代责任。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拥有较以往更为强大的话语权,也需要在国际事务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诉求。旧有的国际秩序基本是由西方国家所主导的,他们曾经在国际规则的制定中发挥支配性的作用。我国要扮演积极的国际角色,势必会带来世界格局的改变。要成为国际秩序的主导力量,我们必须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和言说方式,并且要让我们的话语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和认同。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在于为国家的权利主张提供正当性证明,在国际交往中建立国家的文化优势。在现代国际竞争中,军事对抗等硬性竞争已经不再是主要的手段和方式,基于思想、意识、文化的软实力在国际博弈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哲学社会科学恰恰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
我们国家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深深植根于国家和民族历史土壤和特定社会情境之中,不能通过照搬、移植国外既有理论和方法予以完全解决。解答中国问题只能诉诸我们自己的智慧。对国家重大需求做出回应也能牵引哲学社会科学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入思考我们的生活世界,从而产生新的学术生长点、保持哲学社会科学的旺盛生命力。
二、向外看:关注人类命运大格局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具有博大的胸怀,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更应成为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因此,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既要凸显国家与民族特色,也要有广阔的世界视野,关切人类的共同命运。世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体系,任何国家、民族与个人都不能离群索居、孤立存在。正如马克思在谈论人的社会性时指出,即便如鲁滨逊生活在孤岛之上,也受到人类文明的熏到和影响,依然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个体如此,国家亦然,在人类前进的脚步中,世界的联结日益紧密,各国之间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得以前所未有地深化。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都开始扮演独特的角色,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分工让国际合作成为常态,任何一件经济产品或者一项经济行为可能都充满了国际元素,关系到多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在这一背景下,人类的命运已经密切联系在一起。为人类的存续和发展做出贡献对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而言责无旁贷。
从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南北经济差异等等,人类面临着诸多共同的威胁,消除这些威胁也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问题在于,各个国家虽然有着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以及对责任的承担能力却是有区别的。要形成国际社会的统一行动,就必须合理地分配责任、探寻互惠合作模式。长久以来,国际协作都是由西方国家所主导的,我们正在经历的全球化进程也是率先由它们所开启。事实证明,主要基于西方文化所建立的国际合作体系难以有效控制全球风险,甚至在某些方面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比如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就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所导致的直接后果。西方推动的全球化不但没有拉近世界经济的地区性差异,反而让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更加明显。西方理论支撑下的国际合作充斥着各种不公,很大程度上忽视、甚至伤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解决人类生存发展所面对的重大问题,需要中国的积极参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为应对人类共同威胁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成果,以自己的知识体系主导世界生活方式的变革。可喜的是,我们已经做出了意义深远的尝试,如印度尼赫鲁大学狄伯杰教授所指出的,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在某种意义上开创了新的全球化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一带一路’将从根本上促进双边、地区甚至跨地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带一路’的五大重要合作内容,即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提供了非常务实的框架。”
我们生活在多样性的世界之中,各民族、国家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价值体系、政治制度和社会机制。在国际交往中,我们要相互尊重对方自主选择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谋求共识和认同。在国际交往中,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倾向近年来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借助在科技和经济等领域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文化输出,并且在国际事务中推行西方的价值标准。这种单一的价值尺度与世界多样性的事实之间产生了矛盾与张力,成为造成地区冲突和动荡的重要因素。因此,围绕单一文化体系所建立的价值体系不能适应世界多元化发展的要求。随着中国等新型国际力量的崛起,国际格局也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如何在承认世界多样性的基础上寻求为各国以及各国人民普遍认可的规范原则,以和平的方式协调国家间利益、化解矛盾,是关系世界和谐稳定的关键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之中富含和谐文化资源与和谐思维方式,对于在国际社会中消除偏见、弥合分歧、建立平等的互利互惠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另一方面,通过以中国的视角和理论引领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将能够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同,走向世界文化的中心。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表象上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依赖,而其背后却隐藏着更残酷的经济掠夺和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后是各国政治势力的自我扩张。所以,有学者提出“全球化的陷阱”,即西方发达国家看到中国经济奇迹般地发展,故意放开市场为其所用(如让加入WTO),而近些年则加中国经济多加打压,就足以说明其用心。所以,我们只能走自己的路,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把自己做大做强,才能获得国际强势地位和政治经济话语权。如果我们只看到了所谓全球化相互依存的表面而不自强紧迫性,我们终将会被淘汰出局。
三、向前看:精判社会发展大趋势
哲学社会科学旨在通过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思考揭示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面向未来的指向性。准确判断社会发展趋势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功能。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国正在经历的伟大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这意味着其他国家的现代化经验和建设模式不能作为判断我国未来发展的唯一依据,要准确把握社会趋势,需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独立摸索和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
就经济生活而言,我国正在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发展也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高增速模式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平稳增速模式调整。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各国都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只有在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形成我们自己的商业理念、经济理论,以此引导我们的商业创新,才能建立比较优势,在商业竞争中跻身世界前列。
就政治生活而言,发端于西方的民主机制在政治实践中已经暴露了缺陷与弊端,民主在很多情况下留于形式,民众难以切实参与政治生活、更难在其中发挥决定性影响。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依葫芦画瓢、套用西方民主模式。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道路、探寻与我国国情相符的民主道路,才能继续深化政治民主、确保人民的主体地位。
就文化生活而言,文化交往机制较以往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在传统文化交往中,文化交往通常是由国家组织推动的。但信息时代的到来让文化交往个体化、分散化,文化交往不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任何文化都难以规避其他文化的影响而在封闭的状态下独自发展。因此,要适应现代的文化环境,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我们需要洞悉世界文明的整体方向,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质的同时广泛吸收世界文化的有益成果和时代精神,通过文化传播机制创新强化中国文化的话语权、以主动的姿态参与文明对话。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主导了世界文化的现代转型。要打破西方文化的主导格局,我们就必须构建系统化的现代理念,使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
就社会生活而言,从传统管理走向治理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从管理向治理的迈进必然带来社会结构、社会交往方式和社会治理机制的系统性变革。如何顺应社会治理的要求进行社会运行模式的创新成为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的时代任务,也是哲学社会科学获取知识增量的重要支点。
就生态文明而言,基于人类社会可持续性的绿色发展理念已经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绿色发展不仅吁求新能源、新技术的运用,更要诉诸我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新认识与理解。如果说在工业文明中,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处于学习者和追赶者的地位,生态文明的到来则为我们占据世界文化的领先地位提供了契机。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我们与其他国家处于相对平等的起点,生态文明作为新的文明形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相较于西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人与自然的紧张,我国数千年的农业文明包含着丰富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在充分挖掘民族生态思想的基础上构筑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生态文明,将有助于哲学社会科学站立于世界生态发展的潮头。
四、向后看:紧靠传统文化大背景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存在的根。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积淀了厚重的传统文化,数千年来一直滋养着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让所有中华儿女引以为傲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从未中断,在任何历史时期都迸发出蓬勃生机。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肥沃土壤,更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路径,也是我们的责任。
要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民族风骨。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有的历史,在历史体验中形成了对生活世界最基本的认识和观念。这些观念早已融入民族同胞的血液之中,成为每一位华夏儿女的文化特质。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在对于民族历史的回溯和总结之中,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决定了我们面对社会问题的思维模式。可以说,传统文化所承载的历史塑造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独特性,刻画出其身份标识。只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才能在文化多元的时代找到确认自己文化身份的坐标,保持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气象。毫无疑问,在文化多元的时代,文化在交流中也存在着竞争关系。虽然我们认为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特殊价值,应该以尊重和包容的态度对待文化差异,但文化的影响力却客观上有强弱之别。随着全球化的深化,文化平整化趋势也初见端倪,西方文化的强势对其他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同化压力。文化平整化的背后是对民族历史差异性的掩盖,所以福山曾提出“历史终结”的概念。但恰恰民族历史是不容淹没和忽略的,各个文化都诉说着自己的历史,在诉说之中彰显出民族传统的独特魅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言说者,唯有聆听历史的声音,哲学社会科学才能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否则,只会在文化的多元迷雾中迷失自我。
要通过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培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文化自信。我们的传统文化曾经站在世界文明的巅峰、散发出璀璨的光芒。只是由于我们以突如其来的方式接触现代文明,造成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断裂,才导致以一种消极的方式看待传统文化,甚至一度产生质疑。这种质疑动摇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对于哲学社会科学而言,我们整体上还是跟随着西方的脚步,对于西方理论的研究成为学术热点。要让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从追赶者变为领导者,就必须重拾文化自信。客观看待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肯定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毫无疑问,我国传统文化包含着对于伦理道德、社会关系、生命意义和人类生态环境的深入理解,这些理解即便在今天也能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迪和借鉴。无论是仁爱的社会理想、道法自然的生活态度、天人合一的道德理念还是对君子人格的不懈追求,都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和价值,是我们解开现代性难题的知识宝库。要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我们决然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宝藏,而应该怀着高度的文化认同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内涵,从而搭建中国特色的学术理路。
要通过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完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现代转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引领其现代转型,这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完成现代转型的中心环节。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出现了隔阂。现代文明借助强力输入的方式打断了传统文化的自觉生长。传统以现代的分离也让我国文化建设长期处于摇摆不定的境地。从照搬前苏联的经典马克思主义到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效仿,都暴露了这一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清晰而全面的洞见,所以他反复强调对于任何知识的学习和运用都必须形成自己独立的创见,“在采用这些知识和方法时不要忘了老祖宗,不要失去了科学判断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必然是我国人文体系独立成长的结果。这一过程本质上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融合的过程。我们既不能简单否定传统文化,也不能将之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试图将现代生活重置传统文化的统摄之下。弘扬传统文化的要义在于恪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世界观、方法论,将马克思主义系统理论贯彻于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应用之中,使之成为开放的知识体系,通过汲取新时代的文化成果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文章原发《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22期。